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凉山筒裙到河南老宅:一场关于真实、记忆与创作的对话 大家好,这是一期围绕纪录片创作、真实与谎言的边界以及个人记忆与情感展开的播客。节目邀请了纪录片导演陈东楠作为嘉宾。 开篇回顾了《旷野歌声》《历历如画》等东楠代表作的创作细节,包括拍摄中的挑战、翻译的难点以及作品所呈现的独特视角。随后,话题延伸至个人的成长记忆,主播们分享了老家的变迁与童年印记以及旅行趣事,展现了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片段。 核心讨论聚焦于陈东楠新纪录电影《清花的五月》,深入探讨了影片中凉山彝族女孩的“换筒裙”仪式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拍摄过程中“半设计半随机”的创作模式,由此引发对纪录片真实与虚构边界的思考。此外,嘉宾们还围绕“是否告知亲人病情”等生活场景,交流了对真实与谎言的理解,呈现了不同个体在面对真相时的态度与。 00:40回忆与嘉宾陈东楠相识契机 01:26提及作品《旷野歌声》、《清花的五月》、《历历如画》及其内容和翻译 04:58短片与纪录长片的拍摄意义 06:28罗飞分享近期带孩子去英国威尔士的经历 07:39小时候有特别印象深刻的度假去处吗? 07:53东楠回忆河南老家村子,村民因她长得像父亲而认识她,但有疏离感 10:16老房重建:爷爷家老房因破旧推倒重建,拍摄了拆房过程 13:23罗飞带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同去威尔士度假,父亲在熟悉环境中状态变好 14:31一天分享浙江丽水旅行:入住村中酒店遇蝙蝠 22:00陈东楠新片《清花的五月》影片围绕:凉山彝族女孩初潮后需“换筒裙” 23:30服饰意义:彝族女性一生穿三次新裙(初潮、结婚、葬礼),是重要仪式物品 25:30拍摄过程中主人公怕镜头,与朋友同行时会更放松(但因生活单调,对拍摄好奇) 28:00拍摄定义为“共同创作”,基于女孩愿望设计框架,保留即兴发挥 31:00“没有办法只去描述现实的困境,去拍一个实现愿望的片子,对她们来说更有满足感” 34:35在First展映时被批“不是纪录片”,但她认为创作先于分类,真实与谎言本就难分 37:21罗飞分享对“真相”的执念:从小对谎言敏感,觉得被骗比负面真相更伤人 41:00关于“是否告知亲人病情”的探讨,不同年代的人对“真相”需求不同 54:15一天分享种植物时被邻居负面评价(“太晒”“种这么多干嘛”) 提及作品: 《清花的五月》 《旷野歌声》 《偷》 《历历如画》 花絮: 一天种的植物 一天艰难取到家中钥匙 主播:罗飞、罗一天 助播:周老师 嘉宾:陈东楠 剪辑:方改则 插曲:罗一天 设计师:Luther Jones 文案:唐欣怡 请听友们多多分享我们的播客节目! 联系节目组,将自己的问题发送至微信官方账号(搜索 "飞天胡说"),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我们正在考虑每个月会进行一次听友问题的回复,感谢大家的留言~ 为回馈大家的支持与喜爱,我们建立了听众群,欢迎各位进群与主播们畅聊播客相关内容!加入听友群,请添加wx:feitianhushuo(近日账号出现问题,我们会尽快处理,想要加群的听友请稍后,届时我们会另行通知) 另外!我们在小红书、抖音平台的同名账号下发布了许多有趣的花絮,快来收看并持续关注我们吧 商业合作:飞天胡说节目商业合作持续招募中,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添加wx:Yizi_group联系我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