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社交媒体和AI的时代,年轻人的孤独感问题愈发突出。本期节目,我请到了斯坦福大学博士后裴瑞,围绕“社交冒险”这一概念,分析了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数字时代重建真实的社交连接。 7月19日下午,裴瑞将来到我在香港的线下空间“过滤气泡工作室”做一场“i人友好的陌生人社交实验”,点这里报名参加吧!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1:48 从认知神经科学开始的学术之路 03:46 青少年为什么抽烟喝酒?其实不是因为自己想尝试 05:05 什么是“社交冒险”? 06:28 斯坦福社群研究 09:10 大学课堂中的"社恐"现象与孤独感的上升 14:53 为什么线上的社交不能取代线下 21:25 更理想的社交媒体长什么样? 28:18 e人先享受世界的善意 41:10 AI永远支持你,但它无法取代现实中的朋友 52:29 如何让AI帮助而不是取代我们社交? 58:59 创造线下的社交空间,推动陌生人社交的可能性 🔗 相关链接 * 裴瑞来过滤气泡做的线下活动《i人友好的陌生人社交实验》(7月19日下午)报名链接:mp.weixin.qq.com * 过滤气泡工作室的小红书:www.xiaohongshu.com * 过滤气泡工作室的Instagram:instagram.com * Robert Putnam《独自打保龄》:book.douban.com * Jonathan Haidt《焦虑的一代》:book.douban.com * Michael Easter《The Comfort Crisis》:book.douban.com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推荐使用电脑浏览器打开) (加入会员后,可获取播客完整文字稿。)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____~~~ 音乐:Bingo - Royalty Free Kids Music by Stockwaves
本期新闻实验室播客,我邀请了“神经现实”的发起人EON,分享他们团队九年来在神经科学科普领域的坚持与创新。从最初以志愿者为基础、以翻译和内容整合为主,到如今尝试AI工具、探索付费模式、拓展多平台运营,EON讲述了一个冷门专业内容团队如何在媒体大环境变化和注意力分散的时代持续深耕、突破困境。 我们还谈到了神经科学与传播学的关联、内容创业的现实挑战、社区与未来规划,以及AI对内容生产的机遇与冲击。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1:05 学新闻,为什么做了个神经科学的号 14:08 九年三阶段:从快速发展到陷入瓶颈 23:15 如何看待微信、小红书、豆瓣等图文平台的现状 36:03 视频内容的探索与AI工具带来的变革 43:00 出海计划:英文内容、双语播客与国际合作 53:05 “人”和“钱”的问题 1:06:37 付费内容产品的理念与设想 1:23:30 AI时代,内容与教育的未来 🔗 相关链接 * 神经现实:neu-reality.com * 神经现实2025年刊:neu-reality.com * 《盲视》:book.douban.com * Andrew Huberman:www.youtube.com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推荐使用电脑浏览器打开) (加入会员后,可获取播客完整文字稿。)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12月初,新闻实验室在北京组织了一场年末会员线下沙龙。在沙龙上,我分享了自己在2024年读到的一些好内容,以及我的一些最新思考。我还请到了几位新闻实验室的老朋友,包括熊阿姨、正面连接的曾鸣、徐凯律师,还有一位是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biyi,她也是一名新媒体的创业者。这几位朋友都分享了自己在2024年读到的好东西,我们还一起回答了现场观众的一些问题。 祝大家在2025年读到、听到、看到更多好内容;媒体食谱更加健康,而且美味;希望大家不要在算法主导的无尽下滑中疲惫不堪,而要掌握对内容主动发现和筛选的权力。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福利 我们将从本期播客的留言区中,随机选出10位听众获得「声东击西」出品的2024声音胶囊兑换码。大家积极留言参与哦! ⏱ 本期时间线 02:48 方可成的分享 49:57 熊阿姨的分享 57:41 曾鸣的分享 1:02:52 徐凯的分享 1:09:55 biyi的分享 1:19:13 现场互动 🔗 相关链接 * 现场分享中提到的大量文章/视频链接,都可以在提供给会员的完整文字稿中找到,成为会员的方法请继续往下看哦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推荐使用电脑浏览器打开) (加入会员后,可获取播客完整文字稿。)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的硕士导师徐泓老师。我想访问她,并不只是因为我们的师生关系,更关键的是,她的传媒从业经历和从教经历,太值得好好聊一聊,与大家分享。 徐老师今年出了两本书:《燕东园左邻右舍》和《韩家往事》,都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我们的聊天会帮助你理解,为什么做了快30年记者、又教了20年新闻的徐泓老师,会在退休后成为历史的写作者;她怎么理解新闻和历史的关系;从她亲历的中国新闻史当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启发。 就像徐老师最后说的,如果你对当下感到迷茫,那么从历史当中去寻找坐标,去理解来时路,是非常重要的走出迷茫、解决困惑的方法。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1:49 从学新闻、做新闻到教新闻 05:04 七十年代:一代人觉醒的开始 10:44 红色年代的新闻教育 12:56 你得说人话,讲真实的东西 16:48 新闻是“人学” 19:10 做记者的最大财富 22:35 开放倒逼改革 25:01 香山红叶为何成为名篇 29:05 先突破,再解禁 35:24 用自己的脑袋去想,用自己的嘴巴说话 37:43 文字是一切媒介形态的基础 41:36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47:19 记者不是只属于青年人的职业 52:09 学新闻不能光说不练 1:01:08 新闻传播专硕的起源 1:11:54 在历史现场的写作 1:17:36 认识你自己,从历史开始 1:23:06 给AI积攒准确的历史 1:24:02 你的基因里带有好多历史的记录 1:25:42 历史从来没有垃圾时间 🔗 相关链接 * 大人物·小人物:book.douban.com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book.douban.com * 我所珍惜的:30位北大传媒人访谈录:book.douban.com * 燕东园左邻右舍:book.douban.com * 韩家往事:book.douban.com * 徐泓:守人文之底色,建完善之学科:mp.weixin.qq.com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推荐使用电脑浏览器打开) (加入会员后,可获取播客完整文字稿。)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本期播客,是《新闻实验室》和莓辣旗下《莓有答案》串台的节目。莓辣是一个面向年轻人、Z世代推广性教育的生活方式品牌。我觉得她们给中文互联网带来了一股薄荷味的新鲜空气,既醒神,又有点辣辣的感觉。 我很好奇这个团队是怎样运行的,她们的内容是怎样产出的,在商业上又有着怎样的规划。那就一起听听新闻实验室和莓辣创始人色阿、主编海涵之间的对话吧~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0:12 未来创造者大会门票抽奖 01:38 莓辣和新闻实验室在香港中文大学相会! 03:23 新闻梦在莓辣延续 05:36 莓辣提供一个可以平常谈性的空间 12:19 从高一遇到暴露狂开始 24:22 研究NGO和公司注册 30:38 从志愿者社团到创业公司 37:35 团队分工、性别构成以及读者画像 49:18 关于SM的科普可以给中学生看吗 56:05 加入莓辣的都是精英小孩? 1:01:12 摆脱对赚钱的耻感 1:17:20 女权主义和商业主义之间的张力 1:30:13 如何看待不同的平台 1:32:56 过去十年,社会的性观念如何变化 1:37:10 莓辣主创怎么看生育 🔗 相关链接 * 莓有答案:www.xiaoyuzhoufm.com * 放晴早安《她们让音乐节的女厕所不用排队了》:www.xiaoyuzhoufm.com 💌 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开学优惠 注意:请在浏览器中打开以下链接 * 年付+挂耳咖啡一盒:newsletter.newslab.info * 加入后请填写咖啡寄送地址:wj.qq.com * 年付:newsletter.newslab.info 🔮 未来制造者大会 详情及购票:mp.weixin.qq.com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感谢为本期播客出力的小伙伴 * 剪辑:崴崴(《人是铁饭是钢》主播)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前几天,我的朋友圈里有一篇文章刷屏了。文章的标题是《二零二三行香港记》,作者是曾经当过记者的徐凯律师。他在文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历程,对媒体和法律这两个行业做了真诚的反思。 我最近正好也邀请了他到新闻实验室的播客来聊天,谈的也是类似的话题。如果你读过那篇文章,相信听到徐凯律师用自己的声音来讲述,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如果你没有读过文章,你可以在听了我们的对话之后,再去读那篇《二零二三行香港记》,相信会有互相补充的效果。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1:40 在安徽农村,对法学院的想象 07:04 法学院第一课上的震撼,对媒体产生兴趣 10:52 很不会写东西、很内向的“失败”记者 17:11 记者职业的内在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个人愿望 21:37 转行最主要为了赚钱 26:53 用公共利益掩盖私人利益的诉求? 41:14 如果朱军来找你,你会做他的律师吗? 47:55 为什么做法律援助 58:06 代理弦子和麦烧的感受 1:03:36 自媒体比机构媒体更难胜诉 1:13:35 媒体和法律行业的“道德套利” 1:18:20 人是目的,职业不是 1:20:30 记者如何向律师转行 🔗 相关链接 * 二零二三行香港记:mp.weixin.qq.com * 中国农民调查:www.chinanews.com * 陕西孕妇强制引产事件:special.caixin.com * 刘明珂律师的一席演讲:mp.weixin.qq.com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推荐使用电脑浏览器打开)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 封面图 使用Midjourney自动生成,提示词:journalism, law, career, pursuit of ideal life
本期播客,让我们来认真地聊一聊食物——现有的农业和食物体系,为何没能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为何我们真正吃顿好的还是那么难?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让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更关心自己吃的食物到底来自哪里,质量如何,重新思考“性价比”,考察食物的生产和流通在环境和社会意义上是否是公平且可持续的,还有发现食物连接人和社群的作用。针对这些话题,我和“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常天乐,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博士后李舒萌一起聊了聊。 🌱 联禾创作计划 食通社和多家公益和媒体伙伴共同发起2024联禾创作计划,支持媒体创作者和研究者在食农领域开展调研,并资助其完成进行面向公众的内容创作。 该计划支持5-10个面向公众的内容创作项目,内容形式包括特稿、深度调查报告、评论、摄影、播客和视频等。给予入选项目5000-30000元的资助(资助金额根据具体申请而定),用以支持创作者的调研、出差、采访及内容产出等开支。 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12日,详情请见:mp.weixin.qq.com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1:33 嘉宾自我介绍 04:27 一个城市人如何进入食物和农业的世界 08:39 一群外国艺术家开启的农夫市集 10:59 “有机”和“可持续”有什么区别? 15:40 什么是更好的食物和农业生态? 22:02 工业化的农业并没有解决全球饥饿的问题 30:42 媒体如何帮助食品工业恐吓公众 33:13 阻止我们吃得更好的,不是钱 37:04 吃点好的,更能分辨糟糕的 41:22 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认识也可能被扭曲 43:07 为什么农民不了解自己种植的作物 49:00 用吃把不同观念的人连接在一起 52:54 弱势的群体如何更加公平地参与市场 1:00:03 人均“博导”的农夫市集 1:06:05 你一天有三次投票的机会 1:10:40 从食物开始做调查和写作 1:16:38 联禾创作计划招募申请者 1:27:52 回归生活,回归常识 🔗 相关链接 * 食通社的2023年度回顾:mp.weixin.qq.com * 阳光玫瑰平价之后,一个县城的农业革命才刚开始:mp.weixin.qq.com * 舒萌的文章《消费能创造更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吗?》:mp.weixin.qq.com * 食通社的播客《食日谈》:www.xiaoyuzhoufm.com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 封面图 使用Midjourney自动生成,提示词:plants growing on earth, eco-friendly REMIX WITH pen, writing
在这个春季学期,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起的“卓越传媒人驻校计划”又迎来了两位来自内地的访问学人,他们分别是《人物》杂志主笔罗婷和财新传媒记者向凯。 延续之前的传统,我在两位快要离开香港的时候,和他们聊了聊在香港的感受,和学生们交流的心得,以及自己的职业经历。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1:07 借着酒劲的聊天 03:09 如果在香港,我也会是跑突发的那个记者 19:15 到这里开始了解,Mirror为什么这么火 22:31 什么样的学生身上充满了好记者的潜质 42:05 曾经想当语文老师的罗婷,如何进入新闻行业 47:18 先做必要的日常训练,再写非虚构 54:45 从党报的特稿部起步、然后裸辞的向凯 1:03:40 特稿记者一定是F人吗? 1:10:20 在武汉报道疫情之后:去玩,去谈恋爱 1:20:00 不一定做到最好,但有公共价值就去做 1:23:04 30岁,反倒没有了转行的焦虑 1:31:45 送给年轻朋友们的建议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 相关链接 *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卓越传媒人驻校计划:www.com.cuhk.edu.hk * 亲爱的招弟:mp.weixin.qq.com * 和往届驻校传媒人的聊天:www.xiaoyuzhoufm.com www.xiaoyuzhoufm.com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本期嘉宾是「我要WhatYouNeed」的CEO:Blake。如果你在2015、16年左右读大学,那你很有可能是他们的粉丝,因为他们是当时最火的校园新媒体。而现在他们又和用户一起长大,继续关注着二三十岁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我要WhatYouNeed」对一代人的内心需求有着超强的感受力和连接力。他们用自己的真诚来服务用户的内心需求,获得共鸣和连接,而流量只是这种共鸣和连接的副产品。 这个团队今年正好迎来十周年,我们在这期节目里,一起回望与总结了他们的故事。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0:30 开场白和播客专题介绍 02:50 2014年对于新媒体来说是怎样的年代 13:50 从大学社团开始的创业 20:50 选题会上的追问:你到底在关心什么? 26:49 和读者共同成长 28:35 第一笔广告,第一笔投资 41:23 “天呐,你们是不在乎商业吗?” 50:20 一则视频让粉丝增长十倍 57:42 只能更极度地打开自己 1:02:30 不同媒介对内容的影响 1:12:12 用户是可以接受复杂性内容的 1:19:24 “未经社会毒打的内容不能再发了” 1:23:39 性别平等的自我再教育 1:27:27 能不能用促进社会连接的方式赚到钱? 1:30:44 曾经被人与人连接的场面感动过,不断想要还原它 1:34:40 妇女节,用卫生巾送出祝福 1:40:59 十周年节点的未来展望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 相关链接 * 我要WhatYouNeed的播客《不把天聊si》:www.xiaoyuzhoufm.com * 11个女生和自己结婚:www.bilibili.com * 妇女节活动,祝女性的需求不再隐形:mp.weixin.qq.com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2023年12月中旬,新闻实验室在深圳举办了一次线下活动。我在活动上做了一个分享,主题是关于我在2023年读到、看到、听到的好内容。我想以个人的媒体食谱为线索,回看这一年的世界,也回顾我自己在这一年里的脚步。今天的这期播客,就是当时活动的现场录音。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3:18 通过内容消费回顾自己的一年 07:54 关于AI的震惊与怀疑 18:27 粉红色头发女孩与平台上的网暴 25:37 巴以冲突 32:32 几个重要的话题:气候、经济、性别、娱乐 37:15 2023年的逝者 39:02 非新闻机构提供的优质公共内容 44:08 2023年的个人写作 47:50 2023年的几个“最” 55:27 个人生命历程 1:03:08 对新闻业的反思 ☕️ 新闻实验室咖啡 感兴趣的朋友,请将上图存至手机相册,用微信扫码购买~ 👨🍼 新播客:父能量 小宇宙:www.xiaoyuzhoufm.com 苹果播客:podcasts.apple.com Spotify:open.spotify.com RSS:https://feeds.fireside.fm/bababoom/rss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 相关链接 * ChatGPT Is a Blurry JPEG of the Web:www.newyorker.com * The False Promise of ChatGPT:www.nytimes.com * 本科生、研究助理、課題負責人?ChatGPT在學術研究中的角色:mp.weixin.qq.com * 她只是染了粉红色头发:m.cyol.com * 那个被网暴压垮的粉红色头发女孩,走了:zqb.cyol.com * 跳进兔子洞“流量怪力”:www.xiaoyuzhoufm.com * “顶流”秀才的坠落前史与后传:mp.weixin.qq.com * TED: The Israel-Hamas war: www.ted.com * Vox: How Palestinians were expelled from their homes: www.youtube.com * Judith Butler: The Compass of Mourning:www.lrb.co.uk * 为什么极端天气越来越多:mp.weixin.qq.com * 破产设备回收商什么都知道:mp.weixin.qq.com * 追查“痴汉”:www.bbc.com * 见证TFBoys“最后一个夜晚”:mp.weixin.qq.com * 食通社:洪水过后的五常,受灾农民在卖货镜头前隐身:mp.weixin.qq.com * 一席:关闭个性化广告6个月后自动恢复,我的学生决定起诉大厂:mp.weixin.qq.com * 一条:她用日薪3000元购买母爱:mp.weixin.qq.com * 被两地驱逐的人:www.frontlinefellowship.io * 在美建厂浮沉记:m.huxiu.com * Borgen:movie.douban.com * Rest of World:restofworld.org * Chartbook by Adam Tooze:adamtooze.substack.com * 生死之间:10堂课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处:shop.vistopia.com.cn * The Book of Hope:book.douban.com * Nobody Told Me:book.douban.com * 方君竹的领奖发言:www.youtube.com * Reporting on Long Covid Taught Me to Be a Better Journalist:www.nytimes.com * Journalism Studies for Realists: Decentering Journalism While Keeping Journalism Studies:www.tandfonline.com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最近,关于新闻报道当中的受访者应该实名还是匿名出现的问题,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出现了业界和公众之间的巨大撕裂。本期新闻实验室播客,我邀请了两位媒体人熊阿姨和来福来聊聊这个话题。我们希望,媒体和公众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 🎙 主播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 本期时间线 00:36 本次讨论的缘起和原则 04:08 为什么“实名是惯例,匿名是例外”? 21:18 什么时候会选择匿名? 44:29 记者应该主动明确告知匿名的选项吗? 1:01:07 时代的变化,使得实名/匿名操作有何变化? 1:12:35 受访者可以反悔吗? 1:16:07 长期匿名对记者的伤害是什么? 1:19:56 为受访者多想一步 1:22:57 从实名到匿名的妥协 1:26:31 记者是傲慢还是缺乏价值感? 1:31:48 呼唤更多的互相理解和体谅 1:41:37 新闻圈外人,如何面对记者的采访? 🔗 相关链接 * 罪名(匿名处理后重发的版本):mp.weixin.qq.com * 正面连接发起人曾鸣此前做客新闻实验室播客:www.xiaoyuzhoufm.com 💌 新闻实验室Newsletter(含免费版和会员计划) 订阅链接:newsletter.newslab.info 🤳 在其他地方找到新闻实验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 Threads:www.threads.net 🤗 赞赏 新闻实验室播客在小宇宙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谢谢大家打赏鼓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