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23 期: 本期嘉宾: 于丹老师,中医出身的香气疗愈师,12 年个案咨询、私人香气定制,香气品牌配方顾问、特殊顾客方案专家,情绪失能管理工作室主理人。 00:03:55 《香水》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香水工业发展的缩影。 00:05:16 在现实中,存在小孩儿味、男人味、老人味、班儿味。 00:07:10 主人公凭借嗅觉天赋在制香领域脱颖而出,研制出喷上后能引起别人友好关注的“人味儿”香水,但他却对此感到厌恶。 00:14:18 香水可以帮助人们塑造形象,是社交中的一种“面具”。 00:15:30 主人公为了永久保留他痴迷的少女香气开始从动物身上提取香气,成为“科学怪人“,资助他的勋爵也因为自己对科学的盲目信仰遭遇不幸。 00:17:14 主人公通过杀害多个目标少女最终调制出能控制他人情欲的香水,并在法庭上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胜利,但最终也因为香水在巴黎惨遭流浪汉的分食。 00:21:45 香水最早源于草药的应用,法国贵族最先用浓烈的动物性香料来遮掩身上因为新陈代谢积累的不良气味,随着植物香性香料开始流行,调香师应运而生,职业竞争随之而来。 00:24:51皮革加工与香料提取在历史上的紧密联系。 00:26:58 从古至今,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取的香料品类十分有限且难度高,所以动物香料是香水中的奢侈品。 00:30:05 “水系香水”是什么? 00:33:01 气味是不是在某种程度是能够和人的记忆强挂钩,是能够直接唤醒你身体中的某一个部分的一种方式? 00:35:15 书中主人公用“记忆宫殿”记忆、,描述和复刻香味,现实中香气与记忆的联系是调香师的重要技能之一。 00:38:05 世界范围内调香师数量极其有限,在海外常见于家族传承,需要从小沉浸训练。 00:40:56 精油不是超级浓缩的香水。不能用水来稀释精油,但是可以用芝麻油! 00:43:20 精油配方在医院中被临床使用治疗抑郁症状。 00:44:26 冬天调香首选橘子味,因为走过那不富裕的年代。 00:44:49 治疗失眠是用什么精油? 00:45:23 有没有香料是让人觉得刺激的? 00:46:53 曾经做过的男性香气系列:小学弟、学长和boss,boss的想起原料听起来是烤牛排。 00:49:02 流传下来的百年香水古方是用伏特加做基底加精油来调制。 00:51:15 啤酒花是我们在减脂减肥时用得比较重要的一个精油! 00:53:10 精油坑很深,自己在家玩一玩就好,千万不要陷入这个坑!玩的话也要少量多次。 00:55:08 推荐几款日常家用可备的精油。 00:57:08 硬核知识:假设想要配一个香水出来,应该把挥发比较快的和留香比较持久的都做一定量配比。 00:58:40 出色的调香师需要经年累月才练得,因为一个香水出来一个固定的配方的话,它的微调可能都要成百上千次。 01:01:10 调香师这个行业,光有天赋是不行,还是要回到卷的赛道来。觉得鼻子很有特点的这种人,很容易跟调香师这个职业挂钩。 01:04:58 洗护产品、烟草、食品……香气不仅是香水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元素。电子烟里不许加水果香,酿酒可以添加天然香气。 01:10:07 如何通过打香纂修身养性。 01:12:06 什么香气可以有助于防看书、考试时走神? 01:13:42 如果有机会在一些领域拥有并施展自己的天赋时,不妨和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去做深度沟通,能让自己的天赋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的空间,不会像《香水》里悲剧的男主人公。
开单第 15期: 马上就要过年了,想跟大家聊一点轻松的,这一期我们要分享的一本书就是美国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雷蒙德·钱德勒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 出场人物: 菲利普.马洛:本书主人公, 私家侦探。 特里·伦诺克斯 (阿伦):美国退伍军人,帅哥,但自己没什么钱,娶了富二代西尔维亚。 西尔维亚.莱诺克斯 (小亚):富家千金,特里妻子。 罗杰·韦德(小罗):作家,阿伦夫妇的邻居,富人区的住户。 艾琳·韦德(艾琳): 作家罗杰之妻。 琳达·洛林(琳达):西尔维娅姐姐。 百万富翁:琳达和小亚的父亲,报业大亨。 00:58《漫长的告别》一边带我们观察50年代美国社会的景观,一边让我们不断地审示爱与恨、善与恶之间的分解,发掘爱所带出的破坏性的力量。 06:25 坏人也会做好事,好人也有阴暗面,善与恶从来都不是敬畏分明的,而是同根共体的漫长的告别。 06:40 放在20世纪的西方小说里,第一人称的作品仍然是一项技术创新。在此之前,小说最常采用的是全能全知的上帝视角。 08:36 富家女被谋杀,凶手是谁? 09:41 第一部分:故事时间发生在10月或者11月的一个晚上,地点是洛杉矶一个俱乐部门口。 15:18 关于第一部分的三个问题(1)马洛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对阿伦施以援手?(2)阿伦为什么跟小亚离婚又复婚?(3)阿伦到底有没有杀小亚? 18:01 50年代的美国社会氛围,除了享乐主义盛行,犬儒主义也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 19:34 第二部分:罗杰疑案,不是阿加莎的《罗杰疑案》,小罗夫妇登场 21:59 第三部分:阿伦夫妇和小罗夫妇的关系,最重要的四角关系登场,这是破案的关键 从阿伦的故事看出,钱德勒的精妙设计。 32:16 第四部分:又一场谋杀案,四角关系中看起来死了三个人。每个凶手都用自杀结束了案件。 看似无用的女生引诱男生暧昧的戏码,其实也是关键的一环。 35:05 第五部分:死而复生的人,但却和凶案无关。 38:12 漫长的告别,有着精细的结构,也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立意。在小说之外,作家的处境其实也对于作品的呈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籍: 《罗杰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开单第 14 期: 本期主题,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都在一直尝试适应科技的发展,AI技术,生物医疗,给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压力,马斯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到,也不排除未来硅基生物代替碳基生物的可能性,只是可能性比较小而已,但这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科技的道德边界在哪里? 00:39 如有可能,你愿意把自己60岁的头放在18岁的身体上吗? 03:21 为了避免孩子接触不良信息给孩子脑中植入芯片是否合理? (关于如何辨别真假,可回听往期节目:不容置疑的专家都要保持警惕,搜索引擎来的不全都能相信,关于真假的思辨。 ) 06:21 法国的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代表的实政主义的哲学学派认为只有科学的进步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09:41 德国哲学家汉斯乔纳则与孔德持相反观点,而他的一生完整的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期间也经历了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弹的问世。 13:10 德国裔的美国籍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就认为方舟天使芯片这样的科技产品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监视和控制我们的。 13:41 马尔库塞产生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和他的生活直接相关。马尔库塞的思想在欧洲也被广泛的关注,最终演变成了法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工。 16:06 原来的牛马干活好歹有草料可以吃,现在的牛马打工给自己打鸡血,喝的咖啡还要自己掏钱。 17:08 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现代人已经沦为了单纯的消费者。 19:06 有可能未来某一天看到 AI 成了我的老板,而我成了算法的奴隶。 19:20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科技为我所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本期提到作品 电影 《奥本海默》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22 期: 本期嘉宾: 小玉老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INFJ-A,人生体验官,非典型科研博主。小玉老师的红书账号:FFiona_01 00:01:32 去年大火的这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就算你没看过也应该知道。 00:05:30 本书内容特点:纯侧写旁观者视角;围绕英惠展开的多位家庭、社会人士的多重故事嵌套。 00:08:29英惠突然不吃肉也闻不了肉味,丈夫不满,于是第一个矛盾出现了。 00:13:46 全家都劝英惠吃肉,英惠顽强的抗争,甚至不惜以自杀来威胁这件事,而这场家庭聚会就是以英惠割腕血洒现场收尾。 00:15:39 两种视角下的英惠梦境:梦是一种现实的逃离吗?它也是一种现实的反应。 00:19:26 从英惠的梦境能体会到对于英惠的命运来说,她是她命运的加害者也是被害者。 00:22:54 密闭空间里让人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味,英惠的觉醒则可能是从她对气味的变化开始。 00:26:34 英惠丈夫是很多人的写照:对外做戏给外人看,回到家里对内又是另外一副嘴脸。 00:27:31 本书对女性工具化的描写体现韩国社会的男权理念。 00:30:20 在同样一个社交场合中男性通常表现出自恋。每个人都闻不到自己的气味,就像每个人可能都看不到自己的一些缺点。 00:37:19 体面而坚强的姐姐发现妹妹与自己的丈夫有染之后,选择了平静,而平静之下包含的是其巨大的隐忍和委屈。 00:39:50 对书中非常出彩的两位配角的点评。 (1)J先生:在情欲爆炸的边缘及时地克制了自己的欲望,J先生是有自己的道德约束的,与姐夫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绝对的理性和绝对的感性体现的是人物思想的冲突。 (2)P小姐:典型的前女友,与姐夫互为工具人,但活的比姐夫真实。 00:54:04 书中的三个角色对于性都有不同的认知。 00:59:34 婚姻中的“木桶原理”:婚姻中的双方并不需要长时间的去面对关系之中的最长板,而是要不断的去修补关系中的最短板。 01:07:02 本书非常巧妙的是把各种各样的人格特质因素都拆解到了不同的角色身上,让每一种角色的某一个个性问题极度放大。 01:09:24 英惠临终时身处良好的一个医疗环境却让人感受不到医疗环境对其生命的尊重;英慧完成了最后的异化,退出了肉食世界的竞争。 01:13:20 对书中原生家庭之中亲子关系的解读:英慧父亲与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关系体现东亚家庭对于人性舒展的教育不完整。 01:17:45 选择了安乐死的琼瑶与红斑狼疮患者沙白白: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但是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 01:23:21 从诺贝尔奖到各种女性主义题材影视作品,2024年像是一个女性主义的元年。 01:24:29 姐姐仁惠在本书最后给读者点燃的这么一小簇火苗,我希望它能种到每一个身处困境的女性的心理。 01:25:41 不要拘泥于站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这个世界,人性之间的不理解需要我们多做沟通。 本期提到作品 影视 《再见爱人》 《爱,死亡和机器人》 《热辣滚烫》 《好东西》 图书 《黄色墙纸》 《香水》 《看不见的孩子》
开单第 13 期: 本期主题: 你以为你想到的就是你以为你想到的吗?你如何确定你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各种信息的真实性?本期又回到了咱们《街头哲学》时间,就来聊聊关于《街头哲学》这本书中提到的思辨哲学观点的探讨。 01:18 通过工具推送的海量的数据里面哪些信息是真实的? 请把你最常用觉得最好用的搜索引擎打在评论区。 02:53 作家芬克与其学生的故事:写论文时找老师的文章作为引用不可行-你们不可盲从,也不可迷信于权威。 03:45 笛卡尔的理性分析主义:拒绝权威,理性是判断所有信息真实性的唯一原则。 04:11 笛卡尔其实是个军事间谍,很像007。 06:42 作为严谨的哲学家笛卡尔,对于两大爱好赌博和美女可从来没有放弃过。 08:50 这条裙子到底是什么颜色,人类的感受和描述是否都能代表真实? (图片里是原始照片,我相信很多人现在都认识是白金色,但别着急回答,多看看裙子的周会,想象周围的环境,看一会,你可能就不这么觉得了……) (这是一个2015年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出来像素渣渣,我是无法分辨的,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裙子颜色之争”或者类似的关键词,都可以找到,也可以在知乎看这个问题和答案。如果感兴趣,可以在留言区我们讨论一下!) 10:07 思辨思想实验“缸中之脑”:我怎么知道我的感官不是被一个更高级的智慧体操控的呢? 10:58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人类不是虚无意识产物,他提供的其实是一个证明思路。 13:40 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即使是理性的,又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约翰·洛克提出了“主要品质”和“次要品质”的甄别方法。 17:30 哈佛大学哲学家皮尔斯、詹姆斯的实用主义认为对你有用的信息就是真实的信息。 19:10 怀疑学派之父皮浪放在职场就是杠精,放在互联网就是键盘侠。 20:20 罗素:辨别真伪应该采用更为中庸的态度,不是一味的怀疑,也不是一味的相信。 20:54 卡尔·萨根提供了判断信息真伪的更多实际可操作方法:适度怀疑+3个及3个以上独立信息源的论证;我们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容置疑观点,都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 22:58 我自己对于互联网信息的处理方法:(1)选择搜索后第一个页面靠下的信息。(2)用其他搜索引擎进行二次验证。 本期节目彩蛋:最终极的辩别方法,放在了这首歌曲里。 本期提到作品 电影 《盗梦空间》 《黑客帝国》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21 期: 本期嘉宾: Jenny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教育行业从业6年+,媒体行业从业7年+ Summer老师,躺不平又卷不赢的新能源企业的公共关系负责人 这是2024年的播客的最后一期了,2024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是我看似自由,但也忙碌的一年,其实有些心境回头来看,还是挺复杂的,用这一本《小导演》给自己的2024画个句号,就像书里所说,“这本书,只是想给那些还在漫长等待中独自摸索的人一些安慰。”以此自勉和共勉 02:51 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本书,Max:在万圣书园发现了这本书是喜欢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导演写的,15年前出版的书现在看也毫不过时。 Jenny:魏德圣导演为什么可以成功驾驭《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两种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是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动机; Summer:在身边朋友都在失业的情况下,本着未雨绸缪、借鉴学习的态度去看这本书,书中写的“等待中的人”符合我当时的心境。 07:15 人为什么会焦虑,是因为你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可以做的事情很少。 09:41 人在失业后的等待期间会有的两种心态:随遇而安或者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突破等待期,做更积极的准备。 14:17 关于mbti的讨论:区别你到底是e人还是i人的依据是你是从外界获得能量的方式:Max从entj变成infj。 Summer:我是enfp, 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i人,后来我发现我偶尔也需要蹦迪到天明。 17:30 其实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都是50%。 18:20 宿命论认为人的一辈子的是按照设定的方向走,跟你努力与否没有关系。 21:00 路径规划能力是从目标往前倒推第一步应该做到哪儿,中间路径会自动闭合。 27:20 面对失业的积极心态,魏德圣导演说:“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必须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比较有尊严。” 36:07 Gap期会经历的三种心态:无助且自我怀疑、卷自己、自洽。 42:10 魏德圣导演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能力,是因为他可以把这种质疑转换成对生活的一种嘲讽。 44:50 书中穿插写了黄金鱼将给我们印象深刻。 Max:当你知道外面世界你永远无法碰触是一件非常悲凉的事。 Summer:读到鱼的内容心情愉悦,充分享受看戏,尤其是鱼的独白把自己的小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鱼的形象是在映射导演自己身处环境。 Jenny:黄金鱼将撒母耳原型是以色列最后一位侍师,可以看出魏德圣导演能在困境中依旧保护着自己的尊严。 50:20 我们要吐槽:这本书的所有电子版都缺页。 51:40 魏德圣导演的母亲得知魏德圣缺钱,偷偷地用透明胶给他在衣服内兜里藏了一打钱,这个举动打动了我们所有人。 61:51 李安导演和魏德圣导演的成功源于他们都是会等待的人,而且他们还会思考,会克制。 64:04 在逆境中不去跟现实碰撞,顺流而下,人生当中有很多迂回的路可以走,不必急于求成。 68:44 “如果文明让我们卑躬屈漆,那就让你们看到野蛮的骄傲。”《赛德克·巴莱》唤醒我的民族自豪。 本期提到作品 电影 《赛德克·巴莱》 《海角七号》 《双瞳》 图书 《能断金刚》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20 期: 本期嘉宾:Liz 老师,播客《入场邀请》主播,民主党派人士,经营一家文化咨询公司,主要负责:文化出海 创业咨询 品牌整合营销。前头部央媒最年轻总监、独角兽公司CMO、网红消费品合伙人。 00:02:14 关于亲密关系、爱与自由、财富,《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让人突破内心枷锁的书。 00:03:16 节目历经波折,第一次录制的素材丢了,于是节目获得了宠粉效果的平方。 00:06:36 《被讨厌的勇气》以问答体写成,两位作者以迷茫的青年人向智者求教的形式呈现图书内容。 00:08:3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冰山理论创始者:只有深挖行为背后的认知模式才能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00:09:40荣格:人格配型分析-MBTI就是从荣格的理论来的。 00:11:09 阿德勒:书中引用频次最多的心理学家-使用自卑心理学、目的论,人生课题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洽。 00:12:10 讨好型人格、情感双向障碍本质上的解决办法是解决我们在追求自我与不同处境之下的自我之间如何令自己活得舒适的问题。 00:14:37 我们如何对待伤痛的本源:弗洛伊德认为伤痛来自过去,阿德勒则认为伤痛来自于我们对未来的担忧。 00:18:04 真诚的表达需求本身就很酷,因为你能看到自己真实需求。 00:22:25 咨询师为什么一直在提问?他们最大的帮助是给我提供了自我对话、自我拆解情绪的方法。 00:31:03 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理性的方式去处理焦虑症、抑郁症: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去表达,给情绪找到出口。 00:40:19 工作当中如何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你看世界如何,世界就会以什么方式来对你。 00:45:09 Max如何面对自己的妒忌。 00:51:00 关于人际交往的原则,Liz:不想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人,做播客学会了示弱,学会找到合适的人请教方式方法,但是失去了并肩战斗的朋友。Max:我们能交到更好的朋友,有可能就是因为对方比我们迈进了一步。 01:03:17 关于处理亲子关系,我们界定爱理解爱的方式是否过于狭隘? 01:03:53 阿德勒的理论更强调目的:如果我无法改变处境,我如何在当下做事,把未来当作现在行为的结果? 01:15:12 我经常在人际交往之中被“我是否有用”困住,但是朋友之间其实需要互相打扰,底层是我们都希望被别人认可。 01:22:00没有惩罚,人们是否会做更多不好的事情:凌晨三点没有摄像头的路口,你是否有勇气闯红绿灯? 01:31:13 佛学哲学如何面对困扰自己的念头:第一步就是接受,看到当下,让它变成我们可以真正放下的东西。 01:35:01 不畏过往不惧将来,祝福大家拥有爱自己的能力和让自己幸福的福气。 本期提到作品 影视综艺:《再见,爱人》
开单第 12 期: 本期主题:我们天天说话,但语言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是怎么搞乱人的思维的,它又是怎么一步步成为现代人焦虑和抑郁的一个成因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说人话的重要性。 00:07 几段行业黑话说说同一领域,估计全能听懂的人不多。 01:53 语言不是大锅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盒饭。 04:24 通过语言来交流这件事儿到底有多不靠谱? 06:01 李行亮的青团不是麦琳的青团;经验语言体系制造的误解产生出“你为何如此不了解我”的隔阂。 08:19罗素认为,每个人说的都是私人语言,这个会造成彼此误解。跳转使用公用语言去操控他人。 10:02 杨子的“万恶度为首”,烟草公司的“反吸烟协会更希望年轻人因为吸烟患癌”理论,语言的PUA力 12:06维特根斯坦认为信每个人都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语言的功能性理论。 15:50 掌握语言的本质要看它的功能,它的功能之一是划定界限和享受特权。语言体系给人造成的情绪伤害 18:16 《再见爱人》里,麦林如何一直在用自己的语言体系去侵占李行亮的表达空间的? 19:41 如何避免语言体系不适?对于已经情绪受损的人,应该如何缓解? 23:14觉得很难立即的听友们,恭喜,你是个正常人,说明你的情绪自控能力足够。这样才是对的! 本期彩蛋,做了一个小的投票,大家选选看。
开单第 11 期: 本期主题:又到了我们《街头哲学》的时间,今天借着《好东西》里的前夫哥的例子,聊一个平常可能不太能想到的问题:男人,要有女权思维么? 00:07 《好东西》,有点儿东西。 01:39 虚拟辩论的导火索,男人应不应该参加女生专属节日的游行。 02:40 男生观点:女权主义就是穿了裙子的大男子主义,而且现在的女权是对男人的敌视和歧视,所以坚决不赞同男人成为女权主义者。 04:30 女生观点:男生的说法是在污名化女权主义,而男人应该成为女权主义者,难道19世纪的美国,必须是黑人才能反对奴隶制?废奴主义者是为了要奴役白人吗?之所以不赞同,是因为男生是既得利益者。 06:49 我们来介绍一下:女性主之母波伏娃,出生在巴黎中产家庭的“坏女孩”。 08:17 虽然伤心不已,波伏娃却坚决拒绝了萨特的求婚,她和萨特制定了一种“开放式关系(Open Relationship)”,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到各种波伏娃和萨特的相关资料。 10:43当代女性圣经 《第二性》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但波伏娃却遭受,非议,谩骂甚至人身攻击。 12:42 社会文化属性,从小就开始塑造女性为“女性” 13:58 贝克德尔测验,你看过多少电影或集剧是女性友好的? 14:28 “第二性”不是指女性的“第二性征”,而是,女性是被社会创造出的“第二性别” 14:55 西班牙哲学家加塞特不同意波伏娃的观点,他认为,女权主义是把平等神话的暴政强加给了我们所有人。 16:01 当性别权利的问题从平等化的追求变成了对等化的追求,会出大问题。 17:38 曾经的公用非圣剑,寻求了数量上的对等,实际上并非“社会机会平等”。所以才有了“占领男厕”运动。 18:52 “魔法打败魔法”,欧洲目前在就业上采取的“强制限定比例”做法,但也会产生新的“机构性压迫”。 21:00 性别权利的问题,最终的形态也许是不再区分到底是男权阵营还是女权阵营,我们面对的个体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结尾彩蛋,最近在开车时候听到的一首Rap,其中歌词很具有女性的力量,分享给大家!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19 期: 本期嘉宾:德福 《不太保险》主理人/保险代理人/前滴滴资深工程师/知乎优秀答主/目前养育一个人类幼崽 00:01:11 不太保险主播串台来聊聊《道德与市场》 00:02:34 太阳底下无新事,当代人们对保险业的困惑,保险从业者的问题,在100年前的美国原样发生。 00:04:48 本书作者与译者,串起了个保险宇宙。 00:06:37 那些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其实保险只分人身险和财产险。 00:08:13 你身上的保单,可能比想象的多,也许当年银行莫名其妙跟你说存个理财,其实是个保险。一个可以查到自己身上所有保单的APP。 00:09:56 《西虹市首富》里那种穷小子突然接到电话必须接收一笔保险遗产的故事情节,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 00:14:05 为什么人身险比财产险在市场上难推广?在西方世界就连推广人口普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00:17:58用钱去给生命定价,是要取代神的工作吗? 00:19:27 现代保险如何解决这个道德矛盾的?曾经的一个硬核广告语:“我不知道妇女们喜不喜欢人寿险,但是寡妇们都很喜欢。 00:21:55 保险行业发展最大的阻力是男人。 00:23:12 人寿险发展历史的两个外部因素·:1、1840年的美国社会上没什么闲钱;2美国城市化建设需要把一些风险转交给经济手段去控制。 00:26:29 如果汉朝时卖给边境人匈奴入侵险,大概率能成立。两个和经济学呼应的保险例子。 00:31:14 同样的保险很有可能你在广东省买的比在北京买的要便宜,我国的两套生命表。 00:32:54 精算是怎样在保险产品中运作的? 00:34:43 保险公司经营中的费差、死差、利差。 00:36:48 为什么曾经中国人觉得保险是个特别不靠谱的行业? 00:38:30 现在,你不接这个电话,我就拿不到佣金。 00:39:22 人寿险发展史第三个外部因素:政府和法学家对于保险的态度的变化。神父是第一代保险代理人。 00:42:17 保险的产生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创新,带来了新的伦理和社会上的思考。 00:43:41 一个程序员卖保险,听起来好像挺惨的,但是一个保险代理人还在写代码,就听起来好励志。 00:44:01现在的AI 就像当年的宗教改革。 00:45:02 我们这一代人探讨道德,下一代人讨论市场和商业。 00:47:12 AI生成的播客没有灵魂,播客听众最终认的是人,是主播鲜活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情绪,播客节目是聊天的副产品。 00:50:29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00:57:31 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 01:00:03 如果发生有人为200万投保额铤而走险怎么办?保险调查员比警察更热衷于破案。 01:04:29 奴隶主给奴隶买保险,和现代公司给员工买保险的区别。 01:05:49 老公一查家里的配置,老婆给自己买健康险,给老公买的是人寿险。 01:09:12保险是现在社会三大金融支柱之一,每个人更应关注自己所具有的各项保障到底是什么。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 道德与市场 (豆瓣)(douban.com) 迷失的盛宴 (豆瓣)(douban.com) 生老病死的生意 (豆瓣)(douban.com)
开卷有益(kai juǎn)第 18 期: 本期嘉宾:桃桃,本科top2,硕士在爬藤。喜欢读书和瞎想,拥有一档播客《无用书斋》。是瑜伽和冥想的入门小学徒。life-long learner 01:51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部美国经典科幻小说,其实是一部了科幻外壳的爱情小说。 02:58 如果回到18岁,我就会提示我妈先买股票,后买房。 05:16 故事从6岁的女主克莱尔在后院玩的时候遇到41岁的男主亨利开始。亨利陪伴了她的童年和青春期。 13:05 20岁的克莱尔遇到了28岁的亨利,但和想象中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完全不一样! 17:02 最残忍,但最真挚的告诫:两个相爱的人不可能永远在一起。用时间完成的浪漫问答。 24:50男编剧和女作者对于男女关系之间细节的不同处理方式。 32:17 我陪你成长,你陪我成熟。 34:05 特别可爱又深刻的男二。 36:15 克莱尔最终悲剧来源是父亲和哥哥。 38:35 七年之痒存在吗?感情和婚姻不是一套体系,用一个制度去规范一种感觉,本身存在巨大冲突,也是家庭伦理剧热播的原因。 40:50 现实中,让一个人成长的那个人,大概率不是最终的丈夫和妻子。 42:01 西方“时间穿越”文学中普遍涉及的自由意志的问题,在东方哲学当中用“轮回”轮避开了关于自由意志对于因果的影响。 44:06 第一次在节目里推荐的剧比书好! 49:27 《你们这帮傻瓜》一个“我睡了我自己,爱上了我自己,生下了我自己”的完美闭环阐述了时间悖论故事 55:20 《信条》,你觉得挺好看,我觉得好难看,你觉得超感动,我觉得完全没被感动到,这是男女差异吗? 01:00:56 “我觉得我们这期节目会是一个特别大的突破,就是从来没有人在音频里面把这件事讲明白” 01:04:52“我每次都在尝试搞清楚每一个主角他到底是从哪个世界来的?他是在哪个点产生的?他会在哪个点和另一个人湮灭掉?这件事情是怎么循环起来的? 01:07:13 诺兰的作品会push你反复到电影院里看,反复贡献票房。 01:07:47 《信条》开篇的浪漫、文学、精英质感暗号解读。 01:08:18 《守夜人》,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坏人。这才是好的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现实的世界观,构建一个真实的魔幻世界。 01:10:59 《源代码》,这是一个利用时间循环完成的科幻故事,但结尾的时候却是一个“意识科幻” 01:17:21 这期聊时间,下期科幻系类,我们就聊意识,对于博尔赫斯,盗梦空间和红辣椒的讨论。 文章和书籍: 《你们这帮傻瓜》 守夜人 (豆瓣)(douban.com) 忒修斯之船:S. (豆瓣) (douban.com) 源氏物语 (豆瓣)(douban.com) 冰与火之歌 (豆瓣)(douban.com) 电影 环形使者 (豆瓣)(douban.com) 信条 (豆瓣) (douban.com) 源代码 (豆瓣)(douban.com)
本期主题: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虽然习以为常,但是询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为什么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街头哲学:人间清醒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认知》这本书中的一个问题,拥有多少才能拥有幸福 01:14关于购物成瘾可以回听往期节目:《你怎么停不下来?你成瘾了吗?》 02:05 本期主题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 03:20 2016年奥运会马云资助获奖女排,突如其来的拥有会让人幸福吗? 04:06 信小呆通过支付宝中华锦鲤1亿元奖金,但是过得比没中奖时还穷。 07:35 最幸运所以最穷,网红挣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10:34 2020年信小呆宣布1元钱转让锦鲤身份,送房送车,但成了诈骗? 12:20 中奖诅咒?2008年,湖南小伙陈某中了1000万大奖4年花光最终涉嫌信用卡诈骗被逮捕。 14:10 中奖者通常本身生活就贫困,无理财意识,对待金钱态度随意,辛苦挣来的钱反而更值得珍惜。 14:51 美国多利斯·莫瑞中奖五百万美金,中奖后一年被前男友杀死。 17:30 工作伦理说:打工是为了花钱,所以花更多钱需要打更多的工,但其实金钱心理学告诉我们时间自由是财富带给你的最大红利,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未来不打工,而不是花更多的钱打更多的工。 18:55梭罗与大自然两年间的完全融入,他只想要过纯粹、自由自在的极简生活。写成了著名的《瓦尔登湖》 21:07 年轻人烧掉了信用卡跑去荒野生活拍成了电影《荒野生存》。 21:25亚里士多德认为贫穷是一种邪恶,仅仅拥有财富也不能让我们幸福,应该追求成为中产阶级。 23:20 郭德纲:钱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的作用,真正做得好的是“财主-做财富的主人”。 24:40 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本质在于平衡。而不能相信有道理的废话:挣钱的目的是有目地挣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