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海子的遗世名诗,寓意丰富,且是历史的、亘古的真实。分享一些在西雅图走马观花的体会。不是旅行贴士,是一些久远的回忆,和路上被重新激发的思想。它虽然关乎星巴克咖啡、涅槃乐队、弗兰克盖里和大酋长,但我又觉得,旅行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个人内心世界在时空限制下投射到外部世界的结果。旅行一方面微妙地塑造我们自己的社会关系、价值取向、偏好和认知,也被自身的条件所限制和反向塑造。乱语于小病初愈。 #西雅图旅游 #西雅图旅行 #西雅图景点
世上本无Road Trip,走的人多了就成了旅游团。和大家分享一些近期公路旅行的经历和体会。醉翁之意不在酒,游记也不只在乎山水间。虽然也说路线,但绝不是攻略,更像是我的文化观察和个人反思。忙碌的时节,平凡的分享。本期说说第一个24小时的不算奇特,但足够折腾的经历。#海岸星光列车 #国家铁路客运公司 #美国国铁
《你好,李焕英》中最吸引我的,是冷特这个角色和其隐含的意义。冷特在故事里明显是个虚拟人物,并不存在于其他角色的生命中。他参与剧情发展,但产生决定性作用。我不认为冷特只是工具人。有人说他是李焕英在穿越梦境里造出来,帮助和启发晓玲的。也有人说是李焕英对晓玲未来婚姻的心理投射。而我的理论是,冷特就是晓玲自己。冷特、晓玲和贾玲,在戏中戏、戏里戏外构成三位一体。
《你好,李焕英》虽然有烂俗的穿越套路,但却带着形而上的超越意义,甚至触碰到一丢丢救赎的观念。救赎不仅是宗教概念,也可以指代当下观念、习惯和行为的更新。人可以因为自己的改变,赋予过去那些本不美好的、遗憾的,甚至罪恶的经历和记忆以全新的意义,使之成为未来的祝福。电影中,晓玲在穿越梦境里实现了对自己和母亲的双重救赎,其中也有母亲对她的救赎。晓玲从此带着母亲牺牲的爱,离开母亲成为自己,得到自由。
美国的PC文化愈演愈烈,昆汀塔伦蒂诺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他也曾被贴上“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主义者“等各种各样的标签。虽然他看似从不在乎,但从一些记者会的反应来看,这些这个时代更多来自左翼的攻击,还是在他内心造成了不少的影响,甚至可能是他不再想拍电影的深层原因之一。 #昆汀塔伦蒂诺 #政治正确 #暴力美学
”李小龙在特技替身圈里名声很烂,他就是很傲慢。他老婆就是一骗子。“2021年6月底,Quentin Tarantino带着一大堆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八卦,以及他自己未来的计划,高频混迹于美国各大知名播客和脱口秀,目的是推销自己的Boo-Vie小说“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听着他滔滔不绝,我依然兴致勃勃,但不再有年轻时那种照单全收的感觉。是他老了,还是我老了? #昆汀塔伦蒂诺 #哈维温斯坦 #李小龙
内景,白天,Gustafson Motors 4S店 镜头来到Jerry日常工作的地方。不到两分钟的戏,30个镜头。3个单场龙套角色的配合下,William H Macy这场戏给影史留下了一个令人难忘并极度厌恶的汽车销售员形象。 "Yeah, but that TruCoat..."这句经典台词究竟意味什么? #雪花膏离奇命案 #科恩兄弟 #Fargo影评
车内:白天 Carl开车,Gaear饿了…… “Where is pancake house?" "Cut~请注意,是pancakes house,不是pancake house。"导演Ethan Coen
内景:Jerry Lundegaard家,晚餐,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 “他要留下吃饭吗?”“对啊,我觉得是吧。爸,你要留下吃饭吗?” 各种细思极恐的细节,在日常对话中为之后荒唐的、必然的悲剧,精心地做着注解。 #雪花膏离奇命案 #科恩兄弟 #Fargo影评
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Genesis 4:7 #雪花膏离奇命案 #科恩兄弟 #Fargo影评
Fargo,或者《冰血暴》,或者《雪花膏离奇命案》是1996年的一部科恩兄弟创作的黑色喜剧/惊悚电影。我不敢说自己是中文圈对这个电影最熟悉、最了解其台前幕后的影迷,更不是电影学者,我只是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它重看一遍,而且每次都有新的体会,有时是细节的发现。我对Fargo的喜爱程度逐年增加,它绝对排在我个人all time最喜欢的电影的前十名。今天给未来拉片Fargo赏析系列开个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推荐这部电影的十个理由。 #Fargo25周年 #雪花膏离奇命案 #冰血暴解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