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41 从硅谷大裁员的法律细节聊开去:好裁员如清风拂面,坏裁员似活熊取胆

最近美帝硅谷大裁员,这个公司裁五千,那个公司裁一万,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数据显示,年底前硅谷累计裁员人数逼近20万。 这种场景,你说哀鸿遍野也可以,你说无关痛痒也没错——因为与此同时,美帝的就业率居然还有上升。 据本节目观察,受硅谷这波裁员潮冲击最大的,似乎是国内的网民……互联网上讨论谷大裁员的声浪可能还要高过美帝,为什么呢? 且听我们聊一聊“裁员”和“美帝裁员”的一知半解。 一切都要从埃隆-马斯克说起,他是率先吹响裁员号角的那个人 而后面的事,大家都可以在新闻上看到了——硅谷各大明星企业纷纷“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那说裁员就涉及到双方,劳资双方,往往因为立场不同各有苦衷。美帝这次裁员对应着过去几年的硅谷疯狂扩张,甚至出现了一种“转码”潮——家庭主妇也可以放下厨刀立地成码农赚高薪。 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自动驾驶不过是个破碎神话,元宇宙也迅速退烧,过去几年硅谷的几大热点纷纷被戳破,于是早几年潮涌的浪花总要化成泡沫。 企业的变迁和转向是宏观经济气候的晴雨表,落到微观就是一片片的裁员潮。 只要涉及到裁员,就离不开补偿。国内这次对推特裁员最大的意外就是——居然只补偿两个月?难道不应该是丰厚到下半辈子都不发愁的离职补偿吗? 朋友们,大家都被互联网上的美帝印象给骗了。两个月的离职金,在美帝各州不同的劳动法中,已经是超级厚道了。 加州法律相对而言对员工比较照顾,要是到了春哥所在的新泽西——裁员后给你两周都算合理合法合乎人情了! 哪像我国如何关心劳动者,支持劳动者——在早几年摩托罗拉,马维尔等外企在中国裁员,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频频产生。 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互联网开始裁员潮,赔偿的标准各方面已经胜过美帝不知凡几。大多数皆大欢喜,极个别的还会出现不和谐的场面。 一知半解三个主播,都经历过裁员,尤其是大熊老师,曾经被裁员这件事深深地伤害过。时过境迁几年后,回忆起当年的经历,还是一副仿佛被活熊取胆的痛苦。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81分钟
99+
2年前

Vol.039 跟着春哥游美帝之印度工程师大战华人工程师,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最近网络上凭空出现了很多分析在美印度裔工程师和华裔工程师的文章,从硅谷高层族裔分布得出结论——印度裔胜出,再从印度裔胜出这个结论中寻找缘由,其缘由千奇百怪——印度人生孩子多,印度宗教擅长辩论等等,再藉由此对广大网友发出焦虑的信号——你们要多反思,你们又输在起跑线上了。 这种反向按图索骥,在中文互联网上并不鲜见,俗称“公众号小作文”。但这次非要编排到美帝的IT界,那春哥可以现身说法聊一聊了。 首先,什么叫成功? 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不是从政要做总统,经商要做到世界五百强,上班就要成为硅谷大公司的CEO?如果做不到呢?而且实际上,99.99%的人都是做不到的,那么以此来衡量成功与失败,是否太过狭隘了。 实际上,即便是硅谷,除去CEO之外,还有一些更重要到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首席科学家,这个位置可不是随意投票或认命就能选出来的位置,有几人知道这个位置大多被华裔占据呢?那么这个位置的人,算不算成功? 其实真正改变人类、改变历史的,不是CEO,是科学家。这算不算惊喜? 真实的美国IT职场上,基本被印度工程师和华人工程师占据了,那么他们真实的工作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孰优孰劣难以分辨,但是印度工程师和华人工程师确实在美国IT界走了两条路线,产品经理路线和工程师路线。除了那些假大空的宏观理由,春哥设身处地地观察,得出另一种结论。其实导致中印裔工程师选择不同路线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经济条件——印度裔工程师去美帝工作是改变命运,改变全家全族的命运,华裔工程师去美帝往往只是换一个环境,宽松的环境。 以上结论,有亲身观察体验,也有数据支撑,但同样不敢说是最终结论,只是来自一知半解的偏见。希望听众朋友们不要盲从焦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54分钟
99+
2年前

Vol.037 真心话:你以为你深陷信息茧房,其实信息茧房没带你玩

一知半解好久没有做“真心话”这个栏目了,三个主播蠢蠢欲动,终于决定吐槽一下臭名昭著的“信息茧房”有没有那么可怕。 野生熊老师作为互联网大厂精英,曾深度参与吐丝编茧的工作;春儿哥作为资深大数据工程师,对此也不陌生;花田作为一个业内消息灵通人士,也可以发表一点意见。 信息茧房近些年因为互联网大公司的被控诉而被人频频提起,网络世界仿佛用大数据构建了无数的信息茧房,而普通消费者则深陷其中,每日刀山火海,鞭笞劳作。 可真是这样的吗?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之前,难道就不存在信息茧房吗? 所谓信息茧房的危害,根源还是混淆视听扰乱思维,从这一点来说,互联网只是放大了效果和扩大的影响范围。 但问题的核心是,互联网平台又是如何用信息茧房“作恶”的呢? 而且信息茧房的玩法比较复杂,有时候不是把用户关在茧房里,而是把无关用户排除于茧房之外。 比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在登上2021年春晚之前,在某大厂平台上有33亿的播放量,而且有525.9W人使用了这首歌的原始版本为BGM。此外翻唱的版本,以及翻唱版本被使用的记录更多到无法统计。 这么一首流行的歌曲,三个主播居然从来没听过——如果这首歌的传播也是个信息茧房,那么人家就根本没想带三个主播玩。 这还成了围城了,里面的人要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63分钟
99+
2年前

Vol.036 跟着春哥游美国之聊聊黑五和双十一哪个能打骨折?

这一期我们跟着春哥的脚步,逛一下美帝最大的购物节——“黑五”。每年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周四)的第二天,也就是周五,一直以来是美帝最大的打折季或购物季,被称之为黑五。 早在2010左右,花田第一次去美帝出差,赶上了黑五,曾经逛过通宵的街。只觉入了宝山,琳琅满目,俯仰皆是便宜,恨不得把一生逛街的力气都用尽。 黑五大约有几十年的历史,算是新时代人工制造的节日里影响力最多的一个了。买买买是黑五不变的主题,打折折折是黑五的图腾。那一年一度的黑五究竟是如何展开的,有什么奇闻趣事? 且听春哥以海外代购从业者的身份娓娓道来。顺带手揭秘一下美帝的黑五或者说购物节,真的有那么便宜么?或者真的是一年之中最便宜的机会吗? 并且和很多实体经济一样,黑五绵延到如今的网络时代。线下逛街购物逐渐演变成网络购物,老购物节是否还有生命力? 既然提到黑五,自然要聊聊中美对比,与美国的黑五相对的,国内大约有双十一与618两大购物节。 中国的两大购物节巅峰期,单个购物节曾经达到5000亿的营收,更不要提双十一阿里一家一分钟破十亿,十分钟破百亿的交易记录。而美国的黑五虽然声势壮大,其实消费金额仅仅是中国购物节的十分之一。(也不知道我们该不该说一句,厉害了我的锅……) 有人说,中国的购物节就是个一个疯狂生长的怪物。一方面用优惠带来了消费狂潮,一方面吹起了像传统消费行业的进攻号角,后来很多线下商家被摧枯拉朽般地打败,也与此有很大关系。 美国黑五,中国双十一六幺八,两个不同文化生长出的购物节有什么样的异同和变化,让我们一知半解地聊一聊吧。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58分钟
99+
2年前

Vol.035 退出江湖不行,退出网络行不行?

如果你可以选,那你会退出江湖吗?江湖太远,网络更近。那如果你可以选,你会选择退出网络吗? 我累了,退网吧。是最近脱口秀大会5中某一期的话题,一知半解三位主播对这个话题也有一点浅见可以交流。 上网和退网,本来不是一组对应词。在史前文明中,对应词应该是上网和下网——那就要说到拨号上网的年代了。 网吧同样是和恐龙差不多年代的存在。 时至今日,下网这个词不复存在了,退网这个词反倒流行起来。怎么退?大家想象中的退网后回归田园,往往是李子柒式样的生活。 但实际上,只怕《甲方乙方》中的大款才是很多人回归田园的正确版本。 所谓退网,就是当代的寻找桃花源,归隐山林。其志可嘉,其情可悯,但注定是一场极少人胜利的战斗。和堂吉诃德一样,结果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战斗的勇气。 网络退不退,或许不能选择,要不要争取做个幸福的人,也许可以试试。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55分钟
68
2年前

Vol.034 野生熊十万个都知道之那些朝鲜战争电影与真实的朝鲜战争

上一期我们畅谈(尬聊)了电影《长津湖》,野生熊老师大为不满,认为聊得不够有深度和灵魂。 怎么办呢? 只能有请野生熊老师出山! 野生熊老师的本事常听的朋友们都了解,绣口一吐就是半个朝鲜战争史,我们一期只能评论一部电影,他老人家可以把最近所有的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都串起来——虽然也没有什么必要…… 以长津湖为例,这场战斗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是属于哪个阶段,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抗美援朝或朝鲜战争,一般来讲分为五次战役,那么这些耳熟能详的电影分别是展现五次战役的哪个阶段呢? 以及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历史总有诸多边角料令人忍俊不禁,例如:板门店停战协议上,为何没有韩国政府的签名? 土耳其军队为何能在朝鲜战争中缴获一面青天白日旗? 奇袭白虎团在整场战争中是个什么级别的胜利? 宏观的战争画幅中,展现微观的诸多影视作品孤立地存在于各个档期,请听大熊老师史海钩沉妙手插花,将之连成线串成串,串一个同心圆。 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77分钟
99+
2年前

Vol.033 不靠谱影评之《长津湖》中的无用通信知识

长津湖这部电影上映时风头一时无两,评论的播客节目也是数不胜数。时过境迁,江湖渐远,本节目毅然又把这部电影拿出来品评一番。 炒冷饭也总也得有点腔调,所以为了冷饭热炒,花田与春哥拿出通信工程师的身份,对《长津湖》电影中的通信场景以及朝鲜战争中的中美通信差异,做出一番专业品评——所谓落后可不仅仅是武器装备,通信上的落后同样能给你当头一闷棍背后一板砖。 通信的代际差只是因为不好表现、不够直接,所以影视作品往往轻描淡写。所以等我们点评完,相信听众朋友们听完了后一定会感觉: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点。 阿肆姑娘作为四字弟弟的事业粉,自然是要对四字弟弟的事业点评一番。但春儿哥的灵魂拷问也很有力度:为什么别的小鲜肉不演这种片子呢? 总之,这是一期充满了无用知识的不靠谱影评播客节目。 PS:下一期节目是大熊老师出台,讲解朝鲜战争与朝鲜战争电影的关系,仔细梳理了《长津湖》《水门桥》《金刚川》以及其他朝鲜战争电影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发生的位置。虽然同样是无用的知识,但是……它好听呀!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78分钟
99+
2年前

Vol.032 罗粉大战罗黑,聊聊罗永浩老师战斗的一生

曾有人这样评价花田的偶像:他就是嘴炮之王,锤子之神,行业冥灯,打脸永动机, 星巴克计量单位,理想主义掘墓人,工匠精神挖掘机,微博文学天王,苹果公司董事长,王自如一生之敌,手机圈泥石流,走在时代前列腺上的男人,罗永浩老师。 这一番话夹枪带棒笑里藏刀,但也充分肯定了罗老师经历之丰富,丰富到很多人活十辈子都做不到。(请原谅粉丝的直率!)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罗老师。在多年老粉花田的眼里,罗老师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反复横跳竖跳的一生,始终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从来不会被人打脸,只会自己动手。 在无知黑粉大熊老师眼里,罗老师完全是错估了自己实力的莽汉,无知者无畏。 在一向冷静的春儿哥眼里,罗永浩是个偏执到令人不可忽视的大人物。 罗老师目前已经去做下一代改变世界的产品了,不管别人怎么叫嚣明灯冥灯的,我们都得承认在呼风唤雨这件事上,罗老师一向是先人一步。 就好像在直播界…… 就让我们来聊聊罗老师吧,有铁粉花田,黑粉大熊,中立的春儿哥,所以本期节目我们会谈到: 老罗怎么从高中肄业成为新东方金牌讲师的; 老罗怎么从打工仔变成创业者的; 老罗怎么突然开始砸冰箱的; 老罗怎么从创业者变成公孙玉龙的; 老罗怎么把锤子搞黄的; 老罗怎么能让人又惊又喜又爱又恨又喜又悲……就是怎么把人脑子搞乱的。 且听老罗铁粉如何大战互联网黑粉。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71分钟
99+
2年前

Vol.031 野生熊十万个都知道之大话遥感卫星

之前一期节目中讲述了“捅破天”的华为与苹果的卫星通信技术,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好评(并没有)。 恰逢其时,吉林一号遥感卫星发射成功,虽然这次发射成功,在当下中国人的视野里不算大新闻了,所谓的赢麻了,但野生熊老师还是拿出自己“十万个都知道”的功力,应邀(硬要)要讲一期遥感卫星。 花田:遥感卫星,顾名思义,遥远的性感卫星! 野生熊:¥%#@&@*@*#…… 春哥:就是偷窥地球的! 野生熊: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遥感卫星呢? 遥感卫星有什么用途,比如气象观测?军事用途? 遥感卫星发展进程与历史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了遥感卫星,有人要在荒山上喷绿漆?甚至还成了春晚小品讽刺的话题? 还有更切题的吉林一号,到底是做什么的,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且听野生熊老师十万个都知道系列之遥感卫星。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45分钟
99+
2年前

Vol.030 跟着春哥游美帝之吐槽美帝人均千尺豪宅

在我这一代人的记忆里,美帝居住条件胜过我国不知凡几,其中千尺豪宅的说法闻名遐迩,似乎美帝人均标配都是大别墅。 春哥在美帝两次旅居,免不了两次安家,对美帝居住条件自然颇有经历。那么这一期我们就来吐槽一下,关于美帝的千尺豪宅的说法,到底有多豪,有多好,有多耗。 首先来溯源一下,“千尺豪宅”这个词应该是起源自香港。之前的香港,人均居住条件极差,有一千英尺的居住面积,便当之无愧称得上豪宅了。 实际上,千尺既然是英尺,折算成平方米只有区区90+,在当下的认知里,确实无法和“豪宅”挂钩。所以这个词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词语,春哥以及春哥在美帝的朋友们,大家的居住条件确实是远超“千尺”,也的确超过国内的朋友。 但是大究竟有多大? 春哥现身说法,拿出自己刚在美帝落脚租住的房子,还有已经购房的朋友的房子,和两位主播以及听众朋友们参详一下。 美帝工薪阶层的房子有多大? 格局如何? 以本节目的调性,也一定要吐槽一下,还有什么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难以接受的支出?为什么说自由美帝其实手已经伸到了每户人家的后院里? 以及,如果你也想在美帝住上别墅一样的house,前有草坪后有泳池,你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一番对谈后,中美双方都不胜唏嘘。良田百倾,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千,夜宿只需八尺。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52分钟
99+
2年前

Vol.029 谁说不该捅的天天捅,该捅的没人捅,说说华为与苹果的捅破天技术

最近大连遭逢疫情,花田被疫情扣在故乡,过着天天被捅的生活。 捅来捅去,捅出个疑问:为啥网上总说,不该捅的天天捅,该捅的没人捅? 这话乍一听没问题,但作为工程师,难免要细一想——什么是不该捅,什么是该捅没人捅? 疫情封闭期间,恰逢华为及苹果接连开了新品发布会,一时网络上各种评论甚嚣尘上,都在纷纷喊着:捅破天啦,捅破天啦。 花田恍然大悟,不该捅的天天捅,我早就知道是什么了;该捅的没人捅,原来是说这个捅破天呀! 那一说“捅破天”这事,一知半解三位主播就不困了——作为曾经的通信业界的资深工程师,对于卫星通信这事,肯定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于是花田约了两位主播,一起聊一聊,这次通信业界的双黄捅破天到底分别是如何捅的、两家分别用了什么技术捅,以及该技术到底是不是真的黑科技? 节目中,三位主播难以抑制炫技的冲动,还用大家能听懂的人话解释了波束成型为何能帮助捅破天,捅破天又和6G有什么样的关系? 推荐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及荔枝播客等客户端收听本节目。欢迎点击订阅,转发分享,随手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知半解】是一档清谈类播客节目,致力于为听众呈现被忽略的冷知识、冷门故事,或开发为人熟知的故事另一面;说点真话,不畏偏见。 互动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1知半解

72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