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人工智能行业又来造次(词)|从“提示词工程”到“上下文工程”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探讨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这个新名词的由来,从它的起源、定义,到它如何在复杂的智能体协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再到它在未来AI应用中的无限可能。你将了解上下文工程如何解决AI模型中的“上下文困境”,以及它如何成为AI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对AI的未来发展充满好奇,快来加入我们,一起探索上下文工程的奥秘,解锁AI的全新潜力! 【时间线】 03:02 什么是Context?(语境、情景、上下文) 08:34 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的提出(Ankur Goyal,Tobias Lütke,Walden Yan,Dexter Horthy) 19:34 上下文工程的发酵和传播(LangChain,Lance Martin,Andrej Karpathy,Philipp) 42:18 支持或反对新行业中的造词运动 46:03 语境对于人类及AI沟通的重要性 【延伸阅读】 《Don’t Build Multi-Agents》(不要构建多智能体),Walden Yan,Cognition 《The rise of "context engineering”》(上下文工程的兴起),LangChain 《Context Engineering for Agents》(智能体的上下文工程),Lance Martin,LangChain 《The New Skill in AI is Not Prompting, It's Context Engineering》(人工智能的新技能不是提示词,而是上下文工程),Philipp,Google DeepMind 【片头和片尾音乐】 海鸥不回来 - Hogee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54分钟
99+
4天前

#94 对话陈章|我们真的能活到150岁吗?

【嘉宾】 陈章 资深研究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 【节目介绍】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进展。从癌症的早期筛查到疾病的精准诊断,从药物研发的加速到医疗图像的智能分析,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到了美国医疗AI领域初创公司的陈章博士,他凭借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为我们解读了 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潜力。希望您能够关注收听。 【时间线】 04:32 陈章从中国到美国的求学经历 18:14 从费城到波士顿的工作经历 43:30 对于近期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 49:49 能否十年内治愈所有疾病? 01:04:07 关于医疗伦理和监管的讨论 01:06:47 人工智能在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 01:33:34 人工智能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01:39:10 中美AI医疗科技领域的对比 01:44:26 我们真的能活到150岁吗? 【延伸阅读】 Anthropic CEO万字长文预言:AGI将有望治愈癌症、倍增寿命 AI 革新医疗:谷歌DeepMind首席执行官预测,十年内消灭所有疾病 陈章博士的博客文章和Youtube频道 【片头和片尾音乐】 Charm and Rules(欲望法则) - 时光储蓄罐 人间囚 - 烟嗓船长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113分钟
99+
2周前

#93 时间机器上的劳动者|AI能否解救我们?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探讨“劳动时间是如何形成的,劳动者又是如何被绑在时间机器上的”这一前置问题。从时间概念的诞生,到工业时代对时间的极致利用,再到如今AI时代对效率的极致追求,我们将沿着时间的脉络,剖析科技、工作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今,AI的出现似乎为缩短工作时间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我们真的能如愿以偿吗?还是会在新的技术浪潮中再次迷失?本期节目,我们将从时间的起源、工业时代的工作伦理,到如今的劳动异化、毫无意义的工作,深入剖析背后的真相。让我们一起探索科技与时间的悖论,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时间线】 00:37 本期节目所要讨论的问题 科技进步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并未真正减少劳动时间,反而让劳动者更深地陷入了由时间驱动的工作模式中,而AI的应用可能正在重复这个悖论 07:42 机械时间的诞生 科技促进了时间概念的演变,不仅改变了人类对时间的认知,更深刻地影响了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最终将人类牢牢绑定在了精确计时的时间框架之中 24:49 工业时代中的劳动时间 工业时代通过时钟和机械化生产将人类的工作与时间绑定,虽然科技进步提高了效率,但并未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反而使劳动者更深地陷入了时间的控制之中 52:55 科技未能减少劳动时间的背后逻辑 科技进步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由于扭曲的工作伦理、劳动异化、企业管理熵增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毫无意义的工作,反而占据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甚至让人们陷入了更深的时间与意义困境⁠ 01:32:29 对于人工智能如何减少员工劳动时间的几点建议 对于AI时代的工作自动化,不应盲目追求效率提升和替代人工,而应该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自动化,避免让无意义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却依然无意义 【延伸阅读】 第86期节目《AI时代:人类迎来第六次信仰危机》 《毫无意义的工作》(Bullshit Jobs: A Theory),大卫·克雷伯,2018 《资本论》(Das Kapital )第一卷,卡尔·马克思,1867 《技术与文明》(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刘易斯·芒福德,1934 《闲暇颂》(In Praise of Idleness),伯特兰·罗素,1932 《经济学哲学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卡尔·马克思,1844 【节目中的音乐】 时间 - 声音玩具 无人作对 - Ghostnote+ 工厂 - 河南说唱之神 过 - 浮石乐队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100分钟
99+
1个月前

#91 走向AGI:也许AGI不会那么快改变世界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将聚焦于那些与乐观AGI预测观点“唱反调”的专家和报告。图灵奖得主杨立昆认为AGI至少还需要10年甚至更久,而Epoch AI组织的AI经济模型也揭示了技术发展背后的复杂因素,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纳拉亚南,他把AI看作一种普通技术,认为我们对AI的过度炒作和焦虑,反而掩盖了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从AI的算法瓶颈,到经济模型的复杂性,再到对AI本质的重新定义,本期节目将带你深入探讨那些被忽视的细节,为你剖析AI发展的真实困境,以及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AGI的未来。 【时间线】 02:11 对AGI的预测差别其实很大 03:32 为什么越是对人类普通的事情,AI却越做不好? 06:47 AI算法上还有哪些制约? 09:34 杨立昆(Yann LeCun)的主要观点 15:21 Epoch AI组织的GATE研究报告 21:43 阿尔文德·纳拉亚南(Arvind Narayanan)的文章《作为普通技术的人工智能》(AI as Normal Technology) 43:15 总结 【延伸阅读】 * GATE: Modeling the Trajectory of AI and Automation(建模 AI 和自动化的发展轨迹) * 《作为普通技术的人工智能》(AI as Normal Technology) 【片头和片尾音乐】 我长期坠入梦乡 - 陈婧霏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47分钟
99+
1个月前

#89 走向AGI:AI2027的未来预测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将重点剖析两份极具影响力的报告:《态势感知》和《AI2027》,通过详细的推演和分析,试图揭示 AGI 的未来路径。为什么 2027 年被认为是 AGI 的关键节点?如何通过计算能力、算法效率和“解锁”能力来实现 AGI?AGI 实现后,人类社会将如何应对智能爆炸带来的巨大变革?本期节目将为你带来深刻的洞见和前沿的思考,为你揭示 AGI 的未来可能。 【时间线】 01:22 两篇大型研究报告的基本情况 02:48 利奥波德·阿申布伦纳 (Leopold Aschenbrenner) 的《态势感知》报告 07:28 第一部分:从 GPT-4 到 AGI:计算数量级OOM 14:24 第二部分:从 AGI 到超智能:智能爆炸 19:06 第三部分:万亿美元集群、封锁实验室、超级对齐 26:06 第四部分:新曼哈顿计划项目 28:55 《态势感知》报告的小结 30:56 丹尼尔·科科塔伊洛(Daniel Kokotajlo)的《AI2027》报告 34:27 第一部分:从Agent1到Agent4 45:29 第二部分:两种结局:Slowdown(减速管控)和Race(加速冲刺) 48:27《AI2027》报告的小结 【延伸阅读】 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The Decade Ahead) AI 2027 【片头和片尾音乐】 红霞剧场 - 陈婧霏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54分钟
99+
1个月前

#88 走向AGI:通用人工智能(AGI)必须像人类智能吗?

【节目介绍】 我们追求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是否必须沿着人类智能的轨迹前行?本期播客,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智能的独特性与局限性,从哲学的思辨到心理学的洞察,从神经科学的微观世界到认知科学的跨学科视野,全方位剖析人类智能的本质。让我们站在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交汇处,寻找通往未来的钥匙。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技术的讨论,更是一次对人类自身本质的深刻反思。 【时间线】 01:30 人类智能并非地球上唯一的智能,但它是我们已知的唯一的通用智能 06:10 构建基于人类智能的衡量坐标系 11:03 从哲学维度去理解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 * 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 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科学家,诺伯特·维纳 (Norbert Wiener) * 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 * 哲学家,约翰·塞尔(John Searle) * 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 * 人工智能专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 计算机科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 * 计算机科学家,斯图尔特·罗素(Stuart Russell) 16:37 从心理学维度理解人类智能 * 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内(Alfred Binet)和西奥多·西蒙(Théodore Simon) *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 * 加拿大心理学家,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 *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尼克森(Raymond C. Nickerson ) * 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21:19 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维度理解人类智能 24:20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差距 25:05 总结 【延伸阅读】 * 《意识的异域风情:从算法到外星人,人类能否理解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心智?》(Conscious exotica:From algorithms to aliens, could humans ever understand minds that are radically unlike our own?),伦敦帝国学院认知机器人学教授,迈瑞·香农(Murray Shanahan) * 《智力后裔:机器人和人类智能的未來》(Mind Children: The Future of Robot and Human Intelligence),科幻作家,汉斯·莫拉维克(Hans Moravec) * 《索拉里斯》(Solaris),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law Lem) * 《魔法师的弟子》(The Sorcerer's Apprentice),诗人,歌德(Goethe) * 《人有人的用处》(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科学家,维纳 (Norbert Wiener) * 《计算机不能干什么》(What Computers Still Can't Do: A Critique of Artificial Reason),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 * 《理性、真理与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 * 《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计算机科学教授,斯图尔特·罗素(Stuart Russell) * 《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片头和片尾音乐】 我的孤独认出你的孤独 - 陈婧霏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31分钟
99+
2个月前

#86 AI时代:人类迎来第六次信仰危机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将进行一次穿越万年的思想旅程。从原始崇拜到阶级分化,从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到政教合一,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到工业资本主义的信仰变迁,深度梳理人类经历的前五次信仰危机。面向今天的AI时代,剖析AI如何动摇了“人类中心主义”,挑战我们关于智力、情感、创造力、道德乃至意识和自由意志的传统观念,由此引发了第六次信仰危机。这仅仅是一场危机,还是一次重新定义自我、寻求更广阔意义的契机?这不仅关乎科技的未来,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与信仰根基。 【时间线】 03:00 AI带来信仰危机 14:06 原始信仰 15:06 第一次信仰危机 农业革命 阶级分化 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 24:15 第二次信仰危机 哲学助力 政教合一 38:13 第三次信仰危机 文艺复兴 印刷术 43:47 第四次信仰危机 科学理性 哲学信仰 53:26 第五次信仰危机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精神 哲学批判 01:03:35 前五次信仰危机的总结 01:09:03 第六次信仰危机 神经科学 人工智能 宫崎骏的故事 01:13:26 DeepSeek的总结 【片中音乐】 * Piano Sonata No. 2 in B-Flat Minor, Op. 35_ I. Grave. Doppio movimento * Zadok the Priest (Coronation Anthem No. 1, HWV 258) * Ancient Airs and Dances, Suite No. 3_ III. Siciliana * Prelude & Fugue in C-Sharp Major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1, No. 3) * La Triomphe de L'amour, Ballet Suite_ V. Air * String Quartet no.4 in C major K.157_I. Allegro * Symphony No. 3 in E-Flat, Op. 55 -_Eroica__4. Finale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79分钟
99+
2个月前

#85 和花生聊聊Vibe Coding(氛围编程)的是与非

【嘉宾】 花生,AppStore 付费榜 Top1「小猫补光灯」的开发者,拥有超过 10 万粉丝的 AI 博主,同时也是《一本书玩转 DeepSeek》的作者。个人网站:www.huasheng.ai 【节目介绍】 本期播客节目,我们将带你深入了解AI时代中一种全新的编程方式——Vibe Coding(氛围编程),它正在悄然改变软件开发的面貌!Vibe Coding通过自然语言驱动、方便快捷,甚至无需完全理解代码细节,但与此同时也要接受代码的不完美。无论你是编程初学者,还是资深工程师;无论你是独立开发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本期节目都将为你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启发。Vibe Coding不仅是一种技术变革,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时间线】 00:39 什么是Vibe Coding(氛围编程)? 05:03 花生如何走上Vibe Coding这条路? 23:01 哪个AI编程工具更适合做Vibe Coding? 29:52 Vibe Coding的适用范围 43:11 什么是Vibe Coding宣言?vibemanifesto.org 46:08 关于代码修复的问题 51:22 关于垃圾代码的问题 54:07 关于人与AI协作的方式 01:04:27 关于研发效率 01:08:41 开发者对AI编程的态度和影响 1:17:44 未来会诞生Vibe Coding的原住民 【片头和片尾音乐】 西部猎人 - 李浩瑞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86分钟
99+
3个月前

#84 强化学习的前世今生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聚焦强化学习,带你走进这一人工智能核心领域。从图灵奖得主巴托(Andrew Barto)和萨顿(Richard S. Sutton)的卓越成就,到强化学习从游戏到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我们将回顾这段发展历程,探索RL的未来潜力。这是一场关于深度学习的历史和现状的回顾之旅,重新带你领略人工智能与各个学科的融合魅力。 【时间线】 01:40 从AlphaGo到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03:56 关于萨顿的《苦涩的教训》(The Bitter Lesson) 09:15 强化学习的启蒙奠基 * 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动物智能和效果法则(Law of Effect) * 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赫布法则(Hebb's Law) * 沃伦·麦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和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神经元理论 * 安德烈·马尔可夫(Andrey Markov),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s) 15:35 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发展 * 艾伦·图灵(Alan Turing),人工智能之父 * 贝尔蒙特·法利(Belmont Farley) & 韦斯利·克拉克**(**Wesley A. Clark),模拟第一个含有128个神经元的小型神经网络 * 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Theseus迷宫老鼠 * 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随机神经模拟强化计算器SNARC(Stochastic Neural Analog Reinforcement Calculator) 21:04 游戏让强化学习续命 * 亚瑟·塞缪尔(Arthur Samuel),IBM701上的第一个跳棋程序(Checkers) * 理查德·乌尔曼(Richard Belleman),Dynamic programming equation(动态规划方程,即贝尔曼方程) * 唐纳德·米奇(Donald Michie),井字游戏 Matchbox Educable Noughts And Crosses Engine (MENACE) 25:49 强化学习的诞生 * 安德鲁·巴托(Andrew Barto),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奠基人 * 约翰·霍兰德(John Henry Holland),遗传算法和学习分类器 * 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控制论奠基人 * 迈克尔·阿比布(Michael A. Arbib),神经计算 * 哈里·克劳普(Harry Clopf),享乐神经元 * 理查德·萨顿(Richard S. Sutton),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奠基人 * 杰拉尔德·特萨罗(Gerald Tesauro),TD-Gammon 西洋双陆棋游戏 * 沃尔夫拉姆·舒尔茨(Wolfram Schultz),多巴胺 40:35 强化学习的后继演化 * 大卫·西尔弗**(**David Silver),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吴恩达(Andrew Ng),逆强化学习(IRL,‌Invers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皮特·阿贝尔 (Pieter Abbeel),机器人学习(Robot Learning)和模仿学习(Imitation Learning) * 谢尔盖·列文(Sergey Levine),自主机器人和车辆 * 约翰·舒尔曼(John Schulman),深度强化学习(Deep RL)的策略优化(Policy Optimization) 45:30 萨顿最新的观点,《去中心化神经网络》(Decentralized Neural Networks) 【关系图】 【延伸阅读】 《苦涩的教训》(The Bitter Lesson),理查德·萨顿(Richard S. Sutton) 2019 【片头和片尾音乐】 四熹丸子 - 远去的列车 【感谢】 特别感谢[AIGC开放社区]和[AI重塑世界]的大力支持,请听友及时订阅微信公众号,查看本播客的文字版内容。欢迎订阅本播客节目,本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蜻蜓FM、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均已上线。

54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