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7 《我,准时下班2》滚蛋吧!职场PUA

大家好,这里是筱寻和seki,如果想要加入我们的社群,请加微信 guguseki or muggle-yuki,并注明——播客 本月主题——拒绝职场PUA 本期书籍——《我,准时下班2》 作者:朱野归子 书籍简介(摘自豆瓣) 好好工作的前提是爱自己! 风靡全球的人气职场小说第2弹,直面性别不公、刻板印象、晋升压力,改变不了别人,就维护好自己的坚持。 口误更正,本期中会提到“赤穗”这个词应该读做“chì suì”,某主播口误读错了,请大家小耳朵自行更正Orz 00:02:05:《我要准时下班2》到点要下班!结衣的新挑战 00:06:37:让人头大的甲方:以武士精神和体育精神相结合的高度社内PUA型公司 00:13:15:日本江户城(现皇居)有个不净门,你猜是啥门? 00:19:53:《忠臣藏》被成为日本武士最高精神的一段日本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忠义故事” 00:39:21:整天吊儿郎当整顿职场的新入社员工甘露寺:每天得上司电话叫才能起床的好孩子…… 00:41:02:妈妈管得严的新入社超级乖乖女野泽花:事无巨细向妈妈汇报公司的邮件都要给妈妈看 00:44:11:高规格留学生:顾恩.外国人在日本公司的缩影 00:51:26:丧气青年加藤:一直被已经退休在家无所事事的爸爸影响觉得日本已经不行了 00:52:21:公司蛀虫:从对手公司转职跳槽来的樱宫.一直被前上司PUA的她 01:00:41:日本的各种ハラ(骚扰) 01:05:31:本期互动问题:参加公司年会聚餐应不应该算加班?!

73分钟
99+
1年前

Vol.54 《厌女》原来我们都有厌女症

大家好,这里是筱寻和seki,如果想要加入我们的社群,请加微信 guguseki or muggle-yuki,并注明——播客 本期书籍——《厌女》 作者:上野千鹤子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摘自百度) 延伸书籍——《我,厌男》 作者:波利娜·阿尔芒热 “你是不是厌男?”每当女性就性别歧视、性暴力等发声时,就会遭到这样的非议。但,厌男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我,厌男》为厌男发声,探究背后的心理文化机制与社会背景,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厌女导致的系统性压迫与厌男造成的轻微自尊伤害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长期被污名化的“厌男”和“厌女”不同,它并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对性别歧视的回应,是对男性特权的愤怒,旨在呼吁女性摆脱羞耻与禁锢,关注作为武器与后盾的女性愤怒所能带来的政治团结与女性情谊,“想象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按自己的方式追寻自由与解放。(摘自百度) 00:02:03:从日版腰封聊起 00:13:30:什么是厌女 00:43:07:“女校文化”与“厌女症” 00:57:27:东电女职工事件 01:00:05:增订版之性骚扰 01:13:27:厌男vs厌女 各版本封面图如下

80分钟
1k+
1年前

Vol.53 《绝叫》连环杀夫骗保,她是恶女吗?

大家好,这里是筱寻和seki,如果想要加入我们的社群,请加微信 guguseki or muggle-yuki,并注明——播客 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推理·悬疑类top1《绝叫》作者叶真中显 铃木阳子死了,死在独居的公寓里。正确说来,是铃木阳子几个月前死了。因为发现她时,遗体不但遭到屋内的十一只猫啃食殆尽,连猫也全数饿死了。铃木阳子显然是“孤独死”的最佳范例,但这名女子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哪里?她的人生轨迹又是怎样的? 本书以两起相对独立的死亡事件为线索,牵出了三起相互交织的案件,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时代裹挟中的个人挣扎,从平庸一步步滑落到不可救药的深渊。故事发生在2014年的日本都市。本书分为三条线:第一条线是“中年女子孤独死”案,从发现女尸开始,叙述女警绫乃的调查过程,逐渐揭露女主人公阳子的人生。第二条线从“非营利组织头目死亡”案开始。看似无关的两个案件逐渐交会,交织出真象。第三条线以第二人称叙述阳子的人生经历,从阳子童年时期开始,到女尸被发现为止,细腻地描写了阳子的成长变化和被社会吞噬的过程。 00:02:05:真相背后的猫腻:铃木阳子死因调查的悬疑故事 00:07:14:阳子的人生背景 00:14:28:金鱼与弟弟的奇幻之旅:阳子的原生家庭 00:28:57:和第一任丈夫离婚、进入保险行业的阳子 00:36:10:从小未得到过母亲的爱,她会选择去抚养一无所有的母亲吗? 00:43:25:和第二任丈夫相遇:牛郎(传统牛郎大家懂得) 00:50:40:换金计划开启,和神代的相遇 00:57:55:重生的阳子和她的重生计划 01:05:10:母亲:感谢你来到这个世界(piapia打脸) 01:12:26:金鱼的隐喻和绝叫

71分钟
1k+
1年前

Vol.46 《不会切蛋糕的犯罪少年》善与恶的距离

大家好,这里是筱寻和seki,如果想要加入我们的社群,请加微信 guguseki or muggle-yuki,并注明——小宇宙 本期书籍 《少年与恶的距离》 作者:宫口幸治 内容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本书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真正机制,在日本引发全民讨论热潮。本书的作者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过不少未成年犯罪的孩子。通过和这些孩子深入交流,他猝然得知这些孩子惊人的共通点——不会均分蛋糕、不会临摹简单图形、不会加减乘除、看不懂汉字。原来,他们缺乏基本的“认知功能”,亟须介入支持或接受特殊教育。 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智力障碍”指的是智商低于70分的人群,这个定义其实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提出的。如今,智商介于70~84之间属于“边缘智力”。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边缘智力”及以下的群体占到人口总数约16%。 “边缘智力”在未成年犯罪的孩子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在大众中的比例。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不断通过“问题行为”发出“求助信号”。然而,我们看见了吗?又或者当作一回事了吗? 大至教育制度、司法体系,小至你我每个人……整个社会氛围与做法,全然将这群孩子隔绝在外。少年管教所里犯罪少年的真实境遇,反映出社会的失败和我们的冷漠。在成长各阶段连连被忽视的孩子们,长大后迅即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一群人。 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多年总结的经过验证的简单方法(每天5分钟,就能完成不会伤害孩子心灵的“认知功能强化训练”),可以切实帮助“边缘智力”的孩子学会反省,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概率,对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6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