024 遥远的《阿勒泰》:李娟、边城与现代性危机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珍宝海鲜坊》。 两年前,因为和吉灯丝老师一起完成新疆旅行,在她的带领下入坑播客,因而有了离谱蔓与这个频道。 在两年后,《我的阿勒泰》上映,我们觉得很有必要一起做一期节目,聊一聊那场旅行,聊聊李娟,以及作为一个新疆人和一个曾经来过阿勒泰的李娟忠实读者,对于这部影片的感想和评价。 欢迎各位在观影后收听,也期待你们的反馈和评价。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本期嘉宾:吉灯丝 BGM:于适--《月光》 shownotes: 01:05 读书、旅行与《我的阿勒泰》 03:46 李娟的散文为改编提供的支撑 05:00 滕丛丛的改编 05:56 你觉得结局是HE吗? 07:43 男女主角线的清新与悬浮 10:15 “巴泰”的原型、《白马啸西风》与李文秀的暗恋 12:02 巴泰故事线照搬了天山厂《美丽家园》的剧本架构 14:18 巴泰与李文秀现实中的命运走向 15:12 牧区生活的艰辛 16:26 《阿勒泰》与写作者的困境 19:05 高晓亮代表的城乡二元对立与商业文明的侵袭 22:13 商业文明对新疆的改变与《牧马人》情结 24:09 阿勒泰的疗愈与城市文明的心理危机 26:50 “叔接嫂”与新疆传统的惯性 29:56 巴泰角色的成功与不足 31:37 托肯璀璨的魅力 32:48 阿里玛在语言层面的设计 32:52 马伊琍出色的演绎与张凤侠宽广的浪漫 35:23 巴泰与李文秀的不贴地是否是导演的责任? 37:33 在中国大陆语境中电视剧的疗愈功能 40:15 从沈从文到李娟:归隐文学的延伸 42:00 大澡堂子与儿时的记忆 43:11 礼物与属于牧场的友谊 47:07 李娟的散文作为艰苦岁月中的心灵慰藉 50:00 乡土文学的局限 51:27 阿勒泰的浪漫化与内部东方主义 54:52 《我的阿勒泰》对于艰辛的浪漫化处理 55:52 写作作为I人的自我疗愈 59:21 高晓亮的原型与新疆人眼中难以接受的商业文明 1:02:24 电商、旅游与正在改变新疆的种种 1:03:06 艾特玛托夫——最懂天山的作家 1:04:40 与李娟一起调用18岁前新疆的记忆 1:05:08 有趣而艰难的牧民生活 1:07:11 游牧生活的消失是一件好事吗? 1:08:51 阿勒泰到数字游民——游牧作为一种抵抗 1:10:55 你给《阿勒泰》打几分? 1:15:17 《我的阿勒泰》与《漫长的季节》是否可以一较高下? 1:21:06 局内人与局外人镜头里不同的世界 1:22:58 电视剧改变应该加感情戏吗 1:23:26 期待马伊琍老师获得下一届白玉兰提名

89分钟
99+
10个月前

023《九龙城寨》:侠义复古与暴力美学的回流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珍宝海鲜坊。 本期节目涉及轻微剧透,欢迎观影前后收听。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岑宁儿《风的形状》 shownotes: 00:38 《九龙城寨》意外的惊喜 01:38 在代际传承上《城寨》的意义 03:38 暴力美学作为香港电影的灵魂 05:39 从历史到影史围绕影片我们聊什么 09:18 九龙城寨的前世今生 14:19 启德机场的修建与战后难民潮 17:33 作为临时解决方案的九龙城寨和管理难题 19:19 移民社会、侠文化与帮会 23:00 城寨作为黑暗交易的乐土 24:04 经济腾飞相伴生的城寨辉煌 24:57中英联合声明与城寨命运的终结 25:32 治理难题的城寨与建筑学者眼中的瑰宝 26:49 从吴宇森到杜琪峰 暴力美学与城寨的历史记忆 30:47 黑帮片之外的城寨历史书写 31:56 当心酸成为回忆郑保瑞的浪漫化处理 33:17 《学校风云》城寨黑社会与校园暴力 35:29 香港漫改电影史 38:12 越战难民与陈洛军难民身份的几种可能 41:12 香港冷漠又温情的社会环境 42:12 城寨与启德机场的浪漫回忆 43:37 侠义作为一种生存的必须 45:12 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城寨众生与香港共享一样的无奈 47:03 古校长、林峯到信一每一个人的可圈可点 54:32 理发师的职业设定与龙卷风的理想和初心 56:27 王九蛋角色定位和暴力美学叙事的秩序危机 58:16 杜琪峰忠义难两全叙事的续写和致敬 1:00:46 暴力垃圾美学与鬼神元素 1:01:52 郑保瑞导演对暴力美学的迭代与传承 1:03:31 来自日本的香港本土武术指导与日港电影渊源 1:05:12 脱衣露肉的王九与致敬张彻的尝试 1:05:49 城寨的时代结束了 总有东西会留下来

69分钟
1k+
11个月前

022 《白日之下》不完美的理想主义残梦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珍宝海鲜坊》。 本期节目涉及部分剧透,欢迎观影后收听 主持人:离谱蔓 BGM: 黄妍 《日光漂白》 shownotes: 00:42 《白日之下》养老院与我的私人生活记忆 02:43 社会边缘人群题材与香港电影的起起伏伏 03:42 香港电影初代影帝姜大卫久违的回归 04:33 属于不同时代影迷的姜大卫 07:02 值得期待的tvb老将林保怡 08:03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新闻业的消亡 09:09 现实主义电影在香港电影中的传统 10:58 姜大卫兄弟与关注边缘群体的现实主义电影 13:33 多年之后尔冬升、姜大卫与香港现实主义电影的回归 15:24 如何评价现实主义电影 16:20 《白日之下》一种中庸的尝试 18:40 姜大卫如入画境的通伯 20:07 林保怡成功驾驭了复杂与女主角发挥的不足 21:29 记者作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职业还值得聊吗? 22:33 我们还需要不需要有记者? 25:16 《白日之下》原型《香港01》与香港媒体人曾经的坚守 26:35 扒粪运动的社会意义 与东亚的养老困境 29:01 《白日之下》弱者求存的悖论 30:00 金钱、亲情亦或社会性的解决方案 30:49 老弱生存的危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底线 31:43 弱者内部的不平等与压迫 33:46 通伯立体而复杂的弱者与人性的光辉 36:30 一个并不爽的结局与理想主义者提出问题的意义

41分钟
99+
1年前

020 《最后的夫人》——女性命运与南洋移民史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新年好,欢迎收听本期的珍宝海鲜坊。 本期节目由我最近的一次旅行缘起,聊了聊新加坡电视剧《最后的夫人》以及新加坡影视业的前世今生。 内容涉及中度剧透,欢迎观影前后收听。 BGM: Timothée Couteau-Winter's prelude Timothée Couteau-Windy Steppe Cantle Shownotes: 00:53 旅行与迟到的影评 04:55 书本与旅行——两种认识新加坡的方式 09:14 记忆中的新加坡剧 11:11 新加坡影视行业与香港电影的缘系 12:15 陆运涛与盛极一时的电懋电影公司 13:13 电懋都市小资题材与张爱玲的战后剧本创作 15:22 邵氏在南洋的影响 16:05 蔡澜与南洋华人对邵氏的贡献 18:11 Netflix 与新加坡电视剧的新时代 21:41 《夫人》由妓院开始的女性故事 22:36 《爱奴》的故事结构与《夫人》的相似之处 24:50 矛盾而迷人的女性主角设定 28:19 罕见的对于日本南洋妓历史的书写 30:40 女性对国族主义的控诉和反思 31:53 从马六甲王国到新加坡独立的历史简图 37:53 海峡殖民地与马六甲的衰落和槟城、新加坡的崛起 38:50 南洋华人哪里来? 41:53 华人政治社会地位天花板 42:52 华人群体的内讧与曾经的离岸爱国认同 44:14 华人抗日情绪与日据时期的迫害 46:30 新马对不同殖民者截然相反的态度 47:00 南洋华人家庭的女性处境和英殖民者对女性教育的贡献 48:30 凤兰——一个娜拉出走的故事 50:00 《夫人》的局限 50:49 以女性命运书写新加坡历史 52:02 启迪《华灯初上》

55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