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期内容】 本期我们聊家居香薰香氛,随着更多的人更加注重生活仪式感和情绪价值,香氛这两年成为了快速崛起的一个产业。许多国产新香氛消费品牌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面对国内外海量的品牌和产品,应该如何选择一款质量好、不伤身、适合自己气质的香氛,一直困扰踩过几次坑的主播。本着求知解惑的心态,本期我邀请到了三位嘉宾,分别一起从不同视角来聊聊如何普通人选择香氛产品以及购买香氛时可能会踩到(过)的一些坑。 也欢迎听友们在评论区参与话题互动,分享那些用过真香或真坑的香氛。 【本期嘉宾】 嘉宾1: 晨曦,前香氛产品创业者,参与过香氛产品从0-1研发过程,更多从专业和从业视角进行输出。 嘉宾2:Vera,超过10年香氛产品使用者,从消费者视角进行输出。 嘉宾3: 捷哥,香氛产品重度使用者,生活湿地第1期&6期锦鲤嘉宾。希望他给我们带来跟多好运! 【时间轴,可点击感兴趣内容直接跳转】 05:11 购买香氛时关注的点与踩过的雷 07:08 如何识别好的香氛产品:先看蜡烛 11:41 无火香薰,藤条数量影响扩香效果 12:51 扩香石的作用与效果 17:12 香氛与香薰两者有什么不同? 21:38 如何选择与搭配不同香 24:34 通过味道识别香的质量 27:02 观夏、闻献等以东方为理念的品牌如何撬动年轻人新消费场景 30:52 为什么嘉宾都偏好选用国外香氛品牌? 36:08 国内尚不完善的调香师培训体系 38:43香氛使用的不同场景 42:31香的前中后调配比有大讲究 44:25晨曦现场分析捷哥的香氛和香水 51:22 香氛产品越贵就一定越好? 【联系我们】 如果你也关注生活方式,欢迎点击右上角订阅按钮持续关注「生活湿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评论支持我们。 💰当然,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任意打赏,交个朋友。 🤝加入听友群的听友,或寻求合作的朋友们,可以添加微信tzl_315,备注“生活湿地听友”或“播客合作”。
【关于本期内容】 “花果熬煮,自然美味”,本期节目是由和新草本气泡果汁品牌“好望水”,和“生活湿地”共同发起的声音计划,探索“一个人生活”,相信美好会发生。 现代中国社会在生活方式、价值观甚至一些道德评判的标准都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包容。“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在以前需要承受很大的家庭和社会舆论压力。在大多数中国的城市,可能还没有像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或新一线城市这么包容。很多年轻人选择在大城市打拼,与其说是逃避来自于传统家庭世俗的压力,不如说是主动追求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一个不带传统道德标准和有色眼睛的生活环境。年轻人正处于“自由追求的敏感度”的黄金阶段,他们敢于探索生活的边界。 回到本期节目主题,我们不只是希望年轻人对自己好一点,更多是关于表达“一个人生活,可能是年轻人在自由探索属于自己生活方式的黄金阶段”,鼓励大家接受并珍惜这段时光。我们在节目中,不去评判或歌颂这种生活方式,而是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一个人生活的状态下,我们鼓励大家去乐观地积极探索生活边界,趁自己还在年轻,还没有成家立业的时候,力所能及地去大胆追求,并珍惜这段人生当中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的状态。 【加入好望水社群】👇 欢迎添加好望水的微信:hws9770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给你送上一个人陪伴的小礼品,祝大家好运! 【听友福利🎁🥤】 本期节目送福利啦!参与评论区的话题互动,“你最想一个人独自旅行的地方是哪里”,我们将随机抽取10名高质量的评论,并送出由好望水赞助的全家福口味一箱。 【本期嘉宾】 薇薇,现就职于某世界500强,曾是一名两会记者。3年前她选择放弃家乡安稳的生活,一人到上海独自生活。在不久之前她刚刚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的独自旅行“涪陵之旅”。 【本期主播】 @李铁铮Laurent,来自东方小巴黎,求学法国硅谷,住在上海深圳,喜欢玩即兴做播客聊生活方式的10年从事咨询行业民工。 【时间轴,可点击感兴趣内容直接跳转】 06:58 一本书和一个朋友,给了我独自旅行的勇气 15:03 一个人的旅行,就是为了离开熟悉的日常 16:00 独自旅行拍照吃饭指南 18:46 在面馆墙上的画里发现消失在地图里的景点 23:24 独自旅行难忘的几个瞬间 31:17 因为独自旅行,发现人生终于值得了 33:08 用声音记录涪陵之旅 39:29 如果你也想要独自旅行,这里有些实用建议 【延伸阅读】 《江城》,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著,豆瓣读书评分9.0分,记录一位外国人笔下的西南小城,涪陵。 【联系我们】 ➕如果你也关注生活方式,欢迎点击右上角订阅按钮持续关注「生活湿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评论支持我们。 💰当然,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任意打赏,交个朋友。 🤝望加入听友群的听友,或寻求合作的朋友们,可以添加微信tzl_315,备注“生活湿地听友”或“播客合作”。
【关于本期内容】 在电影《再见,不联络》中有一句台词“人生中有许多个十年,但如果刚好是18岁到28岁,那就是一辈子。” 18岁,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一个人开始独立生活和探索自我身份的阶段。18岁,也是我们开启自己独立生活,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时刻。 在传统社会之中,18岁是高考结束,准备进入大学的阶段。中国人绝大多数人的18岁,可能都经历过迷茫、高考、与家乡离别、开启新的人生….不知在那个高考结束的夏天,有多少人是留下过遗憾的,又有多少人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相比于大部分的8090后,05后的年轻人正在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考试升学可能仍是主要实现人生目标与价值的必经之路,但也有着那么一批年轻人人,试图探索可能更适合自己的路,让生活拥有更多可能。 你还记得18岁时候的理想吗?如果可以重启人生,你想如何再活一次18岁?在评论区留下你最想对18岁时的自己说的话吧!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一位刚刚度过自己18岁生日的年轻人,通过对谈来看看他的18岁即将如何度过。 【本期嘉宾】 Mason小梅,出生于上海,今年18岁,白羊座 ,ENTJ。现在慢慢向成为全球公民和数字游民的路上进发,包括自己15岁起开始运营的外贸公司、自学全部国际课程以及在海外旅居等。今年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Gap Year间隔年,在完成大学申请的同时,在清迈寺庙的心灵禅修,华欣海边的旅居,把时间投入在滑雪潜水冲浪中,去世界上最欠发达的一些地区支教,和朋友一起开启纪录片项目,在蔻立的农场里可持续的保护棕榈树,也有可能会去攀某一座高峰… 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年精彩的经历,在看世界的同时找寻自己。 【本期主播】 铁铮@李铁铮Laurent 【时间轴,可点击感兴趣内容直接跳转】 01:16 采样小梅接受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录制播客 06:00 MBTI和星座是05后新人社交的必备话题 09:30 选择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区,未来开启中东之旅 15:06 选择读社会学和人类学是希望未来站在世界舞台讲中国人的故事 25:00 选择gap year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让自己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找自己” 28:35 如何拿到全额奖学金 31:04 中东可能是下一个好的读书目的地选择 36:07 卡塔尔建了一座教育城,囊括了世界名牌大学 42:02 模拟联合国活动让我接触到了大量国际话题 46:19 参与棕榈树可持续保护项目 53:26 今天的生活方式来源于大量出国经历 54:04 3年前选择放弃传统高中教育,选择home school 55:39 2020年初,15岁的小梅,开了一家公司并赚了点小钱养活自己 【相关链接】 * 小梅播客初舞台,接受普林斯顿大学的播客录制(本期节目01:16采样来源) linktr.ee open.spotify.com * 模联项目公众号 【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也关注生活方式,欢迎点击右上角订阅按钮持续关注「生活湿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评论支持我们。 当然,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欢迎任意打赏,交个朋友。 希望加入听友群的听友,或寻求合作的朋友们,可以添加微信tzl_315,备注“生活湿地听友”或“播客合作”。
【关于本期内容】 蒋勋说,“美是一种奢侈““匆忙的人看不见美”。当代人在美术馆博物馆欣赏艺术品时,总易限于匆匆,并囿于头脑中的知识,尝试解读其中涵义。而不同于古典艺术,当代艺术更多聚焦在每个观者的“自我”。当与艺术品相遇,每个人心中浮现的千人千面的情感和画面,也许才是艺术家更加想呈现的真正的“活的艺术”。 本期,我们将围绕艺术品欣赏、收藏和投资进行畅聊,来和嘉宾一起探寻如何通过艺术品来塑造自己的生活品味和价值观。通过这期播客,希望让更多人可以静下来,空下来,用直觉与美相遇、连接,也许就会“看见”,不一定在美术馆博物馆,其实真正的艺术无处不在。所谓艺术品收藏,也就是为自己构建一个自我的审美体系,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窝窝。 【嘉宾介绍】: 木木,来自艺术世家,因家人从事美术馆工作和创作的关系,从小浸润在艺术氛围中长大。现虽从事金融行业,但人生每个阶段似乎都和艺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陆续收藏了十多年的当代艺术,曾发起艺术史沙龙, 还创立过艺术活动平台等。 收藏经历: 2012年从上海M50的画廊购入第一幅当代水墨开始,陆续从北京、香港、台湾等地收藏了当代油画、新水墨、潮玩及NFT等,加上家人的创作累计数百件。 艺术品既是欣赏的对象,也是一种投资方式。在欣赏艺术品时,我们应该明确一点,艺术没有国际和高低之分。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所表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因此,无论是欣赏来自哪个国家的艺术品,都应该抱着平等的态度去看待,感受其中的美和深意。 而对于投资艺术品的人来说,更应该看到的是艺术品收藏背后的生活方式。艺术品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收益,更是在塑造自己的生活品味和价值观。一个有品位的收藏家,不仅是有资本去购买艺术品,更是通过欣赏和收藏艺术品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塑造自己的精神追求。因此,艺术品投资不仅是一种投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最后,无论是欣赏还是投资艺术品,都需要我们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眼光。通过深入学习和探究艺术品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才能真正欣赏到艺术品所蕴含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在投资艺术品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和艺术品的保养维护,以确保我们的投资能够获得更好的回报。 【本期制作&主播】铁铮@李铁铮Laurent 【重点导航】 08:49 传统与现代水墨画解读 10:05 中国与西方画的差异 14:51 “保持无知”可能是欣赏当代艺术的最佳方式 19:16 如何感受一个艺术品带来的精神力量 26:32 艺术品与人之间的化学反应 33:41 艺术品收藏门槛有多高? 38:53 如何鉴别艺术品价值 【很重要!】 如果你也关注生活方式,欢迎订阅「生活湿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评论支持我们。在为爱发电的播客环境下,每一位听友的支持和评论都是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欢迎添加微信tzl_315,备注“生活湿地”,加入听友群。
【本期内容】 「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于“发现生活方式,激发生活灵感”的对谈类节目。节目以“深度热爱”为内核,每期主题会轮流围绕有意思的“文化”、“兴趣”、“职业”或“品牌”背后的生活方式探讨。 本期我们选择“即兴表演”作为一个小的切入点来进行讨论即兴对于生活方式和态度的积极影响。 2021年夏天,在机缘巧合之下,主播第一次参与了“即兴表演”工作坊。两天的学习和练习中,让主播第一次体验到了“天性释放”“大胆接受未知”的兴奋感和勇气。作为多年咨询行业者,在工作和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里,理性和逻辑充斥着主播的生活。相信很多人成长的经历都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着被别人定义的对与错,束缚自己的天性,甚至最终在妥协中度过一生。 作为从美国兴起的一种文化或表演形式,即兴表演,意味着没有剧本,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影响我们生活的态度和方法。“即兴”虽小,“生活”很大,希望通过这期的内容,可以鼓励更多的平时压抑真实自己的大小朋友们,去尝试体验一次即兴表演。在面对下一秒永远的未知和不确定的关系中,都可以勇敢说Yes,最终获得“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的能力和勇气。 【本期嘉宾】 不肉,《一起即兴》主理人。对即兴感兴趣的听友可以关注一起即兴👇: 公众号:一起即兴 不肉的个人微信:marvintse 小宇宙播客:二十,三十,四十 【本期主播】 铁铮 @李铁铮Laurent, 添加微信进听友群tzl_315 【本期内容摘要】 04:04 一起即兴:做即兴文化的传播者 09:57 即兴表演,生活的一面镜子 12:37 即兴表演并不是专业演员的专属 15:21 “Yes and...” 即兴至高奥义 24:18 即兴表演为每个人提供了需要被看见的舞台 28:20 即兴不等于搞笑 37:11 在不同城市分别可以去哪里体验即兴工作坊? 【延伸阅读】 "Yes and" 是即兴表演中一个基本的原则和技巧,用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合作环境和保持即兴表演场景的流畅性。除了在即兴表演中,这种技巧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例如在工作中积极回应同事的想法,或者在朋友聚会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吸收他人的建议。 "And scene" 是即兴表演中常用的结束场景的信号,意思是表演者已经完成了当前的表演场景并准备开始下一个场景。这个短语的使用可以让表演者和观众都明确知道一个场景已经结束,以便于进行下一个场景或者对当前场景进行评估和反思。通常在一个场景达到高潮或者情节发展到一个自然的结束点时被使用。表演者可以使用这个短语来暗示当前场景的结束,并为接下来的场景创造出一个新的起点。同时,观众也会受到这个信号的影响,意识到当前场景已经结束并准备接收下一个场景的展开。 【即兴表演到底有多好,Chatgpt的回答如下】 * 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 即兴表演要求表演者现场创造和表演角色和情节,这需要他们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表演形式可以锻炼和发展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 增强自信和表达能力 - 即兴表演需要表演者现场应对观众和舞台上的情境,这需要他们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这种表演形式可以训练和加强个人的自信和表达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展示自己并面对挑战。 * 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 - 即兴表演通常需要表演者之间紧密合作和互动,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 改善社交和沟通能力 - 即兴表演需要表演者与观众和其他表演者进行实时的互动和沟通,这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增强与他人交流的信心和能力。 * 促进创新和实验 - 即兴表演通常不受制于传统规则和限制,这可以促进表演者进行创新和实验,开拓新的表演方式和创意形式,从而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富有个性的作品。
【本期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好,欢迎来到「生活湿地」。「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以有意思的"生活方式现象"、“生活方式主理人”以及"生活方式品牌"为主要话题的对话性节目。 最近在与不同品牌方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来构建品牌和产品大都持乐观的态度,相信大家在近几年都发现不少的品牌开始围绕“中国文化”和“国潮”来构建品牌。 当然,背后原因大概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崛起,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更加高品质的生活,不仅注重物质上的享受,也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同步地,加之我们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实际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产品的品质和体验,例如书画、茶艺等传统文化。 那么不同的中国文化背后,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与变化,是值得被好好研究与对待的课题。同时,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被一代代人所传承也值得被讨论。 本期,我们选择“茶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小的切入点来进行讨论。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喝茶的工具,其背后还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我们将会围绕着“茶壶”这个话题,通过嘉宾对茶器收藏和使用的经历分享,来一起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生活方式可能来的影响与改变。 【本期登场嘉宾】 黄捷Jay(也是我们第一期拍立得专题的嘉宾),从事用户体验设计行业20年,现在是某设计公司创始人。重度摄影爱好者和茶壶收藏者,江湖人称“文艺茶壶摄影师”。过去十年收集拍立得相机超过40台,收藏茶壶超过100个。 【主播】 李铁铮 @李铁铮Laurent 【本期内容摘要】 05:12茶器中包含哪些器具? 06:08中国传统五大名窑之间的不同 08:15 不同的茶壶使用的场景 14:00 不同茶壶的价格参考 29:46 茶壶文化未来如何继续传承下去 45:56 东方茶壶文化中的“艺术性” 【黄捷收藏的部分茶器】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或加入听友群,欢迎联系:tzl_315(微信)
【本期内容】 「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于“发现生活方式,激发生活灵感”的对谈类节目。节目以“深度热爱”为内核,每期主题会轮流围绕有意思的“文化”、“兴趣”、“职业”或“品牌”背后的生活方式探讨。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两位在法国留学超过10年的一对“既是夫妻、也是事业伙伴”的自由职业者。从法国TOP商学院毕业后,他们放弃大多数人梦想的外企、大厂等工作选择,毅然决然地选择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聚焦生活方式、旅行与静物摄影。 他们的每一次拍摄即是呈现在自媒体上的“作品”,亦是他们每日的生活素描。10年了,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 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有关“自由职业、摄影与自媒体”相关的生活方式。 【本期嘉宾】 潘超群,网名BonBon的Pan,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硕士,主业给学校打工,副业是老婆的工具人,第二副业摄影师。2020-2022蔡司(ZEISS)签约摄影师,蔡司学院讲师。Photo Reason播客主播。 袁欣桐Helen,网名BonBon大草莓,人送外号“大草莓就知道吃”,自由摄影师,小红书生活方式博主(账号@BonBon大草莓),深度旅行爱好者,职业干饭人。 欢迎大家关注他们的工作室! BonBon Photographie 好好拍照(公众号同名)。聚焦生活方式、旅行与静物摄影,不定期制作摄影课程,祝大家Bon Appétit et Bon Voyage! 【主持】 @李铁铮Laurent 【本期内容摘要】 11:57成立Bonbon Photographie,聚焦生活方式、旅行、美食、摄影 15:10与蔡司合作的经历 18:05 开始拍摄“消失的公共场所” 22:55作为小红书旅行博主,通过拍摄展示旅行中“生活”的概念 33:33利用小红书实现变现 37:23与万科合作的经历 41:01一起生活和工作超过10年,两人关系“保温秘籍” 48:22 给想成为自由职业和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建议 【Pan&Helen部分作品】 本期主播&剪辑:@李铁铮Laurent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欢迎联系:tzl_315(微信)
【本期内容】 「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于“发现生活方式,激发生活灵感”的对谈类节目。节目以“深度热爱”为内核,每期主题会轮流围绕有意思的“文化”、“兴趣”、“职业”或“品牌”背后的生活方式探讨。 本期我们聊的主题是有关“游走于城市与山野之间,与草木为伴”的生活方式。 【本期嘉宾】 遇水君,遇水品牌创始人,中国农业出版社独家签约作者。 一个游走于城市与山野,与草木与花事为伴生活,来自湖南农村的90后男生; 一个擅长草木画创作、美食烹饪、与陈列设计的草木系少年; 一个曾复读3年才考上中国美院,研究生毕业后,决定放弃高薪职业,在远离城市30公里外的郊区的别墅里,给自己一个仙境般的家,过着一周工作两天,生活五天的生活的“佛系青年”。 一个曾经上过微博热搜、给马云做过私宴的“美食爱好者”...... 【本期重点】 03:09 为什么选择与草木为伴的生活 06:03 复读三年考上美院 16:44 读书期间,租下一栋别墅演绎生活 19:01 短暂的网红体验 23:10 如何践行“草木式”生活 30:02 生活就是抽象与具象的不断对冲 【本期相关内容】 ⬆️遇水君《随遇而安,与草木相伴的生活》 ⬆️遇水君工作与生活空间 本期主播&剪辑:铁铮@李铁铮Laurent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欢迎联系:tzl_315(微信)
【本期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好,欢迎来到【生活湿地】。 本期节目由新加入的主播马小钝为大家奉上。这期我们将跟大家一起聊聊有关“植物染”所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期嘉宾】 大飞,非典型90后。他不是“匠人”,他是“新手艺人”;他要做“无到有”的事情,只做“有到有+”的事情;他不是“三好学生”,只做“五有新人”,在新时代下、用新思维、新工艺、做新表达、献给新人群。 在他的手里,万物皆可“染”,植物染就像一个U盘,可以插入生活的万物。衣服可以染,帽子可以染,甚至木地板、家具也可以染... 一直以来,“植物染”是他的事业底色,如今,由此诞生的私定礼帽品牌“植物生命”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本期你将听到】 · 大飞与“植物染“结缘的趣事 · “植物染“中的1000+种红与蓝 · 什么是“植物染”中的“养缸“ · “植物染”有“慢下来”的神奇力量 · 私定礼帽品牌“植物生命”的诞生 · 礼帽背后的女孩故事 【相关内容】 喜马拉雅:生活湿地 Typlog:生活湿地
【本期内容】 「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于“发现生活方式,激发生活灵感”的对谈类节目。节目以“深度热爱”为内核,每期主题会轮流围绕有意思的“文化”、“兴趣”、“职业”或“品牌”背后的生活方式探讨。 本期由两位主播老铁(酒渣!)&Nelson(酒鬼?)合臂连珠,为大家奉上关于“威士忌经济”背后一些不成熟的小观点。 【本期你将听到】 · 07:22“威士忌经济”背后的消费者生活方式和观点的变化 · 21:32未来品牌在威士忌市场可能的商业机会 ·39:06中国品牌在下沉市场的畅想 · 50:39威士忌个人投资建议 * 温馨提示:饮酒需适量,微醺刚刚好。 【证明Nelson是威士忌小达人的一些佐证】 ⬆️以上素材全部来源于Nelson的私藏 【关于生活湿地】 「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以"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品牌"以及"生活现象"为主要话题的对话性节目。由一群80、90、00后携手参与制作的播客。 “湿地”,从生物学上讲是水生和陆生两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我们认为,生活方式也是如此。我们不倡导单一的,普适的,而是拥抱多元的,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生活也是我们生而为人,从此岸(出生)到彼岸(离世)的过渡地带。生活只有多样充盈,才能回答好“我有、我能、我是”的“命运”哲思。 希望你与我们一起,透过一场场有关不同生活方式的讨论与对话,打开我们对生活和对世界的有限的认知边界,发现对于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 交个朋友欢迎联系:tzl_315(微信) 【本期相关】 本期主播:老铁&Nelson 本期剪辑:老铁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b41177XN/?spm_id_from=333.999.0.0 世界第一调酒师,教你做装b的喝威士忌 喜马拉雅:生活湿地 Typlog:生活湿地
【本期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好,欢迎来到「生活湿地」。「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以有意思的"生活方式现象"、“生活方式主理人”以及"生活方式品牌"为主要话题的对话性节目。 本期我们聊的主题是有关“拍立得摄影”背后的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数字摄影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已经习惯了不假思索地随时随地按下相机或手机的快门键。我们似乎不再珍惜每一次快门、每一张照片甚至每一次拍照的场景瞬间。照片只是成为了数字存储里的一条条数据和社交媒体上po文的附属品。 拍立得,作为一种特殊的胶片机,相比于普通胶片机,没有传统胶片摄影中冲洗的繁琐的步骤,成像更快速,更易于和别人分享。相比于更加便捷的数码相机,拍立得则是充满了更多的情怀色彩和生活气息。 【本期你将听到】 * 拍立得常见品牌与机型差别 * 关于拍立得入坑建议 * 拍立得摄影对生活观和生活仪式感的影响 【本期登场嘉宾】 黄捷Jay,从事用户体验设计行业20年,现在是某设计公司创始人。重度摄影爱好者和茶壶收藏者,江湖人称“文艺茶壶摄影师”。过去十年收集拍立得相机超过40台。 ⬆️ 黄捷与他的拍立得...们 ⬆️ 黄捷收藏的部分【拍立得】 ⬆️ 宝丽来拍立得日历 ⬆️ 宝丽来拍立得相关书籍 ⬆️ 储存在冰箱里的拍立得相纸 ⬆️ 记录第一期播客正式发布 【延伸阅读】 2021年黄捷发表有关拍立得摄影的文章 https://zine.la/article/1bf162e67fb040a1bf5fa39e2d47d202/ 【关于生活湿地】 「生活湿地」是一档聚焦以"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品牌"以及"生活现象"为主要话题的对话性节目。由一群80、90、00后携手参与制作的播客。 “湿地”,从生物学上讲是水生和陆生两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我们认为,生活方式也是如此。我们不倡导单一的,普适的,而是拥抱多元的,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生活也是我们生而为人,从此岸(出生)到彼岸(离世)的过渡地带。生活只有多样充盈,才能回答好“我有、我能、我是”的“命运”哲思。 希望你与我们一起,透过一场场有关不同生活方式的讨论与对话,打开我们对生活和对世界的有限的认知边界,发现对于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 交个朋友,欢迎联系:tzl_315(微信) 【本期相关】 本期是我们的第一次播客尝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和提升的空间,欢迎大家多提建议。也欢迎喜欢探索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可能的朋友们订阅并关注。我们会每月定期更新,也会有更多主播和嘉宾跟陆续大家见面。 本期主播&剪辑:老铁 背景音乐:Chase- Giorgio Moroder 喜马拉雅:生活湿地 Typlog:生活湿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