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漫展JK制服风波,其实网上已经有大量讨论。本期节目邀请来了两位年轻的JK制服爱好者,和我一起揭开JK制服的密码,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JK警察的现象。 这一期节目也启发我良多。在节目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在澎湃思想市场发表了一篇文章。 总而言之,仅仅从个体感受出发分析为何JK制服“又纯又欲”是单薄的。JK制服身上具有小青和法海那样的美学矛盾统一,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商业和文化的多重作用,才构建出水手服格子裙又纯又欲的符号。 另外,对于“吵架吵偏了”谈话走向,仅仅从女权主义者的凝视、物化角度批评指责者和偷拍者是不足够的。网上讨论中“鸡对鸭讲”的女权说教并不太为圈内人接受,也说明文化之间、群体之间的对话,不应仅仅止步于此。 在我看来,JK制服是一个如此美妙的典型:它是舶来的、跨文化的亚文化。其内部因制服商品的价值鄙视链而带有显著的“阶级色彩”;在与色情灰色产业链的纠葛缠斗中,父权的性别、阶级的排斥,构成了一整套道德标准。此次风波只是这套内部矛盾的体现。 剪辑:呆逼 封面:Colleenia·Z
”高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公平的事情“。”高考改变命运“。这两句话常常紧密相连。但最近出现的许多事情,让我们不禁再次质疑高考的公平,更打破了高考改变命运的神话。本期节目里,从事自然创新教育的老师大羊和呆逼以个人经历为起点,讨论「唯分数是」,「被”正确“绑架」的教育是如何使老师、家长、学生陷入各自的困境。种种不幸和惨剧的背后,还是要问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提高,还是筛选?是使个人达成更好的实现,还是社会流动的通道?是固化阶级的漏斗,还是社会的稳定剂? 嘉宾大羊在节目里分享了一段来自其他老师话,我引用在此,给大家做一个非标准参考答案。 【在ta看来,真正的教育公平指的并不是公平地接受公立学校教育的机会,也不仅是加大对于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资源投入; 更重要的是,它指的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在适合自己的教育机构,以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并且都会被公平地对待。 这就意味着各种教育形态、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可以被平等地对待、自由地选择,以及公平地被评估和认可。】 剪辑:呆逼 封面:嗯!张月 BGM: My Only One (No Hay Nadie Más)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来了老朋友,北槽宁泽涛和白莲花!哈哈,时隔多年又在一起录节目很是不易。这一期我们聊了一下在央视工作的宁泽涛是如何关注电竞行业,揭谜电竞选手的日常生活,Uzi的电竞生涯与退役,电竞选手退役之后的选择,游戏领域的“性别歧视”,与这一条上亿播放视频背后,独家记者留下的彩蛋。 在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报道电竞,“就要百折不挠地向大家科普,电竞运动不是打游戏。”它需要高强度的训练,强大的心理素质,默契的团队合作,丁丁说。从擅长玩游戏到变成一个职业电竞选手,需要经过无数次竞争和淘汰。 至于本期主题,Uzi。丁丁所有精彩分享中,最给我感慨的一个细节是,Uzi曾经是一个曾经在团队里轻狂骄傲的少年,在退役的独家专访中表达了对队友的感谢。成长与转变最让人唏嘘吧。 另一个精彩的讨论,是围绕游戏行业的粉丝文化及其衍生出来的性别文化。“菜就是原罪”,直播下一举一动都被放大的电竞从业者要面临极大的压力,何况他们都是青春期中的青少年。而女性选手则在直播凝视中还要多承受一份相貌的压力。丁丁白莲花联袂详解他们在王者荣耀的游戏体验中的有趣经历——一个温柔善良的翩翩少年是如何被逼成改名骂人的爆裂王者! 但这一期节目我最喜欢的一个讨论,是性别文化在游戏环境中一体多面地展示出复杂性:在电竞行业顶端,优秀的女性选手备受挤压,也面临相貌等其他攻击。但“个别”普通女性游戏玩家自身躲在刻板印象背的后,在辅助角色上还不认真打游戏,以及情侣男带女划水的情况……“女生玩游戏就是菜”作为到底是一个原因,还是一个结果?“她是女生哎”这句话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反思自己。 我宣布这是2020年最好的节目了!(如果不是最后的节目的话!哈哈哈) 剪辑:呆逼
这一期节目呆逼邀请到了两位朋友来谈论音乐这个主题!作为“从小学琴的孩子”,大家会以音乐为业吗?如何保持兴趣爱好的平衡?怎么看待古典音乐的现代社会处境?她们怎么看待音乐受众群体和音乐形式的变化?她们嫌弃音乐工业里的“口水歌”吗?从创作、演奏、传播,到——疫情,古典音乐需要适应怎么样的变化的世界? 节目中推荐到的书籍和资料: 《音乐社会学导论》 《钢琴大师教学笔记》 《艺术哲学》 B站up:郎朗 B站:《跟郎朗学钢琴》 微博/YouTube等:TwesetViolin 双琴侠 剪辑:呆逼
这一期节目刘老板和呆逼在杭州。也不知道为何在这乱世和动荡之中,异乡再见故知,透着很多滋味。真是风雨飘摇两只野鸡上蹿下跳,你们体会一下。至于这一期节目的内容,自然从刘老板最新的变动开启。他为何离开了我们热爱且生活多年的北京,把公司和家都搬到了杭州;他讲述了搬公司要做的大小决策,和一种只许“跑路包”就可以脚踏青云到处翻跟斗的生活。至于我,我最近过着一种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生活。我每天怀疑的是文字是否抛弃了我,然后心知肚明愚蠢和懒惰是我要恒斗的敌人。我最近玩的游戏动物森友会里,我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搬走前对我说他要随波逐流,交给命运。虽然不知道前路如何,但这是他自己做的选择(凭回忆有出入)“我们住在同一个shi界,虽然相隔遥远,也可遥望同一片天空。总有一天我们还会相见,在那之前,请多保重。” 剪辑:七七 BGM:如果我现在死去 图片:嗯!张月
这一期节目刘老板和呆-bi-在杭州。也不知道为何在这luan世和dong荡之中,异乡再见故知,透着很多滋味。真是风雨飘摇两只野ji上蹿下跳,你们体会一下。至于这一期节目的内容,自然从刘老板最新的变动开启。他为何离开了我们热爱且生活多年的bei京,把公司和家都搬到了杭州;他讲述了搬公司要做的大小决策,和一种只许“跑路包”就可以脚踏青云到处翻跟斗的生活。我每天怀疑的是文字是否抛弃了我,然后心知肚明愚蠢和懒惰是我要恒斗的敌人。我最近玩的游戏动物森友会里,我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搬走前对我说他要随波逐流,交给命运。虽然不知道前路如何,但这是他自己做的选择。(凭回忆有出入)“我们住在同一个shi界,虽然相隔遥远,也可遥望同一片天空。总有一天我们还会相见,在那之前,请多保重。” 剪辑:七七 BGM:如果我现在-si-去 图片:嗯!张月
「再谈粉圈文化」 这是一期关于肖战粉丝举报同人网站AO3事件的节目。呆逼和碧池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个是偶像并不是肖战的资深粉丝,即她是饭圈人士但是偶像不是肖战。另一位是曾经在北槽上谈论过粉丝文化的学妹。 从粉圈文化的内部来看,这一期事件冲突的原本焦点,是CP粉和唯粉之间的冲突。即,肖战,作为一位艺人,在出道后走红,需要解除与王一博的CP人设捆绑,进一步提纯。在这个过程中,粉丝对其在一部同人文章中是否可以被描写成与王一博发生恋情的性别认同障碍的人,产生了不满。这个“不满”似乎被包装成了对“黄色内容”的不满,但本质上其实是对幻想对象王一博的不满——“我可以这样泥塑而你不可以那样泥塑”的主张,一种想象力的霸权。 于是肖战粉丝举报了写作平台AO3并导致其被墙。 由此,非理性大规模举报行为、色情内容、创作自由、言论审查等一系列牵动圈外人神经的讨论大规模出现。 对于呆逼而言,这是一期向嘉宾学习、收获颇丰的节目。录完节目也稍微感到那么一点乐观。粉丝内部的动员和组织(终于)是可以被理解的(长叹一口气),粉丝的互动和行为是可以学习和进化的。虽然新鲜血液的更替中,总有小朋友因为前额叶发育不全而做出一些蠢事。但令人高兴地是,嘉宾也向我们展示出了粉丝内部文化的多样性和反思性。 万幸。 剪辑:呆逼 BGM:Rupa & the April Fishes - Maintenant 图片:王佩璇
本期节是呆逼的一期专栏节目。为庆祝庚子年的妇女节日,这一期节目回顾了以中国为主的米秃运动。节目中呆逼大致梳理了本土运动所发生的事件(事后想也有一些遗漏,anyway),对一些公众对话进行了讨论和评价,并且再一次重申了米兔运动的意义。节目里,以下一些问题被讨论: 米秃运动是与性自由精神相违背么?米秃运动是在打击性解放么? 米秃运动在中国本土的情况下为什么总能引起不恰当的文革联想? 为什么司法正义不足的时候,米兔运动成为了文化意义上的集体治愈的诉说? 为什么高校、媒体、娱乐行业容易出现米兔运动? 面对举报者的幸存偏差与和被举报者的冤假错案,我们需要怎样的公众事件对话? 作为女性主义者,数年以来哪怕仅仅是围观这些事件,都对我个人都构成了长期且深入的创伤经验。回顾这些痛苦的经历,是为了把这些苦痛转换成胜利。因为诉说和公开的谴责,首先证明了勇气与痛苦的存在,它们揭露了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这是整个扭转职场性别文化的第一步。因此,这种痛苦勉强可以说是一种惨淡的阶段性胜利。 我以此苦涩的心情来庆祝这个节日。尤其想到妇女节前的女生节和营销创造的女王节,都觉得哪怕这一天都是被劫持的。争取女性的基本权益是365天的、贯穿日常始终的苦力。你不是一个人,我和你在一起。 剪辑:呆逼 BGM:Shame! Mighty Mo Rodgers 图片:王佩璇
碧池来聊2020奥斯卡 韩国电影《寄生虫》拿下奥斯卡,引来了全世界对韩国电影的关注和讨论。碧池和呆逼在本期节目里谈论这一界奥斯卡奖和戴锦华老师的一些观点。其中包括,美国电影节奖项是如何把电影颁给外国电影;电影还是否依赖电影院这一载体,向大家呈现视觉内容。在短视频、流媒体开始蚕食影视工业的时候,技术对电影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欢迎来听 剪辑:圆圆番 图片:Colleenia·Z bgm:溺れ 弱くん(溺水的弱者) - 佑可猫
这一期讲述的是当事人妇女,Debbie,进行的“菊花整容手术”(痔疮手术)的经历。考虑到有那么多人会听到还是觉得有点羞耻,但我做这一期节目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对身体敏感部位的耻感。于是对自己的羞耻感到羞耻。。。。耻感套娃。 呆逼讲述了自己多年的带痔经历、诊断过程,手术和术后恢复。当然,这些故事离不开手术中认识的医生,结交的病友,以及因为痔痔而结识的网友和网络社群。这一期节目在满足主播倾诉欲和观众无伤大雅的偷窥欲的同时,为菊花正名!尤其要告诉任何有痔青年,重视病情,关爱菊花,不要因为羞耻感而耽误了治疗。 一些要点:呆逼诊断只用了半天,当天下午手术,花了五天住院、一个月恢复。最痛苦的并不是手术(呆逼全麻),而是术后恢复的换药和“修剪“(你将在节目中听见详细的描述)。在医院的有偿服务下,整个过程几乎可以一个人独自完成。个人的总共开销一万多,但扣除统筹后个人只用付三四千,还有两三千是从医保扣的。 点名感谢上海杨浦中医院的王恒医生。做节目的时候因为担心自己有打广告的嫌疑,就隐去姓名。后来疫情发展,王医生依然坚守岗位。每次换药间的谈话也都很鼓励我。遇到一个好医生很难得,应该喊着喇叭,让大家知道。 剪辑:呆逼
文案:无 剪辑:刘昭昭 图片:嗯!张月
扮演什么角色? 最后,向大家推荐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这本书从美国的临终关怀和养老问题出发,讨论了衰老和死亡。你我皆凡人,凡人必有一死。衰老和死亡并不可怕。我们周围散步着那种毫无必要的年龄焦虑和死亡恐惧,反而是害死良医的诱因。 剪辑:梦幻 图图:梦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