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自] @dainisgraveris on Unsplash 我们将用三期节目尝试搞清楚为什么我们会对生育这一件有着悠久历史且和我们直接相关的行为感到陌生、恐惧。本期节目想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堕胎会越来越难?为什么即便实现了堕胎自由也不意味着生育自由?我们理想中的生育自由又是什么样的图景? 「本期提到」 崔娃对美国堕胎权益现状的时评 「背景音乐」 The Sweetest Gift - Sade 「本期互动」 作为各年龄阶段的你,是如何看待生育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也希望你点亮喜欢,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节目!
「头图来自」Stocksy - Sadie Culberson 你是否听说过冒充者综合征(Imposter Syndrome)这个词?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你是否觉得自己一直是个随时会被发现的骗子,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自己的实力? 老郑和小雷都曾深受冒充者综合征的困扰,也很欣慰今天的我们可以骄傲的说出:我虽然幸运,但我更加值得。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从理论角度介绍了冒充者综合征的概念,分享了那些年“深受其害”的经历,探讨了它在我们身上形成的原因,以及最重要的,我们各自克服它的心路历程。如果你现在或者曾经很难将自己的成就向内归因,相信你会在这期节目中找到共鸣。 「本期提到」 我们的第63期节目《文科生在听不懂的机器学习课上”赖着不走“》 书: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 Valerie Young Ed.D 哈佛商业评论文章:The Dangers of Feeling Like a Fake - Manfred F.R. Kets de Vires 「背景音乐来自Epidemic Sound」 Bridge Of Hope - Jaydan Talley Waking Up - A Month of Sleep The Sound of Peace - Eric Feinberg 「本期互动」 你有没有探索出克服冒充者综合征的经验和方法?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也希望你点亮喜欢,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节目!
「头图来自」 BestImage 这期节目的灵感来自于好莱坞的狗血八卦,也来自于我们生活于后疫情时代的体悟和感慨。疫情不仅是对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的挑战,对于亲密关系也是一场毫无征兆的“压力测试”。 这个春天,我和男票在北京断断续续被关在家里一个半月,24小时不间断相处,以及疫情态势变化、基本生活供给,活动范围受限带来的精神压力,都对我们的亲密关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不管是多少年的伴侣,可能都要学习适应这些陌生且令人焦躁的体验。我们在这场压力测试下都被推动着思考如何优化这段关系,也多次审视我们的关系是否依然健康,是否适合继续向前。 这其中我所做的很多思考都呈现在了播客节目中,我和小雷想和大家探讨: 一段来自成年人的健康亲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 时间轴: (00:00) 引子:疫情是对亲密关系的压力测试 (05:40) 我很警惕总在秀“恩爱人设”的亲密关系 (08:09) 不完美就失败?亲密关系中的“灰色地带”和“动态红线” (12:02) 放开枷锁,允许一段不合适的感情走向结束 (15:40) 一时“上头”一时爽,一直“上头”火葬场 (19:55) 威尔史密斯掌掴事件:爱永远不该是任何暴力的借口 (21:32) 德普离婚案:当激情燃尽,不健康的关系仍在消磨彼此 (23:05) 我们认为健康的亲密关系有什么特征 (24:30) 关键词:“成长”-感情滋养我,给我能量 (25:45) 关键词:“欣赏“-全方位的接纳 (26:55) 关键词:“支持” -UP主「叽叽歪歪的平行世界」 (32:50) 关键词:“生气的时候还想拥抱” (35:00) 关键词:”像一个孩子“aka”神经“-UP主「范李猿」 (38:06) 长期关系的迷茫:当感情像河流汇入大海 (42:30) 结语:健康的亲密关系是多样的,勇敢去爱吧 [WeChat Image_20220630114254.jpg] 威尔·史密斯掌掴事件图片来源:奥斯卡直播截图 爱情不做暴力的替罪羊 看到节目封面你应该就猜到了,我们在节目中聊到了威尔史密斯掌掴事件。威尔史密斯大打出手之后,在自己的获奖演讲中解释说”爱让你做疯狂的事情(Love makes you do crazy things)"。我们在节目中深深表达了对这句所谓解释的嗤之以鼻。 就像我们在节目中表达的,威尔史密斯也许并无法分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爱情。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咨询和教育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Joel Wong在接受CNN访问时的分析非常到位。他说:当一个体现出暴力等不健康男性行为的男人看到一个家庭成员受到攻击时,他往往把它当作是对他个人荣誉的侮辱。家庭,特别是配偶,被视为自己的延伸,因此,侮辱妻子或侮辱孩子将被视为与侮辱他们自己一样具有威胁性。 在这篇报道里Wong还讲述了如何处理和避免“借爱施暴”的情况发生,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可以搜索CNN的这篇报道Why experts say Will Smith's Oscars 'act of love' is dangerous 我们之所以很担心这种让”爱情做暴力替罪羊“的危险观点,是因为我和小雷都认同”暴力“是亲密关系中的红线之一,有关于暴力我们也在之前专门做过相关的节目进行探讨,欢迎大家回去复习,如果有新的想法,也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讨论。 突然的一波B站UP主安利 [WeChat Image_20220630114323.png] 节目中我和小雷分享了六个健康亲密关系的关键词(组),不知道和你心中的“爱情密码”是不是有相似之处? 为了让我们的关键词更加具象化,我们各自举了一个B站UP主作为例子来描述,在这里详细给大家做个推荐。 [WeChat Image_20220630114335.png] 潇潇洒洒(带娃)走天涯:叽叽歪歪的平行世界 这是一家三口的世界之旅,一对年轻的父母和一个天使一样的宝贝女儿,他们开着一辆中国牌照的车,用自驾的方式环游世界,目前他们虽然已经回到国内,但是还在不断更新之前世界各地的旅行vlog,他们在B站首页这样介绍自己:“走过五大洲 六十余个国家,分享世界各地旅行vlog、省钱干货、旅行经验。”直接硬核又让人感觉有点低调。 除了我们在节目中提到的“互相扶持,坚定的信任彼此“,我还想由衷推荐的是他们的宝贝女儿Grace,我的天,这是什么绝世小可爱!俏皮活泼,温柔大方,思维表达又天真又懂事。最近一期苏黎世旅行的Vlog中,Grace吃到了游玩欧洲以来最好吃的巧克力,跟妈妈分享的时候又明确表示太贵了,并语重心长的说“给咱省点钱吧”,我和老母亲一起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WeChat Image_20220630114237.png] 温柔治愈系健身UP主:范李猿 范李猿在节目开篇会习惯性的说,他做过芭蕾舞演员,也做过运动员。看他的外形和体态也能感受到舞蹈和运动在他身上的完美融合,又舒展又充满力量。听他的声音和表达,又会觉得他特别的细腻温柔,感觉是我国男性非常稀缺的特性集合体!节目中我们也提到,很喜欢他和女朋友(知名配音演员陶典,很多游戏玩家的声音女神了)的日常vlog,两个人在一起完全的放松感,像两个孩子一样胡闹,又毫不保留的展现对彼此的爱与赞美,治愈又清新! 德普故事的另一个侧面 在节目的开头我们提到德普琥珀离婚案的最新进展,也聊到他们两个爱情中那些过分”上头“的部分其实给了彼此非常大的伤害。关于这个故事的更多细节,我们很想给大家推荐一篇八卦号的推送。(公关的胜利:德普靠抖音赢麻了) 这篇推送从德普的公关策略入手,分析了他是如何用一些四两拨千斤的饭圈文化(装傻卖萌)技巧,在这场纠纷中塑造自己的无辜形象。 在这些公关手段的带动下,“在无数刷到的短视频里,法庭上的德普风趣、幽默还带点温柔,而哭丧的琥珀一方则被配上了小丑、掌心和💩” 。当节奏被逐渐带起来,信息的呈现便会发生偏移,当人们再点开搜索引擎,”新闻头条无一例外被琥珀的负面霸占了,而有关德普的则都是正面有趣的。“ 大家慢慢忘记德普曾经“和前任大吵把酒店套房砸了稀巴烂被捕,把毒品和威士忌当做早饭,还曾公开鼓励给13岁的女儿提供大麻,以及“在法庭出示的短信中,德普和好友讨论杀死琥珀的办法,把她称作‘没用的妓女’”。 我很喜欢AO史考特的评论(原文名字:Johnny Depp-Amber Heard Verdict: The Actual Malice of the Trial): “我们重视男人(特别是那些有资源有名气的男人)的舒适和自尊,胜过重视女人(尽管他们是有资源有名气的女人)的安全与尊严(we value the comfort and self-regard of men, especially famous ones, more than we value the safety and dignity of women, even famous ones.)。” 「背景音乐」 为爱痴狂 - 刘若英 You’re All I Need To Get By - Aretha Franklin 「本期互动」 你觉得一段成年人的亲密关系应该用什么关键词来形容?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也希望你点亮喜欢,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节目!
「头图来自」 Unsplash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对终身学习的理解,我们可能会对你大喊“学没学会真的不重要!” 如果你对这个回答有些好奇,或者你正在考虑如何在成型的教育体制之外找到自主学习的“跑道”,你一定要来听这期节目。 我们在节目中既分享了技能项的(语言、缝纫、编程、运动等)学习思路,也探讨了批判性思维的锻炼,从为什么要进行自主的终身学习,谈到了如何战胜学不会的恐惧,和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以及这期节目全面回归老郑和小雷的双人唠嗑模式!竟然聊了一个小时! 想知道小雷到底会几门语言嘛? 想知道标题里“赖着不走的”故事嘛? 快点开节目跟我们一起探索终身学习的美好。 我们在节目结尾发了宏愿,如果本期节目在小宇宙播放破万,或者评论过百,我们会再录制一期终身学习的续集!讲讲我们的那些学习中的实操技巧,如果你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快来收听和分享你的终身学习故事与理解吧! 「本期提到」 《方法总比问题多》吴甘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背景音乐」 Girls Like You-Maroon 5, Cardi B 「特别感谢」 非常感谢黄姓男同学,虽然在节目中没有声音出镜,但为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批判性思考的真知灼见(以及在小学时代放高利贷的生动案例)!期待在续集中可以邀请你来节目做客! 「本期互动」 你有没有正在进行中或者准备开始的“终身学习”计划?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头图来自」 Interaction Institute for Social Change | Angus Maguire绘 本期是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探讨的下集,涉及的内容是修订草案的第五到第八章。第一至四章的内容大家可以转道上集收听。建议大家收听前先准备好修订草案文本,跟着我们的讨论一起阅读,说不定这就是你通读的第一部法律呢? “平等,不是平均,不是相等”、“很多时候的男女问题其实是社会内卷问题,是民生问题”、“弱者不要把刀挥向更弱者”,如此多的金句让播客主播也感叹两位嘉宾的真诚、视野以及出众的表达力。 《妇女权益保障法》时隔二十年的的大修究竟是温暖的曙光,还是”道阻且长“?放眼全球,女性权益保障是否变得更困难?我们未必有所有的答案,但在对话中分享了从法律小白到从业者不同角度的理解。相信你在收听的同时不仅会形成自己的判断,还会找到它与你生活的独特连接。欢迎你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对修订草案印象最深的地方。 「本期提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法律原文) https://npcobserver.com/wp-content/uploads/2021/12/Womens-Rights-and-Interests-Protection-Law-Draft-Revision.pdf 「背景音乐」 Girl on Fire - Alicia Keys Epidemic Sound: Beautiful Woman by Ramin
「头图来自」Pexels 注:本期节目分为上下两集,建议大家按顺序收听,并在收听开始前准备好修订草案文本,跟着我们的讨论一起阅读吧,说不定这就是你通读的第一部法律呢? 国际妇女节的存在让整个三月都有点特别,TFW也希望在每一年的三月都能制作出尤其用心又有意义的作品。于是我们策划了有史以来干货最满的一期节目,也是第一次将两整期的节目时长全部关注在法律主题上。 大家想必也看到我们本期的标题了,这是我和小雷第一次请出“清华”这个标签,除了因为两位嘉宾确实是我校法学院优秀的校友👏👏👏,更是因为这期节目值得我们运用每一份资源让更多人听到,一起了解这部与中国女性切身相关的法律!所以热烈欢迎你把我们的节目转发出去呀! 隆重请出做客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除了自我介绍,我们还给两位各自出了一道灵魂拷问哦。 「嘉宾介绍」 [WechatIMG359.jpeg] 秀婷 主业刑事律师,希望成为可以解决别人难处的那个人。 曾经喜欢僻静,后来觉得适合热闹。 喜欢人类,世界很有趣,饭也很好吃。 希望男女,都可以自由、勇敢、充满好奇心。 灵魂一问:日常接触如此多严重的刑事案例,你如何仍对人性保有信心? 答:万事都可做,但不一定都有益处。人性太复杂,好多欲望,又那么软弱。但也不过是普通人,总有人为过去的错误在今天买单,我看到了因果。看得多了,觉得人也就是这样,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性,是存在本身。我是否天真、是否对人性有信心,并不会改变人性多样的现实。 但当我还有能力保有天真、善良、诚恳,我就相信世界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 [WechatIMG382.jpeg] Jordan 一个正义感极强、追求社会公平的女性主义者。 金融机构离职员工,资本市场新人律师。 喜欢唱歌,经常讲冷笑话,但发挥极不稳定。 自身努力的动力是获取自由,希望全世界无产阶级能够得到解放。 灵魂一问:请问劝架陌生人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分享? 答:劝架主要靠身板、正义感和不怕死的勇气,不建议身板不够硬的同志尝试劝架。 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号召看起来有正义感的路人参与劝架。 劝架的核心是拉架,拉架的核心是束缚一方或双方——比如抱住挪走。 不建议使用言语输出,因为容易导致当事人应激,但情侣打架的除外——他们可能会突然一致针对你——你大概已经拉架成功了。 如何用三句话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 在你去我们的播客平台收听节目之前,我们有几个收听建议。这期节目是“四位拥有不同法律知识程度的人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阅读理解“。我们以草案文本的章节为脉络,对其中的亮点和疑问进行了讨论,在开始收听节目之前,我们建议你先准备好草案的文本,跟着我们边读边听,两期节目之后你或许就get了通读一篇完整法律的成就!在这里,我还为大家提炼了对草案的三句话介绍,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本期节目。 关键词:深入浅出,可读性高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关于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全共文22页,9个章节,86条。 关键词:宣誓意义,教育意义 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一部宣誓性法律,为保障妇女权益确立原则与底线,同时需要刑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部门法律进行配合并细化。 关键词:匹配社会发展 现行草案是自2005年以来的又一次修订,此次修改是为了匹配我国经济社会与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回应民众的期待。 本期节目分为上下两期,每期各覆盖4章节的内容。 上集: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政治权利 第三章 文化教育权益 第四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下集: 第五章 财产权益 第六章 人格权益 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八章 法律救济与法律责任 好啦,看到这里你已经做好了解这部法律的充分准备,下面的内容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两个延展阅读,可以配合节目或者在收听完完整节目后“食用”! [children-of-men-1200-1200-675-675-crop-000000.jpg] 为保护全人类的最后一个婴儿,交战中的士兵纷纷停火 图片来源:人类之子剧照 妇女生育困境的终极之问—电影《人类之子》 在上集的结尾,我们聊到了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中对女性怀孕、产假、哺乳期的相应权益保护,尤其是第34条中提到的“劳动合同期满应自动延续至产假或哺乳期满”。也更深入的聊到产假造成的企业用工成本应该有谁来承担,如果没有其他相应的保险制度和男性陪产假的完善,女性的生育困境或许将会更加凸显。 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2006年上映的科幻电影《人类之子》中的预言。电影中的2027年,人类不知为何丧失了生育能力。随着出生在18年前的最后一个新生儿在成年之际死于非命,全人类面临着即将灭绝的巨大危机。 这部电影非常极限的设定或许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和沉重的生育成本压力下,女性选择生育是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延续做出的巨大贡献,将生育成本全部加在女性和雇主身上,都并非可行之法,更谈不上是对女性的平等待遇。关于生育成本的讨论,我们也在规划相应的节目,希望很快可以和大家见面! 熟悉又陌生的存在—中华妇女联合会 修正草案的第八章第七十六条中提到,“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妇女联合会等妇女组织求助。”也许你和我一样也有类似的疑问,妇联这个好熟悉又好陌生的词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我,一个普通女性如何能够向这个组织寻求帮助?在这里我们也搜索到了一些关键信息,分享给大家。 [WechatIMG300.jpeg] 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官方微信上可以搜索到各地各组织对应的妇联账号 图片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公众号 妇联的全称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它成立于1949年4月3日,实行全国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团体会员相结合的组织制度。这意味着在我们身边,具体到行政村、社区,或者是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地方都会有对应的妇女联合会。 妇联的主要任务有九点,其中第四点与草案最为相关,原文如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倾听妇女意见,反映妇女诉求,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有关建议,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单位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行为,为受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帮助。”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信息是,妇联早在2005年3月就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热线主要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婚姻、家庭、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咨询,并受理有关妇女儿童侵权案件的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在所有县(区)以上行政区域,手机或座机拨打“区号+12338”就可以获得当地妇联提供的维权咨询服务。 老郑在撰写这篇推送的时候测试拨打了12338北京地区的热线,热线语音提示维权投诉相关直接与12345接通,24小时在线。除维权与投诉外,12338还有很多其他的服务内容,具体服务范畴如下: 解疑释惑——提供及时、便捷的维权咨询服务 依法维权——形成典型侵权个案的快速处理和转介机制 化解矛盾——发现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分析预警——倾听妇女意愿呼声,分析掌握妇女权益重点问题和动态信息 宣传倡导——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普及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知识 诚实地讲,查阅完这些资料,我仍然没有完全清楚妇联帮助我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如何,效果如何,但了解到热线的存在,和最近的妇联负责人就在楼下的居委会,还是会让我多一点点安全感,也希望这样的“曙光”,未来可以越来越亮。 作为两个法律小白,我和小雷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时时觉得我们和听众一起拥有了一次特别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我们非常幸运可以请到如此优秀与契合这期节目的嘉宾,也要由衷的感谢对促成这期节目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两位幕后朋友,刘俊宇和马瑞嫄,也希望尽快有机会邀请你们来节目做客呀! 「本期提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法律原文) [https://npcobserver.com/wp-content/uploads/2021/12/Womens-Rights-and-Interests-Protection-Law-Draft-Revision.pdf] 「背景音乐」 I drink wine- Adele 「本期互动」 你对修订草案的哪个部分印象最深刻?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即刻:TheFWord播客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头图来自」 TFW 注意:本期节目笑声量超标,如带耳机收听请注意控制音量,以及欢迎随时跟我们在节目中一起快乐! 这是一期久违的嘉宾做客节目,也是一场“坦白局”!我们邀请了两位”资深”女权主义者,也是小雷和老郑的好朋友潘潘和阿蔺聊了聊生活中那些“不太女权”的瞬间。你会听到有些深度的探讨,也会听到貌似摸不着头脑的描述,还有让我们笑翻的生活细节。如果请你用我是女权主义者,但是......来造句,你会说些什么? 「嘉宾介绍」 潘潘,一个长期主义者。主业外企数字营销,帮中国各种大小各种类型企业在海外发展。副业播客。剩余时间听音乐,搞搞文艺活动,自己不是艺术家但是觉得自己应该鼎力支持各类艺术家,支持男性/女性都有机会追求内心的向往。 潘潘的播客:《世界青年在中国》--- “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 阿蔺,社会闲散人员,下岗不就业工人。工种涉及版画、实验动画、雕塑、绘画、艺术书、装置等。女权主义者。未来可能会尝试进军单口喜剧界。 阿蔺的播客:《艺术招待所》--- “了解当代艺术,更了解青年艺术家” 「本期提到」 2018年纪录片《RBG》 播客《世界青年在中国》 播客《艺术招待所》 「背景音乐」 Epidemic Sound: Could Have Been Stardust (Instrumental Version) by Sam Shore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头图来自」:Unsplash 盼望着,盼望着,虎年的脚步近了,TFW年前最后一更来啦! 特此声明:本期节目的主旨虽然是鼓励大家不回避冲突,努力锻炼自己的”吵架“技能,但绝对不是怂恿大家在过年期间跟”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激情辩论“!(狗头护命) 祝大家在春节假期吃得好睡得香,万一万一遇到不开心就多听播客,我们在节目中等着大家! 时间轴: (00:43)引子:小雷分享工作中的一次“吵架”经历 (05:00)为什么我们觉得“会吵架”很必要 (07:45)想好好吵架不容易,社会给女性画下的怪圈 (13:40)工作中的“吵架”—钝感力:我不要你觉得,我也不要我觉得 (21:20)亲密关系中的“吵架”—忍一时带不来风平浪静 (28:00)“高质量吵架”是一门可以习得的技能 学生时代,老师教导过我们要诚实、要谦让、要努力、要坚强,但好像从来没有明确教导过我们该学会为自己据理力争,以至于不管是在录制节目还是撰写这篇推,我们都很难找到一个正面形容“吵架”的常用词,只好自己创造「高质量吵架」这个概念。 「高质量吵架」定义:目的具体而明确而非单纯的情感宣泄,目的可能包括设立边界、厘清逻辑、表明立场等等。 我和小雷在成长过程中都切身感受过「高质量吵架」带给我们的帮助,更能体验女性在实践为自己据理力争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节目分享对它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希望有更多的女生可以自信又自豪的说:我还挺会吵架的呢! 只有疯子一样的”泼妇“,却没有不会控制情绪的”泼夫“ 生活中刻意避免争执、冲突的人并不在少数,毕竟现在是个人均“社恐”的年代。但愿不愿意吵架和能不能吵架是两个概念。女性想要大大方方的为自己据理力争要比同样情况的男性困难许多。 社会给女性的刻板印象之一就是情绪波动大,不理智,精神更脆弱。女性的吵架也更容易被定义为“撒泼”,想要据理力争的内容也就更容易被“情绪不正确”而否定和忽略。我们听惯了泼妇、疯女人,却很少听到谁用“泼夫”去形容一个男性的情绪失控。 [paige_sweet_headshot.jpg] Sweet L. Paige 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哈佛大学博士后学者Paige L. Sweet,在一篇从社会学角度看待煤气灯效应的论文中详细阐述了“女性更情绪化”这一刻板印象对女性带来的困境,尤其是在有虐待和精神控制的关系中。 Sweet在论文中提出,虽然女性在不断争取着自己的权益和生存空间,但社会中严重的厌女情绪和性别刻板印象(包括认为女性更不理智,精神更脆弱)使得女性在被虐待和精神操控时更难以被相信,而非”女性因更不理智而更容易被操控“这种本末倒置的理解。 Sweet的这篇论文全名为The Sociology of Gaslighting (《煤气灯效应的社会学意义》非官方翻译)她认为煤气灯效应不仅仅应该在强调封闭性、一对一关系的心理学范畴被定义,而也应被更关注社会环境和群体影响的社会学定义,因为煤气灯效应的根源来自于社会中的权力不平等。在论文中Sweet梳理了不同社会学家对女性更情绪化、更脆弱等刻板印象的研究与结论,也给出了她对于社会学理论下的煤气灯效应的定义。如果对这篇论文有兴趣,请点击这里获得完整链接:论文链接 工作中的「高质量吵架」:“不要你觉得,也不要我觉得” 我认为工作场景是「高质量吵架」最能体现直接价值的地方。很感激我之前工作的团队和老板非常支持我锻炼和实践吵架,一直鼓励我做团队里”最会吵架的“选手。对我们来说工作中「高质量吵架」带来的是清晰的边界设立和信息的准确传达,尽量保证我和团队尽快把精力聚合在工作本身。 在节目中小雷分享了她对于工作场合「高质量吵架」的一个体悟:不沟通情绪,也不要假设对方在沟通情绪,生动形象的总结为“不要你觉得,也不要我觉得。” 和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正相反,工作中就事论事,干活挣钱才是第一要务。 [OIP-C-1.jpg] 图片来源:豆瓣 我们在节目中提到了一个最近挺热的概念叫做“钝感力”,来源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同名书。作者在书中提出现代人不要对身边事物过分敏感,而应该更强调坚韧的耐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书中提到了钝感的五项铁律如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亲密关系中的「高质量吵架」:记得拉回正题 老郑在亲密关系中好像一直都是个爱“吵架”的人。我相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相信每次吵架的目的是为了让感情向前发展,毕竟冲突性的沟通,内核还是沟通呀。 在节目中我们提到了李靓蕾的著名”檄文“,其实也正是李靓蕾在微博的发声文章启发我们做了这期节目,我和小雷都太喜欢她的表达了。我觉得尤其值得学习的地方是李靓蕾第一次回应前夫发文时的精准打击,一针见血的指出前夫在试图混淆视听,又用分条列点的方式讲话题拉回主战场,读下来不拍手叫绝都难。 在亲密关系的争吵中,双方不能避免沟通情绪,甚至大部分时候沟通情绪才是主要任务。我们认为,明确矛盾的重点不被带偏是亲密关系中「高质量吵架」的核心。想要提高这方面技能的小伙伴请反复研读李靓蕾老师的范文,也欢迎跟我们交流实践经验哦! [WechatIMG252.jpeg] 图片来源:李靓蕾微博 「本期互动」 Your thoughts 如果遇到小雷在节目中分享的故事,你会怎么做?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WechatIMG568.jpeg] 播客录制中的小雷和老郑 aka两只毯子怪物 没有专业录音环境时,盖一条毯子是很好用的提高录音质量的方式 图片来源:TFW 好开心这期节目在2021年底跟大家见面。最近看到一句感同身受的话,“疫情让普通人认识到生活没有捷径,身后没有退路。” 在疫情仍然严峻的2021年,你一定也过的辛苦充实,但希望你仍然对2022年充满期待。我们也想先把新年的祝福送给大家。 小雷的祝福✦ 与疫情相伴的两年充满着艰辛,真心希望大家在回顾2021年时多给自己一些鼓励,给自己送上爱的抱抱!希望你的2022年越来越好。 老郑的祝福✦ 祝愿在新的一年我们能更多的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而不是纠结在自己的短板,因为正是这些美好的特质才能带我们去向未来。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跟大家分享了最近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向大家汇报播客的成长与蜕变。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们和TFW2.0都有哪些变化。 时间轴: (00:00) 新片头怎么样? (00:33) 我们变成了“更无聊”“更踏实”的成年人 (02:47) 学生老郑向您报到 (09:56) 从“月光”到想在2-3年内买房的小雷 (21:41) 从女权的“学习者”到“践行者“;从”盔甲“到融入生活 (28:18) 继续做播客的动力:做“为后人栽树的姐姐们” (32:49) TFW2.0有哪些地方值得期待 没有更新的这段时间,我们在成年人的道路上变的更加的“无聊和踏实”。我们开始关心保险、投资,虽然暂时没有体量巨大的财务支出,但也逐渐将父母未来的生活和意外支出纳入到自己的规划和考虑范围,更切实的感受到肩膀上与金钱相关的责任和压力。 小雷:极简的“消费观”和买房规划 小雷在节目中分享了她最近定下的目标,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购买一套住房。这是个不小的决定,也好像与小雷之前的“人设”有着蛮大的冲突。我们在节目中有聊了很多,包括小雷观念上的变化,以及她过去几年在多个国家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她提到的“极简”的消费观。 你我都是“资深消费者”,这些年,我们对于商家通过“种草”创造消费欲望与需求的套路也很熟悉。但每每登陆电商网站,那种“爱丽丝掉进兔子洞”的眼花缭乱感还是能带给我们欢愉。小雷提到她在工作中深入接触消费品行业后,更深刻理解”种草“的商业逻辑,倒是提醒她更好的辨识自己的消费欲望是否来自真实存在的需求,这也促使她尽量减少对”种草“信息的输入,比如平时不刷淘宝,只是定期从购买记录中回购生活必须品。 老郑:谁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重回校园? 我在今年9月份又开始全职读书啦!工作五年之后,重新体验宿舍生活还是有那点紧张刺激。我在节目中也有感叹人的适应能力真的好强,接受新身份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一些,更重要的是我校的饭菜与基建真的优秀! 随着人类寿命的增长,现在大家习惯的人生阶段说不定会被彻底打破:50岁的本科生、多个职业生涯与上升曲线都可能在未来普遍存在。虽然这是短时间内我最后一次做全职学生的机会,但谁知道在寿命普遍步入100岁的社会,我们又需要规划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呢? [9781472930156.jpeg] 节目中提到的《百岁人生 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图片来源:amazon 2.0 的女权观:当我们逐渐失去说服他人的欲望 六年前我们出现在话筒前时,还对女权懵懵懂懂,期待着让更多人通过我们相信、理解与接纳女权主义。那时候的我们有着充足的“说服欲”,而今天这种“布道”的心态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好像不再需要通过听众观念的转变去获取对女权主义的信心。六年前,我需要女权主义者这个外在标签作为保护我的盔甲,给我带来能量,今天它已逐渐内化到我的人生观和情感观。我们很开心可以更自洽的做女权主义的践行者。 那么朋友们问题来了,有了这样的观念转变,我们做TFW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很喜欢小雷在节目中的描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曾经有过好多挣扎,我们好幸运遇到了很多“姐姐”,用他们的经历与想法带给我们鼓励和帮助。我们希望在播客中做这样的“为后人栽树的姐姐”,尤其是对于那些让我们仍然迷茫的话题。我们并不期待说服任何人,但是希望可以启发思考,通过共情给予宽慰,也给自己更深刻的思辨机会。 你准备好认识2.0版本的TFW了吗? 相信你已经听过我们的新片头啦,2.0的TFW同时也拥有了全新的标语: 看万千世界,做女权思考 在1.0版本中,我们的核心词可能是“新鲜事”,因为那时的我们期待着为大家“打开窗户”,事实是我们表达的重点。2.0的TFW中,代表着“探索”的“看”字仍然重要,但是“思考”会变成未来节目的核心,相信你已经能从我们最近的节目中感受到了这些变化。 除此之外,我们对2.0还有很多新的期待,比如我们希望在未来可以有更多带有人文心怀的观点与判断,我们更希望把观点产生的逻辑清晰的阐述出来;就同一个话题,我们两个人可以带入不同的角度,呈现更多样的思考等等。 最后插播一个预告,小雷最近为我们的网站也是为了2.0的播客更新了一篇“关于我们”,文采飞扬,感情真挚,还有八卦最近就会在公众号推送哦!等不及的朋友可以现在就去我们的网站上阅读!未来大家都可以在那里找到我们的全部节目与内容! 「本期互动」 Your thoughts 你对The F Word 2.0有哪些期待?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头图来自 Dave Hogan/Getty Images !!这期节目录制于2020年11月,时隔一年才跟大家见面。(再次感谢催更的各位,让你们久等啦!) 很巧的是在我们节目上线前几天,节目开篇提到的导演钮承泽终于为性侵剧组员工开始入狱服刑。关于性侵事件的始末,我们在节目中略有提及,大家也可以自行搜索。重要的一点是,案件审理过程中钮承泽曾经试图上诉,但被法院裁定无“悔悟之心”维持原判。作为导演,钮承泽曾经拍出过不少获得好评的电影作品,包括《艋舺》、《军中乐园》等等。那么问题来了: * 如果你是一个欣赏钮承泽作品的人,当你了解钮承泽性侵案始末后,你是否会抵制钮承泽的作品吗? * 你是否会因为欣赏钮承泽的艺术造诣选择相信性侵案件另有隐情?如果主人公换成迈克尔杰克逊呢,你是否会相信娈童指控都是妄言? * 对于其他像钮承泽一样,私德出现问题的艺术家或者公众人物,我们要如何对待他们的作品呢? * 如果我们如常观看甚至消费他们的作品,是不是“助纣为虐”呢? 小雷和老郑是如何在节目中探讨这些问题的? 时间轴: 00:00 引子:钮承泽事件 05:40 艺术家的“疯狂”是否可以为道德的”阴暗“开脱? 15:50 反之,艺术成就卓越是否可以为道德打保票? 17:30 那到底看还是不看呢?我们在纠结什么? 22:13 老郑和小雷的评判标准 25:30 尾声:私德有问题的公众人物是否值得第二次机会? 大概只看时间轴你也能感受到我和小雷在这个话题上满满的纠结。这期节目的内容更像是在“回放”我们思考问题的“旅程”。在这篇推送中我不想剧透我们的态度和讨论,还是欢迎你点开节目,跟我们一起纠结,一起探索,更希望你在听完节目后把你的态度和评判标准分享给我们。 [截屏2021-12-11 上午12.14.14.png] 《逃离梦幻岛》宣传海报 图片来源:HBO 在这里我只想花一点篇幅介绍一下播客中提到的纪录片《逃离梦幻岛》又译《离开梦幻岛》(Leaving Neverland)。这部纪录片于2019年上映,由英国第四频道和HBO联合制作。在四小时的影片中,两名自称自幼被迈克尔杰克逊性虐待的男性以及家人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就像影片海报中所描述的,“这部影片观看起来并不轻松,内容更难让人忽略,几乎不可能忘记。”(Hard to watch, tougher to ignore, impossible to forget.) [截屏2021-12-11 上午12.16.38.png] 《离开梦幻岛》豆瓣评分(上)烂番茄推荐指数(下)图片来源:豆瓣官网(上)烂番茄官网(下) 就像我们在播客中提到的,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负面评价大部分来自于歌迷不相信娈童事件会发生,打开豆瓣、知乎搜索《离开梦幻岛》,你会看到大量评价在表达同样的情绪:如何能相信一个贡献如此卓越的艺术家做出这样罪恶的事情。也有大量“没看过、不想看、但我要坚决打差评”这类的表述。确实纪录片并不是法律裁决,迈克尔杰克逊也已经逝世十年有余,我们无法听到来自他这一端的故事。但是否要以“艺术家伟大”作为证伪这部细节繁杂记录片的主要论据,才是我们这次节目想要与你一起思考的内容之一。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对迈克尔杰克逊感兴趣,推荐你观看这部纪录片,至于观看之后你是否选择相信性侵的存在,相信与否又是如何影响你对迈克尔杰克逊艺术作品的态度的,你跟我们的选择是否相同,抑或为什么不同,都欢迎你分享给我们! 最后做个小小的预告,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我们的节目风格和内容主题已经开始发生一些变化,我们希望在2021年的尾巴带给大家一个升级的TFW 2.0,有没有一丝丝期待?具体都会有哪些变化,我们会在下期节目为大家揭晓! // 本期互动 Your thoughts 你遇到过喜欢的公众人物或者艺术家私德问题被曝光吗? 你会选择抵制他们的作品吗?为什么?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头图来自NASA [6966cde8ea616c6ba81111573af414b5.jpg] 节目录制现场 图片来源:The F Word播客 好久不见。很抱歉,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这期播客迟到了一年才与大家见面。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和嘉宾们都经历了一些变化,嘉宾小鱼已经被国内顶级计算机学府的研究生录取了,小新本来做了好多去纽约当fancy lady的梦,行装都收拾好了,却又不得不被迫开始当社畜...... 最近刚好又到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在这个动荡的一年,虽然世界上发生了很多灾难,雷打不动的高考也有些推迟,好在并未缺席。就像我们的播客,虽然来迟了,但希望可以一直陪伴着大家~ 小新一直特别想把身边优秀的“理工科女生”介绍给听众朋友们,希望能够向大家展现出我们这些不在“刻板印象”内的女生风采。这期节目邀请的嘉宾里,有我从小仰慕的理工科女神、有拿遍学校各种奖学金的计算机高手、也有在宇宙中心某高校读天文专业的女博士。(星星眼🤩) 今年的高考刚刚过去不久,我当年填报高考志愿遇到的困惑还历历在目,比如会不会太难读不下去、要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怎么办、未来该走什么路?这期节目我们就与这3位特别优秀的在读理工科女生,一起聊一聊她们与专业的那些故事······ (ps:开始前有个小小预警,这期节目我们的风格是“宿舍夜谈”,六个女生超级合拍,从节目一开始就进入爆笑、接梗、互捧的模式,请大家在收听的时候适当调节音量,做好与我们时而一起大笑,时而感动落泪的准备吧!) 先给大家带来我们的时间轴: 01:27 三位嘉宾的三问三答 10:00 统计学、计算机和天文学在学些什么? 26:12 会不会担心学术界里的学术天花板? 39:33 学霸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小窍门 44:00 如何与压力共处、克服学科带来的困难? 54:00 成长过程中特别感谢的人 59:00 嘉宾们对高考生们的建议 [理工科女生.jpg] 左起小鱼、狮子、老爷 图片来源本期嘉宾 下面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宇宙无敌可爱的嘉宾: 小鱼:清华计算机硕士将读 封建迷信中毒患者,相信行好事积累幸运,一直以来也很被上天眷顾。目前算法岗实习ing, 是日常面对电脑发呆,平淡且快乐的码农本农了。 狮子: 除了头发炸起来很狮,其实一点也不狮的理科女一枚。擅长努力做好眼下的事,尽力去做热爱的事。尝试派后浪,藏在脑子里的想法,动手去试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收获! 老爷: 宇宙中心某高校直博2年级 没有情调的理科生,语言表达能力基本为负。当代磕学家,喜欢画画但是很菜。吃麻辣烫一定要加糖。下辈子想做一只猫。 选择能让你眼睛放光的东西 小新作为一个理工科女经常感受到从小身边理工女形象的空缺,对于未来读的专业大多数时候是靠自己的想象,翻开厚厚报考志愿的书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专业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谈及自己专业的时候,老爷说她选择选天文学是因为大三的时候听到了现任导师的一句话“天空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就下定决心去感受属于天文学家的浪漫。狮子说她选择统计学是因为“享受那份逻辑推导带来的快感”,就算面对很难的专业课也能获得很单纯的快乐。录制的时候,我们6个人围在一个话筒前,因为距离很近,我真的可以看到老爷、小鱼还有狮子在聊自己的专业时候眼睛里放出来的万丈光芒,这大概就是热爱的样子吧。 在节目中,我们与三位嘉宾聊了很多在大学期间有关选择的话题:复读、转专业、未来规划等。我最喜欢狮子说的一句是“选择能让自己眼睛放光的东西”,其实无关性别和学科,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感受到生命力的东西。 学霸也会遇到“至暗时刻” 在这次聊天中你会发现这几位别人眼中的学霸,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都有过“退学吧”、“复读吧”、“放弃吧”的时刻。小鱼第一次生物竞赛拿了全班倒数第一,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抱头痛哭;“老爷经历过通宵检查线路无果,崩溃到怀疑人生... 但在这些重大的压力下,她们各自有各自的“强心剂“,比如小鱼会告诉自己“如果我不行的话,别人更不行。” 而狮子信奉,“今天的失败是昨天造成的,与今天无关;但今天的努力却可以改变明天。”听起来是不是朴实的很?可是,在困境和压力下,让自己平静下来,重新钻进手头的工作,改进方法,是太不容易的事,却也是她们在各自学科中闪光的不二法门。 认可自己已有的成果,多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小新对这点深有体会。我身边有很多女同学在刚开学就会开始抱怨“完蛋了,我肯定学不会数学了”“我一定会被理科拖死的”“我没法学那些科目的”。甚至会被“女生不适合学理科”的刻板印象强烈影响。超级建议大家把这期节目推荐给你身边的她们,其实选择任何学科,从事任何职业,我们都有可能遇到“至暗时刻”,这些朴实的“强心剂”希望与君共勉。 来自周围人的鼓励和认可 当我们问起一路走来最想感谢谁,大家不约而同的回忆起那些给予过自己鼓励和认可的人。老爷说她最感恩的是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曾经有段时间无论怎么努力,老爷的成绩一直停留在中等,感觉自己就像是透明人,不会被任何人注意。但没想到在一次老师们选定“班级中最有潜力学生”时,语文老师选择了自己。那种“被看到”的感觉,让老爷一直记在心里。 这个小小的认可对语文老师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老爷的成长却意义重大。认可与鼓励他人,有时真的会被我们忽略,看完这篇推送就去给你身边欣赏的人一句赞美吧,给ta带去多一点点前进的勇气! 听完节目你会发现,嘉宾们在讲述自己故事时,没有刻意强调性别问题。她们每天与自己的专业打怪升级,也焦头烂额,也意气风发。那就是理工科学生本来的模样,也是理工科女生本来的模样。听她们讲故事时,你会强烈的感受到那种自然散发出来的对自己专业的专注、喜爱和信心。希望这份超级有感染力的能量可以温暖到你,在未来的日子继续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内心的选择。 // 本期互动 Your thoughts 相信听众朋友们中也有很多读理工科朋友,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心路历程吧!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头图来自 stylist.co.uk 春天终于到了,各种花花都开了。不知道你所生活的地方疫情的影响是不是在逐渐退去?过去几个月,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巨大的全球性社会事件中经历着,适应着。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幸运的普通人,没有感染,也不是需要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也都还经历着亲人/爱人不能见面、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失业与收入减少的风险、还有最基础的,长期居家和负面新闻浸泡带来的低落情绪。大概大家都会同意,此时此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都值得我们去留意与呵护。 这期节目,我们会跟大家闲聊一下我们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个人经历。从青春期到现在,我们两个也从懵懵懂懂地与负面情绪苦熬,或陷于抑郁或焦虑的阴影中,慢慢找到了与情绪共处的方式,甚至建立了规律性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的习惯。一路走来的一些心路历程,希望会跟你有所共鸣,要是能有点点启发那就更开心了。 时间轴: 01:10 情绪管理与性别:请不要对我讲 "calm down" 05:30 我们心理健康发展之路上的起起与伏伏 12:00 向身边人示弱与求助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 19:00 拥抱自己的负面情绪 21:10 心理咨询是否适合我? 25:40没有危机性的心理事件,我该与咨询师聊什么? 我们真的没有着急... 在开始剖析我与小雷自身的经历之前,还是想多跟大家聊几句心理健康与性别的事。我在这期节目中提到,从小到大,每当在相对严肃,或者情况比较紧急的场合,听到身边的人(男性居多)对我评论,“你别着急”时候,我都有一种怒火中烧的感觉。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处事方式,让我自认为是一个在突发状况下相对镇定且以解决问题为最高宗旨的人。但总还是会遇到身边人,将女性会更情绪化的刻板印象扣在我的头上,并因此让我所表达观点的影响力弱化,致使我只能在工作场合要求自己保持120%分的冷静。 同样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在深刻的影响我们身边的男性,比如我们不知道强调了多少遍的,对男性来说哭泣是应该被接受与拥抱的,再比如,男性对于“情绪性劳动”的能力缺乏与不理解,更严重的可能是对自身情绪一直没有机会建立感知的能力。 心理问题过去遇到过,现在会有,未来仍然会体验 谈到我们自己过去经历过的一些心理问题与疾病,很多故事我们的老听众其实都很熟悉。我们也曾经围绕着这些故事做过单独的节目,比如很受大家喜爱的《让身体承载你丰盈的灵魂》等等。这这期节目中,小雷有聊到自己大学期间抑郁症的经历,以及之后跟大家分享过的身体焦虑。而我也有分享自己在两年前离开美国时,经历的漫长迷茫与焦虑期。这些事件,像任何的身体疾病一样,有很严重的影响过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做的调整与恢复,也都花费了数月甚至更久的事件,而且可能到现在,它们还在对我们的生活存有一些影响。 这次回顾,我们也会发现,是这些从青春期开始的波折,让我们逐步更了解自己的情绪,当外部环境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时,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应对的工具。其中很重要的两点,想跟大家划下重点,第一就是我们的节目标题,拥抱那些负面的情绪,不要担心他们的存在,而是和他们和平共处。第二就是学会跟身边的“支持系统”示弱,哪怕你跟老郑一样,也有一个知心大姐姐的人设,也要知道每个人都会需要帮助,不要怕将“负能量”输出给可以帮你疏解的人,因为你也会为他们做同样的事情。 回顾我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经历与成长,让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哪怕我们拥有了再多的“工具”,像教科书一样管理着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与疾病还是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这与“人吃五谷杂粮,都会生病。”是一样的道理。我也不知道下次它会什么时候发生,如何发生,但我不会因为它的发生而责怪自己,只会尽我所能的积极面对。 如果你从未参加过心理咨询,这几个问题你也许感兴趣 在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各种工具中,专业的心理咨询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小雷在之前应对抑郁与焦虑的时候,有过线下与线上的心理咨询体验,目前也在定期接受心理咨询。而我作为至今还没有接受过正式心理咨询的听众代表,就借此机会问了几个心理咨询相关的小白问题。在这里,只把问题的核心回答列出,想要听我们更多的讨论还是要认真听节目哦。 谁该去接受心理咨询? 如果你在时间和经济上负担的起,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 如果我当下没有非常紧急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我该跟心理咨询师聊什么? 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会让你觉得跟ta有聊不完的话,ta会给你提供一些角度去探索之前没有想到或者没有解决的疑惑或者心结。 我如果有良好的“支持系统”还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吗? 在经历心理问题与疾病的时候,心理咨询与你身边的“支持系统”有各自的作用,可以互为辅助。比如支持系统与你的个人关系,使他们会为你的倾诉而共情,可能也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与影响,但心理咨询师却可以与你保持专业的关系。 最后,不管你身处何地,我们都希望疫情—这件影响全球的大事件能尽量少的影响到你的生活,更希望我们下次见面的时候,情况都会变的更好一些。 // 本期互动 Your thoughts 讲讲上一次你是如何拥抱自己的负面情绪的?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