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启动了全国高校国际学生线上教学专项调研,这次系列节目我们将分享调研报告的内容。这次调研实施由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承担,调研报告的执笔人是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郭彤、徐健、章梦捷、章昊洋几位老师执笔完成。 我会在读的过程中分享一些我的想法,在政策放开学生已经返校几个月的情况下再来回头看一看两年前的这一份调研报告,让人感慨万千。
这又是一期在户外录制的特别节目,我和阎老把麦克风接在手机上,漫步在学校的东校园,边走边聊,从上个星期他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表演三打白骨精片段聊起。在路上还偶遇了土库曼斯坦学生泰拉。 我们围着碧云湖走了一圈儿,来到了图书馆旁边的时光广场,最后走回了学院。聊的话题,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到如何训练学生掌握地道的汉语语气,再到毕业生返校后对学校的观感,再到阎老对小宇宙这个节目的期待,我们对未来设备和节目安排的设想。 从最后的效果看,这个麦克风还是挺不错的。
昨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频频读书会的第10期活动如期举行。这次又交到了很多朋友,聊得也很开心。 今天和阎老以读书会为话题,聊一聊怎样挖掘自己独特的价值,让自己不断发光。
上一周学校承办了“当代世界.美美与共”的论坛,我和阎老作为这个高端论坛的低端工作人员,都参与了一些工作,体会也很深。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参加论坛活动的感受和想法。
荀恩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汉语国际教育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词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语言语言处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
4月22日,首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南宁民歌湖广场炫彩启幕。该活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是“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重点活动之一。来自中国25个省(区、市)和8个东盟国家的15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聚邕城、美美与共,让观众饱览中国—东盟非遗精彩,感受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 这一周很特别,联合国中文日、壮族三月三、世界读书日先后到来。本期节目我们走到现场,先到民歌湖参观了“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的现场和我们在现场展示各国文化的留学生见面,又来到了民歌湖广场旁边的羊肉粉店,边吃边聊,制作了这一期特别节目。本期还有一位神秘女嘉宾。 感谢瑶家肥羊王羊肉粉店对本节目的场地支持,欢迎大家到他家吃粉。
卢福波老师是南开大学教授,在汉语教学语法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她在本次讲座中介绍了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重要视角,对我们的教学极有启发意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