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从上海搬回成都,当“全职子女”,慢慢理顺之后终于有时间重启播客了。就跟小伙伴们聊聊这半年来的心路历程吧! 在本期,你将听到: 00:40 播客重启,一年来听了600多小时播客,也思考了自己对小宇宙社区的独特贡献点在哪里。 01:42 为什么我在 40 岁决定回到家乡成都做“全职子女”?为什么从成都回到上海。 02:45 我如何定义“全职子女”这个标签?是24小时伺候老人吗? 04:05 我面临的关于父母的难题:高龄,生病,固执,拒绝保姆,拒绝养老院。父母的情况和独特个性描述。 08:53 关于认知的问题。父母有退休金却不愿意花钱买服务,思维脱离社会现状。 09:31 现实情况是什么? 10:02 父母把我请到家的钟点工赶走了。 10:24 核心问题:认知和观念。 11:19 父母的认知与现实的脱离是如何发生的?下岗及退休20年+。 12:42 怎么避免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年“定时炸弹”,走入停滞的状态?我从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思考。 15:16 不跟社会脱节,就是要去与它产生链接。用积极链接来抵抗老年痴呆和信息消化能力的退化。 15:46 放弃思维:不再企图改变父母,力气用在刀刃上,管好自己能管的。真正理解“尊重”。 19:41 父母明明有存款,为什么不肯请保姆?雇佣劳动力其实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25:25 对父母的社交无能的重新认识。如果一个人几十年不跟外界打交道,老年怎么改的过来呢? 26:07 母亲的耳背和拒绝戴助听器,滑向更加自闭的深渊。 28:26 认识到父亲和母亲的两位一体的状态。互相成就,造就彼此。 29:33 阿姨的作用是痛苦的减轻,不是痛苦的消失,以及如何用Excel管理阿姨的KPI。 38:30 关于原生家庭和创伤的弥合。以及为啥我妈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人。 44:18 随着慢慢长大,现在迈过了心里的坎,也会尽到作为子女的本分,让父母在度过更舒适的晚年。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BiliBili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一打开手机,滑一滑,时间就没有啦? * 科技及电子产品如何廉价地“拥有”了我们 * 电子设备包围我们,提供便利,但也消耗大量时间 * 电子产品让我们时间消失 * 我们拥有什么,就会被什么拥有 * 从处理信息效率的角度来看,人和机器的界限模糊 * 强大的互联网大厂通过算法消耗掉用户的时间 * 注意力之争,是资本的游戏 * 各种APP游戏化设计让人欲罢不能 * 深度阅读时间迅速消失,发呆时间迅速消失 * 互联网成瘾的人和毒瘾引起的症状很相似 * 互联网是否给了现实中挫败人类逃离感 * Telegram创始人的建议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BiliBili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本期对话嘉宾是拥有成都户口,现居上海的东北妹子Sindy。我和她聊了聊我们怎么看待“宁在北京加班,不去上海静安”这篇文章,以及我们怎么样认知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的不同。 其实我们这期节目的本意也并不是要贬低帝都,在两个城市都生活过的我,自然是对两个城市都有感情。只是这许多复杂的不同和其他元素,让一篇没有在上海住过的人写的网文来代表,也实在说不过去。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BiliBili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我身边许多不太内向的人都开始讲自己是“社恐”(社交恐惧症)。有些说自己社恐的人甚至还很外向,作为真社恐,我都看不下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现在的人比以前更自由,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了,所以可以大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性格。同时,我感觉这说辞也成为了一种另类的社交神器,因为讲出来,似乎能拉近周围不喜欢社交的人和自己的距离。 可以类比的,或许是之前大众对极客文化的认知转型。一开始人们也感觉Geek们不怎么样,不善社交又木讷。但Big Bang这样的美剧走红后,人们发现这群人还酷酷的,可爱纯真、智商高,是个值得热爱和崇拜的群体。Geek于是就变成了一种高级的社会品种。 我想,究其所以,还是因为Geek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主流认可吧?那么,是否可以推断出,大家对“社恐”的推崇,是因为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比如智商高、挣钱多、干活麻利、废话不多? 我自己是真有点社恐。我在播客里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最近去采访一个活动,提前三天就开始做噩梦了。不过呢,见人还是要见的,毕竟是工作。不是在所有场合,我们都有资格当社恐的。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BiliBili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作为一名垂直领域的内容创业者,回顾下 6 年来作为内容创业者/CEO,对自己角色和公司经营的思考。 本期要点 * 创始人最重要的不是意识到自己能力多牛逼,而是意识到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决定企业成败关键点是创始人在多快时间,多高效率去补充这种能力 * 企业本身商业可发展性,未来天花板,以及达到天花板的路径的难易摩擦,商业模式更看重。 * 很多创业公司最开始并没有所谓商业模式,只是人靠谱,找模式同步 * 小弥儿对“价值”的定义:the Importance Felt * 聚集到有意思的人,从非盈利到商业化的转折 * 定义产品的过程就是为公司提供的价值具象化的过程 * 创业者的付出感情绪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 * 怎样理解量化交易,以及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 短期业务和长期趋势的匹配和协调 * 创业的过程也是不断测试自己底线的过程 * 创业并非所有人都要一路走到黑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BiliBili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