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大厂实习or回家考公,你怎么选??

这是一个用攻略生活的时代,职场更是如此。职场年轻人的第一次面试该准备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捯饬形象,这期节目有一些其他实用参考给你。年轻人的第一次实习枯燥乏味怎么办?这期节目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投诉leader之外的角度。 但本期内容并不是一份面霸速成指南。作为成熟打工人,或许我们有一些实用技巧,但面对年轻人的成长性,我们也有自己的焦虑。 这是一期敏捷阿秋争论了两次才诞生的节目,我们回顾了自己当年的实习经历,阿秋从内向萌新进化成面试理论达人,敏捷经历了广告,船运工程师还有拍卖行等一系列跨度超大的工作,一兰在实习时得到的正反馈,让她一直扎根在媒体行业……已经成为成熟打工人的我们,转换角色后回头再看,实习如何塑造了我们现在的职业道路?实习除了是一份跳板,对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安稳和冒险,不同的选择分别会得到什么? 2023年,祝愿大家都有向前走的勇气。 - 聊天的人 -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0:25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做公务员? 03:02 阿 · 由于过于紧张在实习第一天徒坐一整天 · 秋 04:10 一封诚恳的自荐信:复古但不过时 07:19 来自敏捷的点评:优秀的实习生有几个纬度? 11:28 来自阿秋的困惑:为什么我会被实习生投诉? 15:55 来自一兰的经验:资料搜集不简单 17:45 卖家秀VS买家秀:公关实习真的有那么光鲜吗 19:11 面试前20分钟,其实可以准备挺多的 22:08 实习生奇葩行为大赏:实名吐槽合作明星被粉丝追杀 26:04 来自敏捷的吐槽:打死也不会进广告行业了! 29:02 情绪是帮你试错的第一道试金石 31:50 好的实习是对自己的一份滋养,而不是消耗 40:27 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完整的职业经验更重要 41:52 从情绪到发言结构,手把手教你十分钟面试该怎么做 48:36 敏 · 从船运工程师到拍卖行都试了一遍 · 捷 53:42 用创业思维实习:怎么给自己找活干? 54:29 成长以后,我们都变成了服务型领导 59:20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30归来也还会是新人 65:26 有勇气追求改变,也要有勇气接受失败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Aya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71分钟
8k+
2年前

051 对话离婚律师:一地鸡毛的婚姻,体面收场有多难

既然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那么婚姻又为什么走向争吵与分裂?我们看过太多婚姻中关于爱的困惑、不解、误会与无助,但是在【爱】之外,婚姻还涉及诸多不浪漫的部分。婚姻是是两个家庭的碰撞,是财产的结合,甚至也是人性的考验。婚姻有道德的义务,更有法律的责任。 在走向终点的时候,两不相欠是奢望,精疲力尽才是常态。所以今天我们请来了资深婚姻家事律师 尹律,一起聊聊从婚前到婚姻结束,离婚这件事有没有可能体面一点? 没错,从相亲到结婚到离婚,我们就是这么一个一步到位的节目! - 聊天的人 - 尹律,就职于沪上某知名律所,深耕婚姻家事、文娱、知产领域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2:12 离婚三问:结婚多久?谁是过错方?小孩跟谁? 05:42 可以为钱离婚,也可以为钱凑活 06:50 出轨就分不了财产吗? 09:19 签了忠诚协议,婚姻也不一定通向爽文模式 20:27 婚前协议是富人专属吗? 26:51 分享几个婚前背调小妙招 34:01 离婚第一步:固定证据 39:30 敲黑板!抚养费谈判要注意这些点 43:36 法律也只能解决底线问题 51:11 为什么对爱人说再见? 58:26 婚姻家事案就是反转再反转 67:46 婚姻不仅是感情关系,也是财产和法律关系 68:41 什么样的婚姻可以天长地久?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Aya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75分钟
71k+
2年前

050 对话战地记者袁文逸:直面过生死,也没有活得更明白

“我现在反思我职业的前半段,常常会觉得那个时候过于乐观。” 袁文逸职业生涯的前半段,还处在媒体的黄金年代。凭着一句“趁我现在还跑得动,我一定得去”的热忱,袁文逸前往利比亚,开启了她的战地记者生涯。 死亡第一次降临在她眼前,不是伴随着枪弹,而是进入利比亚之后,路边一张张蒙尘的画像,那些美丽年轻的面庞永远不会再变老。 度过了几年硝烟弥漫的生活,她见证了死亡,也与死亡擦肩而过;从乌克兰归来后,袁文逸又投入到司法改革的调查报道中;再到后来,离开传统媒体,转型创业,成为B站百万粉UP主@滤镜粉碎机 的发起人。 比起受制于环境的局限,袁文逸更愿意主动做出改变。经历过生死并没有让袁文逸大彻大悟,而是始终对自己进行追问。为什么愿意一再深入战区?传统媒体人转型有没有阵痛或者冲击?当时代的浪潮带来的不是助力而是泥沙俱下,做媒体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也许坚持就是意义本身。 - 聊天的人 - 袁文逸,滤镜粉碎机发起人,资深媒体人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3:21 虎虎生风的战地记者,也曾是穿碎花裙的文学少女 06:46 投石有回音:媒体的黄金年代 13:17 生死状、讣告、没有明天:直面真实战场 19:42 第一次上前线的装备,是淘宝350块的防弹衣 24:49 打仗也打不断的新闻直播 31:31 我没有辜负记者这个职业,它也没有辜负我 34:24 历史的风会倒灌而来 36:11 持续的行动就是意义本身 45:14 投身互联网:媒体不是一个人的孤勇 51:02 如何做一个身段柔软的企业家? 57:11 一个时代的幸存者,更应该诚实地面对自己 63:35 历史不会线性发展,但能再前进一步的时刻一定会到来 -音乐- Michael Jackson-Heal The World (Spoken Version Bonus Track)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Aya、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67分钟
4k+
2年前

049 要90斤还要前凸后翘,做梦了属于是

刘畊宏,你跟了么?帕梅拉,你坚持下来了么?运动的flag,又在你心中“立了倒、倒了立”多少回?网上减脂方法五花八门,我到底听谁的!? 说起运动减脂,我们也会想到身材。在女性成长的过程中,往往遭遇来自周围对身体的凝视,比如身高、胖瘦、对胸部羞耻导致驼背、小肚子…… 这些凝视一步步导致女性对身体的不自信。瘦就是好?胖就千古罪人?什么样才是健康的身体? 想到要聊一期运动话题,我们立刻试着去邀请咕噜健身厨房的创始人咕噜。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我们就一拍即合、光速录下了这期节目。本期,咕噜分享了她在健身运动这条道上摸爬滚打之后,总结出的那些适合普通人的经验。除此之外,咕噜还聊到了她创业以来的跌宕起伏,以及亲密关系。 没错,在我们节目,无论什么话题好像都会聊回亲密关系。 - 聊天的人 - 咕噜,咕噜健身厨房创始人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0:35 咕噜和每个月的缘分 05:12 辞职后开启跨领域创业 08:23 美国留学骤胖30斤,坐下把裤子撑开 11:32 从盲目减肥,到把运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21:46 减脂餐非吃不可? 23:17 在别人眼里,瘦也不是胖也不是 26:17 周围凝视下的外貌焦虑 31:39 运动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生活? 37:18 我们面对焦虑的不同解法 45:14 体重轻还前凸后翘?既要又要不合理 52:33 原生家庭对婚姻观的塑造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63分钟
8k+
2年前

048 眼看朋友跳火坑,我要不要劝分?

综艺《再见爱人》里的张婉婷和宋宁峰让劝分弹幕满屏飞舞;豆瓣36万人的劝分小组里,各种裂痕和分手故事轮番上演。再往近了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劝分”或者“被劝分”的经历。 本期,我们就从《再见爱人》讨论起,在一段亲密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作为恋人之外的第三方到底要不要劝分?什么情况下你会劝朋友分手? 分手应该被人劝吗?我们还由劝分展开到恋爱脑话题,如何界定恋爱脑?爱一个人为何有时变成羞耻?我们是不是丧失了相爱的能力和勇气? 爱情没有标准答案,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 聊天的人 -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1:08 看综艺「再见爱人」被气上头 07:56 拥有36万人的劝分小组 13:11 吃过劝别人分手的亏后,现在张口就是「祝你幸福」 17:07 当我本人被劝分 20:08 渣男渣女:怎么个「渣」法 25:16 PPT劝分 31:56 分清别人是真的需要建议,还是只需要一个人倾听 39:20 如何看待恋爱脑? 45:43 什么情况下,一定会劝分? 55:50 别动不动劝分了,由ta去吧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60分钟
6k+
2年前

047 生育系列之三:想生娃但又不想搭上全部,这样的人生有解吗?

在生育系列第一期中,我们跟随辅助生殖医生王瑶了解到生命的奇妙,同时也看到一个健康孩子的诞生来之不易。生育系列的第二期,社工组织木兰丽霞待我们走进了基层流动女工的痛苦和困境,她们长期徘徊在社会边缘、被主流世界忽略。 那么现在,对于“要不要生”这件事,你怎么看? 本期,我们邀请到节目的老朋友吴海云做客,来聊聊生育这个抉择对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个体,选择生娃之后,还有办法同时追求事业的成就吗?当一位职场女性想要选择生育时,要做好哪些准备?在喊着“走入婚恋生育就是被男权社会奴役”的时代背景音里,该如何选择?存不存在为自己而生育的可能? 说到生娃和养娃,已经当了妈妈的嘉宾吴海云和主播一兰都有太多想说。这是一期轮番疯狂输出的节目,未育的敏捷和阿秋究竟将如何应对!? 本期为我们特别策划的「生育系列」最后一期。接下来还将有更多专题系列节目,敬请期待。 - 聊天的人 - 吴海云,博士、资深媒体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1:11 有了孩子之后,时间管理是刚需 02:29 从要娃到不要娃,主流观点转变迅速 05:23 婚姻和生育不是强绑定 08:23 准备是永远做不完的 10:38 经历了一胎的煎熬之后,为什么还是要二胎? 14:38 生产不是最难的一关,仅仅是痛苦的开始 21:13 So why?为什么决定生育? 26:35 顺产和剖腹产 29:29 对于职业女性,生育意味着什么? 36:35 「好妈妈」 43:2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恐育? 52:04 你并不会因为不生育,而免于一些该遇到的挫折或结构性上的压力 01:08:58 要有勇气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72分钟
9k+
2年前

046 生育系列之二:多次意外怀孕、暴力引产... 女工姐妹那些被忽略的生育之痛

在宿舍生下孩子后不知所措、因经济压力被迫多次引产、背着红薯狂奔只为让孩子掉下来,无力要求丈夫采取安全措施…… 这些事情乍一看是影视作品里的情节,但它确确实实存在于现实生活,是基层流动女工被迫面对的生育苦痛。并且,身处此类生育困境的打工女性绝非极少数。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在接近3亿的全国农民工总量中,外出农民工的数量为1.7亿人,其中女性占到了30.2%。也就是说,全国基层流动女工有近5200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这是一个无法被忽略的群体,但现实情况是,基层流动女工群体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本就挣扎在社会的最边缘的她们,经历着难以想象的生育之痛。 如何让基层流动女工被看见?齐丽霞,曾经就是一名基层女工,当时的她辗转于沿海各工厂流水线。在做女工的漫长日子里,齐丽霞目睹并且亲身经历了打工女性的日常遭遇。那时候,她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2010年,齐丽霞在北京成立了一家非盈利公益机构——木兰花开,帮助在京打⼯女性提⾼性别平等和独立自主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女工姐妹学会为自己发声。本期,我们跟随木兰丽霞,走进基层流动女工和木兰花开的故事。 如果你也希望为基层流动女工发声,搜索关注公众号「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支持木兰花开。 - 聊天的人 - 木兰丽霞,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创始人之一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1:52 在广东沿海做流水线女工,遭受工厂的粗暴管理 09:59 以为到深圳就有希望,没想到看到了更大的绝望 16:07 一次偶然机会,结识劳动法学习义工组织 26:00 目睹基层女工生育遭遇,创立「木兰花开」社工组织 30:19 当丈夫不愿做安全措施时,她们很难坚决说出口 34:22 对于女性生育的痛苦和伤害,男性毫无概念 42:54 和中戏合作话剧《生育纪事》,帮助基层女工群体发声 53:36 「想生就生」不一定是自主意识 01:01:09 「木兰花开」不仅是机构,更是一种女性精神 - 音乐 - 人间 - 王菲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66分钟
6k+
2年前

045 生育系列之一:对话辅助生殖医生,生一个健康孩子到底有多难?

生育,是女性绕不开的话题。今天我们面临的生育危机更是比想象中严重——2021年《柳叶刀》一篇文章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已攀升至18%。高龄孕妇人数增加、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结构威胁生殖系统、科学生育知识的缺乏等等,挑战不断。 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时,人们往往诉诸于现代医学,以为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医学的帮助下迎刃而解;同时也容易错误认为“高龄怀孕很常见没问题”、“生育是女人单方面的事情”,但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本期,我们邀请到辅助生殖科主任医师王瑶医生,来进行一场生育知识科普。对女性、男性来说,年龄对生育有多重要?如何科学合理备孕?高龄生育风险有多大,能规避吗?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着怎样的生育困境?为什么不孕不育的比例逐年上涨?目前治疗不孕不育的科学方法发展到了哪一步? 我们对生育的误解和迷思,实在太多了。不妨从这一期开始,科学理性地认识它。 本期为我们特别策划的「生育系列」第一期,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更多嘉宾从多种角度继续分享生育话题。 - 聊天的人 - 王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不孕不育、生殖内分泌疾病、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3:21 高龄生育:成功概率小、并发症多 09:55 不孕不育人群正在增加 15:41 20多岁是生育黄金年龄,也是事业关键期 18:48 冻卵:上不了保险,更不是后悔药 28:51 对多囊卵巢要有远期意识 31:54 女性排卵的234法则 34:08 一代二代三代试管婴儿,针对不同病人群体 41:21 男性年龄和精子质量同样重要 44:03 身体一代不如一代,精子库来源短缺 50:17 科学备孕指南 58:51 卵巢功能和生活方式也有关,但年龄是「硬伤」 01:05:37 生育之后,养育也是一大挑战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71分钟
10k+
2年前

044 对话小鹿:这不是黄段子,这是我们在过的日子

这期有点猛,正忙着个人专场《女儿红》巡演的小鹿,来做客啦! 月经羞耻,是小鹿在专场中讲到的话题之一。抬头一看咱们播客的名字,这不巧了么!所以本期,我们和小鹿就从月经羞耻和焦虑说起。当小鹿讲和女性身体有关的段子时,观众作何反应?容貌、衣着、年龄焦虑等话题讲了许多,但这是在有意识地向所谓的“女性话题”靠拢吗?作为一名被广泛认可的脱口秀演员,如今创作视角是“女性”还是“我”? 2022年是小鹿说脱口秀的第8年,曾经是律师的她在怎样的契机下转行成为了一名脱口秀演员?这一扇门是怎么打开的?对于一路走来陪伴的观众,小鹿也吐露了自己的心里话。 -聊天的人- 小鹿,脱口秀演员(微博:@好笑那个小鹿)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时间轴- 01:46 男性认识月经的误区 04:43 谈论月经:从以往的羞耻到现在的自然 07:03 如何应对互联网上的恶意? 10:00 不爱听笑声那就去听都市情感电台 17:40 曾幻想过,一件昂贵的衣服可以改变一生命运 26:53 从律师转行脱口秀,勇气来源于何处? 32:14 做脱口秀演员,需要一些不要脸的精神 38:25 好笑是不是一种天赋? 41:14 自我表达和笑点之间的平衡 47:54 讲段子的疗愈感:就像做了一次按摩 52:28 和观众一起成长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57:37 「希望大家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59分钟
59k+
2年前

043 在日本十五年,我所目睹的日本职场的躺和卷

出国留学工作这件事,放到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但如果时间退回90年代呢?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掀起一波出国潮。国人出去的目的之一,是打工挣钱。日本因为其支付的高昂工资,成为热门目的地。那时候,国内的月薪为几十人民币,而在日本打工一天就可以挣到一万上下的日元,折合人民币八百元左右。90年代在日本打工一天顶国内打工一个月,这个说法毫不夸张。另一方面,在90年代,自费逐渐取代国家公派成为流行的出国留学方式,中国迎来一波留学热潮。 留学和打工的良机到来,年轻人把目光转向了海外,随着打工留学的浪潮前往海外寻求机会。本期嘉宾老王,就是其中一位。老王目前是一家大型日企高管,他1997年赴日留学,后又留在日本工作,算起来老王在日本待了十几年。 本期,老王就带领我们走进日本这个国家以及它这些年来的变化。90年代去日本读书是怎样的体验?日本职场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日本企业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变迁?整体来看,为什么日本多年来都没有发生剧变? - 聊天的人 - 老王,日本学习工作十五年,现大手日企管理层;追求效率而不是卷和平躺,每天在寻求工作与生活的意义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1:42 一天工资顶国内一个月,90年代加入赴日打工潮 03:22 把语言学校当作跳板 07:08 学好一门语言终究需要环境 13:08 日本当地人的两面性 16:11 逐渐发生变化的日企文化 19:37 考公上岸,是日本人的第一大目标 27:32 日企外派高管福利极佳 30:33 一些日企为何依然走在世界前列? 42:04 日本人怎么卷,白送加班时间 48:02 一个十几年没怎么变化的国家 55:11 现在适合去日本学习工作吗? - 音乐 - 突如其来的爱情 — 小田和正 飛蘭 — 琴によるメインテーマ独奏 (古琴下的主题独奏)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汤雯婷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60分钟
13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