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玲娜贝儿霸屏吗?新晋顶流儿儿姐固然很可爱,但也让我们意识到,为何"给全世界孩子讲故事"的迪士尼,也脱离了老本行,走起了靠"外形+人设"推IP的路子?先有作品而后有周边的形式,已经成为时代的眼泪了吗? 其实卡通形象设计的“吉祥物化”——仅依赖人物设定和外形设计——由来已久,前几年盲盒的火爆可以说又为这类型的产业添了一把火,催生了大量可爱"赌徒"。而每个时代受捧的玩偶形象的设计,其实也是一面镜子,映射出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趋势。这套体系如何对消费者完成"精准猎杀"?本期节目我们想从设计的角度聊一聊卡通形象、玩偶、吉祥物、盲盒文化。 时刻目录 Timeline: 01:24 天下谁人不知玲娜贝儿? 07:21 亚洲顶流达菲家族为何在欧美遇冷? 13:10 全世界历史上最吸金的IP竟然是...它 17:53 什么是设圈?艺术界也是个高端"设圈"? 24:23 养成系玩偶令人上头始于古埃及? 31:30 既深刻又肤浅的"吉祥物" 39:50 为何文化底蕴深厚的”海宝”、”奥运福娃”打不过丑萌”二胡卵子”? 44:08 那些藏得很深的可爱赌徒产业 48:57 为何制造爆款不再需要故事铺垫? 53:46 为什么说盲盒是一场对女性消费的精准猎杀? 58:52 与玩偶产品设计最为相似的,是偶像明星"设计"? 1:00:10 深挖:亚洲顶流达菲家族为何在欧美遇冷? 1:04:53 爆红卡通形象如何体现普世取向? 1:05:55 大胆发言:玲娜贝儿背后的性别议题困境? 相关资料 - Reference: 1. 古埃及的 Paddle Doll(船桨娃娃) 2. 非洲的巫毒娃娃 3. 哈佛大学吉祥物 John Harvard(学校创始人的名字),节目中误说为"穿西装",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John Harvard Postcard - Collectible Ivy] 4. 狄德罗效应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任何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通过微博「一小间哔哔哔哔」、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淘宝设计学系列再度来袭,本次是地理篇!你是否也对淘宝上层出不穷的地名:日式、北欧、英伦、韩系、夏威夷、南法、波西米亚甚至ins风,网红风等等等等感到迷惑?本期一小间的两位主播以”淘宝三大金刚”为例,与您探讨地缘审美的成因,以及他们在淘宝上的野蛮发展。为何明明是made in China,design in China的产品却必须冠以其他地理区域的名号?淘宝作为一个新兴的设计教育工具(误)又是在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认知?详情请收听本期节目。 时刻目录 Timeline: 01:15 淘宝购物迷思,风格混搭究竟为哪般? 05:26 淘宝如何误导人们的审美认知? 08:48 muji vs. 传统和风,为何日式风格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现形式? 18:54 日本、德国设计风格不为人知的关系…… 25:50 日式≠北欧设计!他们为何如此相似? 28:21 北欧设计从繁复到极简的发展之路 35:55 为什么说极简只是外壳,民主才是北欧设计的精髓? 45:46 大胆发言!性观念如何影响设计风格? 52:52 美国、日本、墨西哥、北欧五国……谁才是性冷淡? 01:01:40 除了淘宝,为什么全世界的商品都酷爱披上他国的”马甲”? 01:07:12 “距离产生美”的美学原理是什么?为何去除实用性之后更容易产生美的感受? 01:11:03 文明你我他,请停止使用”叙利亚风” 下期预告:也许是淘宝设计学卷三! 相关资料 - Reference: 1. Song, Chris. "日本设计风格发展史." 素马 ∙ 南宁. Nov.-Dec. 2018. Web. 13 Oct. 2021. 2. 宋, 生贵. "民族艺术审美内涵的地域性特质及变异." 阴山学刊. 07 Mar. 2004. Web. 13 Oct. 2021. 3. 宗, 白华. "关于康德的美学思想." 简书. 23 May 1960. Web. 13 Oct. 2021. 4. Bullough, E. 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 1912. 5. 2007-2008 杜蕾斯全球性福调查报告 6. wabi-sabi 7. 迪特拉姆斯的收音机 - ipod的圆形 8. Adolf Loos 的作品 9.Bauhaus 10.Destjl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任何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通过微博「一小间哔哔哔哔」、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在中国,非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残疾人车等)的保有量远高于机动车。在上海,共有一千万辆非机动车,将近是机动车的两倍。但是非机动车的道路体验,至少不能算是人性化,真的没有办法达成”自行车道的大和谐”吗? 本期节目缘起一封读者来信,苦恼于混乱的非机动车行车环境,询问两位主播是否有什么见解,或者其他国家是否有什么有趣的解决方案。这确实是困扰很多城市设计者的一个复杂议题,很遗憾,再给我们一百个小时,也无法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事实上,在很多其他国家,虽然非机动车道的设计有不少值得借鉴的要素,并且自行车因为低碳环保、健身美体等原因备受追捧,但骑行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希望我们的对比分析,和有点天马行空的想法可以带来一点启发。 *本期节目彩蛋稍后会发布在「一小间哔哔哔哔」当中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史学界过分重视政治史、革命史,过分强调所谓的宏大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以政治史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被打破,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个学科的研究全面展开。但研究范式转向并非那么容易的事儿,学界中一直存在着对社会史、文化史中零碎化的研究取向的担心和讨论。熊月之老师在《千江集》“西物东渐与社会变迁”一文中也提醒到,器物文化的研究“如果仅就物论物,那尽管也有学术价值,但容易见小不见大,见器不见理”。 时刻目录 Timeline: 03:45 万众期待的读者来信 06:30 非机动车为何无法达成”大和谐”? 10:17 如何辨析电动车、e-bike、摩托车、滑板车? 14:22 为什么说【速度】是混乱的根本原因? 20:18 溥仪竟是初代带货网红? 23:10 劳心劳力新车如何战胜奢华舒适黄包车? 27:45 日本帝国的阴谋!自行车的流行与妓女群体密不可分? 31:50 自行车从古至今都是新潮生活方式的icon 33:15 丹麦如何利用自行车解决移民问题? 38:15 共享单车如何伤害城市? 43:40 美国共享滑板车如何伤害Hana? 48:35 披着低碳外壳,外国真的能做到非机动车>>>大和谐吗? 57:01 美有姬老师(误)教你可爱女孩(或帅气男士)如何骑车 1:02:45 拼了!空中自行车道! 1:09:30 必须解决!地下自行车隧道! 相关资料 - Reference: 1. 丸, 子墨. "单车亚文化研究②:近代中国的自行车历史 从奇技淫巧到文明奇器." 单车亚文化研究②:近代中国的自行车历史 从奇技淫巧到文明奇器. 18 Jan. 18. Web. 15 Sept. 2021. 2. 宋, 敖. "城市拥堵下的自行车回归?——骑行上海论坛回顾." 城市拥堵下的自行车回归?--骑行上海论坛回顾-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8 May 2017. Web. 15 Sept. 2021. 3. Urban Street Design Guide. Island, 2013. Web. 4. 丹麦为骑行者所做的特殊设计 5. 空中自行车 Kolelinia 6. 废弃地铁改造地下自行车隧道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任何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通过微博「一小间哔哔哔哔」、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2020+1夏季奥运会刚刚过去,赛场上,本届奥运会可以说燃点与槽点齐飞。按照惯例,一小间要把目光投向设计的话题。 像奥运会这样的盛会中,设计无处不在。从开幕式、视觉标识,到服装、口罩、奖牌设计,甚至是奥运特供避孕套,都蕴含了很多设计故事。但是本期节目我们还是想从更大的尺度——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来聊一聊奥运村的规划如何彻底改变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流行文化,而主场馆的设计又要怎么具象体现民族精神和奥运价值观。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一小间 2:09 疫情、女权、争议,命途多舛的2020东京奥运 5:02 什么?奥运特供避孕套都有独特设计? 12:01 奥运如何让一个国家走上破产之路 17:11 为什么奥运的收视率持续走低? 21:39 奥运建筑是民族精神的具象体现 23:27 东京设计1964 vs. 2020 31:45 大乌龟 vs. 人体器官,大型体育场馆设计的最终归宿? 38:23 从里约到东京,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只是一场谎言吗? 43:23 奥运村再利用为何如此困难? 47:05 北京奥运村再利用 vs. 2020东奥”ghost town” 51:33 代代木公园——1964东京奥运的珍贵遗产 55:51 奥运如何影响城市未来30年?原宿、涉谷成为流行文化发源地是因为它? 58:44 巴塞罗那如何通过一场奥运扭转国际形象? 相关资料 - Reference: 1. 针对奥运会意义的反思 2. 代代木综合竞技场,海浪旋涡引发的灵感 3. 扎哈·哈迪得中标作品 4. 修改后的「大乌龟」 5. 雅典「大乌龟」 6. 建筑回收计划失败后,废弃的奥运村和主场馆 7. 自称可以被分解、改造成学校的里约奥运会场馆 8. 巴塞罗那奥运综合区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任何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通过微博「一小间」、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选秀,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选秀类综艺可以追溯到2005的超女甚至更久之前;偶像,在某些国家是历史悠久的艺能形式,在中国也逐渐被主流所接受。既是设计师也是资深”秀芬”的我们,想要以现象级的偶像选秀系列节目《PRODUCE 101》为例,聊一聊几何形在选秀”造神运动”中发挥的作用。 《Produce 101 》由韩国MNET平台制作,于2016年推出第一季,之后亚洲各国出现许多类似节目,中国版《创造营》、《青春有你》均与其有版权合作,属于其分支。Produce 101 最大的特点在于”金字塔模式”,其参赛选手多达101人,并将由观众投票选出最终成团的11人。其标志性的三角形符号相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因此我们的话题主要围绕”101系”的品牌包装、”金字塔”的舞台设计、”大三角”的视觉形象展开。值得一提的是,Produce系列因为种种原因”已死”,那么同一平台推出的新节目《Girls Planet 999》 又采取了什么视觉设计策略呢?(由于大部分物料是在Hana和北人录制完本期节目后放出的,因此强烈建议阅读文末参考图片)回顾《明日之子》、《少年之名》、《Pentagon Maker》等近年多档中韩选秀,那个共同的几何符号是…… 全网三百秀粉,我们下一个选秀见! 1:02 选秀战绩回顾 3:44 北人的选秀思考 10:00 produce 101系列的节目形式、偶像文化与历史 16:50 视觉形象在品牌塑造有多重要? 18:26 圣诞老人为什么是红色的? 27:25 为何天主教徒对Produce 101非常反感? 29:23 “大三角”的心理暗示,追根溯源为何? 32:47 选秀舞台与宗教建筑有什么联系? 39:05 三角形如何让人上头? 40:29 圆环形选秀综艺 - The Circle 44:29 圆形与监狱建筑有什么关系? 50:30 从三角形到圆形——“101系”制作人为何入狱? 53:50 Girls Planet 999,你以为画圈圈就能摆脱选秀三角形了吗? 58:07 几何形的最佳辅助——灯光 相关资料 - Reference: 1. PRODUCE 101 第二季预告宣传图 2. 101系列经典的三角主题曲舞台设计 3. 日本版 - Produce101JAPAN 座椅设计(选手将按照节目排名,由上至下入座) 4. 秀芬们喜爱的登顶视角 5. 教堂地面的”三位一体”示意图 6. 三角形的教堂建筑,以下两座均为贝聿铭设计作品。 旧金山圣玛利亚大教堂 台湾路思义教堂 7. 现代建筑中较为常见的结构,充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8. Girls Planet 999主视觉,以圆圈知名行三角形之实。并且副标题”少女的盛典”值得细品。 9. 虽然主视觉以三个星球为主题,但是舞台设计仍然是高耸的金字塔形。 10. 本期节目录制结束后,mnet释出的新节目宣传视频也值得细品。所有选手均身着白衣,如同懵懂的少女闯入森林,并配以空灵的音乐。 11. 美国社交类选秀节目『圆环』的Logo与公寓外观 12. 最后再来看几个别的选秀节目LOGO吧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任何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通过微博、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梅雨季节已经来到,是否曾经"都市看海"、"马路游泳"、"校园划船"的经历,还历历在目?今天来聊一聊下水道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它"背锅"的个中故事。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 维克多·雨果 00:00 下水道如何"浪漫"? 05:56 看不见的基础设施(invisible infrastructure) 07:56 最早的下水道系统什么样? 10:10 香水、高跟鞋、花生裙撑……没有下水道的世界,法国人类做出了哪些努力? 22:56 霍乱、大臭臭(the great stink)、保洁担当改变世界 28:32 "坟头蹦迪" - 法国地下城 32:50 中国的下水道与内涝都市谣传 43:29 "抛头露面"的下水道系统什么样?日本篇 56:10 "抛头露面"的下水道系统什么样?法国篇 1:01:02 雨洪管理频频失误,下水道为谁背锅? 1:09:15 设计师的雨洪管理困局 ----- *小小通知:《一小间》即日起固定每月15日更新。 ----- **勘误:在提到小丑回魂和美国西部井盖时,由于对中文专有名词的不熟悉,北人和Hana几次把排水口(catch basin,此处特指马路牙子上的排水口 curb inlet)和窨井(manhole)混淆,特此更正,造成歧义非常抱歉。 这是小丑可能栖息的排水口: 这是窨井盖(图为北海道函馆): ----- 参考资料 Reference: BGM来自电影《香水》原声带。 1. Johnson, Steven.The Ghost Map: The Story of London's Most Terrifying Epidemic. Riverhead, 2006. Print. 2. 上海下水道历史档案 http://www.archives.sh.cn/shjy/shzg/201308/t20130823_39359.html 3. 日本东京都下水道局 https://www.gesui.metro.tokyo.lg.jp/ 4. 大臭臭(the Great Stink)https://en.wikipedia.fgorg/wiki/Great_Stink 5. 首都圏外郭放水路 - 地下神殿 欢迎留言与我们联系,或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与我们沟通。
为了庆祝一小间(在其他平台)的订阅数突破1k,本期我们特地邀请到了我们的好朋友Thea来做客!Thea和两位主播同为设计工作者,也是一位公园爱好者,并且参与了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项目的筹备和规划工作。 公园设计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公园是其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门类。国家公园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在19世纪提出并实践,现在已发展至多个国家,普遍承担了休闲文旅、文化输出、国家精神象征等多种作用。中国终于开始展开国家公园试点的消息让我们非常欣喜,因此想借此机会聊一聊个中故事,国家公园的美学与科学,以及它在各个国家不同的发展和意义。 *首次有嘉宾参与,制作中的不足还请包涵,一小间在不断地进步当中。有任何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通过微博、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延伸阅读: 1. 保尔森基金会 https://paulsoninstitute.org.cn/conservation/national-parks/ 2. Institute for Parks, People and Biodiversity https://parks.berkeley.edu/ 3. 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1801/W020190905497947574114.pdf 4. 大棱镜,黄石国家公园,美国 5. 生态廊道,班夫国家公园,加拿大 6. 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中国 ©Thea Y. 壮丽的天然景观 在自然中工作 可爱的动物 丰富而美丽的当地文化
继上期节目讨论了展览和观展的人,本期回归本行,闲聊一下美术馆、展览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数字化大潮下它们的发展方向。 策展的工作是什么?Hana和北人分享参展与策展经历 (*内含自吹自擂) 为何大部分美术馆、博物馆的设计都大同小异? 美术馆通用设计的缘起与发展为何? 设计师如何突破"白盒子危机"? 在展览形式越发数字化的今天,实体展览空间是否还有其意义? 展品数字化与复制品的边界在哪里? 展览空间的设计如何适应新媒介的展品?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创意展览空间?
看展这项活动,已经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许久。暌违一年,北美地区的美术馆、博物馆终于在近期逐渐开放。借此机会,我们想聊一聊看展这件事,尤其是在现如今社交媒体大环境下,人们如何看展。 “我们现在的宗旨,就是看展的观众不要影响到拍照的观众挣钱” 看展的人类都有什么典型的行为? 为什么一定要拍照? "伪展览"兴起怎么办? 展览与摄影棚的边界在哪里? social media与现代展览之间不可不说的联系? 传统艺能:中西展览发展史? 从古至今,看展的心理动机发生了什么变化? 展览=商品? 何谓"图像转向"? 谈谈图像的伪装和摆拍的艺术? * 下一期节目仍然是看展主题,我们将聚焦在展览策划、空间与展览建筑设计的话题。 参考资料 - Reference 1. 启蒙沙龙:女性的哲思野心 Enlightenment Salons: The Convergence of Female and Philosophic Ambitions,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Vol. 22, No. 3, Special Issues: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Culture (Spring 1989), pp. 329-350 2. 18世纪革命中的政治圈层与沙龙 Cercles Politiques et « Salons » Du Début de la Révolution (1789-1793),Annales historiqu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No. 344, LA PRISE DE PAROLE PUBLIQUE DES FEMMES (Avril/Juin 2006), pp. 63-92 3. 皇室沙龙与公共话语权 Talking about Art: The French Royal Academy Sal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ursive Citizen,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Vol. 37, No. 4, Artistic Interactions (Summer, 2004), pp. 527-552 4. 图像理论 W.J.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1995 5. 冰淇淋博物馆 6. 色彩博物馆 7. 自制"网红点" 8.18世纪巴黎沙龙展 9. 日出印象 莫奈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删改。 *联系我们: 同名Weibo / [email protected]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让我们一起闲话「集合森」带来的美好时光。 说是闲聊局,但众所周知,动物森友会的本质是一款大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游戏,因此当然还是免不了尬学的套路 - 带您走近动物森友会与可持续发展、Smart City、希腊神庙、二战后城市发展的故事。 - * 本期由于Hana录制环境的关系,音效欠佳,请见谅 * 勘误:我们讨论的游戏中文正式名称为『集合啦!动物森友会』,而非『集合"吧"』,特此更正。 - 参考资料 - Reference 1. Kubba, Sam.LEED V4: Practices, 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Handbook. Amsterdam: Butterworth-Heinemann, 2016. Print. 2. 西施惠岛 credit: : [マイデザイン pic.twitter.com OR twitpic.com OR flickr.com lang:ja - Twitter Search / Twitter | Animal crossing, Animal crossing qr, Animal crossing pocket camp] 3. 福禄寿大楼: 4. 拜登岛 Biden & Harris 梦境码:DA-7286-5710-7478
本期节目从Hana近期反向海淘的故事,聊到饭圈用语,衍生出一场关于艺术史、设计语汇、语言生态学的大讨论。网络平台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某橙色软件凭借其独特的生态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有哪些"术语"在淘宝被"重新定义"?又有那些词汇的含义被扩充、窄化? "巴洛克"、"哥特风"的前生今世以及它们在淘宝舞台上如何演绎?背后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语言与建筑在文化殖民当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类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谁来维护语言生态圈?我们应该保护语言的纯洁性吗? 非常期待有一天《淘宝设计学》、《淘宝设计史》的问世! 还有许多有意思的词本次没有机会展开,例如"莫兰迪"、赛博的"ins风"等等。欢迎通过微博、邮箱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参考资料 - Reference ① Bilibili:Park14032 ② Stevenson, N. J.The Chronology of Fashion: From Empire Dress to Ethical Design. London: & C Black, 2011. Print. ③ Crystal, David.The Language Revolution. Cambridge: Polity, 2008. Print. ④ Haugen, Einar.The Ecology of Language. Stanford, 1981. Web.
本期节目是怪谈与设计系列的第二弹,我们主要聊了聊和水景、门、地板相关的怪谈故事以及一些设计小科普。虽然两位主播努力营造灵异气氛,但是恐怖程度半颗星,请放心食用。 - 故宫里的水井为何不用作饮用水? 中式园林设计中的「水」来源于哪里? 西方园林又是如何处理与水相关的设计? 生命之源「水」何时使人恐惧,何时使人畏惧? 门、窗、走廊有什么功能与象征? 「门的背后」为何总是恐怖故事高发地带? 你看到这些隐藏的脸了吗? 这又是什么可怕的行为艺术? …… 欢迎通过微博或邮箱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