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是我于10月31日在上海一场线下对谈活动的录音回放,对谈讨论了法国哲学家和作家加缪的三部经典作品,两位对谈嘉宾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的杜素娟老师和复旦大学的马凌老师。本期话题包括: 1:31 《局外人》是做自己的极致示范 11:52 跨国葬礼上的中国人都在哭,老外都在笑 24:57 对虚无的反抗是清醒地做自己完全理解的事情 32:22 《鼠疫》讲的是世人面对死亡的种种姿态 40:37 当代人的躺平和加缪的直面荒诞是一回事吗? 51:11 内卷之源:缺乏安全感、缺少内省、制度设计问题 61:27 你以为的目标,很有可能是被模式化裹挟的幻想 75:22 哲学式自杀是值得鼓励的精神之跃 83:03 给年轻人的建议:行动起来,做自己的选择 99:03 如何做自己?歪脖子的树来告诉你 102:42 阅读推荐:莎士比亚和博尔赫斯 107:05 观众提问: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热爱和追求怎么办? 112:04 观众提问:如何可以不害怕未来的的不确定性? 114:59 观众提问:加缪跟前人比较有什么与众不同? 120:39 观众提问:有哪些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 125:39 观众提问:读了很多书依然做不好选择怎么办? 130:25 观众提问:如何有效地放松和发呆?
感谢收听,你对我们的讨论有什么想法? 欢迎在评论栏里分享!
本期嘉宾杜素娟是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中外文学课老师。她的公众号是@玉泊素言,本期话题包括: 6:47 文学为没有后悔药的人生提供了纠错的可能性 16:13 应试教育下再好的学生也会认为自己很差劲 19:40 现代人价值思维从见贤思齐衰退到了出人头地 25:15 你不用超脱内卷,但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5:15 外界苛刻的评价体系让个体坚定地否定自己 43:24 应试导向的语文课让我们错过了太多人生智慧 51:12 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喜欢评先进个人的文学传统 61:03 国人在文学上不接受不圆满的扫兴结局 71:15 等级制度自然存在,尊卑贵贱观念才是劣根 87:30 当代青年人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精神追求 94:06 不懂得尊重作家和诗人的社会是冷漠的 104:57 文学永远都会存在,因为人心有不死的寄托 113:29 被学生需要是好的老师最幸福的事情 119:45 洞悉人性的书单,以及如何阅读它们 本期节目视频完整版可在微博或B站搜索Steve说212期观看。
本期嘉宾杜素娟是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中外文学课老师。她的公众号是@玉泊素言,本期话题包括: 3:30 填志愿选专业对人生有多大影响? 6:53 怎样算找到了理想专业和事业? 17:08 学了喜欢又擅长的专业,你会变成什么样? 25:10 内卷是没有个人价值判断,只有盲目比较 33:35 活在一个又一个定义中的人,没有真正活过 39:40 老一辈体会不了内卷的痛,因为自我意识不如年青一代 43:55 美国在100年前就内卷过了,不信去问盖茨比 48:51 人没法摆脱灵魂生活 59:34 萨特式躺平是真躺平,加缪则不认输 69:10 如何培养自己的坚韧和勇气? 75:44 接受自己的局限和脆弱,才能活得从容 82:35 年轻的肉体会老去,灵魂的美才能永驻 100:10 许多长辈不光没有指引晚辈,反而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112:14 年轻一代自我意识更强,对模板化人生更警惕 125:10 长辈教育的核心能力:反思和共情 131:46 信任年轻人,就像信任树苗一定会长大一样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局外人》,加缪著 《鼠疫》,加缪著 《西西弗斯神话》,加缪著 世界价值观调查:www.zhihu.com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著 《道连·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著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著 本期节目视频版可在B站和Youtube搜索观看。
感谢收听,你对我们的讨论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栏里分享!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