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讽刺ZF的政治剧是史上第二无聊的戏,一半的人根本不会去看,去看的人一半看不懂,看懂的一半人不赞成,剩下的横竖都是反ZF的…… 作为一部嘲讽社会撕裂的网片,不得不说,它做到了!因为看完的我们,也撕裂了。 有人觉得,这不过是对现实拙劣的摹写;有人觉得,嘲讽一切的态度就挺带劲。 有人看了,对美帝的无解生出了几分同情;有人看了,就地变身了粉红。 政治是用来弥合民众的,结果撕裂了民众。 艺术是用来寻找同感的,结果是各感其感。 所以,这部看不看,这么撕裂的决定,还是你自己来。 反正强推《零容忍》,不看不是中国人!
生活的水深、工作的火热,这一年又一年的,我只想说,非必要,不想笑。 可是,你其实需要一场大笑,不是为了暂时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笑中看见自己。 非油炸,更健康。非虚构,才开心。 然后一转身,再一头扎进水深火热的日子里。 ——谨以此节目献给近年唯一看完的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眯眯眼”一而再再而三频繁冲上热搜,只不过这一次网民抗议的当事人从海外大品牌扩大到了国内零食界和电影制作方。 你以为他们正在热议的是浅薄的外貌审美,其实背后争夺的是复杂残酷的国际舞台话语权——小眼睛不是原罪,拉眼角、贴标签才是赤裸裸的刻板印象。 中国的崛起已是铁打的事实,文化堕距则又决定了国人各方观念的统一升级还远未达成。 美丑从来都没有对错,但别有用心加以利用就太过用心叵测。 虽然但是,我们也大可不必无限泛化——只有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才是对歧视的最好反击。
数字是有情绪的。百万级可以一笑而过,千万级好歹看上两眼,亿级还能勉强淡定,十亿级必须怒火熊熊。 罚款,道歉,封号,薇娅受到的惩罚过分吗?不能说毫无瑕疵,只能说,恰如其分。 在这片土地上,法律这条明线之外,还有公序良俗的暗线,因势利导的时线,它们交织出的才是你我置身的真实社会。 虽然但是,名人也不必因此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素人也不必因此无限上纲上线。 只要责权相符,你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每篇小作文的结尾,都得来一句:对不起占用了公共资源。 不得不说,来都来了,就别矫情了。抖音奶头乐,撕逼上微博。作者精准投送,平台日夜期盼,瓜友嗷嗷待哺,公共资源哪回不是赢麻了? 虽然但是,吃瓜二十年,最酣畅的还是天涯冠希那次,一座用低俗和下流建起的高楼,却闪烁着和谐的光辉!后来的每次吃瓜,都成了互撕的战场,开始还为了真相,后来为了偶像,最后为了立场。 正确不绝对,就是绝对不正确。不必唾弃彼此,你们都操着相同的魔法。
萌化了,瞬间破防,太好哭了……《国王排名》这些最圈粉、甚至出圈的点,也让很多人差点忘了,它其实是一部热血漫。 高开低走几乎成了每一部热剧的宿命,这次也不例外。开头圈粉的一批求温馨求治愈的路人,后来只能被玩设定玩悬念的走向劝退。就好比你被调料迷人的香气吸引了过来,到头来发现,还是那碗你并不爱吃的粉。 不过呢,那些被暖到、被戳到的点,终究值得说道说道,哪怕是一瞬间。
看起来,是为了杜大爷的梦想来改造家。 本质上,是业主、设计师、节目组三方,通过讲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实现三赢,像以前无数次那样。 结果变成,台下观众瞬间掀桌,好故事成了坏典型。直白点的,就说设计师坑大爷的血汗钱,高级点的,就说设计师为了自己的梦毁灭了大爷的梦。 业主以为自己是梦的主演,设计师以为自己是梦的编剧,节目组以为自己是梦的导演。可当台下观众拒绝入梦,分分钟就能接管造梦权。 说好的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结果是让现实教训了一顿梦想。 要不说,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呢!
通常,一个热点人物折射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话题。李子柒则不同,太多的议题反复折射在她身上。 先是从一个网红故事讲起,不经意就讲成了一个中国故事,如今又讲到了资本故事这里。 一般大女主剧,都是七十集开外,这一版还有天选大IP加持,至少也得是三部曲的体量。 更有趣的是观众。作为网络陪审团,谁又能摘下或粉或黑的滤镜,看完全本呢?反正我不能。
当“被动攻击型人格”遭遇“习惯性综合反驳证”,天津交通广播直播间秒变负面情绪的元宇宙: 哀怨让女人茶言茶语,愤怒让男人摔门退场。 这场失控大戏堪比海底地震,你以为随着男主播致歉划上了句号,网络暴力却如同海啸余波摧枯拉朽奔涌而来:性别对立,地域黑,阴谋论…… 掺杂了各种价值判断的观点使得事实判断不再简单。 于是刷完微博吃完瓜的你猛然发现—— 乾隆白菜究竟是不是凉菜,这道原本简单的送分题怎么像极了送命题呢?
看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由衷觉得—— 这个世界真的有点荒诞,明明最相反,往往最相近。比如爱和恨,比如喜和悲。 上一版喜剧人陈佩斯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这一版喜剧人马东说,我的底色是悲凉。 台上的人,今晚又透支了所剩不多的快乐配额; 台下的你,没心没肺,快乐加倍,直到笑出了眼泪。 哈姆雷特问观众,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荒山野兔问听众,To cry, or to laugh. Isn't that the same question?
看新闻的结果是对钢琴王子脱敏,看正剧的结果是被国产专家圈粉。 有的天才,早早堕入红尘,进入了庶民的游戏。你猜ta这一次抽中的,是万千繁华,还是万民挞伐? 有的天才,他们窥见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像海边的追光少年,奔跑着抓住一缕光,照亮了这蛰居的人间。
从《寄生虫》到《鱿鱼游戏》,韩国影视再次以“寓言体”在全球出道。 比起同类题材,它或许不够烧脑,但简单的游戏规则已足够击中人性。 比起现实社会,它或许足够精致,但终究不过是对原生世界的简陋摹写。 一句话概括该剧:男主赌马,资本赌男主,观众赌这场杀戮。 然后,奈飞赌你一定会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