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请来硬核历史公众号「血钻故事」的主编哲空空大哥,聊一聊《八佰》,以及这场“被围观的战争”真实的历史背景。 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八十八师524团加强营、谢晋元、陈树生、杨慧敏、杜月笙……电影中发挥的、对照历史其人其事的,和未能呈现的部分。 我们在观影前的期待,看片后的观感,自己认为符合与没有达到预期的部分。 哲空空:“历史是已发生的事,严格来说,昨天也已成为历史,大家看待历史不要带有偏见。历史其实很有包容性,它能反映人性与大千世界。像影片一样,我们应该用一种包容性的心态来看待。不要像盲人摸象,摸到什么就觉得别人摸到的都不对,其实大家都能看到不同的含义。有包容的环境,中国电影才能出现更多佳作。”
本期我们邀请到一位特别的嘉宾 - 青年科幻作家@飞氘 老师[酷炫街舞给手] 还记得1999年那些“可怕”的故事,2012年风靡一时的话题吗? 人类生存至今,灾难一直如影随形,末日论与末日预言也一直萦绕在耳边。 最近我们看了汤浅政明监督的动画剧集《日本沉没2020》,这个经典作品的当下创作&改编,为啥从第一集的备受关注,逐渐变得“无人问津”? 作为日本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科幻巨著,日本科幻史上“重量”和销量都首屈一指的作品,原著《日本沉没》为何已创作近50年仍然历久弥新? 与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科幻界“御三家”(三大名家)的原著作者小松左京,他写作的方式与风格,他作品的推理过程与科幻想象,到底厉害在哪儿? 日本的末日题材影片与好莱坞灾难片的区别是啥?观众在看灾难片时、读科幻小说时的愉悦感,又从何而来? “日本科幻对我的影响很大。具体到《三体》,其实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看《日本沉没》后很震惊,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个民族深处最敏感、脆弱的对未来的恐惧体现出来,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刘慈欣 飞氘:“科幻很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要表达对未来灾难的‘杞人忧天’。用汉字写作的科幻作品,到大刘这里出现了具有高度和重量的忧虑。” 《日本沉没》影响了刘慈欣的创作,大刘的作品也和小松左京的作品有一定的对照关系。 科幻作家如何进行思想实验,同时传达价值;刘慈欣作品的特点和传达的价值核心;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以及《科幻世界》在其中的重要意义等等;我们都通过飞氘老师了解了更多。 飞氘老师作品中呈现的世界让人兴趣盎然,他的巧思也拓展了我们的视角。 最后,关于自然灾害与外星人,甚至毁天灭地的大灾难,真正来临时的社会样貌,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也做了自己的设想。 《三体》后,中国科幻小说还将提供什么样的思考,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周立秋,于是我们赶在夏天结束前录制,带来一期关于骑行、电影,与回忆的节目。 那些自行车作为经典道具出现的电影,有哪些画面瞬间在你脑海中浮现? 给我们讲讲你学自行车的故事,和你的第一辆车吧。 关于自行车,你与家人/朋友/恋人的回忆有哪些?有没有什么危险时刻? 你玩儿过BMX、山地自行车、或者曾经风靡一时的独轮车吗? 最近一次你的骑行经历呢? 我们仨的说完,到你了
7月20日就开始发疯往返跑的囍儿,边看片边被按摩脊梁的金刚,说着说着就“见鬼”了的欢喜,录了一期类似电聊传统项目 -「月度观影指南」的节目。 我们各自挑选了一波在映的新片+复映的老片,有的期待已久,有的再看观感大不相同。 大幕终于再次拉开,影迷的生活回来了。 影院复工后的首次观影,你有什么感受?看了哪些电影呢?
出场自带BGM的嘉宾 - 一首《轻轻地告诉你》送给很多老师@很多张 [笑而不语]欢迎她回来。 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延后了一个多月。 这是北京影院复工后的首期节目,在这么一个挺有纪念意义的时间点,来聊可以在大银幕刷片的上影节还是挺合适的。 首先我们跟着很多老师回味了一番每年「小龙虾电影节」吃喝+观影+骑行的美好体验,然后每人根据自己的口味,给大家推荐了十部左右想“拥有”的影片。 有大师经典、也有商业大片;有难再相见、也有可盼重逢;有大银幕至高无上的享受、也有小电视自得其乐的消遣。 那么,你的上影节片单呢?
你是因为什么契机成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观众,又是什么让你热情的追着更新、忙里偷闲地吃着姐姐们的瓜? 本期我们实在没忍住,开了电聊综艺主题节目的口子。 跟随能⚡️哭着劈叉⚡️的欢喜一起,从“想照顾”、“想交朋友”、到“想成为”三个维度,pick自己欣赏的姐姐们。 一个不小心,也吐槽了一个你可能意想不到的人、一个槽点中的“王炸”,和一个自带幽默感的少奶奶。 我们还信口开河 - 提名了第二季的更多人选:张柏芝、许晴、高圆圆、杨幂、章子怡、张俪、莫小棋、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张静初、曾轶可、尚雯婕、张蔷、斯琴格日乐、韩红、巩俐、斯琴高娃、孙俪、杨千嬅、郑秀文、郭采洁、佟丽娅、大S、梁龙、蔡国庆、刘晓庆等等……虽然大部分都是瞎说,也有不少遗漏。 最后认真讨论了下为什么觉得「姐姐」成了个高开低走的节目,怎么就偏离了初心。 感慨了下日渐敏感、艰难的语境,以及背后可能涌动的资本暗流。
埃尼奥·莫里康内先生走了,他永远活在影迷心中。当我们重温挚爱的电影时,沉浸在最经典的场面中,熟悉又优美的旋律响起,不知不觉泪水模糊双眼。闭上眼睛擦拭泪水,电影的配乐萦绕在耳边,电影中的画面在脑海中继续进行...这就是音乐之于电影的魅力啊!本期节目我们伴随着影迷们最耳熟能详的莫里康内先生的电影音乐,跟随三部三部曲和其他几部经典的电影一起飞回往日观影的美妙记忆里。并且,挑选了一些音乐人演绎的莫里康内先生的作品,表达我们的纪念与敬意。
电影院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本期我们与发行/制片 - 昂哥、浩然,通过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影片,一起聊聊电影发行的那些事儿。 发行的工作内容、发行的分账比例、对电影票房的作用、与宣传的区别、引进片/批片、前些年甚嚣尘上的偷票房、国内几大电影公司的风格和作品、网大/网剧,以及对于春节档影片《囧妈》网络发行的看法; 国内电影市场近些年的变化,北美观影方式、环境与我们的差异,艺术院线的喜与悲等等,都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最后,我们邀请两位大哥给想入行的朋友提了些中肯的建议,也让他们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接触艺人的有趣经历。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 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 把你写在日记里。” 在那《隐秘的角落》,童话与现实交织。谎言在真实中游走,真实本身也被粉饰。 诸多的线索,明里暗里的轨迹,那些令人欲罢不能的细节让我们激情讨论,甚至因分歧辩论。 童话到底从何时开始?纯真的冒险如何演变为黑暗的秘密?剧集相较原著到底高明在哪里?那些鲜活的人物如何被成功塑造? 「角落」向外辐射,让我们看到本土化网剧拍摄的范本,视频平台的战略布局和竞争;看到人性的善恶、家庭的影响、被忽视的问题;回看反映青少年成长问题的电影,关注国内外更加令人胆寒的真实案件。 解析只能读懂一部分「隐秘」,易被忽视的「角落」,最需要我们的目光。
自二月起,就一直期待录制这个主题,终于等到节目上线第二天的6月23日 -《头文字D》上映十五周年。 我们从漂移的兴起,到原作者重野秀一创作《头文字D》的背景,动画版进一步扩大受众 - 当年在流行文化中的全面影响,JDM文化,聊到15年前看娱乐圈顶流们主演的电影版的回忆。 并对照精彩的动漫谈了谈选角,各方面的还原或差异,自己最喜欢的角色,以及依托他们性格和路径对照的那些车。 伴随着不断进阶的主角、引擎的轰鸣声,一起回望“青春的小插曲”,热血的运动&纯真的浪漫。 (为帮大家回忆剧情,节目中金刚准备了一段Remix,其中有句魔咒,你听便知)
在炎炎夏日,一杯凉白开下肚,让暑气沉淀、让汗水蒸发,质朴的岛呗总能带给人们质朴的感动。本期节目我们跟随系列纪录片《新日本风土记》,伴随摇曳的歌声,与大家一同体会大洋彼岸的国度的点点滴滴。
我们邀请到泰国本地人 小甫@小甫Fox 聊聊该系列在此前未涉及的三部影片。小甫为我们科普了电影背后的真实事件全貌,并聊到他自己亲身经历或见识到的奇诡事件。局长这回则负责走进科学,准备了一些“人格分裂”送给大家。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