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串串/未来 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近日正式结集出版了,这部不足十万字的小说却道尽了安史之乱发生前,唐朝的众生百态。 这部小说的设定虽不宏大,只讲述了一个悲催的唐朝“公务员”李善德,如何在荔枝腐坏前将其从岭南运往长安的故事。但亲王通过他特有的笔锋,与对细节的刻画,使人在品读之时,依旧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主播通过讲述成书前后的一些逸闻趣事及对亲王其他作品的解读,希望能勾起大家对这本书的兴趣,让我们共同观览那个来自公元754年的“快递员”所创造的传奇。 ps.内容不含剧透 1:52 儿媳妇也是媳妇 3:20 “杨太真”道观换真身 4:40 马亲王写《长安的荔枝》的起因 6:08 文学作品中那些忽视的现实细节——十万大军上茅厕 8:40 领导一句话,社畜跑断腿 13:30 不是所有姓“李”的都是皇室 15:05 “李善德”名字的由来 16:00 公务员买房记 20:15 唐朝的贷款机构 24:20 唐朝人的食谱 25:50 转运使的由来 29:05 荔枝煎?荔枝鲜!傻傻分不清楚 31:30 都是“贴黄”惹的祸 33:15 岭南的荔枝好在哪? 35:00 “励志讲师”杜甫劝你别放弃 42:50 《长安的荔枝》中的大人物 46:20 《长安的荔枝》竟然是个广告? 47:10 《两京十五日》概述 49:10 在真实历史中填补那段不存在的空缺 52:15 “张小敬”的由来 BGM: 《Arthur Rubinstein - 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onlight": I. Adagio sostenuto》 《长恨歌》 长安坊图:
主播:串串/未来 如果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历史,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特定轨迹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事,也没有不合常理的发展,在时代浪尖上的英雄人物其实都是适合了那个时代的基本要求,这才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无上荣耀! 科学史话中最瞩目的两个年份1666年和1905年的两个天才——牛顿和爱因斯坦。 1666年牛顿为数学力学和光学三大学科打下基础,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很难想象一个人的思维何以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涌出如此多的灵感,1666年是一个奇迹年。 1905年的爱因斯坦同样,在专利局的一年谱写了6篇论文,光电效应测量分子大小、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质能方程,单单这一年的工作足以让他诺贝尔奖拿到手软,而这一切也不过是在专利局的办公室里,一个三等技师用纸和笔独自完成的而已! 我们对现代物理学架构如此深信不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纯粹的科学精神,像普朗克一样在黑体研究摸爬滚打6年后,仍然要坚持征服它,即使自己仍有可能迷失于此,他仍然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甚至整个宇宙他都做好了将其抛弃的准备。他为后来的人们开了一扇同往全新未知世界的大门,只有有勇气、有锐气的头脑和最富有创见的思想才能进入它,钻研它。 1900年12月14日——量子诞生。 “也许量子的概念太过于爆炸性,太过于革命性,命运在冥冥中规定了它必须在新世纪中才可以出现,而把怀旧和经典留给了旧世界吧” 量子的发展注定是一部艰难的探索史,伴随着巨大的疼痛,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而很多科学巨人参与了推动它的工作,直至现在,直至未来! 02:11 波粒大战的起因 06:00 科学界的“辛德勒”——普朗克 08:05 诞生之初却不曾被看见的量子 09:40 光的传播有媒介吗? 10:45 以太的“出现”和“消亡” 12:10 光传播的真相 13:02 物理学大厦的两朵乌云:我们的世界不是连续的? 14:40 电影理论解释世界连续性 17:00 “芝诺的乌龟”详解 19:20 量子“诞生”那一年的科学家们 21:05 憋屈的“大直男”狄拉克 24:10 物理界的颜值门面——普朗克 24:54 “王子”德布罗伊 26:30 量子力学如何“震碎三观” 27:50 薛定谔的盒子——概率解释 29:10 《镜子》中的决定论 33:15 哥本哈根的“三大支柱” 35:26 “白云深处”误入歧途,意识决定一切? 37:56 “巫师集会”三方对峙 42:43 量子史上的经典争吵 43:42 相爱相杀的玻尔与海森堡 45:00 我不相信你的真理,但我捍卫你追求属于你真理的权利 48:16 震惊!“三等公务员”发现惊世理论——相对论 49:50 文科生也能听懂的“光电效应” 54:55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57:17 “反物质”到底是什么? 58:50 真空不孤独,你还有“暗能量” 1:12:15 科学探索,不断试错,大胆向前 BGM: 《Arthur Rubinstein - 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onlight": I. Adagio sostenuto》 《dylanf - Star in your dream(星河入梦)》 《Day One》
主播:串串/未来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约翰·克劳泽和安东·塞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态光子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验证以及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性德突破。 有人大声吆喝,爱因斯坦错了;有人大声宣扬,意识才是物质本源。 但到底什么是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如何实现的?贝尔不等式的证伪又意味着什么?独属于量子力学的发展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 抱着对于这些问题的好奇,文科生向理科生伸出了援手,于是便有了如下的内容—— 02:39 波粒二象性:波粒大战是什么? 06:34 量子纠缠:误解!幽灵般的超距存在吗? 10:45 量子到底是个啥?量子的概念从何而来? 15:59 当年的波粒大战——三方会谈 19:20 量子纠缠的叠加态叠的是什么?坍缩坍得哪门子缩? 21:46 贝尔不等式的证伪和量子纠缠有什么关系 24:44 量子纠缠有速度吗?超光速的信号存在吗? 26:31 为什么量子纠缠能够超越光速?量子纠缠缠的是“一个粒子”? 32:30 “寡妇”和“手套”与量子纠缠的关系 40:41 “多世界”理论和矩阵干扰:世界只是投影?(文科生慎入) 52:26 串串同学的“课堂总结” 58:16 来自文科生的极限升华 1:03:35 祝愿大家不断探索不断坍缩! ps.主播们并非专业人士,内容仅作为私下谈资,用词不当或论述存在错误,还请海涵,欢迎指出,打死不改。 BGM: 《Cornfield Chas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