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真能拯救地球吗?

最近刚刚忙完一件挺重要的事。简单讲是一个“资本保护森林”的项目。 泰国有个地方叫“Nan”(楠)。楠府森林占土地面积85%,4万公顷,是泰国最大的水源林,湄南河的重要水源地——流经曼谷40%水量来自楠河。这里是《指环王》法贡森林的现实世界版——树人的家园。这里的树有生命,照顾着整个泰国的血脉。 虽是世外桃源,但人类却不受待见。村民穷,于是砍树求生;环境被破坏,生存条件更恶劣,于是更穷,恶性循环——如今28%的森林已经消失,原本茂密的树林被一片片扯掉,变成贫瘠的黄土。远看就像鬼剃头。[Untitled] 21个村庄,1723户,7392人。只有一个解决方案:让村民脱贫,变成主人,才会帮助保护森林。 于是资本来了,发起了楠府沙盒(Nan Sandbox Project)——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用钱来搞定:修学校建医院,开发生态旅游,协调政客保护森林,引进生物科技脱贫。人和森林应该能够可持续、更干净、更亲密地共存。 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有人说:这是被泡沫揉搓太久的金融人正在回归根本。 有人说:又一例大资本商业化大自然来赚钱的手段。 这个项目让我此起彼伏。资本家真的能拯救地球吗? 本集提到的书目:韦斯特(Geoffrey West):《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Scale) 片尾BGM:Gretta Ray - Vienna

19分钟
1k+
1年前

边界与暴击:到底要不要相信乌合之众?

有一本写动物的小书:《所罗门的指环》,很喜欢,翻过好几遍。 里面写过一种虫子。叫做龙虱,广东人叫做水蟑螂,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无论长幼,一样很凶猛。它的捕食过程是:先偷袭小鱼小虾,把毒液注入其体内,使其猝死,内脏慢慢被消化成液体,龙虱就像喝酸奶一样将猎物吸干净,然后抛尸水中。 这么可怕的物种,有个最大的天敌——自己。因为它们完全没有边界感:比自己大N倍的猎物,也敢攻击。更可怕的是,连自己的同类也会攻击。所以经常看到水里飘着互相咬住对方,身体已经被对方毒液消化成液体的,两条龙虱幼虫的尸体。 “边界感”——不管对人还是动物都很重要。水蟑螂这种极端案例的边界感为零,没有边界感,game over的概率会很大,且会很快。 但是人类也好不到哪儿去,边界感是人类最容易犯的认知偏差,人类也经常摸不清楚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要么低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么高估自己对未知的驾驭能力。 所以到底什么是自己的边界?我最近就被暴击了几下,深感“扩边界”不易——你需要心很大,很大。 本期提到的: 1. 《所罗门的指环》: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24846/ 2. 《寒战》梁家辉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272ikAv84 3. 查理芒格评论马斯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ONZcTNftw&t=58s 4. How Much Does This Cow Weigh? : Planet Money

13分钟
1k+
1年前

疯长的“B”开头资产和冒险的逻辑

有个小通知要向大家宣布,3月30号和31号,《起朱楼宴宾客》、《墙裂坛》和《文理两开花》三档播客将手拉手,在杭州和上海一起举办两场线下听友见面会。 我会和大卫翁老师,Will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碎片化充满信息茧房的世界中,如何对齐颗粒度,理解靠谱的叙事。还会邀请两位神秘嘉宾哦。 大家下周一可以到三档博客最新一期的shownotes中寻找报名方式,也可以在三档播客下周一的公众号推文中寻找报名方式。期待在线下见到大家! 好,开始今天的叨叨: 前两天发了一个朋友圈:写了一段我对“B”开头资产最近强大上涨表现的感想: 歌词大意是: 我们又再次看到了“B”资产极其衍生品的百倍杠杆;又再次看到了大量交易导致Coinbase 宕机;又再次看到了衍生品基差和资金费率飙升(它俩出现时,只有三个原因:1. 情绪好;2. 杠杆高;3. 挤空头 );又再次看到了打爆空头导致的连锁反应:挤空头 ——>价格涨 ——> 上杠杆 + ETF需求 ——> 暴涨循环。 大家听不太明白没关系,以上不过是罗列客观事实。但这些“facts”都反映出一个情绪:“hype”——对,我们的老朋友又来了。 但我最后给了一句评论:以上几个因素加起来,连“四年减半”的故事都不用讲,温度就已经快接近沸点。下面一个至少20%的调整也就没啥可意外的了。 马上就被铁杆大饼投资者留言批评:指出我因没上车,遂妖言惑众。嗯,我没有生气,因为我从没下过车,一直在车上的角落里暗中观察。另外大佬们似乎没有get到我的意思。 我的小作文中唯一重要的两个词是“杠杆”和“再次”。那我到底是几个意思呢?先讲几个故事。 本期提到的: 1. 塔勒布:“The Logic of Risk Taking”《冒险的逻辑》medium.com 2. 曼德博:《市场的(错误)行为——风险、破产和回报的分形观点》

17分钟
1k+
1年前

“麦高芬”Sora,真理,数字世界的“谎言”与“故事”

开工大吉! 今天想先说两句OpenAI的Sora。昨天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刷屏了,评论也很多,大多是“炸裂版”。早上刚看到周鸿祎老师的小作文,说:Sora意味着AGI,就是万众期待但又害怕、怕它不来但又怕它来的通用人工智能,实现将从10年缩短到1年。 我是昨天早上看到的,打开Sora网站,一打开就关不上,看了好几遍。如果你的脑子里已经有个预设:这些都是AI按照几个prompt来做的,就几乎不可能不感觉炸裂,至少瞳孔会放大。 我自己挺高兴,因为手里积压的好几个视频终于有希望做出来了。其实我也做视频,主要是读后感,但只做了六七个就已经更不下去了,手里压了很多草稿。做一个视频对我来说时间成本太大,且自己不是专业,脑子里很多想法和图像没有办法表现出来。比如压了快两年的《美国众神》读后感,现在还停留在前30秒——因为我想表现一个梦里的姑娘,莞尔一笑,然后镜头从外向里缩进进到眼神,接着从眼睛里钻出来一个示巴女王,书里的吃男人的非洲女愛神——这个镜头难度太大了。但是有了sora,一行prompt就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故事线和分镜——讲故事我拿手啊。 所以Sora是一个i人工具,因为i人每天内心里平均要上演100个小剧场。有了sora简直有如神助。 Sora带来的焦虑感真的没有必要,因为我们已经被AI甩下很远了,这是既定事实,无力回天,还不如想想这些工具能派上什么用场。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将来的世界是属于有idea的人,属于有story的人,和脑袋里有小剧场的人。 这些其实都是“麦高芬”(什么是麦高芬播客里有解释)。刷屏的新闻大多是麦高芬,Sora就是麦高芬,梅西也是麦高芬:我们开始以为与它们有关,但实际后续发展已经无关了。梅西这个麦高芬后面就变成了政治。Sora这个麦高芬后面就变成了人类对自己的扪心自问:人类本质到底还剩下些什么? 本集提到的: 1. 1.《五行缺“真”:书影音清单》:mp.weixin.qq.com 2. 2. 周鸿祎老师的小作文 3. 3. 《什么是麦高芬(MacGuffin)》:www.zhihu.com 4. 4. 书影音:浦东美术馆的《卡拉瓦乔和巴洛克奇迹》www.museumofartpd.org.cn 5. 5. 阿布:《韵律0》(Rhythm 0):vimeo.com 6. 6. 电影:《伤疤》(Scars),《神奇女侠1984》(WW1984),《玉女风流》(One, Two, Three),《大腕》。 7. 7. 书:《猴爪》(Monkey's Paw)、《繁花》、《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平原上的摩西》《Going Infinite》,《互联网的“假”历史》(A History of Fake Things on the Internet)

22分钟
4k+
1年前

年终愤怒,对坏消息无抵抗力的人类,万年钟计划

1. 这两天打开邮件就是各种年终总结。大部分都带着情绪。浏览了一下,确实是怨气满满。乍一看,这些文章真的很容易把情绪的节奏带起来。但是乍二看,有一说一,这样的年终总结其实可以当成这几年任何一年的年终总结。2022 年也是一样啊——也有情绪,也很愤怒,也有死亡破坏疾病贫困、有野火飓风地震干旱、污染战争恐怖主义、气温上升、侵犯人权、政治制度失调、贫富差距扩大,一样都不落——对,还有每年必打卡的,对人工智能,和核世界末日的担忧——站在每个年底回顾,都觉得这一年的混乱程度,前所未有。 2. 记得去年看过一个YouTube视频:《22 Problems Solved in 2022》:https://youtu.be/c3dDagZMALQ?si=qHLpGnRVHCzWHqwn,却反其道而行。说,年底啦,坏消息很重要,但它们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其实每年的世界也在默默变得更好,人类还是在继续走下去,虽然不一定是向前走,但只要走了,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于是视频就总结了2022年,人类解决的22个问题——有些被少数人庆祝了一下,但大部分是没人关心的,也上不了热搜。 3. 这再次验证了:危机感是人类本能,人类对坏消息没有抵抗能力。《新闻的发明》书中说,新闻就是和坏消息一起诞生的。 4. 《拼凑真相:认清纷繁世界的十大数据法则》:想象一下:如果我们25年才出一份报纸,那么最新的一期会报道什么内容?肯定有中美冲突、“9·11”、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的倒闭,欧债危机、白宫暴乱等。如果100年才出一份报纸呢?过去100年内最“耀眼”的事件肯定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其间的各种人间悲剧、惨剧,以及战后美苏拉开的冷战,尤其是好几次险些发生的擦枪走火。 5. Lex最新一期播客采访贝索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WqzZ3I2cY ),提到那个非常奇异的投资项目:万年钟计划。此钟将用一万年走完一圈,一年走一下,一千年报一次时,上面的年份展示,用的是五位数,比如今年是02018年,而不是常见的2018年。他想让人类意识到自己在時間長河中是多么渺小,把区区人类和几乎无限的时间宇宙语境中,能看出那点小心思小算计,小忧虑小悲催是多么可笑。人类终将被时间超越。所以,如果能万年尺度上思考问题,气候危机、战争都能解决;人类也会少犯那些因为短视的致命错误。

16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