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5 在硅谷当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内容简介】 你是否曾经羡慕过在硅谷工作的机会? 你是否以为硅谷只是一群天才在喝着星巴克、敲着代码的地方? 作为科技创新的发源地,硅谷就像一块孕育无限希望的沃土。 但这里也拥有近乎全美最高的税率和生活成本。 在这一期的播客里,我们将揭秘那些硅谷打工人不会告诉你的事情: 在硅谷当一名普通上班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快加入我们,去看看硅谷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像电视剧里展示的那样光鲜亮丽。 片尾音乐:"Stretch Your Face" - Tobacco Shirt (美剧《硅谷》主题曲) 封面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导航】 01:45 湾区两大特点:无聊,气候宜人 03:49 湾区的“硅谷神话”是如何创造的? 12:00 湾区的打工人肯定没有国内那么卷,但创业者可就另说了 17:20 很多地方说要“再造一个硅谷”为啥根本造不出来? 23:49 从湾区“前辈们”创业成功经验来看,最重要的是要融入硅谷的创投圈子 42:45 湾区“打工人”和国内打工人最大的区别竟然是…… 58:37 湾区生活生活成本 到底有多高? 01:03:19 湾区教育和医疗水平咋样? 01:08:22 听歌🎧专用链接🔗 01:11:04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本期特邀嘉宾】 珊姐,坐标深圳,互联网大厂打工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71分钟
1k+
1年前

No.44 来“坡县”和“港村”旅游之前,你可能会想提前了解的事儿

【内容简介】 今年春季开始的中新30天互免签,让国内游客在香港之外多了一个选择来体验“资本主义社会”。 这期节目,我们想跟大家分享在这两个城市生活和旅行的有趣体验,为你揭开这两座城市元文化魅力的一角。 你有计划去新加坡和香港旅游吗?你的攻略上有哪些计划?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片尾音乐:Our Singapore——林俊杰 封面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导航】 03:55 新加坡🇸🇬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有牛车水、鱼尾狮、帆船酒店,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印度 12:38 来香港🇭🇰玩,请不要跟着小某书逛网红景点,多去探索城市的小众角落,比如深水埗 19:38 来香港推荐大家多尝试不同种类的西餐,专门打卡港式小吃、茶餐厅和咖啡厅属实不必要 28:52 在新加坡,可以尝试印度菜等不同族裔和社群的美食,另外新加坡的社区餐厅也十分值得体验 38:21 一个关于新加坡的小知识:新加坡是不允许吃口香糖的,你也买不到口香糖 40:39 在香港,地铁站内饮食,闯红灯,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甚至不小心坐到东铁线头等座都会被罚款 52:09 之所以香港、新加坡这样的地方会吸引人,正是因为你可以畅所欲言,越是多元的社会,越没有什么禁忌 56:40 目前在香港,讲普通话和英语就可以“横着走” 01:05:00 好心:新加坡真的会取代香港吗?我觉得不一定 01:13:33 Siyu:说新加坡超越了或者取代了香港,我觉得噱头偏多 01:23:33 听歌🎧专用链接🔗 01:25:58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86分钟
99+
1年前

No.43 求而不得若想开,愉快活到九十三

【内容简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 “求而不得”的经历。 求而不得,可能是申不上的学校,拿不下的甲方,赢不了的比赛,达不成的合作,追不到的对象,甚至可能单纯就是…咽不下去的那口气。 回想起既往生命中的求而不得,今天的你是什么感受呢?释然?耿耿于怀?选择性遗忘?赋予它全新意义?还是说…压根就完全忘记了? 俗话(meiyou)说得好,念念不忘,必有回想不开。本期节目,就让我们一起聊聊那些曾经的“求而不得”。 片尾音乐:送你一朵小红花——赵英俊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3:11 李彤:我妄图希望用钱来弥补自己的懒惰,但是失败了,事实证明钱不能补拙 08:18 好心:我的求学经历更像是我努力求了,但可以接受不得的结果 14:01 烜赫:我的人生到目前为止没有特别想求过什么,或者说我的目标在不断调整变化 20:55 Siyu:我的人生信念是,只要是我想要的就一定能拿到 26:43 我们的人生多多少少取得一些成就,还是因为我们在每个当下都会努力、都想赢 34:17 李彤:我目前的人生态度就是“所得即所愿”,这也是这两年慢慢改变的 39:13 好心:随着人生的经历增加,你会对很多事情祛魅,你“求而不得”的感受就会越来越淡 43:41 Siyu:我现在有一个“三年五年原则”来判断一件事情对我是否重要 46:30 在更多的考虑家庭等人生其他因素之后,我们会更少有“求而不得”的心态 53:35 Siyu:《百元之恋》和《热辣滚烫》两部电影女主的落脚点其实非常不一样 56:03 好心:在湾区,我观察到东亚学生和求职者有特别强和特别普遍的“做卷子”心态 01:01:05 Siyu: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求”? 01:05:31 好心:我觉得对于烜赫这样的创业者反而是最需要放弃“做卷子”心态 01:10:00 听歌🎧专用链接🔗 01:10:28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70分钟
99+
1年前

No.42 内地、香港、硅谷搬砖人交税大PK

【内容简介】 春天来了,又到了千万个搬砖人报税的季节。 每个月直接收到税后收入的你,算过自己交了多少税吗? 或许你已经告别打工仔身份,自己当老板,有什么合法节税的好方法吗? 听说香港个税特别低,是真的吗? 美帝资本主义打工人又是怎么交税的呢? 第18期和24期节目中,我们曾经聊过《北京、香港、硅谷买房大PK》。本期节目中,横跨四地的主播们再次聊聊钱。这次交税大PK中,让我们一起看看,哪里才是打工人的天堂。 片尾音乐:Money - Pink Floyd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4:20 内地打工人交税一般用到的是综合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 05:45 香港的打工人一般要对三种收入进行交税:薪俸税,利得税和物业税 07:13 在美国,你领取失业金和退休金也是要交税的 10:26 内地创业者的交税情况会有多复杂?可能覆盖了所有的税种 14:07 想创业?先听听运营一家小微企业要交哪些税! 23:37 中国明星挣 1000 万交 45% 的税,美国明星羡慕吗? 25:59 美国神奇的税率,夫妻两个人交税会有 Marriage Penalty 29:03 香港真的是低税天堂吗?真的! 34:20 美国的州税有多离谱?人们越想去的州州税越高 38:11 内地和香港的个人所得税分别占政府财政收入多少? 40:09 内地报税 Easy 模式:一个 App 解决所有问题 45:57 强大的 IRS 只负责做表格,报税还得美国人民自己来 48:06 香港打工人每个月拿到的工资都是税前的,然后每年需要打工人自己去给税局报税、交税 01:00:11 烜赫:国家每年都要给我退税好几万 01:04:49 为啥你的朋友年底的时候会找你开他们公司抬头的发票? 01:15:12 香港有一些神奇的免税额,比如单亲免税额和供养兄弟姐妹免税额 01:28:00 在美国捐衣服每年甚至可以抵扣 1000 刀的税 01:36:22 听歌🎧专用链接🔗 01:40:26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100分钟
13k+
1年前

No.41 那些让我们爱过的恨过的掏过腰包的 App

【内容简介】 幸或不幸,这似乎是一个无法离开智能手机的时代。 有没有哪些特别的app是你的最爱?你又会因为什么而特别讨厌某些app?在全网都是免费午餐的今天,你还在为哪些app买单?哪些手机功能让我们困惑,而传说中的手机监听是真的吗?本期节目中,身处北京、香港、美东和美西的四位主播一起聊聊这些话题。 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app吗?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哦~ 片尾音乐:浪漫手机——周杰伦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1:16 在香港,做金融对工作帮助最大的两个 App 竟然是…… 04:45 跑路的媒体人在美国最爱用的 App 竟然是…… 06:35 硅谷程序员在湾区为何会喜欢那些小而美的 App 10:36 人在帝都,深刻感受到国内的 App 越来越集成在一两个入口了 13:38 你们会为哪些“真爱” App 付费? 37:10 你们会因为什么而特别讨厌一个 App ? 45:59 敲黑板!专业人士解读:为何你会在你喜欢的网站上看到第三方的广告 47:35 人生活久见!你们遇到过哪些让你觉得非常迷惑的 App ? 54:27 我们的手机 App 真的在监听我们吗? 01:01:34 听歌🎧专用链接🔗 01:02:33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62分钟
99+
1年前

No.40 小时候的年味儿不在了,而我真的怀念它

【内容简介】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假期的脚步终于终于终于近了。 元旦之后,春节之前,这段日子似乎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等过年”。 管它年味是不是变淡,管它春晚是不是让人无奈!甲方的指示,老板的吩咐,做不完的项目,算不清的账务,都明年再说吧!春日伊始,《名字先不急》陪你一起过!大!年! 片尾音乐: 恭喜发财——刘德华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1:34 李彤:我今年过年会是跟好心一家人一起过年 02:43 好心:我们平时过年都是一大帮朋友一起过年的 06:21 烜赫:我老家是河南的,我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今年是第一次带孩子回老家 07:28 Siyu:今年我和父母都会来香港过年,也是第一次 07:47 从每一年的新年结束到过年结束,整个中国都是“半停运”状态 13:23 李彤:我工作后前几年基本上都申请了过年值班,过年习俗看自己心情执行 15:41 好心:我们孤悬海外,每年过年都会很认真得炒一大桌菜 18:51 Siyu:这几年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但是还是会全家一起看春晚 20:36 烜赫:看春晚和打牌是我们家里过年的两个重要主题 23:04 小时候你过年喜不喜欢放炮?过年拜年会不会给长辈磕头?会不会期待买新衣服?有没有兄弟姐妹们带着你一起玩? 36:05 Siyu:我特别想要吐槽微信抢红包这件事,让现在年味特别淡 37:37 好心:互相抢红包是我在国外过的特别有年味的一次 44:01 李彤:因为远离家乡,很多过年的习俗都是自己选择的 45:45 烜赫:我不喜欢的过年习惯是三十晚上的年夜饭会接下来吃到初五 48:49 Siyu:我们家的习惯是不吃年夜饭,结婚后才开始跟公公婆婆一起吃年夜饭 52:11 李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工作第一年接爸妈来广州过年 53:25 好心: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过年是那年给全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 55:26 Siyu:我印象最深刻是 2021 年,人生第一次没有跟父母长辈一起过年 59:14 名字先不急四位主播给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01:01:30 听歌🎧专用链接🔗 01:02:34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62分钟
99+
1年前

No.39 快35的人了,生不生娃的决定咋就这么难

【内容简介】 春节近了,催生大军的脚步也近了。 生还是不生,什么时候生,这大概是横亘在很多城市大龄青年心中的一道坎。 生育,可能意味着生命体验、责任压力、心理建设和经济储备。做出生育决策有怎样的心路历程?男性和女性的思考过程有什么不同?支离破碎的世界,该如何对一个新生命负责?在规划自己生育的路上,有遇到了哪些压力?本期节目中,四个临近35的主播和大家一起聊聊生育决策。 你是如何做出生育决策的?非常期待听一听你的想法。 片尾音乐: 我记得——赵雷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2:17 李彤:去年结婚的我,更快受到了“催生”的社会压力 05:15 烜赫:别生啦!太烦啦!真的遭不住啦! 09:36 Siyu:我对生育的计划经历了三个阶段 16:05 好心:我会从工程学的角度来分解生育这件事 25:39 Siyu:男性和女性在生育决策上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29:17 李彤:我恐惧生育的一个原因是恐惧对于孩子的无限责任 31:23 Siyu:我的生理机能出现了断崖式下降让我产生过焦虑 34:03 好心:不确定性其实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生机和变化 40:38 烜赫:我一直以来的态度都是只要条件允许尽量早生孩子 45:22 李彤:我恐惧生育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太糟糕了 50:40 Siyu:要不要孩子只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我自己要不要一份人生体验 55:25 好心:我和我太太认真探讨过我们未来的孩子会不会上火星 01:00:07 好心:我们讨论生育的时候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在跟自己做斗争,甚至把生育当作是一个巨大的代价而拼命找补一些好处 01:05:42 烜赫:我结婚后快速生孩子就是不想让父母催我 01:07:12 好心:我父母只会给我旁敲侧击的压力 01:10:39 Siyu:我的生育压力来自三个层面 01:18:51 烜赫:只要你想明白要生这件事就可以努力尝试 01:19:45 好心:不是所有人都要生孩子,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生孩子 01:20:27 Siyu:最核心的是要自己想清楚,一定是为了自己考虑 01:24:50 听歌🎧专用链接🔗 01:29:50 先别走!还有一个小彩蛋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90分钟
1k+
1年前

No.38 【加更】2023寂静无声的夜里主播们都在看什么?

【内容简介】 还记得我们22期、23期分享的《Think Like A Feminist》,29期、30期分享的《金榜题名之后》以及36期分享《噪声》吗? 应咱们听友们的要求,今天三位主播整理了一下2023年我们读过的“书”。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一本本的书,也有让人充满怀旧的、感慨的、厌恶的还有感动的情绪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它们是我们在这美好又不美好的一年里获得的少有的精神食粮。 本期分享的所有意见都非常主观,希望朋友们辩证着听一听。好与不好,还是看了原作品以后自己得出结论更好。有什么大家想补充的作品也欢迎发到评论区,我们一起来走出信息茧房,逃离眼花缭乱的短视频短信息,回到获取知识时那最初的快乐吧。 不知道2023年你有多长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呢? 片尾音乐: 海娃与三丫——谢兴阳/王翰闻/赵子麒/方品淇/杨茗淇/邢琛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5:50 李松蔚《5%的改变》 09:18 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14:24 罗兰·米勒 (Rowland S. Miller)《亲密关系》 16:46 罗伯特·凯伦(Robert Karen) 《依恋的形成: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 20:12 Carol Hay《Think Like a Feminist》(暂无中译本) 20:26 妚鹤《她对此感到厌烦》 22:26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Caroline Criado Perez )《看不见的女性》 24:08 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27:20 周飞舟《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28:06 艾伦·G·约翰逊 (Allan G. Johnson) 《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与生活》 29:45 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5:28 孔飞力(Philip A. Kuhn)《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36:10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奥利维耶·西博尼(Olivier Sibony)、卡斯·R. 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36:15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36:36 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37:16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39:05 好心:为什么我不喜欢看行为经济学了 40:10 Siyu:我对于理工科知识缺乏的内心焦虑 41:45 奥赞·瓦罗尔(Ozan Varol)《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43:17 好心:关于文理科知识的思考 46:36 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 49:09 好心不推荐:刘瑜《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50:52 B站UP主:小约翰可汗《奇葩小国系列》 52:50 念头不通达《龙族:重启人生》(《龙族》同人文) 55:12 武正晴导演电影《百元之恋》 59:44 肖姝导演纪录片《守护解放西1-4季》 01:01:50 B站UP主:木鱼水心《解说〈请回答1988〉》、《解说〈水浒传〉》 01:04:48 毕鑫业导演网剧《我有一个朋友》 01:06:42 谢君伟、邹靖导演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及对它的喜欢与不喜欢 01:12:33 辛爽导演网剧《漫长的季节》 01:18:14 王铮导演网剧《繁城之下》,以及悬疑的内核是什么 01:25:56 听歌🎧专用链接🔗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91分钟
99+
1年前

No.37 遗憾或迷茫,悲伤或成长,都是我们真实的2023

【内容简介】 2023,都不容易。 结婚、买房、出国;亲人离世、初为人父、辞职转行…分明都是咬着后槽牙才做出的决定,可年终最后一天回忆起来,莫名其妙地只剩下笑声里的鸡汤。 这是四个主播真实的2023,而拥有这些遗憾、迷茫和成长的人,相信并不止我们四个。 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一起干了这杯鸡汤,并衷心祝福收听节目的你,新年快乐。 片尾音乐: 此生皆欢喜——姚政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3:05 李彤:回头来看,今年我其实就做了两件事 04:57 好心:我定义2023年是“开放之年” 06:20 Siyu:我今年做了很多很多世俗意义上很棒的事情 10:42 烜赫:养娃这件事情今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不一样的感知 15:49 李彤:我今年有两件事情让我觉得略有遗憾 17:20 好心:我今年有两件事情,一件略有遗憾,一件非常遗憾 21:33 Siyu:33岁的我已经学会了不会为任何天灾人祸而感到遗憾 25:40 烜赫:今年是我的没有遗憾之年 29:35 李彤:我今年开始学着跟自己和解;Siyu:我不能接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3:47 好心:过去这一年你们有做过什么特别后悔的事情吗? 37:07 Siyu:2023年我学到最宝贵的经验是“情绪和感受是我最有力量的铠甲和武器” 43:32 好心:2023年在我看来是一个变革而不是一个周期 48:52 烜赫:2023年我开始有更多的宏观思考了 52:37 李彤:2023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是实践“第一性原理” 56:13 烜赫:我最近最大的转变是过上了之前设想的60岁的生活 59:24 好心:我最大的感受是我成为了家庭的中坚力量 64:38 Siyu:我这一年越来越多感受到开始为自己而活着 69:24 李彤:我今年脱产学习了之后自己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73:11 听歌🎧专用链接🔗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烜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76分钟
99+
1年前

No.36 人到中年高效决策实用指南——《噪声》读书分享

【内容简介】 要不要换工作、要不要买房、要不要跟随医生做手术的建议、要不要招聘那位简历一般但很合眼缘的年轻人、要不要听信“财经专家”的论点做家庭资产配置……慢慢步入中年的你,每天可能都面临太多太多决策。 每个人可能都有过因为无法下决定而头疼且纠结的时刻。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做个好决策?掏出塔罗牌和星座运势的同时,不妨也听一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怎么说。 本期节目,我们想要与你分享丹尼尔·卡尼曼的《噪声》。什么是噪声?为什么影响决策?如何降低噪声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收听节目的你,有没有什么做决策的妙招?非常期待你加入我们的讨论。 片尾音乐: 《大梦》——瓦依那 x 任素汐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创作 【本期导航】 00:40 分享书籍《噪声》📚的背景介绍 05:23 我们想要推荐这本书给大家的原因 07:58 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噪声问题”本质上都是人与系统的问题 14:25 到底什么是“噪声”?“噪声”又是怎么影响我们决策的? 25:12 “噪声”是如何影响媒体行业的?会导致哪些后果? 29:39 “噪声”是如何影响 IT 行业的?又会导致哪些后果? 35:05 “噪声”是如何影响金融行业的?又又会导致哪些后果? 47:38 小组讨论一下来做决策真的靠谱吗?又又又会导致哪些后果? 01:05:55 有哪些方法能够降低我们决策中的“噪声”? 01:22:44 在今天的这样一个大数据大模型大 AI 的时代我们思考“噪声”、思考决策的意义是什么呢? 01:32:45 听歌🎧专用链接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93分钟
1k+
1年前

No.35 驾驶座上的文化碰撞:中美“老司机”车技大比拼

【本期简介】 在这期充满轮胎轰鸣声和汽车喇叭的节目中, 两位“真·老司机”主播将带你一窥中美两个国家独特的汽车文化、驾车习惯,以及道路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不仅如此, 我们还将讨论在两国开车时所需的“生存技能”, 比如,如何在美国的高速路上沉重地应对警察的PULL OVER? 或者,在中国如何在人山人海的十字路口优雅地并线? 这些生存技巧不仅能让你在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也能让你在下次国际自驾游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球司机”。 所以,系好安全带,调好座椅, 准备好迎接一段充满欢笑和新知的播客之旅吧! 片尾音乐:塞车恰恰旺福 封面图片:由主播李彤通过 ChatGPT 生成 【本期导航】 02:13 在国内不想着考驾照,为啥在美国就非考不可? 06:20 在美国考驾照和在国内考驾照有啥不同? 10:14 在美国考驾照为啥没有“科目二”? 20:16 在美国买车和在国内买车有什么区别? 22:58 美国的车险和国内的车险有啥区别? 31:52 为啥美国人没有办年卡这种营销模式? 37:15 在美国上牌照和在国内上牌照有什么区别? 42:33 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交通摄像头? 48:02 在美国超速和在国内超速处罚有什么不同? 50:44 在美国违章和在国内违章处罚有什么不同? 01:02:53 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电动车? 01:17:16 听歌专用链接 【本期主播】 好心,坐标美国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80分钟
99+
1年前

No.34 亲爱的爸妈,有些话题它咋就聊着这么费劲?

【内容简介】 催婚催娃、时政热点、两性关系…… 与爸妈沟通的“话题雷区”千百个,总有一款适合你。 人到中年,又一次和爸妈聊不下去时,你会选择如何应对? 打个哈哈应付一下? 还是嚎啕大哭亮明底线? 或者寸土不让抗争到底? 本期节目,四位主播带你穿梭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旅程, 探讨那些容易引发爆炸的敏感话题,和他们的应对策略。 也欢迎你加入我们,一起发掘那些隐藏在平凡日常中的小智慧! P.S. 本期由于某位还在倒时差的主播技术问题呈现了全损音质,在此向大家诚挚致歉😭 片尾音乐: 《一封家书》——好妹妹乐队 封面图片:由主播好心创作 【本期导航】 04:39 李彤:女生出嫁后不能跟娘家说老公坏话?!我震惊了…… 09:33 烜赫:我能跟我父母待在一起的最长时间就是七天 22:29 好心:人在异乡,我更多的是报喜不报忧 33:46 Siyu:我爸从小给我写父爱日记,累计有10万多字,这件事还上了电视 42:13 同题讨论:当你跟父母聊防疫政策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56:00 为什么我们所讨论的某些话题会触发父母的“雷区”,但同样的问题在朋友和伴侣身上不会发生“暴雷”? 01:05:36 烜赫:在每一件小事上如果我觉得父母越界了我都会反抗到底 01:08:17 Siyu:在我的底线问题上我会暴力打断,比如嚎啕大哭 01:14:26 好心:我会重要问题上给父母一个明确预期 01:18:34 李彤:我会坦诚跟爸妈沟通,因为我妈妈是老师,她不会接受打哈哈 01:20:25 同题讨论:你的孩子长大以后,面对他们那些让你无法接受的观点/做法,你会怎么做? 01:30:18 听歌🎧专用链接 【本期主播】 Siyu,坐标中国香港,中环金融狗 煊赫,坐标中国北京,创业者,也是一个爸爸 好心,坐标美国西岸,硅谷搬砖工程师 李彤,坐标美国东岸,大龄重返校园读书的前媒体人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价值观不正常小组

94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