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00 独自旅行时,我们在想什么?

本期邀请了我的前领导,同时也是青春里见证彼此成长的挚友@郭小瓷 (全网同名)。 聊起她在大学毕业后第一次云南之旅的奇遇人生,产生了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十年之后再次踏入云南这片土地,心境与感知上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00:15嘉宾介绍,从小镇做题家到CBD职场女性 。 05:48第一次云南之行的缘起。 09:12松赞林寺,寒鸦在空中盘旋,萧瑟中去思考人生是什么? 12:24花间堂的奇遇,种下梅里雪山的种子。 14:40探访一间神秘而美妙的宅子,在光影下即兴地跳了一支舞。 20:00几年后的线上重遇,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踏出属于自己的脉络。 26:20十年后,第二次云南之旅,能力及阅历的提升以及个人身份的变化,内心是否还有十年前的自由与轻盈? 29:50与身上的各种标签做解离。 36:00 雨崩村徒步,穿越原始森林走到神瀑前,感受天地间的辽阔与壮美。 42:00再次走进颂赞林寺,与90后僧人的对话,“看破红尘的前提,应该先看过红尘。” 45:00十年后的这次旅行,却对自己产生了失望与困惑,被“分别心”桎梏。 50:00对小我的折服,同时去直面内心的冲动 。 53:25关于孤独的探讨,是贬义还是中性词? 55:00关于自我内核的形塑,成长的过程中,被他人骗,被内在的“小我”骗;感知、调阅内在的核。

61分钟
99+
1年前

43/100 电影《GOLDA》

看完《GOLDA》梅厄夫人,讲述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唯一一位女总理梅厄夫人的至暗时刻;影片中后部分,梅厄夫人与秘书带着战亡名单走向办公室打字员的画面,镜头切换三位女性不同情感状态的落泪,也抑制不住跟着决堤。 8月读了张祥(时任对外经贸部副部长)的书,在前言的第一句说到:曾记得一位伟人说过这样的话“感觉到的东西,人们不一定能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这段话读后便一直烙印在心里,尚不明白此中真意,却会带着它去尽力感受亦或理解。 2023年10月7日,是赎罪日战争五十周年纪念日后的第一天,是犹太住棚节最后一天同时也是每周六安息日;早上六点三十分我被防空警报震醒,到接下来的这些天… 本希望从临时起意的曼谷行中,把情绪从彼时的当下解离出来,当回到房间依旧忍不住拿起手机去搜寻信息,或许我们本就无法探知事物的本质真相及客观全貌。 这部影片同时让我想起丘吉尔的那部《至暗时刻》,引用《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话:“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两个词语里,就是「等待」和「希望」。 这几天记述的频繁且冗余,21年在景德镇奇遇西西时,问过她此生的追求是什么?她说:“能够完整的将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

14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