٣٧. 每一段公路旅行都似一场沉默的告别

前段时期的公路旅行,走完了南巴尔干的四个国家/地区,保加利亚、北马其顿、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结合自己之前的行程,至此也就不知不觉走完了巴尔干地区所有的国家/地区。这一期内容像是对于整个巴尔干地区的一个尾声,亦或是未知的下一次的开始。 每次在这些前苏联体系下的国家内行走,那些具有粗野主义建筑的社区和散落在山野之间的纪念碑都是串起来我公路旅行的线索,所以这次的四个国家仍然饱含这些内容。 保加利亚最重的苏味,是我无法逃脱的儿时梦核;北马其顿有可爱的小城市,还有杂乱的首都,却集中了很多我喜欢的粗野主义建筑;科索沃这一个活在新闻标题背后的国家/地区,却有超过我想象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是这一路最意外的收获;阿尔巴尼亚略显乏味,但我却在一个山谷之间窥探了一个秘密基地… 真正用公路旅行的方式贯穿了巴尔干之后,不免会想到,可能这样通透的公路旅行就是一场沉默的告别,因为在短时间内甚至直至我死去,都有可能不会再回到这里。无论如何,在公路旅行中所经历的所有,都是组成我生命中真实的一部分,可当我默默离开一个地方,回忆起来的时候,总觉得没有机会和他们好好说一次“再见”。 本期福利 MoveFree 益节 氨糖软骨素——美国专业关节健康品牌,连续 6 年天猫国际氨糖品类销售 TOP1,100% 纯进口,产品通过了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和美国FDA的双重认证。 缓痛首选【绿标瓶】,成分配比科学,有效缓解关节不适,有效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缓痛效果最明显: 补钙优选【五合一高钙氨糖】,重视有补钙需求和需要多方补充营养的老人,一瓶多补,高含量钙+VD,不需要吃其他钙片。 商务合作 Live by Somg 点此 https://s.tb.cn/c.0vuLTa 进入MoveFree专属购买链接 -在淘宝搜索【MoveFree】进入官方海外旗舰店(不要进错店啦),向客服报暗号“禁止携带”,即可获得专属链接 (下单记得备注“禁止携带”哦) 本期提到的两组照片 巴尔干南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Q4NjM1OQ==&mid=2247486431&idx=1&sn=a62bfdb49bc80afb3080833d0fded8dc&chksm=e939dde7de4e54f1af1866b05e750b462ffc2a8ca70deff0cf4c94560f8dd9fc7035b4e71493#rd 新西兰北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Q4NjM1OQ==&mid=2247486350&idx=1&sn=63829e186d05c94b86bfb6a7dda2c99b&chksm=e939ddb6de4e54a0d2afb870fca6a8d4f839324b9897648723ae631acab9bdb14d3af301bee0#rd -时间轴- 00:00 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原声,歌曲Bella Ciao 00:30 解释在前 03:37 保加利亚第一眼 06:36 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隐忍颓废的苏味 13:43 全世界最大的吉普赛人社区 17:00 保加利亚最重要的标志,隐在雨雾中的“保加利亚飞碟” 24:14 保加利亚布尔加斯的“兄弟之吻”与瓦尔纳的苏维埃友谊纪念碑 27:40 保加利亚苏曼的保加利亚1300年纪念碑与保加利亚母亲万神殿 32:55 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的基建配不上这里人民的文明程度 37:43 为什么粗野主义建筑在前苏联体系下如此盛行 43:03 熟知的名字——科索沃 49:19 科索沃普里什蒂纳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52:11 科索沃北部米特罗维察,一半阿族一半塞族 57:21 阿尔巴尼亚的碉堡“碉堡”了… 1:04:53 阿尔巴尼亚山间的秘密基地… 1:08:11 北马其顿克鲁舍沃“紧跟时代”的纪念碑 1:11:45 沉默的告别 1:15:53 Itsumo Nando Demo by Pomme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平台- Spotify, Apple Podcast, YouTube, 豆瓣

81分钟
25k+
1年前

٣٦. 重塑迪拜的权利

大家可以首先看这里:https://collection.xiaoyuzhoufm.com/dubai 几年前,无数次去迪拜转机、休整或是处理工作,每次去完中东腹地的各种国家之后都喜欢回到迪拜短暂停留一小段时间。 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摄影比赛的大奖就是去迪拜领奖,之后10年内无数次途经迪拜的过程中,我逐渐对海湾地区这些新兴的年轻城市产生了兴趣,它们代表了中东地区另外一种可能性。对于现代海湾地区的探索,迪拜自然是首当其冲。 这一次因为等待签证而在迪拜停留,重新审视了这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去到了我过完熟悉又不熟悉的一些区域,看到那些裸露的沙漠与人为建设的水泥体毫无过度而产生生硬关系的时候,我也产生了一些冥思。 -时间轴- 00:00 安达卢西亚靡靡之音 00:50 开头废话 03:33 从纽约到迪拜 10:06 因为摄影比赛获奖而第一次去到迪拜 21:03 再次降落迪拜,十年后再看迪拜老城 32:26 把“新地形”的视角带入现代海湾 38:31 铺满烟火气的德拉,迪拜给外来者带来了什么? 54:53 迪拜最具有地标性的区域,哈拉法塔 1:03:08 迪拜港,棕榈岛、帆船酒店、芝加哥loop般的新潮迪拜 1:13:37 结尾音乐,奈伊(Ney)独奏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平台- Spotify, Apple Podcast, YouTube, 豆瓣

77分钟
25k+
1年前

٣٥. 伊拉克,私人“主题乐园”,炽热的美索不达米亚与冰冷的试验场

不是不爱伊拉克,而是不知从何开始。 这期回归中东,在美国看到离开加沙地带之后就没见过密度如此之大的巴勒斯坦国旗,思绪被拉回到中东。想到伊拉克这个重要的中东国家之一,我好像从未正式作为一期内容来讲述,因此诞生这一期篇幅不小的内容。 以巴格达为起点,从摩苏尔、埃尔比勒、基尔库克、萨迈拉到巴比伦、泰西封、卡尔巴拉、纳杰夫、乌尔、纳西里耶直至巴士拉,陆路纵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巴格达,一座肮脏混乱的战乱国家、全球化进程中转型失败的首都,却每次在离开之后坐车返程接近她、沿着破败的高架桥跨过底格里斯河时,就会倍感亲切和放松,接受她所有的缺点,把自己打碎并溶解在这片混沌中,也就会在这片浑浊里分辨出能抓得到的那份最细微的与自己内心的共情。 -时间轴- 00:00 《爱在西元前》by周杰伦 00:29 开头废话 02:21 纽约街头 06:47 伊拉克最初的印象 08:54 不同时代的人对不同地区的印象是动态的 13:48 从巴格达开始 54:32 巴比伦与泰西封 1:05:28 埃尔比勒与基尔库克 1:19:59 摩苏尔 1:32:27 萨迈拉 1:40:28 卡尔巴拉与纳杰夫 1:50:25 乌尔与纳西里耶 02:01:45 巴士拉 02:07:08 回到巴格达 02:13:28 结尾音乐 Bagpipes From Baghdad by Eminem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平台- Spotify, Apple Podcast, YouTube, 豆瓣

138分钟
33k+
1年前

٣٣. 罘

罘(Fú),取自于这一路简短无目的的国内公路旅行途径地名中的一个字,山东烟台芝罘区的罘。 一个字的题目也表明这是一期有关国内的内容。我喜欢将国内内容抽象出一个字的概念作为标题,因为《禁止携带》这档私人播客也是自我创作的一部分,更加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一个字不一定涵盖通篇的内容,只是一个抽象的意境,一种形式罢了,与内容有微妙的联结即可,如同去年八月的那一期《巫》,有关中国中部的一期内容。 此次过年期间从家乡太原出发,一路向东,途径河北石家庄、山东滨州、山东潍坊、山东烟台、山东威海直至山东最东边,而后折返至山东青岛、河北邯郸,最终回到太原。 一路上所见所闻在播客中进行讲述,一些奇幻的、普通的、平淡的、火热的场景和地点,串联起自我观察中国在这个时代下的种种,一种纪实性的表述和个人主观的感受,因为我深爱这种微妙的属于中国的某种无法轻易言说的文艺气息。 有关这一期的图片可在稍后搜索公众号“米兜伊斯特”进行匹配,用胶片拍摄,需要一点时间进行整理和编辑,不会太久。 -时间轴- 00:00 《父辈的父辈》by巴主席和云母逼乐队 00:58 开头废话 07:58 大年初一,拿着相机去太原郊区的山里寻找废弃村庄 16:01 石家庄北站和石家庄老站 23:12 在石家庄的郊区,我“验证”了自己是个“傻逼” 36:36 让我敬佩的“傻逼城市石家庄” 40:35 滨州黄河上的浮桥,河水洋洋,北流活活(guō) 45:20 平原上的大火 48:59 掠过潍坊,夜入烟台 55:35 台风送来了布鲁维斯号,一场急促的“表演”形成 1:05:46 野海边混沌世界中清澈的鞭炮 1:06:50 青岛的“新冠高架” 1:11:22 结尾音乐《秦皇岛》by万能青年旅店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平台- Spotify, Apple Podcast, YouTube, 豆瓣

79分钟
19k+
1年前

٣١. 前南纪念碑,德左苏维埃,旧时破碎隐忍的“理想”

这一期是我去年在前苏联地区走过的一些地方的回述,因为相似的时间点相似的季节给了我回忆的某种思绪,涉及到前南斯拉夫地区和目前全世界唯一还在信奉苏维埃主义的一小个不被多数承认的小国家。本期涵盖波黑、黑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以及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德左)。 无年前我在柏林宾馆里的窄床上看了《再见列宁》,窗外就是残存的柏林墙。电影结尾处列宁只剩下一半身子的雕像被直升机吊着从空中驶过东柏林,一直被瞒着的母亲不知道东柏林的不复存在,不知道苏维埃的不复存在。当列宁和她“挥手”而过时,那种心情复杂的程度已不是我这代人可以触摸的透的,梦中告别,再见列宁。 宏观的理想还能通过惨烈的方式进行结束,人们和时代都会记着,可是回归到独立的个体,回归到人本身,我们很多成长时期伟大的理想,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就悄悄离去了,我们甚至连个祭奠它的方式都没有,只能让它消散,这种隐忍只有每个人自己才有体会,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构建自我的一个过程。 《禁止携带》现已登陆豆瓣了,欢迎大家去帮我评价打分。 本期涉及图片相关阅读: 《再见列宁》摄影 /李亚楠 《Spomenik》摄影/李亚楠 -时间轴- 00:00 蒂拉斯波尔列宁广场录音 04:24 萨拉热窝的冬天 17:36 “死地”生长的“石花” 22:00 眼睛纪念碑的现实 30:16 两面特殊的国旗涂鸦 32:20 巨大的立体构成 38:28 英雄谷的“水晶”翅膀 43:08 古司基拍摄画面般的超市陈列 46:01 “虚构”的弹孔纪念碑 52:15 不是所有纪念碑都是废墟 57:58 需要换轮的国际列车 1:06:55 再见列宁 1:11:42 谢里夫超市 1:15:56 来自东方的审美 1:21:26 结尾音乐Moscow Nights by Vladimir Troshin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平台- Spotify, Apple Podcast, YouTube, 豆瓣…

86分钟
22k+
1年前

٣٠. 西非萨赫勒,遥不可及的隐喻

西非萨赫勒,我向往已久的区域,终于成行,初探萨赫勒,在更为成熟的时机,定然会前往这个世界最纷争的萨赫勒腹地,深入这一片当下真正的“无规则游戏”之地。 从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启程,一路北上,以陆路的方式穿过毛里塔尼亚,直至西撒哈拉,并在撒哈拉深处沙漠的萨赫勒古城游荡,而后坐上艰苦的毛里塔尼亚铁矿列车去到铁矿城。 萨赫勒是我既中东地区之后这个星球最想探访的区域,那种遥远神秘远离现代文明的荒蛮之地,需要伴随身体上的艰苦以及强大的好奇心和毅力,才能窥探到它深藏于背后的某种细微的美。这份来自遥远区域的鬼魅,仿佛是这个世界最遥不可及的某种隐喻。 -时间轴- 00:00 Inigradan by Fatou Seidi Ghali & Alamnou Akrouni 02:39 西非之行的缘起 04:05 何为萨赫勒 10:10 飞机上横跨萨赫勒南缘,带着几十台iPhone的马里倒爷 15:08 亚非欧大陆的最西端 18:54 清真寺与纪念碑 23:52 奴隶岛与博物馆 28:39 渔港与街头广告 31:47 达喀尔式混沌,一座永远“看不清”的城市 35:34 需要一定“门槛”的国家 38:26 圣路易斯,两个岛的两个世界 42:02 垃圾海滩上的足球少年 44:43 西瓜刀小女孩 46:42 毛里塔尼亚的郊野,撒哈拉西缘腹地 51:07 撒哈拉西缘深处的绿洲,最苦的一夜 53:34 夜晚骤起的大风 56:35 地球初期的混沌与古迹 1:04:15 沙漠腹地的铁矿列车 1:17:02 回程之路 1:20:14 结尾音乐Chebiba by Tallawit Timbouctou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85分钟
24k+
1年前

٢٩. 我和中东的拍摄故事

我回来啦,自我“年假”结束,这一期回归中东,也是作为摄影师第一次说摄影本身。 有个喜讯:承蒙大家的喜爱,《禁止携带》获得了一个奖项,2023第二届CPA中文播客奖的“年度城市旅行类播客”。 思绪回到2019年夏天的一条朋友圈,我在耶路撒冷老城外的大马士革门外: 三个正统犹太教徒从亮着彩灯的大马士革门走出耶路撒冷老城,从我身边走过说着我听不懂的希伯来语,一家穆斯林伴着阿拉伯音乐的背景音说笑着进入大马士革门。坐在这里遥想200公里外真正的大马士革,不曾想可以去到战乱时期的大马士革,也在一场跨年末日狂欢中见证了她和平的到来。大马士革背后的整个中东腹地是六年来不断往复的地方。从2013年开始摸索阿富汗、伊朗,到2014年去约旦、黎巴嫩寻找难民开始,直至今年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腹地来回穿梭不同区域,甚至见证了伊斯兰国在叙利亚最后的灭亡,到现在我觉得不会如此之快就来到的以色列,耶路撒冷。看着亮着灯光的金顶清真寺,摸着西墙,再穿过大马士革门坐在小广场聊天,浑身有种过电的感觉。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是两座我最喜欢的城市名字。地缘上来说,至此走遍了中东腹地所有国家,站在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先知寺就觉得自己会在不远的时候看到耶路撒冷远寺,这样的历史也让自己入境以色列尤为困难,安全人员中午严苛的审问如同回忆自己六年的行程,也是阿拉伯之春之后整个中东腹地的各种变化回顾,顿觉自己参与的如此之深,最终还是放行。中东千年来所有的繁杂都在这里了,让自己处在时空巨大的斡旋中心,周围的人不会在意这 个东亚人面对大马士革门为何热泪盈眶,耶路撒冷的凉风打在胳膊上是真实的,感到自己的过往都不是虚构。 Cheers to Jerusalem Cheers to the Middle East (不是我不想放照片,而是过不了审…这期封面我也本来想放自己的获奖照片,也过不了审,请谅解) -时间轴- 00:00 Koudelka: Shooting Holy Land | Painting With Light 2017视频的声音节选 00:38 开头废话-为自己好久没更新的开脱 09:11 没有任何地区能够替代中东在我心中的地位 13:32 最初的三年,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运气、虚荣与获奖 43:38 中期的三年,自由摄影师之路到逐渐专业,并想要摆脱 55:33 目前的三年,我所喜欢的状态 1:01:47 有关出行和摄影器材 1:07:19 最后的絮叨 1:10:10 结尾音乐Ttabla (Musique de Fête, Vol. 2) by TAXI KEBAB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76分钟
46k+
1年前

番外٣:《禁止携带》一岁啦!

去年此时我在阿富汗,亲历塔利班执政一周年阿富汗的变化时,决定创作《禁止携带》,今年此刻我在冰岛,优渥的发达国家,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边缘”。时间跨度一整年,不知不觉也是《禁止携带》的一整年。赶紧录制一期番外,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喜爱,也同时欢迎各种批与评,产生讨论和不同的声音也是我创作《禁止携带》完整性的一种体现。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Spotify、网易云音乐等各大平台搜索《禁止携带》。但形式并重要,重要的是听到我的内容和声音,你我产生某种联结,足矣。 谢谢 Thanks شكرًا Takk Dzięki Hvala با تشکر Рәхмәт Tak Danke Спасибо Merci धन्यवादा Salamat Kiitos សូមអរគុណ მადლობა рахмет 감사해요 Gràcies dík Tɛnki سوپاس Gratias Paldies ຂອບໃຈ Dėkoju Murakoze Mulțumiri Благодарам Mihi ꯊꯥꯒꯠꯆꯔꯤ ধন্যবাদ ကျေးဇူးပါ။ Obrigado مننه ありがとう Хвала Vďaka நன்றி Дякую Gracias תודה Ευχαριστώ Kösz Grazie धन्यवाद 謝謝 -本期音乐- 开场:Hoppípolla by Sigur Rós 结尾:Gold by Sigur Rós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米兜伊斯特 Instagram:@liyananphotos E-mail: [email protected]

23分钟
7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