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 在 2002 年起就在新加坡学习/工作/生活/研究。在这期节目里,Frank 分享了为什么他鼓励大家考虑移民新加坡 🇸🇬。新加坡和气候,饮食,文化如何?新加坡有什么大公司或者研究院吗?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悄悄透露怎么找 Frank 兑换免费的辣椒螃蟹 🌶️ 🦀️ 😋。 ISMAR 论文投稿 https://ismar2022.org/ 嘉宾:Frank Guan,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https://sites.google.com/view/frankguan * https://www.linkedin.com/in/frank-guan-a7604221/ 节目内容 * 0:00 节目预告 * 2:50 新加坡简介(种族,文化,气候, 饮食) * 6:25 新加坡房产分配制度 * 9:52 为什么 Frank 会决定离开业界加入大学 * 12:50 新加坡有什么主心骨在本土的公司吗? * 17:19 为什么新加坡没有集群的研究院? * 20:56 新加坡的大学环境介绍 * 23:57 Frank 想给各位分享的话 / 辣椒螃蟹 * 25:50 Frank 认为新加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 32:00 ISMAR 学术会议的宣传 https://ismar2022.org/ * 36:19 下期预告:怎么选择 Startup 的 option offer 和上市公司的 RSU 股票 offer,我们也闲聊到 NBA 球员的报税情况 * ISMAR 论文投稿 https://ismar2022.org/ 制作/主持/字幕:李丁泽宇 文字后期整理:郭煜
找到美国大学的 CS 教职挺难的,可是 Xifeng 为什么在当了三年教授之后选择离开呢?在众多的选择中,他为什么选择了腾讯北美?这期节目里,李丁和 Xifeng 讨论了(大的)平台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各位的重要性。在腾讯北美研究组的压力大吗?自由度怎么样?Xifeng 分享了他个人的观点。 嘉宾: Xifeng Gao, Tencent America https://gaoxifeng.github.io/ * 0:00 节目预告 * 1:05 Xifeng 在腾讯的哪个分部哪个组 * 2:10 为什么会想要离开教授的工作? * 10:48 在众多选择中,为何选择了腾讯北美? * 14:32 Xifeng 对于教授教课的体会 * 17:16 当教授压力大,还是在腾讯上班压力大 * 21:22 平台对于职业初期的重要性 * 23:23 Xifeng 给现在当教授的听众的分享 * 28:01 Xifeng 打广告招人 * 40:00 下期预告:新加坡工作生活 20 年的体会 / 新加坡本土 Tech 企业有什么挑战 制作/主持/字幕:李丁泽宇 文字后期整理:郭煜
在医疗行业里,运用 Deep Learning 有哪些挑战?当医生拿到不准确 ❌ 的预测结果时,将怎么影响医疗方案的制定。医疗 AI 🤖️ 里有哪些 low hanging fruit 是大家可以尝试的呢?Medical Journal 里审论文时经常看见哪些计算机从业人员常犯的错误?为什么非洲 🌍 很有可能是第一个实现医疗 AI 落地的地区? 嘉宾: Yannan 美国住院医师 制作/主持:李丁泽宇 字幕: Pengdi Zhang 文字后期整理:郭煜
国内读的医学院可以在美国直接当医生吗?美国主治医生一年只用上半年班,为什么?美国医学生找工作用的匹配系统得过诺贝尔奖!从医生培训的角度,中美医疗系统有什么不同。中美两国的病人各有什么样子的特征?最后,Yannan 还分享了一些和医生英文沟通的一些英语小窍门 😄 嘉宾: Yannan 美国住院医师 * 0:00 节目预告 * 0:45 Yannan 的中国医学文凭可以直接拿来美国用吗? * 4:20 在美国行医的职业道路 Residency -> Attending * 8:05 医学生毕业后面试找工作的程序(诺贝尔奖的 match 系统) * 18:45 Attending 医生上班时间非常短! * 20:59 中美之间医学院培训的异同,对应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 28:40 中美两国看病的病人有什么区别 * 32:40 Yannan 这一年的医学培训的感想 * 36:41 Yannan 教你学英语:怎么向医生描述病痛 * 40:00 下期预告:医疗 和 AI 的结合 制作/主持:李丁泽宇 字幕: Pengdi Zhang 文字后期整理:郭煜
在现在大家都在转码的时代,Iris 做出了逆流的选择,从计算机行业离开,重新开始追随自己的热情,学习心理咨询。现在 Iris 是位于瑞士的一名心理咨询师。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聊到 IT 行业从业者和博士的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可能的应对方式。 嘉宾: Iris 心理咨询师 Iris 微信:iris_psy Iris 邮箱:[email protected] * 0:00 预告 + 嘉宾招募 * 0:35 Iris 的计算机&心理咨询的背景 * 5:51 转行遇到的困难 * 10:57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路有哪些选择 * 12:19 IT 从业者&博士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法 * 20:45 听众提出的问题 1:对心理学感兴趣,有什么副业可以做的吗? * 28:46 听众提出的问题 2:心理医生有没有职业风险或者人身安全隐患? * 30:55 听众提出的问题 3: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39:13 Iris 最后和听众的分享,和推荐的书 * 41:15 Iris 的心理咨询服务的联系方式 * 42:07 李丁聊天室志愿者招募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https://amzn.to/3rNxiGL 中文版「身体从未忘记 」https://amzn.to/3HOBY4U 制作/主持:李丁泽宇 字幕/文字后期整理:郭煜
如今国内学术环境变化很大,越来越多的博士同学毕业后考虑回国走学术道路。对于在北美教育的朋友,这期节目里,李丁和韩腾讨论了回国申请教职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申请 Funding 的状况。国内的 tenure 制度和编制是怎么共存的?国内的评价体系大概是什么状况?加入大老板的实验室有何利弊?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欢迎收听这期的节目。 本期嘉宾:韩腾 中科院 副研究员 内容简介: * 0:00 韩腾的背景介绍 * 1:12 韩腾回国找教职的原因 * 2:13 回国找教职的流程和北美有什么不同呢? * 5:26 国内国外对于 Tenure 制度的理解不同点 * 17:07 中科院的评价体系大概有哪些方面 * 19:41 和 Adobe Research 的评价框架其实有很多类似 * 20:47 中科院里有两个 track,研究型和工程型。工程 track 是怎么回事? * 23:44 基金 Funding 申请中纵向和横向的区别 * 24:36 中科院强大的工程组申请大项目的竞争环境如何? * 26:31 国内招生的生源如何?中科院的优势是什么 * 30:26 听众提问 1:几年后离职有没有违约协议 * 32:02 听众提问 2:回国找教职发现了什么坑吗 * 34:51 听众提问 3:时间管理有什么体会 * 37:41 韩腾入职以来的一些体会,平台的重要性 * 39:52 每年申请的基金命中率是多少?申请上天入地的国家大项目难点有哪些? * 45:11 加入大 boss 的实验室和自己建立实验室有什么区别 * 50:00 韩腾所在的中科院人机交互组招实习生啦! 相关链接: * 韩腾 中科院 副研究员 * 韩腾联系方式 :hanteng [at] iscas.ac.cn 李丁之前对于回国和找教职的一些思考: * 为什么不找教职? * Why are we still in America? * 李开复说回国的最好时间是现在,我不同意
博士毕业之后很多同学会找教职,而且是研究性的教职,也就是 Tenure-track professor。然而有另外一条教书育人的职业道路我之前了解较少 -- Teaching-track professor。这一期里,我和来自 NYU 纽约大学的汤洋教授聊了聊他怎么走上教书教授的这条职业道路,线上线下教育的一些看法,和教授的工资水准。 嘉宾:汤洋 Yang Tang 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 New York University, Courant Institute https://ytang.com/ * 0:00 Teaching-track 和 tenure-track 教授的职责有何不同 * 6:40 越简单的作业就会让学生越满意吗? * 14:10 怎么走上教书教授的职业道路的 * 16:18 线上&线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 23:20 Teaching-track 教授的 Career Path 是怎样的? * 33:20 汤洋对听众最后的分享:喜欢教书 & 喜欢打交道 * 38:20 工资水准如何? * 40:50 工作弹性大,压力没那么大 制作/主持:李丁泽宇 字幕:Pengdi Zhang 文字版:郭煜
在美国 CS PhD 的第四年,Ray 做出了退学拿 master 的决定。这其中和导师的理念不合有很大关系。在这期节目里,我和 Ray 聊了他在这半年来作出的艰难决定,经历的情绪波动,和他对于沉没成本的看法。 节目时间轴: * 0:00 Quit PhD 的心路历程和背景 * 1:32 怎样做出了 PhD 退学的决定呢? * 7:33 是做你所爱的研究 还是 先练手磨砺 * 9:36 换导师换学校,放弃沉没成本退学 * 14:49 入学第一件事:拿 Master 留退路,你怎么看? * 18:49 Rotation 制度,职场压力,和漫长职业生涯 * 21:12 PhD Quit 退学之前的思考过程 * 29:54 如何从情绪波动中走出来 * 38:25 升华主题 嘉宾:Ray * Ray 的关于 Quit 的博客链接「退学那件小事」https://ruiguo.me/tui-xue-na-jian-xiao-shi.html 制作/主持:李丁泽宇 字幕编辑:郭煜
在读完美国本科以后,Yanyu 在四大会计事务所纽约和加拿大多伦多的分公司工作了三年。然后萌生了回学校读法律博士 JD 的想法。从工作回到学校的这个重要决定有哪些考虑的因素呢? 在外界看来,律师是一个光鲜亮丽的高工资职业。Yanyu 和我聊到工作时长和长期职业成长方面的一些不足。 最后,Yanyu 分享了她对于正在考虑要不要读 JD Law school 的听众们的一些鼓励。 嘉宾:Yanyu Mao,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
七年五家公司:Autodesk,大疆,Pony 小马,字节跳动,云鲸。这其中有大中小的公司,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为什么做出换工作的决定呢?频繁跳槽会影响之后的找工作吗?在云鲸的一个拖地机器人公司,为什么会有仿真和可视化的工作? 嘉宾: 云鲸
之前聊了几期 Adobe 的同事离职去大学做教授的经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欢迎新同事的到来,有刚刚毕业的 PhD 也有业界已有多年经验的 senior hire。这期我和 Rebecca Li 和 Raymond Fei 聊了聊他们选择 Adobe 的原因,入职面试都问了些什么问题,Adobe Research 和别的类似选择有什么优势,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嘉宾: Rebecca Li -- Adobe Research Raymond Fei -- Adobe 3D&I * Raymond 提到的 Substance: https://blog.adobe.com/en/publish/2021/06/23/announcing-adobe-substance-3d-tools-for-the-next-generation-of-creativity * Rebecca 参与的 CAI 项目:https://contentauthenticity.org/our-members * Rebecca 提到的开源项目: https://github.com/adobe-research/beacon-aug * Adobe Research 全年招人: https://research.adobe.com/jobs/ * 我们组正在招以下职位,欢迎联系我了解更多信息: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6866212326006247424/
在很多公司依然 Work from home 还是常态的 2021 年,各位休了多少 PTO 假期呢?互联网公司(Facebook/Meta/Adobe)和咨询公司(McKinsey)的 PTO policy 各有什么不同呢?休假多了你会担心落下很多活吗?休假少了你会担心自己 burnout 吗? Burnout (中文是职业过劳)是做这期节目的缘由。各位会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到有 burnout 的前兆或者迹象吗? 嘉宾:Zichen Zheng, Facebook/Meta,Yilin Jiang, McKinsey 麦肯锡 * Lead Time Chats: Managing Burnout on your Team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CaRZWHoVk * Burnout: https://zh.wikipedia.org/zh-cn/職業過勞 * Adobe Sabbatical: https://benefits.adobe.com/us/time-off/sabbatical 副业并不是爱好: https://www.lidingzeyu.com/side-hustle-is-not-hobby/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