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3 | 刘宋:辛苦知他为阿谁 ·兄弟二人能不能相容

从今天起,孙老师和大野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六朝系列的第二个朝代刘宋,以及他的第三个皇帝——创造元嘉之治的刘义隆。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在上一期节目我们了解了有关于宋文帝莫名其妙的当上了皇帝,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腕开创了我们说的元嘉之治的局面。那作为南朝第一个志士的开创者,宋文帝为什么会在对外的征战上面频出昏招,甚至葬送了在刘宋开国之初,从宋武帝到宋文帝的袁家之治这一系列的大好局面?那在他的晚年又为什么会发生诸如太子侍父夺位这样的现象啊?我也为让他的晚年显得并没有那么幸福,甚至开启了整个刘宋皇室泯灭人性、丧心病狂的疯魔的大屠杀、大乱斗等一系列让我们今天看来都颇为不解的局。 🔻 元嘉之治大概 20 多年的时间,但是危机和问题其实在元嘉之治前,甚至宋文帝登基之前就已经开始冒头了。这个危机首先来自于北方,最为直接的原因是北方它强了。东晋经常在与北方的战争中获胜,无论是祖逖也好,或者淝水之战也好,常常能以少胜多,关键原因就在于当时北方没有完全统一。也就是说不是我军太强,是敌军略弱。 当时北方属于十六国时期,北方它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力量来跟南方来对峙,这个时候南方包括刘裕北伐的时候都还可以各个击破。但是等到刘裕去世的前后,北魏已经逐渐的发展兴旺起来了,在北方有了很大片统一的疆土,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有实力来南侵了。永初三年,就刘玉驾崩病死的那一年,北魏就趁机趁你病要你命,拓跋嗣派部队南下攻占了黄河以南的青州、兖州,失去了华台、洛阳、虎牢这些重要的关隘重症,刘宋锐气尽失消极抵御使得南北的边境线退到了淮北。随后,拓跋焘他统一了北方,并开始逐个消灭柔然西域诸国,并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向南方。 🔻 元嘉七年,就公元 430 年,北魏刚刚征伐完柔然,大战结束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宋文帝下诏让到彦之领军北伐,并派使臣平城,就是现在山西大同正式宣战。到彦之由于出其不易,再加上地方人心未稳,到彦之率兵一口气夺回了洛阳、虎牢等四大重镇。但是这个不出意外的意外又出来。 到彦之对宋文帝是绝对的忠诚。但是一般这种人能力上稍微都要差一点。在双方的拉锯中,北魏拖到10月份开始反攻。这个时候真正适合正面对抗的将领是檀道济,但是宋文帝外宽内忌,所以没有让檀道济参与这个北伐的初期的军事行动。将忠诚放在实力之前,往往是到了盛世就会出现,这好像是天下太平之后的一个通病。 北魏这边的宰相崔浩列出此次刘宋必败的几条理由,其中有一条就是人事未周,就是你看他选的什么人。而且这个崔浩还说了几条理由,比如地利不尽,就是他这个时间也不好怎么说?3月份开始北伐,部队进入北魏境内开始作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到夏天了哦。可是到彦之的大军进入泗水之后,居然遭遇了罕见的枯水期,船走得很慢很慢很慢,据说当时每天只能前进10里左右,从泗水走到今天山东东平,他们花了三个月,给敌方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但是到彦之沿着黄河一路往西,发现一个卫兵也没有,连着好几座城都是空城,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当时北魏在黄河以南的驻军数量本身就少,而且很多都是刚来的,对周围也不熟悉。那么面对宋军这样的攻势,他们就这个拓跋焘采取了战略退却,所以北魏军就先从华台、虎牢这些重镇撤走了,我就把黄河南岸的土地我就送给宋军,而凭黄河天险。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叫王仲德,这是一个当年追随过刘玉的老将,他就对身边的人说,他在说这些胡人非常的狡猾呀。现在他们跑了,兵力没有损伤,而且还能聚拢到一块,等到冬天华河上冻以后就是我军危险的时候了,毕竟南方军队一方面存在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也不习惯寒冷的冬天,更重要的是粮草不够。不出所料,农历 10月的时候北魏军队发起了进攻宋文帝终于哌檀道济任前线总指挥,然后让当时那个老将王仲德在檀道济身边戴罪立功。 结果檀道济这回出马没有那么大家想到的那么的wan'da'sha挽大厦于将倾,因为宋军中有一个小兵跑了出去投降北魏,将军中的底细告诉了魏军,关键是他告诉了魏军一个宋军最重要的机密——缺粮。 北魏知道这点以后,连着几天几夜穷追不舍,宋军饥饿交加,而且万分的恐惧,马上就要溃散了。这个时候檀道济想出了一招,就叫唱筹量沙,他这在这个古代兵法上算是蛮有名的一计了。就是交代一批亲信士兵,用麻袋装满了沙土,把剩的那一点军粮盖在上面。就一麻袋土上面盖点粮食,然后在晚专门挑晚上,在月色下能看见但是看不清的这种状态下,一边吆喝一升、两升、三斗、四斗这么吆喝起来。这一幕被卫军的探子看见了,回去报告说宋军粮食还多着呢。结果那个投降的宋军士兵就被当谎报军情给砍了。而且这个时候檀道济又下命令说所有的将士不要慌,大家缓步前行,而且他自己脱掉了甲胄,穿上了便装,不骑马坐车,坐在车上好像还在四周看风景。这一下魏军就糊涂了,便选择了观望。 这一次虽然没有大获全胜,谈到祭也没能往狂澜于祭倒,但是基本上还是个不输不赢的局面。 🔺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105分钟
99+
8个月前

vol.82 | 刘宋:辛苦知他为阿谁 ·低仿汉文帝——治国哪有权斗爽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在上一期节目中,原本宋武帝托孤的顾命大臣却成为废文帝、立少帝的元凶,最后刘义符、刘义真二人也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接下来,老三刘义隆被大臣迎入京师,成为刘宋的第三位皇帝,史称宋文帝。文帝自幼离开京师,在父皇亲信大臣的辅佐下出任宜都王,博涉经史,善于隶书。但正因为年少便离开父母,文帝便有“外宽内忌”的性格,这也奠定了元嘉一朝的政治底色。在离开封地荆州赴京“上任”时,刘义隆便体现出了非凡的情商与政治手腕。无论是在与大臣的言语交锋, 还是对于荆州刺史的任命方面,都显得颇为老道。 🔻 刘义隆被拥立为帝,这对于一个 18 岁的少年来讲是一个未知,而且这是一个很凶险的未知。但是顾虑是归顾虑,你该走还得走。在近臣王华的敦促下,刘义隆踏上赴京的道路,但也留了一手。他一方面派人回复城外的傅亮等人,另一方面把近臣王华留下来,总后留镇荆州。而刘义隆来到城外见到傅亮后,便影帝附体,一边哭就一边拉着那个傅亮问到,我两个哥哥怎么死的?这一问,足见刘义隆的心思之深。 刘义隆继位以后的第一道诏书就是恢复被废为庶人的二哥刘义真卢灵王的爵位,并将他的灵柩以及妻儿老小赢回了建康。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但是废少帝迎文帝当居首功的顾命大臣们似乎并未察觉。而紧接着来的诏书更是具有迷惑性,那就是徐羡之、谢晦等人均加官进爵。 而其后,一系列军事与针织的安排,让徐羡之、谢晦等人渐渐感到不安,徐羡之甚至上表请辞,但因为关系网众多而未成功。而原本作为废少迎文的檀道济,在文帝的劝说下成为文帝的臂膀,最终傅亮、谢晦、徐羡之或被杀、或自杀,文帝完成了自己的“清君侧”。 🔻 刘义隆在元嘉三年的时候搞定了哪些对其权力有威胁的人,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带领着这个南朝走向辉煌,也就是说带领着宋进入到了南朝第一个我们还可以称得上是治世的时代,就是我们说的元嘉之治。要让朝廷的政权稳固。最重要的第一点没有权臣,第二就是你要让老百姓吃饱饭。元嘉三年后的刘义隆便把精力放到修理内政、改善民生上面,简单四个字,休养生息。宋文帝下诏提供了很多农业优惠政策啊,要求官吏都要巡视、督促、监督农民把田种好,不许放荒。农民缺少两种,官府借给他们,生产搞不上去,产量搞不上去,地方官要受惩罚,一套现代化的绩效治理术就此铺开。但是其后,便由于北方的崛起,这一场本应美好的元嘉之治,最终却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81分钟
99+
8个月前

vol.81 | 刘宋:辛苦知他为阿谁 ·废少帝迎文帝背后的争夺

从今天起,孙老师和大野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六朝系列的第二个朝代刘宋,以及他的第二个皇帝——少帝刘义符。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刘裕在晚年立储时经过一番抉择,最后还是选择了老大刘义符,但是刘义符继位两年后便被大臣废。很多人听到这一段的时候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刘义符会被废呢?这个问题也在历史研究中普遍存异。学者们发现,刘义符被废时所安的罪名都来自于其母张太后,且内容只是一些荒唐的不似人君之事,从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或者说是一个政治规矩来讲的话,还远没有达到要被废黜皇位的地步。但是,结果却是以刘义符称帝两年后被废,这也拉开了本期节目的序幕。 🔻 宋武帝刘裕过世前,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司空徐羡之、仆射傅亮等人一起,受命辅佐少帝刘义符。但刘裕的信任并非毫无保留,而是对刘义符交代了他对于三人的评价。此外,由于四人出身不同,且身边有奸佞小人煽风点火,引起了谢晦与徐羡之、傅亮等人的间隙,其背后也是门阀与普通士族之间的矛盾。加之朝中老臣的阴谋阳谋,其弟庐陵王刘义真被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诬陷,贬为庶人。7月15日,刘义真被徐羡之派人杀害,年仅十八岁。此时刘义符的皇位可谓四处危机。 🔻 最终,刘义符被权臣徐羡之、谢晦等人所废,降为营阳王,不久被杀,年仅19岁。徐谢等人迎来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宜都王刘义隆登基,史称宋文帝,年号元嘉,正式开启了刘宋元嘉之治的时代。 🔺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66分钟
99+
9个月前

vol.80 | 刘宋:辛苦知他为阿谁 · 金戈万里刘寄奴

从小我们就熟悉那句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可能曾经我们只会把刘寄奴是刘裕当作一个知识点,但殊不知这段段几句背后,是怎样的金戈铁马与气吞万里,而在刘裕身后,原本为人称道的“元嘉之治”是怎样成为“元嘉草草”。从今天起,孙老师和大野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六朝系列的第二个朝代:刘宋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田余庆先生说门阀政治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一个变态,那么从刘宋开始,皇权政治要开始逐渐恢复它的常态。那么也从刘宋开始,我们的叙事逻辑与线索又要再次回到皇帝身上,而不是士卒、门阀或者是这些将相大臣身上。但是虽然士族他们已经没有了门阀政治时期那么大的力量,但是他们在南朝的政治舞台上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朝的很多事情实际上就是由于皇权和士族,以及包括到了南朝后期会有其他因素,最终形成了对峙或者说僵局的状态下,才会发生很多我们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或者说狗血的事情。我们今天的第一集就从刘宋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开始。 刘裕出身寒门,少年时为人讲义气、不拘小节、勇猛好斗而且特别帅。在成婚后,面对对生活的压力,刘裕选择了当时氏族不会选择的一条路——从军,而且他做的是将军手下的副手之一——参军,也自此开启了他开挂的后半生。 🔻 面对孙恩卢循之乱,刘裕以一个个以少胜多的战绩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刘牢之便认为他人胆略过人,勇贯三军,因而也称为刘牢之的手下。除了勇猛,在战斗中,刘裕还使用空城计、反空城计等计谋,最终平息了孙恩卢循之乱,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一越成为四品的将军,此时刘裕不到40岁。短短三四年间就实现了阶层的跃升,但这才是刚开始。很快,他便通过发难桓玄、迎晋安帝即位,获得了大量的加封。 个人的努力为刘裕带来了基层的跃升,而历史的进程则对刘裕眷顾有加。北方政权南燕的皇帝慕容德去世,他的侄子慕容超继位,掳掠南朝直至淮北,掠走了当地百姓千余家,财产无算,还抓走了东晋在当地两个郡的太守。这样的行为给了刘裕北伐的口实,这次北伐不仅消灭了慕容超,还打下潼关,直取长安。就在眼看北方接近统一的时候,由于担心朝中有变,刘裕赶回朝中,留下儿子守长安。谁知其子与守将内斗相杀,最终遗憾败北。但是也是这一次北伐,让南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最大。 🔻 虽然眼看就要统一南北,最终功亏一篑,但是这并不妨碍刘裕"走流程",比如给自己加"九锡",而后很快刘裕便用毒酒鸩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做皇帝再禅让,刘宋宣告建立。在一番封赏后,刘裕加强了皇权,特别是调整了军事力量的分配,让士族专兵成为历史。当朝三年后,宋武帝刘裕在建康宫驾崩,时年60岁,结束了他神奇杀伐的一甲子。 🔺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128分钟
1k+
9个月前

vol.78 | 东晋:来保江南一片天 ·门阀的衰落与最后挣扎

这是159号仓的一次尝试 首次以系列节目的方式和大家讲述一个历史时期 孙见坤老师作为固定嘉宾和大野与大家一起回到六朝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 从历史史实出发 去触碰故国烟雨中的剑与火、诗与酒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159号仓】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东晋时期,门阀政治盛行,太原王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凭借深厚的家族底蕴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在朝廷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东晋王朝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门阀势力的不断壮大,其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太原王氏的崛起,得益于其家族成员在军事、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杰出表现。其中,谢安作为太原王氏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成为东晋朝廷的重要人物。他在淝水之战中的出色表现,更是为太原王氏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然而,随着太原王氏势力的不断壮大,其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一方面,太原王氏希望通过掌控朝政,进一步巩固其家族地位;另一方面,东晋皇权则试图通过削弱门阀势力,恢复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矛盾的不断激化,为太原王氏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 淝水之战是东晋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太原王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太原王氏的子弟们奋勇杀敌,为东晋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战后朝廷对太原王氏的封赏却远远低于其实际贡献,引发了太原王氏的不满和失望。 更为严重的是,战后东晋朝廷开始采取措施削弱门阀势力,加强皇权。其中,最为明显的举措就是孝武帝让其亲弟弟司马道子与谢安共路少书事,意图分谢安的权。这一举措无疑加剧了太原王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 随着矛盾的激化,太原王氏逐渐失去了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他们的子弟们开始被排挤出朝廷,家族地位逐渐下降。同时,随着其他门阀势力的崛起,太原王氏在朝廷中的地位也进一步被削弱。最终,太原王氏在东晋末年的政治斗争中逐渐衰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记忆。 🔻 太原王氏的衰落,标志着东晋门阀政治的终结。随着门阀势力的削弱和皇权的复兴,东晋王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皇权逐渐恢复了独尊地位,门阀势力则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东晋王朝的政治格局,也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门阀政治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次重要变革。皇权的复兴,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102分钟
99+
9个月前

vol.77 | 东晋:来保江南一片天 · 门阀最后的高光——谢安

这是159号仓的一次尝试 首次以系列节目的方式和大家讲述一个历史时期 孙见坤老师作为固定嘉宾和大野与大家一起回到六朝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 从历史史实出发 去触碰故国烟雨中的剑与火、诗与酒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159号仓】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谢氏原本并非东晋时期的显赫家族,其家族地位相对较低。然而,在东晋后期,谢氏通过家族成员的努力和奋斗,逐渐崛起,成为了门阀士族中的佼佼者。谢氏的崛起,离不开其家族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智慧。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谢氏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在谢氏家族的崛起过程中,谢安和谢玄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自幼聪明过人,博学多才,被誉为“东晋第一名士”。谢安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暴政苛政;在军事上则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 他曾任东晋丞相,主持朝政多年,为东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谢玄,字幼度,是谢安的侄子,也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勇猛善战,屡立战功,曾率领东晋军队多次击败前秦军队的进攻。在淝水之战中,谢玄更是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率领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谢玄的军事才能和英勇事迹,为谢氏家族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在东晋时期,门阀士族之间的联姻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谢氏家族也通过与其他门阀士族的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中,谢氏与诸葛家族的联姻尤为引人注目。谢氏的创始人谢袍在娶妻时,选择了诸葛恢的小女儿为妻。虽然诸葛恢本人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的伯祖父却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著称于世。谢氏与诸葛家族的联姻,无疑为谢氏家族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和文化基因,为谢氏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谢氏家族在东晋时期的崛起,不仅为家族带来了极高的地位和荣誉,也对东晋及后世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谢氏家族在东晋时期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其家族成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谢安和谢玄等代表人物更是成为了东晋时期的杰出人物,为东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东晋的灭亡和南北朝的兴起,谢氏家族的影响力虽然有所减弱,但其在东晋时期的辉煌历史和卓越成就仍然被后人所铭记。谢氏家族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传奇的佳话,被后人传颂千古。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103分钟
99+
9个月前

vol.75 | 东晋:来保江南一片天 · 除了闻鸡起舞,祖逖还干啥了?

《六朝:衣冠南渡,故国烟雨谁住》 这是159号仓的一次尝试 首次以系列节目的方式和大家讲述一个历史时期 孙见坤老师作为固定嘉宾和大野与大家一起回到六朝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 从历史史实出发 去触碰故国烟雨中的剑与火、诗与酒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159号仓】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当我们提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勤奋刻苦、志向远大的形象。而这个成语的原型,正是东晋时期的名将祖逖。他出身于北方范阳祖氏,一个在当时颇有势力的家族。然而,祖逖并没有满足于家族的荣耀,他心中怀揣着更远大的志向——北伐中原,恢复故土。 🔻 东晋时期,中原地区战火连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为了拯救苍生,实现国家的统一,祖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伐的征程。然而,他的北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东晋朝廷内部,门阀士族之间争斗激烈,他们大多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对于北伐之事并不热心。甚至有人暗中阻挠祖逖的北伐行动,使得他的计划屡屡受挫。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祖逖依然没有放弃。他带领着一支忠诚的军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然而,由于东晋朝廷的腐朽无能,以及门阀士族的掣肘,祖逖的北伐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悲壮。最终,他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病逝,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悲歌。 🔻 祖逖的北伐,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壮志与追求,更是那个时代无数有志之士的共同心愿。然而,在东晋朝廷的腐朽和门阀士族的掣肘下,这一心愿似乎变得遥不可及。祖逖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无数有志之士的共同悲剧。 在这个时代,像祖逖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却往往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最终却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功败垂成,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悲歌。 🔻 回顾祖逖的北伐悲歌,我们不禁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是时代的局限,还是人性的弱点?或许,两者都有。但是,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反思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需要有一个团结、统一的领导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具有远见卓识、勇于担当的领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94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74 | 东晋:来保江南一片天 · 王导与庾亮相爱相杀的兰因絮果

《六朝:衣冠南渡,故国烟雨谁住》 这是159号仓的一次尝试 首次以系列节目的方式和大家讲述一个历史时期 孙见坤老师作为固定嘉宾和大野与大家一起回到六朝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 从历史史实出发 去触碰故国烟雨中的剑与火、诗与酒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159号仓】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东晋初年的政治格局,就是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室的权势和地位非常之显赫,皇帝便希望试图任用他人来分割、制衡王氏的权利,于是颍川庾氏便登场了。在东晋的时期,或者是在东晋之前,颍川以颍水而得名,主要包括河南登峰、新密、驻马店一代。 🔻 颍川庾氏并非显赫的大氏族,奠定其家族基础的人是庾乘,他年轻的时候是在县衙服役,后到学宫里当差,渐渐偷师掌握了经学,到后来这些学生和博士都向他来问学,甚至学宫中变成以下首座位为贵的风潮。 🔻 庾乘曾多次拒绝朝廷征召他做官,因而积累了名声。在盛名之下,他的儿子庾嶷(yí)曾在曹魏时当官。在西晋时,庾氏最为知名的就是今天的主角——庾亮。为什么晋朝皇帝会选择颍川于氏来作为抗衡王导的力量呢?因为余亮的妹妹嫁给了晋明帝,也就是家族因为这样的一个婚姻而得到了阶层的跃迁。庾亮士族加外戚的身份,注定使他需要玩好平衡术。 🔻 晋明帝在26时驾崩,庾亮便以国舅平定了内部的纷争,成为维护门阀政治的一个关键人物。在这一个时期,余量和王导之间是利益真的是如胶似漆。 🔻 晋成帝继位后,庾亮的妹成为太后了,庾亮的地位也迅速上升,这时候余量就开始和王导之间关系就没有当初那么密切了,因为这个时候庾亮要开始和王导争权了。在两人初次交锋的时候,一名叫卞壸(kǔn)的人无意中的帮助下,获得了小胜。 🔻 由于朝廷兵力不足,“流民”便成为成了当时东晋皇帝唯一能动用的武装力量。流民指从北方有组织的逃难到南方的人,而他们的首领被称为流民帅。因为皇帝与朝廷的防备,流民帅们和朝廷之间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也是互相猜忌的,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充当双方的话事人,他就是郗鉴。郗鉴本人曾是一个流民帅,摸爬滚打进入了朝廷这个权力的圈层。 🔻 苏峻之乱后,民生凋敝,此时大晋中外大都督升太傅拜丞相开国元勋三朝元老顾命大臣——王导肩负起了经济建设的重任,再次获得人们的认可,而庾亮因为成为苏峻之乱讨伐的对象之一,而自己选择离开了健康城,驻扎在今天安徽芜湖一代,伺机出山以谋得更大的权力,甚至喊出了“北伐”的口号,但是一次次都落空了。我们总说大师或者是那些闪耀的人乘群而来,但是有时候他们也是乘群而去。王导死后,庾亮也很快去世,因此可以说,庾亮与王导二人缠斗一生,但是谁又能就是得以永生呢,这个缠斗总会因人的消失而消失,最后只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庾亮之后,庾家很快衰落,王导之后,王家也再无耀眼的明星。对于这门阀士族来讲,他们的这种告别甚至是家族的衰落,这恰恰印证了那一句话,: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94分钟
1k+
10个月前

vol.73 | 东晋:来保江南一片天 · 王与马,共天下(下)

《六朝:衣冠南渡,故国烟雨谁住》 这是159号仓的一次尝试 首次以系列节目的方式和大家讲述一个历史时期 孙见坤老师作为固定嘉宾和大野与大家一起回到六朝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 从历史史实出发 去触碰故国烟雨中的剑与火、诗与酒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159号仓】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 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 🔻 当时东晋的军事分布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在中央会有3-5万人的禁军,多数负责皇宫的警戒,真正能够用于戍卫的人数不多。除中央的地方分成了 9 个都督区,按长江走势可以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部分,下游部分包含扬州、徐州、豫州、会稽四个,上游则是荆州、益州、沔中、广州四个。而江州都督区地处长江中流,一旦荆州和阳之荆阳之间发生冲突,江州就是反复争夺的地方。 🔻 司马越和王衍在此之前派了琅琊王氏的两个人,一个叫王澄,一个叫王敦,他们去控制了荆州和青州,王敦后来成了东晋建立的军事基础的奠定人,同时也奠定了门阀政治和他们琅琊王氏执掌朝政的一个军事基础。日后王敦杀了王澄一个人掌控两州,等于是专掌了兵权,从王敦专掌兵权以后,士卒通过驻守这些方阵掌握兵权就成为了整个东晋的一个常态,这也成为了南朝四个朝代,特别是宋、齐两朝诸侯王皇室内部内乱不已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个现象一来是跟这个我们讲政治,门阀政治它的那个特征就是几个门阀之间既合作又牵制这样的一个特征有关,再一个也是跟南北对峙的这样的一个大背景有关系。因为争权夺利也好,什么也好,这些都是虚的。一旦你这个镇守的这个地方因为你无能,让北方力量们打进来了,后果会很难预料。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保证门阀政治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兵权始终掌控在氏族手,皇帝想要集权是非常困难的。同时由于这个北方存在的局势威胁,也保证了士族门阀不会将军事用于政治斗争,从而让某一个门阀家族取代皇权的很难实现。 🔻 王与马共天下是门阀政治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也是门阀政治的一个典型特征。但是这里我们要讲到一点,就是王与马共天下是当时的政治形势造成的,司马家必须借助王导和琅琊王室的力量才能支撑政权的稳固。门阀政治的特性是这些士卒,门阀士族们尊奉皇权但不效忠具体的皇帝,他们虽然彼此制衡、彼此掣肘,但是同时也保证门阀政治的完善与稳定。 🔻 永昌元年,公元 322 年,王敦在武昌起兵,以讨伐刘隗、刁协的名义进攻健康。王敦走之前上书列的刘隗与刁协的罪状,表示原地只要诛杀二人就撤军。晋元帝非常生气,打算亲自率军和王敦决战,让戴渊和刘隗率军回原健康。等到3月的时候,王敦逼近健康,晋元帝让刘隗守京城。 🔻 王敦听从手下部将叫攻打石头城,时任守将周札主动开城投降。周札江东氏族的出身的,他的爸爸特别特别的有名,他就是周处——除三害的周处。 🔻 司马睿兵败后派使臣去跟王敦求和,宣告王敦他们有无罪有功,任命其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食邑万户,从此朝政大权全部归了王敦。而后,晋元帝忧愤而死。 🔻 继位的司马绍决定讨伐王敦,总领征讨诸军的大都督就是王导。王敦部队大败,王敦恨愤而终。自此,先后两次的王敦之乱才算彻底的平静下来。从此以后,南方的这些江东的士卒彻底的放弃了武装反抗,乖乖地接受了政治上低于北来士族的地位,一直到东晋后期。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55分钟
1k+
10个月前

vol.72 | 东晋:来保江南一片天 · 王与马,共天下(上)

《六朝:衣冠南渡,故国烟雨谁住》 这是159号仓的一次尝试 首次以系列节目的方式和大家讲述一个历史时期 孙见坤老师作为固定嘉宾和大野与大家一起回到六朝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 从历史史实出发 去触碰故国烟雨中的剑与火、诗与酒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159号仓】 -聊天的人- 大野 孙见坤 -你将听到- 🔻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 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 🔻 就是因为在永嘉之乱以后,东晋王朝的建立,使得汉族和汉文明在江南地区保留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根据地,为日后南北融合再造一个统一繁盛帝国留下的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经济上基础。 🔻 那说到东晋建立,那么东晋为什么能建立呢?因为西晋灭亡。西晋为什么会灭亡呢?那说白了就是乱,西晋整个历史从晋武帝之后基本上就陷入了一个乱字当中,首先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了多久?乱了 16 年。 🔻 王衍在当时非常有名气,做官一路绿灯,八王之乱平定了这一年就升任到了司空,第二年升任到了司徒。但是随着司马越的死,王衍也气数已尽,此时轮到王导和司马睿登场。 🔻 在永嘉初年的时候,经由王导的谋划派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这一年是公元 307 年,就是永嘉元年的时候。人的命运自然当然要靠自己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历史进程让那一对王与马嘎了,把机会就留给了司马睿,司马睿到了建业以后,有一个人替他前后奔走,就是王导。 🔻 王导他出身琅琊王室,是当时有名的名士,而且琅琊王室的名头很盛,他就拉拢当时一些一起南渡来的这些北方士人拥戴司马睿,共同来辅佐这个司马睿。慢慢江东就开始要变成司马睿和王导的场子。 🔻 而随着北方越来越乱,各地的士族纷纷南下,刺激了南方开发。大批的名士来到南方以后,司马睿开始网罗这些南下的名士,他们这个集团就成了洛阳朝廷实际上的继承者。 🔻 “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这一句烟雨似乎在预言未来社会动荡,与政治的不稳定。经历了纷争与拉拢,南北士族的利益达成了一致,司马睿同时得到了两方氏族的拥护,建立东晋的政治基础得以确立。 🔻 这个时候就提就要出现一个贯穿了整个东晋南朝政治史的关键问题,就是荆扬之争,这一问题我们留待下期分解。 -剪辑- 宸北 -制作- 北辰工作室 -音乐- 光和音乐 -设计- 鲜花饼 -关注我们- 公众号:159号仓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48分钟
1k+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