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生活了十几年的金毛托托(Toto)去世了。尽管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但很多感受仍然始料未及。我们确实完全无法选择自己应该如何去感受,我们只能去感受,而已。唯一确定的结论是:托托是一条好狗。封面这个图,是托托在北京时在家里拍的。这个照片曾经被澳大利亚一个艺术家看中,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个插画。谨以此视频感谢所有曾经照顾它、逗它玩、称赞它的亲人和朋友,以及所有爱狗和求真的人们。
谍战片《悬崖之上》在美国公映,我put my money where my mouth is,掏钱大屏幕看的,如意料之中那么差。但回家之后,我被网上甚至老朋友们的评价惊呆了,因为我是意见少数派。那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check一下自己的偏见和无知。我认为,作家写电影剧本是不够专业的,编剧应该想办法在限制中去创造,不能什么手段方便用什么,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最重要的是,娱乐片还是要有超越性主题,还是要锚定在普世价值上。而这个电影基于谎言,甚至有点反人性。
由韩裔导演Lee Issac Chung执导的韩国移民家庭故事《Minari》(梦想之地/水芹菜)获得了奥斯卡六项提名、Sundance的双料最佳、金球奖最佳外语片。Steven Yeun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很具历史性,对东亚裔第二代移民,特别是男生,有积极的身份认同影响。这部影片华人觉得稀松平常,但为何在美国获得现象级成功?旭亮认为,Minari代表一种当代美国饥渴的时代精神,影片中看到了久违的美国梦。真正的美国梦,不仅仅是致富,而是植根于家庭的美善,是个人在夫妻关系中所学习的爱与牺牲的精神。他们个人的成功,是这些精神在社区和社会中外化的表现。
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Free Solo》展现给世人Alex Honnold徒手登顶Yosemite国家公园的El Capitan的过程,让他一举成为攀爬、登山、甚至所有极限运动中最闪耀的超级英雄。之后他的多场演讲和访问,逐渐显示了他天赋异禀表面下,心理和思维层面的特性、不懈努力和训练强度。这期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和观念。 #徒手独攀 #亚历克斯霍诺德 #酋长岩
“Raya and the Last Dragon”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在内核上汲取一些神话和原型故事的精华。影片道德寓意深刻,层次复杂,适合全年龄段观众,有孩子的家庭更是不可错过。这是一个与孩子展开关于信任、勇气、饶恕等人生最重要的一些主题讨论的机会。我认为,《寻龙传说》是迪士尼自Lion King以来寓意最深刻的动画长片电影。 #寻龙使者 #寻龙传说 #魔龙王国
电影《波斯语课》在中国的豆瓣网评分高达8.3,和海外评分网站有一定的反差。我认为,这部以二战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为背景的电影,其技术上的成熟,不但无法掩盖其刻意追求悬念的创作瑕疵,反而突出了影片叙事动机的功利,和价值判断的深层瑕疵。 #PersianLessons #大陆院线片 #二战题材电影
美国最好的乡村音乐在哪里?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指向田纳西的Nashville。纳什维尔最有名的秀场Grand Ole Opry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这个乡谣的所谓“最高殿堂”却不一定是刚才问题的答案。纪录片Bluebird记录的,是一个有独特音乐文化和氛围的小主题餐厅Bluebird Cafe,这里给歌曲创作者,也就是常常是幕后的songwriter写歌的人,一个演出自己作品的舞台。在这里演出的,有几十位格莱美奖获奖歌曲创作者和提名者。泰勒·斯威夫特、加斯·布鲁克斯这样的大明星,居然也是从这个不起眼的传奇小店走出来的。这里是乡村音乐的灵魂和脊梁,但支持它的,又是什么呢?
借着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的《和查理一起旅行:寻找美国》的最后章节,和大家分享三个话题:德克萨斯州独特文化的根源;美国种族问题的惊鸿一瞥;整本书的总结。这本书与其说是斯坦贝克给我们记叙和评述的美国的过去,不如说是他智慧而丰富的灵魂给我们的一次诚实展现。他说是为了“寻找美国”,但他其实在寻找自己。60多年之后,我读着他的文字,比照着自己所看到的美国的现实,很多东西变了,也有很多东西不变。我们都有责任,让那些美善不变,甚至加增。
加州是John Steinbeck的故乡。久别之后的再次造访,让他看到了西海岸这个大州的巨变,进而产生了极多的困惑。他记述了对红杉的敬畏、各地的城市化和人口膨胀、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导致家庭聚会不欢而散的辩论激情。最后,斯坦贝克爬上熟悉的Fremont Peak,对自己的过往生活和家族史写下了大段缅怀式文字,然后继续上路。看到过去的光景,我们对今天的生活,不必过于悲观,当然更不要过度乐观。
我从Jordan B. Peterson的书、演讲和视频里受益匪浅,得到了心灵上非常重要的帮助。光从他畅销书”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和新书"Beyond Order: 12 More Rules for Life"书名上看,很多人可能觉得他是个成功学丛书作者,或者所谓“人生导师”。其实不然,至少不是传统的那种。他是把人类已经结晶并且久经时代考验的很多从心理学、历史、哲学、美学、神话、文学以及神学汲取的观念,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了出来。实用表象下,实际上他指向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终极问题,比如人应该如何面对苦难,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更高的善,等等。另外,才发现他的推荐书单居然有三本John Steinbeck斯坦贝克的书。哈哈,开心。
John Steinbeck在出发前往自己的房车里塞了什么东西?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东西都用到了吗?我们在Road Trip的时候该带点什么呢?可能最重要的敏锐观察的眼和善于反思的心。
从书名开始聊吧,顺便聊聊我认识的美国。John Steinbeck如何穿越10000英里,他旅行的方式和手段,谁是查理,为什么和查理一起,斯坦贝克又为什么要这么老去公路旅行,为什么要寻找美国?家庭怎么办?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