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景图》是前段时间很火的一款古风模拟经营类手游,鉴于我和范范已经在这个游戏中长期付出了真情实感,本期节目我们分享了自己为什么上瘾和一些小吐槽。 本期嘉宾: 范范(@Jasmine范范范):传统文化爱好者 推荐的书籍: 巫仁恕:《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空间变迁》 许倬云:《万古江河》 注:吴中博物馆的特展名为“吴门吾景——明清吴中山水胜景”。
本期节目我们回顾了快乐的南昌之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江西省博物馆、滕王阁和当地过辣的食物给我们留了深刻的印象。在了解江西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以及对“江南”这个概念的变动产生了新的思考。 本期嘉宾 小黄老师:教育戏剧从业者(微博@withZiYun_) 大黄老师:一位江西老表
本期节目旨在为来江浙沪旅游的朋友们提供逛花市和菜场的去处。希望你也向我们推荐有意思的地方呀。 本期嘉宾:阿东,一位业余花匠和厨师。 节目中提到的地点: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虹桥花卉市场 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汉中门花卉市场 南京科巷菜场 苏州双塔市集 另:苏州的葑门菜场也是一个聚集很多小吃的地方,南京有类似双塔市集的菜场——秦淮街坊,不巧最近关门了,有待再探再报。
本期节目我们从清代扬州盐务繁华之下的一个畸形且残忍的行业——养瘦马说起,继而聊到明清时期中下层江南女性的种种生存困境,只有男性有话语权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最后大家联系现实中的性别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在略带沉重的气氛中积极地展望了未来。 本期嘉宾 赵坤:历史学在读博士 小黄老师:教育戏剧从业者(微博@桃酥姑娘_susu)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目 伊沛霞:《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 曼素恩:《辍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 曼素恩:《张门才女》,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三联书店。 本期节目推荐的扬州景点 大明寺 观音山 扬州唐城遗址 汉广陵王墓 东关街 何园 个园 瘦西湖
本期嘉宾: 小黄豆(@小黃豆lol):热心苏州市民,园林爱好者。 在小黄豆的带领下,我们在苏州逛了一天园子。本期节目是对园林的漫谈,重点介绍了狮子林。苏州园林宅园合一,体现的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发现,这样的精神,仍然贯穿在苏州当今的城市生活之中。 特殊时期,希望本期节目为居家的各位听众提供一次卧游体验。愿疫情早日过去,同胞们平安。 推荐书目: 童寯:《江南园林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3年 童寯:《东南园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陈从周:《陈从周全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狮子林志》,文汇出版社,1997年 张橙华:《狮子林》,古吴轩出版社,1998年
本期节目讨论了南京被列入世界“文学之都”背后的故事,“江南”在文学中的种种形象,以及这些形象是否仅仅是文学家强加于江南的想象,最后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展开了积极的展望。 濮文静:南京大学现当代专业研究生毕业,镇江人。新浪微博@Olivy_ 推荐地点: 江宁织造博物馆、乌龙谭公园 先锋书店、万象书坊、唯楚书店、南京图书馆江苏作家作品馆 推荐书目: 苏童 短篇《茨菰》《米》《红粉》 长篇《黄雀记》 格非 “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月落荒寺》 徐则臣《南京,南京》 叶兆言《南京人》 张哲《是梦》 金宇澄《繁花》 唐颖《家肴》 王安忆《红豆生南国》 最后经本播客文学顾问强烈要求,列上郁达夫的《屐痕处处》
本期节目是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的漫谈。嘉宾范范用复原古代食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她对食物与文化的理解,还谈到人们对江南饮食特色的粗略印象及历史原因。同时我们在思考,传统在当下的饮食方式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本期嘉宾 范范:在纽约从事投资策略分析工作。平时喜欢研究传统文化和钻研古代美食。纽约汉服社创立者。 推荐的书有 袁枚:《随园食单》 李渔:《闲情偶寄》 徐鲤、郑亚胜、卢冉:《宋宴》 迈克尔·波伦:《烹》《杂食者的两难》 范范提到的美食频道:古人食 推荐的博物馆有 杭州杭帮菜博物馆 淮安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其中一个常设展览《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非马王堆博物馆,在先口误)
本期嘉宾:子皙,历史专业研究生。 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席卷大半个中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一大事件,而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期间,江南地区一直是太平天国战争的主战场。本期节目邀请历史专业的嘉宾,以一种传统革命史观之外的视角来看待太平天国在江南的活动与影响。 推荐游玩地点: 南京总统府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 金华侍王府 推荐书目: 裴士锋(Stephen R. Platt) :《天国之秋》 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晚清史论》 54分04秒处在先所说神武门叛乱,应为神策门叛乱
本期节目邀请黄豆和徐乐从文献学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阅读江南的另一种方式,主要谈的是江南的地方志、碑刻和文书,以及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文教繁荣的江南特色。虽然这些文献作为史料使用时有各自的局限性,但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给了历史学研究者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使得明清史的学习成为一种体力活。 嘉宾:黄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徐乐,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及提到的书目 黄汴:《天下水陆路程》 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 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业精神》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 附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链接,供大家探索。http://www.shtong.gov.cn/node2/index.html
本期节目我们聊的是在镇江一座春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四件青铜器,由嘉宾萧老师为我们讲述铭文背后的一段吴越历史。 嘉宾: 萧征宇:福特汽车研发中心的产品开发主管,文史爱好人士。 00:03:40北山顶墓葬形制概述 00:15:15甚六钟铭文释读 00:22:00甚六鼎铭文释读 00:27:45尸祭缶(盖)铭文释读 00:38:35余眜矛铭文释读 参考文献 张敏、刘丽文:《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 吴聿明:《北山顶四器铭释考存疑》 周晓陆:《北山四器铭考》 曹锦炎:《北山铜器新考》 商志谭:《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出土钟鼎铭文释证》 程鹏万:《甚六鼎铭研究二则》 曹锦炎:《工吴王大矣工吴铭文考释》 董珊:《新出吴王余祭剑铭考释》 欢迎在新浪微博(@下江南播客)twitter(@xiajiangnan)上关注我们,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本期节目邀请艺术史专业的嘉宾,从图像学的角度讨论了曾在央视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出镜,被誉为“南京大瓷塔”、“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一座佛塔——南京大报恩寺塔。 嘉宾:科伯,一位艺术史学生。 节目中所提到人物及关键词: 尼霍夫(Johan Nieuhof, 1615-1672年) Fischer von Erlach (1656-1723年) A Plan of Civil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德国梅森瓷 Meissen 邱园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特列安农瓷宫 Trianon de porcelaine 参考文献 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南京出版社,2007年。 休·昂纳著,刘爱英、秦红译:《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夏维中、冯洪河、郑玉超:《南京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在海外的影响》,《世界大变迁视角下的明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黄裕生:《康德为什么“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哲学的成分吗?》,《经济观察报书评》2018年4月8日。
本期为关于江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史前稻作农业和人种问题的初步讨论,涉及到的考古学文化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钱山漾文化。 嘉宾:孔十 参考文献: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