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集体观看了最近话题度颇高的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没想到就这个电影,倒是聊了一些之前没聊过的颇为有趣的话题。 对电影本身的评价就不在文字里剧透了,但我们一致觉得真实的情欲应当是有力量的,物质的,甚至随时处于失控边缘的。解决流动的欲望,完成自我的探索,是人类最原始最美好的Fantasy,而不是软弱的疲惫的自我接纳。 牛郎不是sex therapy,既然身体要放松去冒险,咱们现实点行吗?
选曲没有理由, 纯粹只是喜欢。 第一首Keith Jarrett Trio的曲子,欣赏上稍微有点难度,因为比较长。KJT 就是这样任性,开始演奏就一定要把心里的“话”说清楚。 Dave Brubeck 的 Take Ten 可以说是爵士入门必听专辑。选了这张专辑里面比较不那么烂大街的曲子,很讨巧,很白人,很学院派,很Brubeck。 回到爵士的根源,来几首黑人音乐家的曲子吧。Joe Henderson跟Hank Mobley的演奏带你回到爵士家园。 你们喜欢的科川大神来了!选了一首不那么“流行”的科川出品,配上 Johnny Hartman的低沉嗓音,就像威士忌加冰,最适合周末独处的夜晚。。。 - By DJ 曲目 02:02 You and the night and the music – Keith Jarrett Trio 13:38 Blue Rondo à la Turk - The Dave Brubeck Quartet 21:05 Blue Bossa – Joe Henderson 29:40 Dig Dis – Hank Mobley 36:45 My one and only love – John Coltrane & Johnny Hartman 42:07 Paul’s Pal – Sonny Rollins 48:56 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 Paul Desmond, Gerry Mulligan
录音在两周前,趁着精神的放松,我们又聊了聊最近的观影清单。 对于一些人来说,电影完全不重要,只是几块钱的经济账。可我们需要通过集体观影,情绪互动的方式,获得抚慰。 在不能去电影院的当下,还有什么你在期待的导演吗? 观影清单: DJ-冰血暴Fargo(1996)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 间谍之桥Bridge of Spies(2015) 王小帅 三线三部曲-青红,我11,闯入者 顺便讨论了一下陈凯歌 何以为家(2018) 乌海(2020) 幸福的彼端(2008) 真真-毒枭第一季 挚爱枭雄(2017) 老王-维伦纽瓦系列电影 边境杀手(2015) 焦土之城(2010) 囚徒(2013) 宿敌(2013) 加勒比海盗系列
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借助最新的一起关于堕胎合法案件的宣判,推翻了1973年的“罗伊诉韦德”案判例,由此宣布在联邦层面,各州禁止堕胎的法律不再属于违宪,各州可以根据自己的议会立法程序,自行决定是否禁止堕胎。 以上说法,是关于这个判决的客观性表达,当然,也是最没有人味的表达。 这世界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曾经已经习以为常、天经地义、不假思索的事,其实并不是那么牢不可破。在男女平等已经写进一年级小学生课本的时代,一夜之间,女性突然对自己的身体都失去了权利,还需要别人的许可,这其中的荒谬,远比看上去的要深重的多。 男人们在就堕胎高谈阔论政治的摇摆,左右的纷争,思想的进退的时候,充盈的膀胱仿佛给了他们一种自己也拥有子宫的幻觉,由此获得了发言的资格,可毕竟那只是幻觉,膀胱不是子宫,里面并不孕育人类的未来,只是人的残渣,简称人渣。 顺带一提,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是美国人的事,和其他人没有关系,这话是对的,我们这里的事当然更值得讨论,远比这话题更加劲爆的事无一日不发生,只可惜不是发生在美国。不由得想起一个苏联笑话,是80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讲的,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偶遇,夸耀自己的国家,美国人说,我们那里很自由,在我们国家,我可以随时走进白宫,对总统说,我不同意你的政策,苏联不服,说这有什么,我们国家也很自由,我可以随时走进克林姆林宫,对管事的人大喊,我不同意美国总统的政策。 P.s. 片头那句话是DJ家大女儿的发言,小姑娘很生气
好想回去利马继续浪啊~ 好想回去库斯科继续浪啊~~ 好想回去阿雷基帕继续浪啊~~~ - By DJ 曲目 01:54 - 13:18 电影《摩托车日记》配乐 15:11 秘鲁女歌手Roxana Gutierrez 《Acuerdate de mi》 20:26 秘鲁女歌手Roxana Gutierrez 《Tu Amor No Vale Nada》 26:02 秘鲁民歌 《El Condor Pasa》 33:00 秘鲁国宝级女歌手Chabuca Granda 《Jose Antonio》 BGM - Leaving Peru (电影《碧海蓝天》插曲)
书接上文!DJ在秘鲁晃悠了一个星期,先后造访了干旱无雨首都利马,神秘的纳斯卡线条,被活火山围绕的古城阿雷基帕。今天的节目里,让我们跟着DJ 的脚步继续出发! 离开阿雷基帕,DJ 登上了Andean Explorer观光列车。这趟列车将穿越海拔4500米的安第斯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观光线路。疫情之后,刚刚重新启动的列车一共只有10位乘客,却享受着接近30人的奢华服务。 列车的第一站是美丽的的的喀喀湖。这里的原住民用茅草编制了一个个的浮游“岛屿”,那就是他们数千年来生存的“家园”。他们在上面盖房居住,结婚生子,度过一生。遇到战乱,饥荒,他们撑起“小岛”,漂流到湖的另一边去寻找新的生活。 在海拔4300米的山谷里休息了一晚之后,火车继续出发,来到了印加帝国的首都 – 库斯科。这里也是DJ 心心念念了多年的目的地之一。在这里,DJ 探访了建在印加神庙基座上的天主教堂,走遍“圣谷”探寻昔日帝国留下的痕迹,还品尝了当地美食“烤豚鼠”。 幸运的DJ 遇到了当地大学的毕业季,还有忙碌准备着六月“太阳节”的印加后裔们。印加人的热情与奔放深深震撼了他。当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们在市中心的武器广场上开始歌舞的时候,帝国昔日的辉煌与荣景仿佛在那一刻重现了。 带着对古代帝国的无限向往,DJ 离开了库斯科,奔向本次旅行的最终之地 – 马丘比丘。马丘比丘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始建于公元1440年左右。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后,马丘比丘被遗弃了。从此,这座“云中之城”被世界彻底遗忘,直到1911年,美国人宾厄姆重新发现它并向世界展示了他的恢弘风貌。 这短短十几天的行程让DJ 对神秘的南美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生活在秘鲁的当地人们,用他们的方式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一起来听听DJ 的旅行感受吧!
Kindle对以读书为娱乐的人来说,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的翻上一两页,而不必担心由此带来的社交负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Kindle的退出似乎也成了一个标志。于是有了这一次聊天。 物是人非,是对时光的无奈 人是物非,是对世界的无情 面目全非,是对此刻的无言
让我们集体来羡慕DJ,是的,他此时此刻就在古老神秘的国度-秘鲁! 就是印加帝国那个秘鲁,摩托车日记那个秘鲁,马丘比丘的秘鲁,纳斯卡线条那个世界考古学家的未解谜题之一所在的秘鲁。 经历了两年多的全世界的不可抗力,出行之前遭遇了最强水逆,DJ的人生List之一,十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我们看着他的照片也难免热泪盈眶。 打开神秘之门,你知道,心里总要有一些坚持,再坚持一下,就能抵达梦想之地。 (以下图片版权归属DJ,请勿随意挪用哦)
这是5月份准备的shownote的部分内容,一并留作纪念吧 关于眼下的状况,实在无力向不在其中的人做什么说明性的介绍...... 不对远方的朋友解释,并不表示真的无话可说,而是因为身处其中的人也被眼下的一切所震惊,让亲身经历的故事也有了流言的气质,不想说,懒得说,说不清。流言总带着阴沉的味道,它是沮丧的,愤懑的,怨怼的,它是有所指,又没有对象的。 ...... 王安忆在《长恨歌》里说,“流言是混淆视听的,它好像要改写历史似的,并且是从小处着手。它蚕食般地一点一点咬噬着书本上的记载,还像白蚁侵蚀华厦大屋…它们实在是没个正经样,否则便可上升到公众舆论这一档里去明修栈道,如今却只能暗渡陈仓,走的是风过耳”。 这里记录也是一起流言,不保证正确,不保证全面,不保证客观,甚至不敢保证它本身能存在多久,唯一能确认的是这一段真实的记忆。 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描述的一样,“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 希望这城市能保存这段记忆,正如希望它能忘记。
难得遇到个愿意看的热门电影,使尽解数,依然只赶了一个晚集。 电影就是这么个电影,三个人看到不同的角度,当妈的看到了子女,国外的看到了族裔,不接地气的看到了虚无。 把聊天录下来,事隔多日回听,当时的情绪与此刻的现实之间会产生一种严重的错乱之感,喇叭里的那个人与此刻陷入一团乱麻的,似乎已经不是同一个人,某种程度上,这也构成了一种意义上的多重宇宙吧。
搞这个播客,纯属一时兴起,当初是没有想到能坚持这么久的。 过去的半年多来,穿越太平洋的阻隔,跨过晨昏的颠倒,甚至疯狂的静默也没有打断过,没有开过一次空窗,对于三个同时承担了多种身份的成年人来说,着实不易。 这一次我们聊聊过去半年都说了些什么,也算是对诸位听众的一次感谢。
来吧,喝一杯。今晚你的城市有月亮吗? - By DJ 曲目 00:53 Line for Lyons,Stan Getz & Chet Baker 1983 4:20 Mercy, Mercy, Mercy (1966), Cannonball Adderley Quintet 11:01 I Remember Clifford, Lee Morgan 18:48 The Sidewinder, Lee Morgan 30:04 But Not For Me, Chet Baker 35:31 Arborway - Live in Tokyo 1987, Chet Baker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