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这些坑一定要躲开!|AI创投内参会特辑

叮,第十一期播客,赶在假期前上线,希望可以伴随着假期一起给各位充充电。主理人小苏因身体抱恙缺席,各位听众也要注意身体哇!毕竟创业与生活,都是对身体和心灵的不断挑战,保持状态,一切否极泰来。(PS:欣华前几日刚参加了互联网教父Kevin Kelly的线下见面会,所以本期会提到一些KK的观点) 00:00 小米汽车发布引发的营销热闹 雷厂长,营销手段可谓极其强大。小米汽车发布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凯迪拉克也通过碰瓷小米进行营销。 06:48 人类与AI的对齐及其意义 KK认为人类与AI的对齐应重在人类之间的共识和价值观的一致。 12:52 焦虑与道的层面 为什么会焦虑?如何看到更深层次的道?年龄和学习力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持开放心态和平衡紧松的观念,中年人必看。 17:35 创业者的启示:七年换一生 (据说)人体内的细胞每七年就会轮换一遍,七年之后就是一个全新的人,一切都有机会重新开始。 25:16 创业者避开的坑和应对策略 创业者应该避开融资节奏不当、资金断裂等坑。在面对资本环境变化时,要有PlanB,并保持理性预期。与以往不同,AI创业不需要大规模烧钱,小团队也可做出优秀产品。 29:18 AI创业的节奏与行业不合理性 存在即合理,这么多年的不合理,为什么它还存在着? 32:42 AI创业者的困惑 如何选择目标客户、明确盈利模式、理解不同市场等,做TO B和TO C的产品也有很大的区别,需要不同的理解和能力。创业者需要认真考虑这些问题,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38:12 创业中的目标和选择 创业者需要明确赚谁的钱的目标,并且在选择要做的项目时要专注和筛选。同时,创业者要面对各种声音和机会,需要坚持自己的洞见和战略,做好判断和选择。 42:27 创业团队的基因问题与选择 团队的基因对公司的竞争力和成功至关重要,而不同基因的公司很难糅合理想。对消费和用户痛点的理解以及团队基因的区别使得to c和to b的创业者在选择时更加犹豫。此外,接大单和调整团队战略也存在着风险和挑战。因此,在创业初期需要明确赚谁的钱,并思考如何避免进入坑里。 46:59 AI创业中的挑战与调整 AI创业中的难度在于快速变化的世界和大量信息,以及决策时间的缩短。创业者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变化,同时面临起步和过程中不断调整的挑战。在AI时代,创业者需要放开一些东西,保持灵活性,同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50:14 AI创业的坑一定要躲开 创业要找到自己的热爱,否则成功性低。成功的创业者是全身心投入,做出选择和牺牲。创业和投资有相似之处,需要忍受艰难时期才能获得成功。 56:53 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创业者应该拥有创业思维,并且要始终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不管是在创业还是在打工,都要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心态。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62分钟
2k+
1年前

聊遍5大洲项目,AIGC是伪需求吗?|AI创投内参会特辑

本期是我们的第十期播客,我们的队伍也从3个人变成了5个人。或许我们是华文圈最专注聊AI创业和实操的频道吧,即有投资人观点、也有创业者、工程师的观点在我们的频道碰撞。真的谢谢长期陪伴我们的听众,这一次我们决定,把我们的创投内参会开放给大家来收听,并没有什么台本,就是我们5个朋友平时坐下来聊天的内容,Enjoy! 00:00 为什么我们选择将AI创投的内参会搬到线上进行? 我们选择将工作会议搬到喜马拉雅平台,是因为在社群中已经讨论了许多AI项目,涉及不同场景和应用。通过将线下讨论内容搬到线上,我们可以更方便地一起回顾和深入探讨这些项目,同时分享当前AI领域的最新情况。 01:26 大家是怎么开始加入这个AI社区的?如何看待AI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 大家加入人民公园AI社群的原因各不相同。Tiffany是因为在小红书上看到这个社区的专业度和实用性;新华则是因为在做AI投资已有六年经验,并且海外工作背景让他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链接AI项目;而大家都是因为共同的愿景和相似的创业经历而聚在一起,形成了互补的团队。目前AI在应用层面已经非常广泛,比如ChatGPT等产品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和焦虑,但许多人还没有直接体验到AI能带来的改变。因此,要让普通人真正感受到AI的价值,可能需要先从一些有趣好玩的产品开始,逐步让他们看到AI能带来的实际好处。 05:11 AI时代对于VC行业有何影响? 传统的VC模式可能在AI 2.0时代不再适用,尤其是在中国的一级市场,投资人需要思考如何创新以应对这个新的时代。社群中可以看到一些创新因素,大家意识到投资AI项目需要有新的视角和方式。 05:36 在社群中大家对于AI有哪些共识和共识形成的契机? 大家在交流过程中达成共识,认为AI是一个新时代,无论是从事项目、创业、观察这个时代,都有新的角度。这个社群是在大家有共识后再聚集在一起的。 08:52 普通人对AI感知和接受程度如何?是否存在信息差? 普通人对AI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信息差主要表现在普通人想要了解AI但不知从何入手,行业内则存在对于AI应用场景和变革潜力的焦虑。从硅谷到国内,存在多层信息差,其中不乏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填补。 09:59 AI在当前的应用中是否存在刚需现象? AI在当前的应用中可能并不是刚需,比如聊天应用等。如果它确实是刚需,那么它不需要过多宣传,用户也会自发去尝试并体验其优势。然而,很多介绍AI工具的博主或课程往往夸大其实际应用效果,实际上使用者发现这些工具只能解决小问题,难以达到博主所描述的水平。AI当前的应用分享过于理想化,尚未达到像2010年iPhone 4横空出世时智能手机普及的程度。AI技术想要真正普及,需要具备足够的易用性和实用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非换不可的必要性。 18:31 对于AI从业者而言,他们如何看待当前市场机会以及AI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AI产业的投资机会,以及对自身的参与感与焦虑感的表达? 从业者认为AI市场正等待一个爆发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靠流量砸出来的,而是由技术和实用性共同推动。目前,虽然AI在B端生产力工具上的提升已经非常明显,但在C端,尤其是普通消费者端,还未能看到明显的刚需。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如生成式AI等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带来更广泛的改变,就像微信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变革一样。AI投资圈内意识到GPT等技术可能引发巨大的浪潮,但认识到这一点时可能已经错过了第一波投资机会。作者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虽接触AI较多,却也错过了这波浪潮,因此感到焦虑。同时,作者对未来AI的发展抱有强烈信念,认为generative AI将带来底层智能的显著提升,并可能在几年内实现,尽管当前还不清楚具体应用场景,但作者相信会有一个类似微信的产品在未来出现。在北美地区,尤其是在人工成本较高的领域,如医疗和法律,AI替代人工的刚需已非常明显,而在国内,由于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短期内B端市场机会可能较小,但C端市场还有待观察。 19:55 李一舟在AI领域取得的成就如何? 李一舟作为中国AI的领军教父,在短时间内通过麦克阿姨项目实现了几千万的销售额,而OpenAI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开发出产品,并且目前还未实现盈利。这引发了对于技术和从业者焦虑情绪的讨论。 20:26 为什么一些技术从业者并不了解李一舟及其成功案例?李一舟是如何抓住用户需求并创造焦虑感的? 可能是因为这部分技术从业者并不关注于营销和流量变现,而是更专注于技术和产品本身的研究,如OpenAI的技术接口、Meta的拉玛二、Cloud技术以及国内百度的文心一言等。李一舟通过精准的抖音投放覆盖到特定客群,如企业中的中层干部、管理者及资深工程师,并强调不紧跟AI潮流就会被淘汰,制造了一种紧迫感和焦虑感。 22:53 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面对AI浪潮的态度是怎样的? 对于技术人来说,他们倾向于踏实地研究技术,认为AI发展的速度可能比预期快,但仍处于早期适配阶段,认为现在是早期介入的机会,无需过于焦虑。 23:51 从业者和使用者在看待AI发展上存在哪些不同视角? 从业者更关注A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而使用者可能还未意识到AI带来的关键应用(killer APP)。从业者认为即使现在没有看到killer APP,也需尽早进入市场,以免错失良机。 25:03 国内科技公司在AI领域的焦虑源自何处? 国内科技公司的焦虑主要来自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前沿布局的压力,以及获取前沿信息的困难。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国际关系等因素也加剧了这种焦虑感。 26:44 为何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度对创业者和投资人重要? 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度有助于创业者和投资人发现具有爆发性成长机会的苗头,并在第一时间介入,从而增加试错机会,避免错过下一波技术浪潮。 33:35 当前全球创业环境有哪些新的变化? 当前全球创业环境的变化在于,不再局限于中国或其他特定区域的市场探索,而是转变为全球范围内寻找需求。以前关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和流量获取的方式正在被超越,创业者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上去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34:59 AI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 AI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如果采用AGI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知识的传承效率,从而在基础学科领域可能引发突破性进展,对人类整体改善产生深远影响。AI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与普通人日常需求并不冲突,尽管短期来看,普通人可能更关注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但长远来看,AI在科研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会改变人类生活,这些成果迟早会惠及普通人。 36:51 AI创业如何从需求痛点出发? AI创业要从细分市场的痛点出发,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例如跨语言和跨文化场景下的AI应用,如针对日本语境的GPT细化训练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刚需。同时,全球化视野对于AI创业至关重要。 40:00 在当前阶段,是否每个行业都需要与AI结合?是否应该在创业中过度套用AI概念?AI对创业生态的影响如何? 不,不是每个行业都必须在这个时间点上与AI相结合。有些领域可能还不到那个时间点,甚至可能永远都不需要这么做。创业应保持纯粹,不必硬把AI概念强加进去,可以考虑更直接、务实的方法,以实现更高的社会贡献度和现金流商业化。即使AI含量不高,也能对创业生态产生积极影响。例如,AI技术能够帮助那些原本信息化和智能化做得不够好的老板们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在创业中重视和投入。 41:06 对于AI的发展,应如何看待其本质? AI的本质在于其底层的人性不变,而商业也根植于人性。不应过分强调技术革命,而应关注认知革命,帮助人们了解AI能做什么,并在底层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当前大部分对AI的需求仍停留在软件自动化层面,尤其是在B端场景中,有大量的原始数据还未信息化和数字化,这是AI应用落地的基础,需要首先补课。 44:35 AI应用落地时应关注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认为AI应用的爆发可能在中国大陆或中国市场产生? 在谈项目时,应关注对人的最终底层需求的满足,而非炫技或短期节省成本。真正能够长久发展的项目,应直接与人发生交流,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认为AI应用的爆发可能在中国大陆或中国市场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国在工程化方面的优势以及对人性的理解和历史积淀上更具优势,这些因素将有利于AI应用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49分钟
1k+
1年前

AI创业第一天就要全球化吗?|对话AI投资人Tiffany

Tiffany是我们社区的常驻投资人,我们每周都会一起聊20个项目,聊遍五大洲项目后,我们发现AI创业全球化也许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选题。此外我们还一起讨论了AI行业的发展前景、技术人对AI发展的态度和担忧,以及AI与制造业的结合、国内AI发展需要考虑的政治风险和政策影响。 【嘉宾介绍】:Tiffany Wu,AI行业投资人,10+年产业并购投资和企业战投经验。最近6年一直致力于前沿科技和AI领域投资和业务拓展;在投身AI行业之前,曾任中信资本副总裁、MONITOR战略咨询顾问。北大元培班本科,英国UCL硕士 【时间轴】: 00:00 AI投资人的故事 Tiffany分享了自己从传统产业转型到AI投资的经历和困惑。他解释了自己对AI的选择和发展观点,并提到了在与技术人员交流时可能存在的障碍。他还强调了与不同背景的人聊天对个人进步的影响,并描述了自己在AI独角兽公司的工作经历。 04:16 AI行业的发展与应用方向 博士创业团队、AI行业的起伏、信仰与投资派别、国内外AI应用方向的差异以及在中国市场上的应用前景等问题。同时提到了国内AI发展需要考虑政治风险和政策影响,以及一些行业由于安全性和长期发展考虑而不敢轻易涉足。 08:47 AI+和+AI的不同 讨论了AI加和加AI的不同,以及在AI加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强调了要从产业本身的规律出发,尊重产业本身的workflow,整合技术来提升产业。同时,提醒不要过度迷信技术,应从商业和产业规律的角度回归,评估成本和收益,考虑长期发展路径。 14:15 AI+的应用和产业的前景 AI加的应用和产业的前景,以及技术人对AI发展的态度和担忧。讨论还涉及到了AI与制造业的结合以及对制造业的影响。虽然对于AI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还没有定论,但制造业从业者们仍在思考这个问题。 21:48 制造业与AI的结合及其影响 制造业通过与AI的结合,能够降本增效、突破传统局限,并占据行业前沿。AI的发展将带动能源、数据中心、机器人等相关产业的兴起,形成大量新兴市场。制造业需要从战略角度思考,注重开源而非节流。中国的优势制造业将从中受益,如英伟达和新能源产业链公司。然而,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变,需要先解决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因此,制造业与AI的结合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进行免费咨询来换取业务机会。 28:20 AI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 新能源和能源相关行业在AI时代的应用前景较好。短期内,能源行业可能会优先实现AI结合,接下来可能会有各个行业的终端设备与AI结合。在算力和数据要求方面,虽然存在一些挑战,但是国家可能会集中力量突破算力问题。媒体对AI应用的担忧可能被过度夸大,生产数据和工业数据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目前许多AI应用主要是通过自动化解决问题,而并非需要最强的AI能力。 32:41 制造业数据和算力的重要性 制造业中的数据和算力问题。发言人认为,在制造业中,数据的重要性有限,更多需要的是算力和最新的技术。制造业行业的数据相对较少,而且国内有竞争优势,所以不需要过于担心数据问题。他认为媒体过分强调了算力、算法和数据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电力、能源、人力等。最后,他提出了在制造业中,know how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数据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37:10 制造业与AI技术的结合 制造业与AI技术的结合,并介绍了一个我们计划在广东地区开展的制造业加AI的社区或社团。该社区将定期举办线下活动,包括圆桌会议和产线参观,以促进技术交流和应用。另外,对话还涉及了比较国内和多伦多的创业环境,指出多伦多具有良好的技术驱动和产品驱动的创业氛围,普通人在这里会有更多的机会。 42:27 多伦多的创业环境和全球化视角 多伦多具有多样化的文化市场和消费能力,适合创业者推出全球化产品。相比之下,国内的创业环境则更加注重被大厂并购或特定投资人支持。此外,讨论了创业公司实现全球化需考虑的成本和架构问题。AI创业需要全球化视角,但不一定需要搭建两套班子服务两个市场。最后,提到了提供给创业者的建议和指导,以及避免掉入创业坑的方式。 50:36 全球化趋势与创业选择 全球化不是一定要到海外的问题,而是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产品眼光。政府引导的国内大趋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创业机会也更多。根据资源和优势选择在国内或海外发展,需要考虑组织和团队的挑战。国内制造业和政府支持的资源是优势,技术上团队设计也要考虑全球化。同时,找到有全球化视角的合伙人也很重要。 55:03 国内创业环境与发展 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创业机会,政府对外国创业者的欢迎程度,国内对留学生和科学家的创业支持,软件领域的人才优势,创业的想法与产品的关系,以及融资和团队建设的要求。同时,对于AI时代的创业成本和技术门槛也进行了探讨。 01:00:33 AI创业成本高的原因和挑战 AI创业成本不低,需要沉淀和准备,工程化挑战大。很多人无法接受AI,技术领域人员面临转不过来的困境。AI原生产品缺少传统,AIGC不应是创业方向。未来AI创业者需有生生不息的念头和愿意实践。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66分钟
99+
1年前

为何中国AI那么热,但融到钱的却没几个?|对话欣华

本期嘉宾是人民公园说AI的投资顾问-欣华。她是斜杠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人,这次我们一起从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角度,聊聊为什么AI融资难?2024年出海是机会吗? 【嘉宾介绍】:周欣华,现任Morning Trail Investment 合伙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校外导师;曾任AI+IoT独角兽企业特斯联科技高级副总裁,分众传媒旗下产业基金合伙人,美团战略投资总监,贝恩咨询战略顾问;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00:00 为什么AI那么热,但拿到钱的却没几个? 14:59 过去一年啥也没干,光找场景了? 20:13这波AI创业,需要雌雄同体的创业者 26:18 AI时代,更稀缺的是AI产品经理 32:20 AI融资难,投资人也难好吗 39:24 中国是AI创业的好土壤吗? 45:24 出海做AI应用,还能靠劳动力套利?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58分钟
99+
1年前

做顾问vs卖软件?在中国做SaaS怎样才能值钱?|对话X-PLAN Vincent

本期嘉宾是X-PLAN的创始人Vincent,他是SaaS创业者,同时也是一名资深顾问,我们一起聊聊在中国做SaaS怎样才能值钱、AI技术对软件行业的挑战、咨询行业的转型和竞争、中国垂直软件的价值和融资难题、AI项目在产业资本和财务投资之间的鸿沟等话题 【嘉宾介绍】:Vincent Fan,上海领筹智能科技创始人,供应链软件领域资深顾问,拥有20年ToB软件行业经验,多个大型企业全球化项目从咨询到落地的经验。 旗下产品X-PLAN是一个专业的售后配件计划平台,专注于供应链计划垂直领域,中国后市场领域计划平台工具领导者 00:00 Vincent聊聊X-PLAN是啥? 10:30 AI时代决定软件体验的是什么? 17:55 没数字化的经验AI能学会吗?大模型与小模型在AI中的应用 29:12 中国软件为啥不值钱? 34:31 从劳动力驱动到知识驱动,AI时代劳动力便宜还是不是优势? 39:33 软件的价值和定价,为什么敢卖贵? 45:28 找产业资本or财务投资? 50:24 专业垂直领域如何选投资人? 56:21如何注入knowhow,让在SaaS值钱? 01:00:00对于toB创业者技术重要还是销售重要?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64分钟
99+
1年前

创业者和投资人,为何相爱相杀?|对话博珏资本Jessica

本期嘉宾是博珏资本合伙人Jessica。她专投硬科技,看过8000+项目,这次我们一起聊聊投资人眼中的技术创业,都有哪些坑。 【嘉宾介绍】: Jessica Wang,北大光华第一届本科,加拿大博珏资本合伙人,CFA,金融行业20+ 年经验,曾任全球最大上市投资公司加西高管。现专注于高新科技全周期VC投资,目标每年投出一个独角兽。现阶段主要聚焦赛道包括AI、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链、元宇宙及3D数据应用技术、卫星技术、传统行业数智化整合平台。 【时间轴】: 01:08 关于Jessica,最近在看哪些行业? 03:55 投资人去魅,投资人日常工作是什么样? 10:58 为什么看了8000多个项目,最终只投了25个? 15:36 技术创业者要怎么和投资人沟通? 21:39 创业要做止疼片,别做维他命 27:55 技术强如GPT,如何找到Chat这个场景? 38:30 创业者和投资人为什么相爱相杀? 42:52 早期创业要拿多少钱?怎么尽量少出让股份? 45:58 早期创业全靠画饼? 49:15 美元VC如何看待AI创业?是不是泡沫?机会在哪?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54分钟
99+
1年前

和灵性女生聊聊,AI时代的择业观|对话椰子

这期我们找到一位灵性女生椰子,长期坚持跨界和裸辞的优良秉性,我们一起聊聊关于AI、跨界、择业与失业的话题。 【嘉宾介绍】: 椰子,互联网文化版权商务从业者;人生道路体验者、灵性女生;电影《大约在冬季》网剧《小妖的金色城堡》联合制片人、商务制片人、营销负责人;原知名作家编剧经纪人,大学艺术专业毕业,电视台记者编辑出身 【时间轴】: 00:50 从互联网大厂到记者、制片人到瑜伽教练、舞蹈老师? 03:58 关于我们身边抗拒AI的人,最懂工业革命的是保皇党? 7:21 10年没写代码,AI如何让我枯木逢春? 9:50 关于择业,谁给我裸辞的勇气? 13:10 决策成本低的背后,如何保有选择的自由? 10:00 当强AGI出现,未来5-10年我们会“被迫”失业? 24:51 AI时代的择业观是什么样? 34:05 创业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工作如何平衡? 38:05 AI与自由意志,当AI控制我们,我们拿什么抵抗?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41分钟
99+
1年前

2次奇绩创坛,3次连续创业,竟然还没毕业?|对话Gus

嘉宾Gus是一位神奇少年,两次连续创业者, 同时两次被奇绩创坛录取。这次一起聊聊他第三次创业要做的AI第二大脑。 【嘉宾介绍】: Gus(叶坚白)AI saas创业者,来自Semedia Tech。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博士在读,连续创业者, 两次奇绩创坛录取。同时也是Linux foundation reviewer、腾讯犀牛鸟计划人才、光年之外ChatGPT框架实现负责人。 Gus的Github: https://github.com/gusye1234 【时间轴】: 01:36 关于Gus,为何还没毕业3次创业? 09:39 怎么能够2次进入奇绩创坛(YC中国)? 17:19 第三次创业为什么想做第二大脑? 30:00 AI领域的C端创业,还能复制Notion吗? 36:49 为什么90%的人都误解了Notion? 40:16 这轮创业,to AI还是to Human? 45:40 PLG就等于好产品? 49:36 适合AI时代的组织是什么样的? 51:13 怎么把平台的推荐算法当免费的广告用? 53:06 创业是享受写代码的心流,还是加班的泪流?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60分钟
99+
1年前

来澳洲一起做AI?不用卷的那种|对话Jerry

墨尔本、温哥华、厦门三地连线,对谈一位在澳洲的AI创业者Jerry,聊聊中澳创业大不同,以及华人在海外创业的甘苦谈。 【嘉宾介绍】: Jerry Lu,Wiseway联合创始人,已完成50万澳元pre-seed轮。3家世界500强工作经历;3次海外创业,1次成功退出。跨领域背景,计量经济学专业,做过财务、战略、产品 【时间轴】: 00:24 Jerry的3次海外创业,以及1次成功退出经历 05:33 SaaS创业,如何用excel找到真实需求? 12:03 对比海外,中国SaaS创业找需求的差别 17:40 怎么把房产当投资管理? 22:40 海外创业,找华人还是洋人? 27:08 技术创业有什么坑? 30:33 为什么全明星团队往往死的快? 35:08 国内程序员纪律性更好? 38:05 战斗民族程序员多狂野? 40:55 有这种老板,公司一定卷 43:52 AI创业是不是坑? 50:57 国内SaaS还有出路? 【关注我们】: 📕小红书:JustSayAI、叫我小苏就好啊 ▶️油管:JustSayAI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视频号/公众号:JustSayAI 【听友福利】: 我们特别邀请你加入“人民公园说AI”创业社区(微信:Roisu117)。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总部位于加拿大面向全球的“AI出海孵化器”,为全球AI创业者提供:技术孵化、投融资连接、项目出海等服务,让好项目、好技术、好团队少踩点坑,走得更远!

55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