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期播客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哈罗大家好啊,本期播客录制于春节前。春晓邀请到FOF基金经理思捷,来一起聊聊量化策略里的指数增强策略。思捷是量化私募FOF买手,也是春晓播客“家庭理财和资产配置”系列的返场嘉宾。我们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什么样的人适合指数增强,它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2025年是否还具有配置的价值等种种问题。 欢迎留言提问,或者添加主播微信交流。 补充阅读: 主播春晓的故事:《交易门X面基|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唯一的 Alpha》 基金买手思捷的故事:《100个博士帮你赚钱,还不用发薪水》 量化配置专辑系列: 量化配置专辑006之《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量化配置专辑005之《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量化配置专辑004之《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量化配置专辑003之《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量化配置专辑002之《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量化配置专辑001之《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本期播客时间线】 00:23 指数增强策略的配置逻辑和房产很像,不追求绝对收益 04:20 价格的即时反馈机制,会让持有股票比持有房产更难受 04:50 房产可以居住,股票不能,也有情绪价值和小孩教育功能 06:00 自住需求满足之后,才来对比持有房产和持有股票资产的配置需要 07:06 择时很难,很多人哪怕赚到地产的钱也不是出于判断和预测 08:45普通人重要的是站在自身的位置和时间点去做判断 09:55 指数增强策略在国内有很特殊的环境,2017、2018年能跑赢指数20%-30% 12:05 从2019年开始出现了比较好的市场行情,指数增强表现亮眼,2023年情况变化 13:01 对于“超额”的诠释,为什么2023年底超额非常差 14:30 总结超额实现的几种方式 19:30 2024年1月之后,投资者对指增策略回归理性,管理人对披露更加透明 21:00 2024年全年来看,指增能做到超额12-15%已经算非常好 24:50 以配置思路买指数增强,是非常适合的,不是搏个股高收益 29:04 投资指数不代表“非常稳健”,也是误区 29:50 分散也是策略的优点 34:10 超额会有回撤,负超额出现在行情下跌的情况下你更难受 30:10 投资理念的改变——追求安心 38:25 很多表现稳的团队,因为风控严,超额就不亮眼,但优势在于出现极端行情时他们回撤 很小 43:00 量化择时策略是对指增策略的良好补充,因为现在指增超额没有那么高和稳定 45:50 做资管就是在不确定性比较强的时候保护客户资产 47:00 2025年看指增:分解风险,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49:20 可以做家庭资产再平衡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这期播客的嘉宾扬采,是一位1988年出生、非典型的上海男人。他曾经在大厂工作过,从大厂毕业之后面临家庭资产配置、成家以及下半生的事业安放等种种中年人熟悉的课题,他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并且有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心得和思路,所以我就约着扬采聊聊天,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 主播春晓的故事:《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真正的阿尔法》 【本期播客时间线】 00:33 我是一个非典型但又纯正的上海男人,视房为信仰 04:27 从阿里养成的习惯,年终小作文都是飞书文档 07:00 完成了三套房产置换和新房认筹,房子牵扯到方方面面,有一种情感属性 09:15 买房后第二天,我有点儿慌 10:52 怎么买房最划算?我自己的一算价差不多打了88折 12:33 22年踩过不少坑,23年春节后开始认真学习投资理财 14:12 从路演了解到量化,听不懂但也要感受一下 19:53 我的资产配置理念:A股:3,国内债:2,海外股:2.5,美债:1.5,商品:1 24:30 从追求高收益到注重风险控制,控制回撤,做分散 26:31 大厂毕业后,尝试开创个人IP,最后发现最重要的是抛弃浮躁想法,走更笨更踏实一些的路 30:17 做饭是解压,为了开店去粤菜馆偷师,不盲目追求加盟 38:30 做菜难的是商业化,跑遍了上海的社区实地考察 39:50 对婚姻、家庭的长时间思考,探索躺平与奋斗的选择 猜你还想听: 047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030 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026 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018 高净思维|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015 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010 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今天的嘉宾是我的一位非常有意思的朋友,在荷兰生活了 22 年的“绿”。我们年龄相仿,一直是微信好友。好不容易她回国,我们约了一次咖啡后,交流意犹未尽。我对她充满好奇,就约她录播客。 绿一口答应了。我本想跟她聊聊美学,因为她真的是我朋友圈最懂美的一个人,然而,我们却一发不可收拾地聊了更多。很久没有跟人这么无拘无束地聊天了。这种感觉很爽,又很难言说,录完后我跟她说谢谢你绿,因为现在的环境中,真的很少有机会去做这样没有任何企图和功利性,又如此愉快而深入的聊天了。这次面对面的录制也是她在播客里说的,人和人建立“有意义的、亲密连接”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和绿的对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勇气,希望对有缘听到的你也有所启发。 【本期播客时间线】 01:55 我在社交媒体发东西不是寻找外界赞同,是寻找共鸣 03:35 作家写书不是为了让人读了觉得自己很厉害,而是要超越自我 04:40 目前是自由职业,会用自己正在做事情来跟陌生人介绍自己 07:55 从中学开始就喜欢小黑裙 09:20 选衣服就是做自己,我不想成为任何人,只想做自己 10:15 风格即自我 VS 自我即风格 10:48 外界告诉我做什么,我第一反应是不舒服 11:12 消费主义希望你没有自我,希望你随时都在变 13:00 《广告狂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剧里发现自己的影子,我看到了自己追逐幻象又幻灭的过程 14:30 通过和别人链接找到自我 15:00 人和人的亲密链接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17:10 现代人普遍亲密无能,荷兰更是一个回避型社会 18:01 消费主义也是一种回避型行为,让你追逐假性需要,是个巨大的陷阱 19:00 网购可以无时无刻侵占你的时间 20:14 我在尽量戒网,也在尽量戒消费主义 22:40 戒网最好去一个崭新的环境 24:35 学习美是个系统性、来自生活全方面的过程 26:05 成为一个对美有需求的人,把美看作空气一样 26:55 美是一种自信,你感受到美是从容的 25:55 相比极简主义者,我更愿意称自己是精华主义者 34:31 我会在群里分享很多旅行图片,一个人旅行是会上瘾的 34:58 一人旅行就是和自己亲密相处 35:20 旅行和衣服一样,我知道什么样的地方适合我 38:30 如何认识到现在的先生 39:12 旅行中如何与先生保持联系 40:35 回国和同龄女性聊天,发现大家对婚姻都没感觉了 41:20 我意识到我需要爱的时候会去表达爱 42:02 我负责情感经营,我一点也不会没有安全感 44:05 在感情上我是主动者心态 45:30 婚姻是合作,不是竞争 47:15 和老公吵架时他说“我养你”时,我的回复是这样 48:10 荷兰文化要求每个人都差不多 51:00 我接受自己,我对自己没有耻辱感 54:05 英语吵架很爽,因为可以把逻辑吵出来 55:10 我们缺乏经营感情的教育 56:30 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画一幅画,本质是情感关系 57:13 我很会撒娇,我在婚姻中不玩女权主义 1:00:10 进入婚姻我是在进行自我修复 1:02:57 面对创伤的最好方式是深度聊天 1:04:28 快餐文化里,面对面的聊天很奢侈 1:05:22 我不喜欢总是需要去合理化、功利化的任何关系 1:09:22 孤独的时候会创作 1:12:46 现在非常希望写完这本小说 1:15:10 我相信神性,会减轻我对很多事的焦虑 1:16:30 死亡让生命有意义 1:17:22 如果生命只剩一个月,会做什么 1:19:30 今年开始实验只有1/3的时间在荷兰居住,体验更多旅居 1:41:40 如果回成都,我会选择住老城区玉林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风险提示:本期播客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欢迎留言提问,或者添加主播微信交流。 主播春晓的故事:《看遍天才,她说:人,才是真正的阿尔法》 猜你还想听: 047 量化配置大实话:卖房卖了500万,买两个产品就够了? 010 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015 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018 高净思维|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026 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030 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这期播客主播春晓邀请到好朋友孤独交易员,跟他聊聊量化作为职业以及作为一种思考方式,给他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自从三四年前辞去量化私募的工作后,孤独交易员就开始在家做高频交易,每天都盈利。最高的一天赚了100万,吃饭时手都在抖。对了,我之前写过一篇短文,讲述《孤独交易员》的故事。现在他依然在稳定盈利,虽然不如之前那么好赚了。从以前每天10-20万,到现在的每天稳定的几万(这数字依然让人钦佩)。孤独交易员依然保持没有一天亏钱的优良战绩,而且他说,高频是性价比很高的策略,虽然会衰减,但衰减速度很慢。 我们可以从孤独交易员的聊天中,窥见量化从业者的底色:实干,直接,讲逻辑。 【本期播客时间线】 ● 01:15 在家独立交易,每天都盈利,最高的一天赚了100万 ● 02:35 高频策略衰减很慢,是性价比非常高的策略 ● 05:01很多资管公司不赚钱,但通过资管可以招聘到优秀人才,去做自营的高频策略 ● 06:32全国像我这样每天盈利的孤独交易员不少 ● 08:32 社交是有红利的,能获取信息 ● 11:35 破解打工循环,“带薪创业”是适合大部分人的选择 ● 18:03 小富之后,我会追求更多的人生体验 ● 20:30 下一步我想成为量化网红,分享更多的赚钱的认知和信息 ● 23:59 从量化交易中学到的套利思维和逻辑可以用到不同的领域 ● 26:29 量化作为资产配置依然是靠谱的 ● 32:13 交易的本质是反规模的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今天这期播客,邀请到我的老朋友、量化FOF基金经理、私募基金买手思捷,来聊聊如何在今年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保卫家庭的钱包,避免踩坑,做好安全的配置和靠谱的理财(本期播客录制于 2024 年 12 月 25 日,所以节目里说的“今年”是指 2024 年)。 2020年,我曾经采访过思捷,请她分享了她用“100个博士帮她赚钱,还不用发薪水”的思路做的创业故事。文章发表在公众号“交易门”上,大家可以点击阅读。 距离采访4年过去了,思捷依然在行业中深耕量化赛道,量化行业越来越卷,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思捷说“100个博士”已经是共识和标配,甚至都不能成为投资决策的基础。这对FOF基金经理和普通投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P.S.:本期播客讨论仅代表嘉宾和主播个人意见和理念探讨,不够成任何投资建议。 欢迎留言提问,或者添加主播微信交流。 【本期播客时间线】 02:12 普通人追涨时最容易采坑 03:02 10月份那波身边很多朋友追涨,但行情很难把握 06:03 择时为什么难 07:19 能在这波上涨中赚钱的指数增强策略 09:38 为什么相对于指增,中性策略是机构更喜欢的 10:57 高净对回撤容纳度更高的,会配指增 11:31“牛市”里面还需要分散配置吗?如何确定现在的市场形态? 12:23 分散的原因是市场的不确定性 14:44 要了解自己的投资需求,再去匹配投资决策,才会让自己舒服 15:21 了解自己的投资风格,可以参考找工作的例子 17:54 刚卖了房有了五百万,该怎么配? 18:54 如果有人告诉你保本保息还给8个点,请警惕 21:23 对合理回报有预期,怎么评估是否“合理” 22:10 什么是资金不出圈?二级监管结构以及FOF基金经理投资前看底层 25:02 对私募行业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和误区 26:38 如果一点风险都不存在还给你10个点,请问这种产品为什么需要找你募资? 28:38 量化行业赚钱的逻辑其实是智力资本 31:01 单个策略牛已经很难持续赚钱了 33:02 量化FOF也需要根据自己募集的资金需求去匹配合适的管理人 36:52 为什么500万买2个产品已经很难了,什么是真正的分散 40:13 不投公募是因为没有研究,主要看自己的时间花在哪儿 40:46 作为基金买手对稳健型产品的预期 41:46 二级市场比较普遍的是股票和商品策略,综合起来配 42:29 商品策略和股票策略是低相关性,并不是负相关 47:54 量化最难的地方是不择时,所以要相信这个产品能赚钱的人才能赚钱 52:40 如果有择时的天赋,不用买产品 54:10 投资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FOF 57:15 客户有自己的事情,不太有时间自己投资,他们都是很忙的 58:30 今年新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很少,关掉了1000多家 59:01 疫情后很多DD变成了线上 1:03:17 给客户赚钱,挖掘到赚钱的团队是2025年的心愿 如果听完这期,如果还意犹未尽,猜你还想听: 010 哈哈哈和买买买,和思捷聊聊中年少女的消费和理财 015 买买买的五大巨坑! 018 高净思维|把量化产品作为家庭理财压舱石 023 你是多讨厌自己的工作才会想提前退休?普通人对FIRE运动的逻辑底层和实操探讨 026 史无前例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030 采访过1000位量化人体印钞机后,决定加入他们 更多信息: 思捷的创业故事:《100个博士帮你赚钱,还不用发薪水》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从任何意义上讲,71岁的田同生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47岁时,他在深圳做生意亏得一塌糊涂,一文不名来北京,成为高龄北漂。求爹爹告奶奶,他才在小报社求得一份拉广告的职位,月薪3000元。靠着写作的手艺和勤奋,他在北京一步步找到自己的位置。2004年他开始在北京买房,后来工作原因认识了王石,开始爬山,一共登了12座雪山(个人最佳为2007年成功挑战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他承认,最初跟大佬爬山,还是为了做生意。2008年元旦,他和王石一起爬雪山,出现险情,王石上去了,他挣扎了半天,决定返回北京,大病一场后。他开始跑步了。 从最初的5公里,10公里,到2010年5月,56岁的田同生跑了人生第一个全马,他说自己当时“老泪纵横”。田同生创业了,做体育旅游公司,带着有钱的客户全世界跑马拉松,住五星酒店,快乐似神仙。他每年十几场的跑,一共跑了超过130多场马拉松,他甚至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呼:“百马老人”。 跑步风生水起,公司也蒸蒸日上,营收2000万,估值1个亿。结果,疫情来了,公司也垮了。 和47岁时来北京时一样,田同生再度面临着“重启人生”的议题。 他琢磨了半天,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写书,搞直播,做自媒体,搞一人公司! 田同生热爱写作,对近些年兴起的“非虚构写作”充满激情。疫情期间,他受到Nike创始人、《鞋狗》作者菲儿奈特的启发,试图报名高校的写作课,但因为年龄,屡屡被拒。他不得已求其次,自己掏4万多学费去上网课,学习非虚构写作。 迄今,他成功出版过四本书,且,都不是自费出版,都赚到钱了。这是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质疑。他出版的最新的一本书,叫《百岁活法》,是他采取非虚构写作的手法来诠释自己对如何“健康活到死”的理解。 田同生很忙,除了跑步和写书(目前在写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他每天直播,已经有20多万粉丝,每个月稳定赚钱,且逐月上升。 他每天早上7点直播,受众以50岁以上的女性居多,他在直播中教他们怎么用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居家锻炼,佩戴可穿戴设备预防中风,还会科普health life span这种很多中国医生都陌生的先进理念。他还学会了剪辑直播的视频制作短视频,出了好几条爆款。 有个阿姨在直播间问他,“田老师,我67岁了,现在开始练,来得及吗?” 田同生回答,你告诉我你打算什么时候死?如果你打算后天死都来得及,因为明天还可以练一天。 在实践“健康到死”的路上,多数人是怀疑的,不仅怀疑自己,也对他这个健康的“异类”充满质疑和排斥。他的同学对他各种看不惯。他们问他,“你不抽烟不喝酒活着有什么意思?”,还有人在他的视频号留言:“你能不死吗?” 71岁的他,学会了退群。学会了对负面和无效社交说不。他也鼓励所有身边的人这么做。他很享受做直播,因为又可以赚钱,又可以帮助到别人,渡人才能渡己。 (田同生在朋友圈写道:12月15日晚上,时隔16年之后,2008年10月攀登希夏邦玛峰的三个山友同框合影,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接近200岁。) 几周前,我在北京和田老师喝咖啡。他的行为和思路之敏捷,让我无法把他跟“老人”两个字挂钩。身为长辈,他毫无架子,认真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也仔细跟我分享了他几次创业起起伏伏,一次次从零开始的故事。 他相信自己属于“大器晚成”的人,珍惜事业的这一波春天,他在朋友圈记录自己视频号粉丝达到10万的那一天(在我们录播客那天,已经到了20多万)。在了解到我的学习背景和职业经历后,他鼓励我更投入地对待非虚构写作,写出自己的作品。 在田同生身上,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老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而是一个人可以活成怎么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爱自己、爱家人,爱众生的人,能怎么去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有许多的问题想问。比如,田同生在追求“健康到死”和百岁活法,怎么实践?离普通人有多远?我们跑不动马拉松怎么办?跑步可以终身跑吗?光是运动就OK吗?生活方式和饮食呢?到底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人生?40岁的人应该怎么样开始安排自己,才能在80岁,甚至100岁都不得癌症? 这期与田同生对话的播客,是一种自我学习,也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播客时间线】 01:38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提高健康寿命(health life span) 02:23 Peter Attia讲到的健康寿命,是个很新的概念,是讲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03:19 中国人有10年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的鸿沟 04:31 个人受罪,子女受累,社会多花医疗费——长寿的现状 05:44 田老师92岁的母亲最后在养老院渡过,那时对health span还没有认知 07:18 活出质量,精神情绪也很重要,所以要活出精彩 08:17 在日本考察适老化的经验和思考 10:39 我在中国跑马拉松被歧视:70岁不准报名,无法提交身份。健身房也不准办卡 12:15 日本马拉松只有年龄下线,18岁,没有上线 12:41 活出精彩,个体缺乏意愿和指导 13:26 给德勤做退休规划,我告诉他们要学习进入第二赛道的手艺和技能,要花时间,不是充电,是重新学习 14:36 我想读写作学位,处处碰壁,嫌我年龄大。 15:17 有时间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花时间学习 17:47 要掌握一项可以到老的运动技能,不需要人陪,随时可以做 19:27 很多老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断怀疑自己,自己吓自己 20:24 67岁问我今天来得及吗,我说你后天死都来记得,明天还可以多练一天 21:35 去年我带了1000个学员,在茫茫人海中,总有人被我激活 23:14 早检测,早筛查 24:37 可穿戴产品进行日常和异常管理 25:13 生活方式的抓手 27:16 运动是良药,中式教育没有这个重点,现代人久坐不动 28:18 哈佛大学对锻炼的定义 28:49 我们的医生普遍不运动,也没有运动技能 29:27 戒掉吃油条吃点心吃火锅,低密度胆固醇正常了,从3.9到3.34 30:39 社交非常重要 32:02 学会退群,我退了很多负能量同学群,看不惯我,让我学会包容 33:16 参加同学聚会受辱,人家说你不抽烟不喝酒活那么久干嘛 35:12 我在成就他人,也在成就自己 36:18 老年人运动处方,缺什么补什么,30-40岁就要打基础 37:21 阿尔兹海默症和肌肉力量有关系 38:02 学会从年轻陪伴你到80-90岁的运动 38:48 慢跑是大家都可以学习的,健康心率,就是二区心率:180-年龄=最大有氧心率 40:38 力量训练我倡导在家里用哑铃居家训练 41:55 田老师的居家健身设备一共花了500-600元 43:12 田老师对哑铃重量选择的建议 更多信息: 田老师视频号:「百马作家田老师」 田老师所著关于如何“健康活到死”的新书:《百岁活法》 猜你还想听: 012 《超越百岁》|精读火遍硅谷的科学长寿书(上) 013 《超越百岁》|精读火遍硅谷的科学长寿书(下) 029 现在开始健身是为了80岁能自己擦屁股 037 和健身搭子聊聊又吃又瘦的10年!超干!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知行小酒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档日常陪伴类泛财经类播客 (顺便恭喜突破90万订阅!) ,从节目里面我不仅获取到许多投资启发,更有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上周我和主播雨白在北京喝了个咖啡聊聊天,顺便录了这期播客。 雨白说,作为播客主播对谈各行各业大咖,嘉宾的智慧在自己这沉淀,这让她可以少走不少弯路。比如她说对自己诚实很重要,你赚不到钱一定不是因为你”太要脸”,仅仅是因为你不会赚钱而已,又比如看书听播客不会让我们自信,只有在实践中获取正反馈,才能让我们自信。除了聊工作,她还分享了自己的兴趣和日常生后,包括在北京组织电影“好东西”全女观影团的前因后果和收获。 I am super thrilled to drop this new episode of my podcast. My guest Yubai is an outstanding journalist who hosts the top- ranking finance podcast "知行小酒馆", of which I have been a big fan since its launch. In this episode, we talked about her journalism career, how she ended up in Beijing and what it's like to be the creator and host of "知行小酒馆". As a woman who shares a similar background (journalism and finance) and curiosity for this ever-evolving world, albeit a lot older, I empathize with a lot of what she's been through, both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 I hope you will find our conversation inspiring. Enjoy. 【本期播客时间线】 02:00 去纽约学习传媒,在纽约悟到了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 05:30 和罗振宇一起工作,让我看到了一个人能刻苦到多大程度,有钱人也能过这么苦 07:50 刚加入有知有行时,投教内容的起步和尝试 09:50 播客定位就是陪伴,不教你做人 10:47 真实分享比讲100句大道理有用 12:24 播客刚开始踩的一些坑 14:44 从双周改为单周更背后的射击理论 15:45 喜欢和人深度沟通,智识上的愉悦很重要 16:20 鼻炎一度让我不愿意听自己声音 17:50 文字记者和播客主播的一些差异 20:50 让嘉宾放松很重要,谁能紧绷2小时 22:25 控场干货,嘉宾跑题如何巧妙拉回来 26:00 会有一个大概的提纲 26:30 远程录制容易出幺蛾子 29:15 部分潜在嘉宾也要“养一养“ 29:45 “请不到”嘉宾的苦恼 30:28 为啥大部分基金经理我们都不对谈 32:48 学会看差评是一种修炼 33:40 节目展现了我的个人趣味 35:06 把听众利益放到首位的逻辑 35:48 我的状态比刚开始来北京更自如 36:23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中年人 36:55 北京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很开放很愿意聊天 39:00 关于雨白在北京组织《好东西》纯女观影团 40:45 给大家打个样,其实大问题可以拆成小问题 42:08 当你站出来行动,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43:00 观影会上四川姐姐带来爱媛橙给现场的小女孩 45:30 女孩们要更勇敢些 45:45 看书听播客不会让你自信,只有在实践中获取正反馈 46:37 读者来信,性别经济学那期播客启发了河北小女生 48:14 在一场场对话中,嘉宾的智慧会沉淀 49:47 你赚不到钱一定不是因为你”太要脸” 51:41 以前会蛮在乎自己在嘉宾面前表现,现在不会了 52:34 在对话中最好状态是不要意识到“我”的存在 53:12 喜欢Lex Friedman的播客,是我的榜样 58:15 身为未婚未育女性,因太关心女性议题,被问是不是在备孕 1:01:48 雨白的北京私密推荐,有烟火味儿的北锣,川菜,酒吧,livehouse等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写一个美食公众号「不觉春晓」。我的好友 Jason ,是微信公号「仔猫食处」和播客特许金融街 的主理人,也是一位爱吃又懂吃的北京老师。我和他臭味相投,不仅仅因为都爱美食,也因为我们都爱码字。 除了一言不合就撰写万字美食长文,Jason还在北京发起了一个叫「杂食者餐桌」的活动。他和搭档苇杭会挑到那家很好吃、但还没被许多人发现的餐厅,然后招募一帮吃货朋友们前往品尝交流。由于办得太出色,近几期开始,「杂食者餐桌」已经开始越来越火且一票难求。 上周末,我有幸在北京参加了第 8 期「杂食者餐桌」。聚餐地点在故宫旁紧邻北大红楼的「鮨膳」日料餐厅。来吃饭的嘉宾卧虎藏龙,有电影金鸡奖电影制片人、把海钓从爱好做成副业的00 后大连帅哥、情绪稳定的国家队交易员、特会玩儿的美食播客鼻祖,文字带感视频带风的宝岛小妹,绍兴黄酒耿直创业大哥、懂吃又懂拍的地头蛇小姐姐等。 关于这场饭,大家可以去读我在「不觉春晓」上的详细文章。那里面还有更多的图片和介绍。 餐后我拉着 Jason在餐厅包间录了一期播客,欢迎收听我和 Jason 的聊天。 【本期播客时间线】 02:43 为什么认为35 岁是人生的分水岭 03:50 金融靠天吃饭,很像农业,行业成长没那么快了,特别是外资行 06:07 在日本学医,回国后进入金融行业,然后 2008 年来了 07:35 Jason 和「特许金融街」播客的渊源 09:15 疫情中重温旅行游记,且开始美食内容创作 10:30 文字风格和“研究式”美食写作 12:14 獭祭鱼式的写作风格,输出倒逼输入 13:15 公众号叫「仔猫食处」,跟二次元爱好有关 14:15最开始会和太太去吃什么样的餐厅 15:20 赶上了北京的第二波 Fine Dining 兴起 16:15 需要和熟悉的人在放松的环境里才能专注吃饭,认真考察 18:11 好奇心很重,对吃的东西我会深入全面去查一系列的问题 20:14 金融职业赋予的研究基本功,以及量化从业心得 22:05 专业的领域曲高和寡,手脚被绑,但写美食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成就感很不一样 25:16 做金融的人希望时间过得快,我害怕时间过得太快,吃饭可以让时间慢下来 26:10 疫情后,文字帮到北京挣扎的小餐馆时,感到了正反馈 28:00 把情绪和评价加到食评里后,有了流量,小红书笔记爆了 29:16 小红书获奖,我的流量密码就是真诚 29:55 金融行业的绝大部分光鲜都是组织给你的,不是个人能力。扒掉这些什么都不是 30:51 如果你有作品,在社会上会持续被人认同 31:31 写作是我的滋养,不是我的生计 33:11 金融越老越吃香,是个好行业,不劝退,看好财富管理行业 34:45 会选择能拓宽我认知的餐厅去吃饭,以及主理人是否具有热爱和作品性,人味儿也很重要 36:26 Jason眼里的新荣记失去了什么,春晓最近吃的新荣记 39:20 怎么用大众点评提前做研究,点菜的逻辑,需要预订我一定会预订 41:00 吃中餐比西餐多,中餐想吃明白都不容易 41:58 论京菜的畸形环境 43:45 京鲁菜和川菜缺的就是百花齐放,同质化 45:10 西方的独立食评人 46:10 吃饭的过程中会关注哪些点 47:12 吃完饭再看别人的评论 47:52 大厨探店的局限性,不打星的原因 49:50 街头小馆子有时服务更好,更有人味儿 51:10 北京西单的”老北京馅儿饼粥“,北京最丑的馅儿饼但好吃 53:15 写时评不仅仅是写食物,也会帮餐饮人操心 54:45 小红书的民间食评人大赛获奖感受,在贵阳颁奖交流 56:56 文字比视频更长尾,且是结构化数据,更好搜索整理 58:03 上海多样,成都的消费认知在改变 59:40 Jason 发起的「杂食者餐桌」初心是聚起不同的优秀的人 1:01:45 让优秀的餐厅被看到,让餐饮人和食客对话 1:03:45 全世界找食材,参与研发,感觉像是当餐饮策划了 1:04:20 北京最好的日料餐厅,没有客人,因为不会讲故事 1:05:56 西财小帅哥把海钓从爱好做成副业,驱动是爱 1:06:45 每次想来餐桌的人太多了,也没法办太多场,今天这场 100 多个人报名 1:09:30 杂食者餐桌回顾,京华楼,壮壮酒馆,1996,闽中闽 1:15:15 解决中年危机的关键,就是不要想明天,做事情把自己填满 1:15:50 太太给我爱好特别大的支持和宽容 1:18:00 杂食者餐桌的商业化的思考 1:19:11 优秀的大厨和金融牛人们的共同点,都需要会表达爱表达,领导力也很重要 1:21:15 Jason 热情推荐故宫东北角的这家日料店「鮨膳」 【更多信息】 「不觉春晓」《故宫隔壁,吃到今年最难忘的鱼!》 Jason 老师公众号:仔猫食处 「鮨膳」地址:北京五四大街33号2层(云朵咖啡二楼),店长郭师傅说,如果有朋友到店提自己是春晓的粉丝,用餐期间会有小惊喜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收听平台: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QQ 音乐、网易云音乐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没有虚拟世界,没有网络,没有游戏,甚至家里都没有装电话的年代。琼瑶和她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及人物,对我们娱乐生活贫瘠的 80 后来说,就是一个迷人而性感的宗教,是一个可以超越物质匮乏和精神迷茫时代的神器。 她让我们觉得,长大值得期待,谈恋爱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很感谢琼瑶,因为她教会年轻的我憧憬爱情的美好,勇敢的去追求,去爱,去尝试,去受伤。但同时,如果没有这些步骤,我们又怎能成为现在的自己。 我的心情复杂,我想不仅仅是因琼瑶而哀伤,也在悼念那个人人都有点傻,有点笨,过度相信爱情的年代,毕竟,那就是我的童年和青春期的主旋律。 一个作家,能给世界最大的爱和善意,就是她的作品。谢谢你,琼瑶。 能爱能恨能笑的人生,勿辜负,请潇洒。
在东京深度体验几天后,我看见了“老去”的另一种实践和可能。 不一样的东京: 《东京银座,两个人的米其林》 《李爷爷的东京菜场咖啡》 《亲历东京“天妇罗之神”》 《32度的东京,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六本木》 《在东京,吃到了心旷神怡的烤肉》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不给算法机会击中。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2024年也过了快一半了,年初时的情绪还在吗?我和嘉宾品哥就来年中总结+闲聊一下。 【往期生活探讨指南】 我想躺平,FIRE靠谱吗: 023 《你是多讨厌自己的工作才会想提前退休?普通人对FIRE运动的逻辑底层和实操探讨》 亏钱的悲观: 026 《量化大崩盘后还能爱吗?》 无常频发的悲观: 027 《是错觉还是科学,无常感越来越高频且加速来袭》 【本期播客要点】 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生活当中 * 02:50 过去一半的2024,还悲观吗? * 05:09 “我很顺”这种幻觉,一被打脸就散了 * 12:06 躺不平的,躺平多无聊啊,人生就要轻快要多玩 “要么几下,要么算求” * 18:11 不纠结过去,不计划未来,该做什么做什么 * 23:38 理性,感性,灵性 * 27:57 40岁看死亡:无畏无惧 关于主播: 春晓:80后成都人。北京、纽约、香港、上海各自生活过5年,现居成都。第一份工作在纽约报道犯罪新闻,追着警察屁股跑。海归之后写过书,打过工,创过业,目前是认真生活的人。 本期嘉宾: 品哥:读了理科的文科生。 “不觉春晓”现已上线多个播客平台,您可以在Apple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BiliBili中搜索“不觉春晓”,订阅我们并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