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叫魂》:盛世表象下的个体焦虑

主播 * 薠蘅(豆瓣:@薠蘅 ),历史学在读,想做编辑。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时间轴 * 02:05 乾隆帝还是弘历:古人的称谓与避讳,避讳的史料学价值 * 09:22 文字的使用与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塑造 * 14:05 货与帝王家,家产官僚制下知识阶层的超国民待遇 * 19:56 辫子剪不剪:身体作为文化符号 * 25:47 叫魂事件中皇帝对官僚体系的整肃 * 31:31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吏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 40:00 吏——历史中失语的人 * 43:55 拥有权力的幻觉:仗着虎皮处理私怨 * 49:16 无权力者面对政治运动的悲剧性选择:躲避或者利用 * 53:46 「饥饿的盛世」:盛世表象下个体的生存焦虑 扩展资料 * 孔飞力《叫魂》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柳宗元《封建论》 * 冯天瑜《「封建」考论》 * 密洛凡·德热拉斯《新阶级》(Milovan Djilas. The New Class: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 方诚峰《北宋后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 *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 米歇尔·福柯《无名者的生活》,李猛译 *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 策划:如山清 剪辑:如山清 时间轴:如山清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 * Kevin MacLeod - Bleu * 华北浪漫革命-叫魂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58分钟
1k+
3年前

#03 冬日彩蛋白噪音:厨房里的絮絮低语 & 做饭给你听(学习背景音)

主播 和尘:对此不可言说的,我们就嘎嘎嘎嘎嘎嘎。 一只大萝卜:一只极能四处蹦跶的大萝卜,斜杠青年,中山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本科在读,卧室音乐人,高雅单身贵族,初高中教辅伴学小能手,是一个会弹合成器和电吉他的好厨师。 本期电台 1 没事就来听我们做饭,我们说话很小声~ 2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对床的舍友会在夜里摸过来,给我戴上一只耳机,那只耳机里面说着「做饭给你听」。这几天我又捣捣鼓鼓,把那个声音找了出来,于是我发现我只想听做饭的声音,不想听老刀念稿子(即使你要说他的声音很好听)。 我们自己录了一期「做饭给你听」,一些在厨房中的真实环境音。(为此我们还故意放低音量,絮絮低语,结果发现听不出来,后期还要把人声加强。) 如果你喜欢的话,也许下次会有「吃牛肉火锅的声音」,还有燃气灶的声音。我们都很喜欢开火噼里啪啦的声音,有一种烟火气。但是这次做饭的时候燃气灶坏了,现在已经买了一个新的。 3 用他的手机给我自己传照片的时候,发现他给我的备注并没有姓,然后他问我我们是什么时候加的微信,记不起来了,按道理来说,我们认识在一个都在用QQ的年纪。掰着手指头数一数,是认识的第六年了。 我无法驱逐朋友圈那种无处可逃的微妙感,于是把朋友圈锁了起来。但是当我再次描述的时候,我依然无法驱散那种微妙感。他邀请我寒假到他海岛上的家做客,我想我们会录制一些海的声音。但在此之前他还邀请了我去他家吃燃气灶做的饭,以及因为我拿了一等奖学金他要让我请他吃一顿牛肉火锅。总之还有很多的约定在等待实现,如果我们做了,它们应该会被录下来,成为一些「可以反复播放的声音」。 我和他说,我决定要做自己喜欢的电台,录一些自己愿意反复播放的声音。我要把我喜欢的声响给别人听,这样子的声响里面才能有爱欲。 4 下课,见面,买菜,落地窗边对聊,看落日,做饭,洗碗。梦一样的真实生活。此外我们还录制了我们的对谈,以及他的弹唱。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们。 对了,我们的公众号的名字叫做「侦知棒」。 5 再提一句,因为这种非常美的「生活感」,我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把他的室友也放了进去,但是他室友当晚有课,并没有和我们一起吃,所以其实还是只有两副碗筷。 「虽然好像没什么用,就两个碗嘛。」 他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啊,是啊。你还不如,发这张我觉得很cool的。」 夕阳很好看,一到家里我就在电视背景墙上拍了几张放下长发的影子,而他给我热了一杯他榨的豆浆。 6 因为在煲汤所以他开始弹琴唱歌,过了一会儿他问我有没有闻到鸡肉的香味,我说有,再过一会儿我们发现房子快要着起来了。报废了二十多块钱的排骨和一个锅,烟雾报警器肯定是坏了,我们打开了门窗之后还是呛得得带上口罩。他室友九点多十点回来的时候问:「你们是在通风吗?」 7 也许和我们一起使用长毛象的朋友已经看过了我那天发的东西: 「他说这是一道非常非常好吃的萝卜排骨炖苹果 下次一定要让我吃到 同时不满意于他的料酒鸡肉 觉得不够嫩 我只能表示真的非常好吃 好完美主义 那就下次吧 吃完饭找了一会儿充电器 九点多才开始洗碗 罗厨把碗擦了一遍然后我洗 他给我开了个热水器 」 很巧妙,就在我洗完最后一个碗的时候。 水热了起来。 更多东西 客厅的落日 [328789d3-73aa-4308-9a5c-593cd6a66423.png] 豆浆 [d5f8bee1-573a-4df7-9749-51cea79d7e32.png] 写在后面 我把文案写完了给老罗看,他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写得好好。不过真的是因为这种非常美的生活感吗。」 无言以对。 昨天下午听几位我很喜欢的老师对谈,谈情、理与人。 他们说我们以前贬低情感,推崇理性,推崇理智。现在我们说人工智能没有人的情感,又好像情感可以定义人了。其实人就在那,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发现。启蒙运动之前,我们对人是贬斥的,人类属于大的宇宙。规则中的一部分。古希腊说认识你自己,不是我们现在想的这个自己,是认识世界,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未曾抽离出来,人是符合世界的一个有机质。16、17世纪,人被发现出来了,笛卡尔把人从世界里拉出来。人和世界不一样,有独立的意志和情感,不止是机制运行的一部分。 然后他们说,我们造人工智能,下象棋,做数学题,是简单的。就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子,你让它自己炒个饭试试看?让它自己想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澡? 一些杂乱的絮絮低语了,很难解释我把这一段敲在这里做什么。只是这个描述突然给了做饭更大的意义,它是一件那么微妙那么有情感,又很生活化,很“人“的东西。那天老师说吃饭是人的基本需求,但是因为我们给它赋予了很多意义,吃什么、和谁吃、在哪里吃,之类的。 在此时此刻它仍然是我生活里能够带来快乐感的东西。 我不能很精准地描述我想做什么,想做一些记录生活的,值得自己反复去听,也可以分享给其他人的东西。老罗的生活井井有条,屋子打扫得干净整洁,对自己的生活有着难以将就的追求,(但他还想再找个舍友),笑死。 老罗的招租帖子: 中大南校招租帖子 为了催他的昵称和个人简介我可能已经催了不下七八次,因为他最近昏睡很多又不回信息我甚至以为他要一睡不醒了,结果他说“哈哈哈哈妹有,吃完饭在写歌,倒是还没吃午饭。”我说,我又为了贴招租广告写了一段不知所云的东西(当然也不能全然这么说)。他说:哈哈哈哈哈哈看一看。我只能怀疑他在试图写一个完美的自我简介,某些强迫症再次发作。 我甚至因为自己想反复播放想偷偷先把这期上传网易云和喜马拉雅,然后等下周再做宣发。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看看他个人简介要写多久吧。 [54d1b6b7-6254-469b-852e-e1294f89506f.png] 策划:和尘 剪辑:芝加哥 图片:和尘 文案:和尘 logo 设计:商隐 公众号:侦知棒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25分钟
99+
3年前

#02 量化与理性控制生活:保卫谢尔顿的座位,直到生活失控

主播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 李随(知乎:@枝因),懒得介绍。 时间轴 * 00:54 量化是我们试图用理性控制生活的一种方式。 * 02:43 时间是一种主观体验 * 17:40 座位是谢尔顿试图在生活中寻找最优解的尝试 * 23:20 但是谢尔顿找到的未必是最优解,但是可以使得他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 * 26:17 现代人只能依靠理性来缓解自己的焦虑,而时间管理工具是理性的具象化体现 * 28:52 但时间管理工具给人带来的掌控感是虚幻的 * 29:08 现代之前自我控制的尝试:富兰克林的十三种美德,功过格和念珠 * 34:23 追求效率让我们丧失了对于时间的敏感性,并变得焦虑 * 41:47 人们的许多消费往往是基于和他人比较的需求。金钱的量化属性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比较的焦虑 * 48:20 李随对于「通勤」浪费时间的焦虑和转换视角后焦虑的缓解 扩展资料 * 端传媒《用时间工具抵抗焦虑的人》 * 如山清的文章《量化生活指南》 * Reddit: I tracked all of my shits throughout 2020 [image-20211126005845452] *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Thorstein Bunde Veble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福柯《规训与惩罚》(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策划:如山清 剪辑:如山清 时间轴:如山清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Kevin MacLeod - Bleu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59分钟
99+
3年前

#01 「用时间工具抵抗焦虑的人」

主播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 李随(知乎:@枝因),懒得介绍。 时间轴 * 00:01:10 李随忙碌的大三生活。 * 00:05:15 我们显然要讲的不是时间管理的成功学,而是对于时间管理的焦虑。 * 00:10:09 李随介绍她日程管理的工具。 * 00:12:49 如山清使用的时间管理工具。 * 00:16:30 如山清从动画里看到的时间管理。 * 00:30:01 卢曼:「我从不强迫自己做我不喜欢的事情。」 * 00:36:15 为什么《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认为 GTD 不适用于学术写作? * 00:39:18 我们关于时间管理的概念大部分来源于工业企业的管理。 * 00:49:38 我们试图用理性来控制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 扩展资料 * 端传媒《用时间工具抵抗焦虑的人》 * 如山清的文章《学者如何做笔记?》 * 本期提到的应用:uTools/Google Calendar/TimeTrack/Todoist/滴答清单/Microsoft ToDo/爱今天/Flomo * [img] 动画《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截图 * 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Sönke Ahrens,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 查尔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Charles Duhigg, The Power of Habit) * 哈耶克《知识的僭妄》 * 赫伯特·西蒙《人类活动中的理性》(Herbert A. Simon, Reason in Human Affairs) 策划:如山清 剪辑:如山清 时间轴:如山清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Kevin MacLeod - Bleu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56分钟
99+
3年前

#00 杜尚与先锋艺术:如何鉴赏一个男性小便器(上)

主播 * 傲群(豆瓣:@Waldeinsamkeit),从文学跳槽到了艺术学的家伙。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读。 * 十五(豆瓣:@洛阳小流氓),扎辫子刘欢,披头高晓松。武汉大学文学院在读。 时间轴 * 00:00:46 杜尚的《泉》 * 00:02:23 我们对于现代艺术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能够去解释它 * 00:03:57 《泉》的意义与艺术品的定义:对于「艺术体制」的批判 * 00:08:24 如何判断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是否真诚?先锋艺术与媚俗艺术 * 00:24:54 艺术风格的「隔辈亲」和艺术自律 * 00:28:52 先锋派的反叛:反独创性的独创性 * 00:44:28 「儿子认爹」?先锋艺术是一群年轻人对另一群年轻人的反叛 * 00:48:41 模仿者使得被经典化的被模仿者受到了重新审视 * 00:52:59 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只是对杜尚的拙劣模仿吗?两个作品历史语境的不同 扩展资料 * 傲群的文章《如何鉴赏一个男性小便器?》 * 杜尚《泉》(Marcel Duchamp, 1917, Fountain) [image description] * 安迪·沃霍尔《布里洛盒子》(Andy Warhol, 1964, Brillo Boxes) [image description] * 十五拍摄于川美毕业展 [image description] * 阿瑟·丹托 《寻常物的嬗变》(Arthur C. Danto, 1974,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 布尔迪厄 《艺术的法则》(Pierre Bourdieu, 1996, The Rules of Art) 策划:和尘 剪辑:如山清 时间轴:如山清 logo 设计:商隐 音乐:Kevin MacLeod - Bleu 我们的网站:https://nabunice.typlog.io/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订阅我们: * 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强烈推荐) * 小宇宙 * RSS 链接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60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