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月度观影指南来的晚了一点,因为囍儿出差去金鸡奖干活儿,作为补偿她也分享了工作中遇到影人的一些小八卦和未定档电影。进入11月未映新片前,上月底的《一个和四个》,月初的《拯救嫌疑人》《我爸没说的那件事》等我们先唠了两句。 《惊奇队长2》“复联超强战斗力”回归但无一人期待;时隔8年突然又来的《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只有丽丽为集齐系列观影想看;《无价之宝》囍儿有点失望;台湾犯罪片《追缉》继《坚如磐石》再现预告马赛克尺度堪忧。 久违的宁浩导演新作《红毯先生》(有跟过项目的听友爆料);海清诠释的树人铸魂”张妈妈“张桂梅传记片《我本是高山》;从未失手、依然生猛的曹保平《涉过愤怒的海》是我们仨的本月必看。至于迪士尼百年庆典巨献动画电影《星愿》,金刚则毫无兴趣且口出狂言;宫崎骏92年的《红猪》囍儿又说要去看但没人信;另外张震、春夏、李现演了特不适合自己、预告看起来非常吓人的爱情片《靠近我一点》。 本期节目有福利~感谢给电聊听友提供礼品的赞助方——Tezo通勤耳机「鸢」。这是一款播客人做的,适合在通勤的时候听节目的无线蓝牙耳机,方便大家利用碎片时间听电聊~很多友台的主播也在用这款耳机,“当我看到你戴「鸢」,就知道你也在听播客。”【大家别忘记去wx订阅号:电影不无聊 上线微信(今日内发出)下留言参加活动,免费获赠Tezo「鸢」无线蓝牙耳机呦!】
临近购物节,不少听友小窗囍儿有没有啥划算好物推荐,要不这回咱反其道行之,一起琢磨琢磨怎么不被消费陷阱拿捏,少花冤枉钱吧!(金刚/囍儿/萌姐交叉吐槽了对方的双11购物清单) 翻出一直想看、在各平台很火的纪录片。通过日常生活根本无法触及的专业机构和场景、资本巨头/营销大拿/专业学者的揭露,我们在《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见识到消费主义的源头、自己消费行为被操控的证据。原来每天都要用的东西被人为缩短了使用寿命!以为的生活必需品只是资本家的诡计,有效且常见的药物大部分场景竟是滥用,购买的无数品类都是骗局。苹果、宜家等大品牌高管离职后才敢说出真相,一部商业大片造就一个帝国甚至最终变成了一个行业!游戏不再是不务正业,而是生财之道…… 《金钱与我》则以普通人作为真实案例,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各种消费问题,由行为经济学家揭示造成它们的诱因,由理财专家提供值得每个人参考的省钱建议。 庄家永远是赢家。聊完这些我们虽然有点进步,但不多。你呢?双十一准备买啥?
地铁自杀、鬼宅、符咒、死者的房间、隧道中的诅咒、阴魂不散的房东、挑剔的祖先、学霸型PUA大师、蛇女——9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妖魔鬼怪都市传说轮番上阵,既讽刺有趣,又像传统日式恐怖一样侵略生活场景、让人不寒而栗。 终于有机会推荐这部今年看到的对味儿日剧,每一话短小精悍、制作精良,适当留白、值得咂摸,从不同角度切题「附身」,剧尾升华。奇思妙想背后是日本社会环境中普通人的苦痛。
没想到国庆档关注度还不低,不少听友问啥时候唠唠,于是我们花钱去看了《坚如磐石》+本来想错过的另外四部。囍儿免费看了俩却气到发疯,其中一个还因为睡着了一段只能再买票二刷又惨又该。 看着伤痕电影假装会读唇语,坚如磐石的到底是什么?咣咣咣突突突砰砰砰爆炸邱的训练挺累的,临走还跟你说剩一组400米间歇没跑;总能拿当下婚恋话题嗨点做文章的爱情片导演,收了票房还想要口碑却回回都只能隔靴搔痒;比预期还难看的陈诗人大作真的好厉害;还行的那个可惜搞错了重点。 10月剩下的片子不多了,我们顺带提到了,下期不录院线片了。
小胖:本期节目以我的个人口味为大家选取了一些以中文现代诗为歌词的音乐作品。入选的条件首先诗要美要真挚动人,其次音乐也得好听才行。 入选的音乐既有名家之作,也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音乐人的作品。录这期节目对我来说救赎有些夸张,但的的确确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被这些诗打动和治愈了,希望能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好的文化分享给大家,希望这些令我感受到的幸福能传递给大家…… 也许你已经读过这些诗或是听过这些歌,那么也不妨试着再次沉浸到这股流动的能量之中,感受语言的力量和美。 *详细歌单+诗句原文见wx推送:电影不无聊
看到有影评人评价《不虚此行》“静水流深”,确实,在如今的院线电影中,这样的作品已经寥寥无几。 我们随双重创作身份(悼词作者/编剧)的主角闻善一同面临困境、思索生命的意义,也有很多问题想听导演/编剧刘伽茵亲自解读:关于悼词作者这一职业和对殡葬行业的新认识;刻意模糊处理逝者照片的用意;闻善与小尹耐人寻味的虚实人物关系;独特的城市(北京)取景与生活气息;这个“掉队”编剧的人物前史和导演的自我投射;胡歌本人与角色的连结和对其表演的评价;编剧本人理想中优秀编剧的模样等等。 我们也从电影聊到生活:那些令人动容的台词,是否也代表了导演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如何更好了解他人、探寻自我;以及“人这一生,怎样才算不虚此行”?
小胖:从核武器诞生开始,人类便在地球上进行了各式各样毁天灭地的大爆炸。核深深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同时也从文化层面辐射着人类。本期节目我们和大家聊聊那些电影中的核武器,从娱乐至上的商业大片到具有深刻反思的影史经典,再到真实的核爆纪录片。 人类有种了不起的本领,那就是无论多么可怕多么值得恐惧的存在,都可以被纳入到娱乐和玩笑之中成为一个象征,从而淡化其本来的可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吧!这也许也是人类存续下去的关键所在。
由于下周我们会围绕《奥本海默》做一期非单片专题的特殊角度盘点节目(小胖早在上映前就跟金刚/囍儿说好的),于是节目开始我们先花半小时分享了对该片的观感。 暑期档结束,临近国庆档,9月可看的又不少(而丽丽已看过大半):原型人物传奇经历改编的赛车片《GT赛车:极速狂飙》;自嘲着“为华语电影干一个”的《永安镇故事集》;林家栋/张颂文/大鹏飙戏、根据真实大案改编的《第八个嫌疑人》;以悼词作者代入创作思考的《不虚此行》;郑秀文获香港金像奖影后的《流水落花》;《天才枪手》团队搞笑新作《速度与爱情》;四年后终于上映的张艺谋《坚如磐石》等等。 (这是小岱去英国留学前的最后一次录制,完事我们四人去吃了个离别饭,有点舍不得,不过聚散终有时,祝学霸小岱一切顺利,一年后再相会~)
又是一年中元节,这次优先填深坑。听友留言虽没往常多,但仍然有像死神一样的灵狐和被无名鬼找替身、最终“出马”的老干部,很有画面感。囍儿当大夫的小学同学,随口就能说几个北京大医院的段子:手术室电梯门得说“走吧走吧”才能关上、病人离世心有不甘痛哭游离、医院风水与跳楼方向、院区花园(前王府花园)半夜爬树的清朝宫女...我们还找了一些网友的亲身经历,既有真切的也有像小说一样离谱的,吓得人菜瘾大小胖老师不敢喘气。
《燃冬》是新加坡导演陈哲艺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周冬雨/刘昊然/屈楚萧饰演的角色间流动的情感,在华语院线较为少见,三人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炽热而治愈。 这次专访,由于现场要放支架和话筒,桌子又不好挪,导演很亲切的主动建议不如咱用茶几当桌,坐地毯上聊得了,很随意。于是金刚、囍儿和导演席地而坐,放松的从创作缘起聊到了日常生活: 来自热带国家的陈哲艺,却将取景地选在了寒冷的东北延吉; 没有故事就定了主演,仨人在片子里呈现了不同角度的自己,还给导演留下了有趣回忆; 中国的“卷”,和当下新加坡年轻人的生活特不一样,“躺平”方式却有点像; 为找灵感多年后再去夜店,就像是热闹人群中的独行者; 像片名一样,冰天雪地的环境里,陈哲艺和他的电影依然炽热; 与陌生人短暂而难忘的亲身经历令人羡慕; 在内地与海外的拍摄大不相同,工作人员状态惊呆勤奋导演…… 创作旺盛期的陈哲艺,之后的安排紧锣密鼓,但竟然说想退休了?而他在中国的下一部电影,则是我们完全没想到的题材。
“拍电影就像坐马车,一开始你希望旅途愉快,到后来你只能期待自己可以安全抵达终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74年,时任环球影业高管的谢恩伯格去公司投资的一部电影片场探班。该片问题重重,350万美元的预算眼看就要暴增到3倍多,进度更是严重落后。导演既年轻又没啥出名的代表作,现场情况令人担忧:剧本大幅修改、剧组成员不服从指挥、演员之间争强好斗,特效部门疯狂燃烧经费。 来自公司的压力让谢恩伯格做好了开除导演、终止影片拍摄的准备。然而,该片导演正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斯皮尔伯格,他对影片的信念打动了谢恩伯格,让其最终决定支持导演的努力。 这个明智的决定,才有了日后《大白鲨》的公映,并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之一,也引领了现代大片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好莱坞制作和营销电影的方式。 然而,影史上还有很多影片看起来比《大白鲨》更有潜力,他们的故事引人入胜,主创神仙阵容,剧本已经完成,甚至有的已经拍摄、制作了一部分,但很遗憾最终都没能成行,无法在大银幕与观众见面。 本期节目我们会聊到5位世界级的大师导演、涉及五部电影,若干金牌编剧和星光熠熠的演员,给大家讲5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参考资料:《无法上映的54部电影》,内容真实可靠
终于等到《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果断把「医院灵异经历」挪到月底的中元节。伴随着一声声“不敢相信!”,我们看到了好笑/好哭/好屁股,用听友的话说:旋转、跳跃,我闭不上眼。“死GAY”、“死胖子”、“臭直男”、“花瓶”,这些被轻易盖戳的名头下是偏见带来的狭隘,轻松的讲述和调侃是社会环境和法律支持下的自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金刚/囍儿/丽丽从三个视角出发,带着不可避免的认知差异,生发出不同的观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