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节目,我又邀请了我们的好朋友,北槽当红辣子鸡,白莲花。 开头是闲聊,很搞笑。白莲花给大家分享了一下他小时候写小黄文日记被父母发现的故事。青春期时代,有多少文艺少年希望自己能写作文冲进新概念?总之那个比赛确实走出了不少我们的同龄作家。 我们尽量拖长了闲聊的时间,因为后文,我讲的内容,可以说比较空洞无聊。本期节目是对我上一期很水的单口的补偿。作为一个外行,我重新把上一次的“医学和女权”中的空白,以及想说没有说清楚的话,顺延到了这一期。 它不是一个系统的展示,只是经过我有限的浏览之后的选择。其中几个有趣的案例往往不是主流医学人类学的课题,经过我不负责任的转述之后也已经失去了大多精华。大家有兴趣多去看原文。 祝大家周末愉快。 图设宝宝:Colleenia·Z 剪辑宝宝:凉水与泡面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这一期从父母冲突说起,我曾经在一期节目里面说过,父母在,必远游,这是真的,当代 60、70 后父母最需要的是精神需要,长期需要,而我们需要的是远离人群的自由。这是负担,人无法相互理解。 从负担到机会,我最近面临很多机会的选择,之所以有很多机会,也是因为自己想要太多,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聊了很多前辈,很多同龄人,见过了很多急于名利的,见过了很多岁月静好的,见过了很多淡定的,我知道所有选择没有好坏,但是还是很害怕自己选错。 最近也聊了一两个区块链的项目,看得懂逻辑,也看得懂它的趋势,但是眼睁睁看着很多不知明状的韭菜们为了利益动机而来,要在大盘上稳住他们呢,人们做的业务本身是社群运营的工作,一线业务在运作,但是大家更多的忙着稳住,稳住,稳住投资人信心。于是一堆人进场,浮躁的操盘手们让人觉得虚幻。 我们仍然会十分焦虑、迷茫和纠结,但祝愿在漫长的路径中求仁得仁~ 图设宝宝:EternaLi 剪辑宝宝:lyyAwDa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这一期从父母冲突说起,我曾经在一期节目里面说过,父母在,必远游,这是真的,当代 60、70 后父母最需要的是精神需要,长期需要,而我们需要的是远离人群的自由。这是负担,人无法相互理解。 从负担到机会,我最近面临很多机会的选择,之所以有很多机会,也是因为自己想要太多,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聊了很多前辈,很多同龄人,见过了很多急于名利的,见过了很多岁月静好的,见过了很多淡定的,我知道所有选择没有好坏,但是还是很害怕自己选错。 最近也聊了一两个区块链的项目,看得懂逻辑,也看得懂它的趋势,但是眼睁睁看着很多不知明状的韭菜们为了利益动机而来,要在大盘上稳住他们呢,人们做的业务本身是社群运营的工作,一线业务在运作,但是大家更多的忙着稳住,稳住,稳住投资人信心。于是一堆人进场,浮躁的操盘手们让人觉得虚幻。 我们仍然会十分焦虑、迷茫和纠结,但祝愿在漫长的路径中求仁得仁~
人生不作,等于白过。我从两家公司迅速入职,迅速离职;呆bi,正在作作地「余生皆假期」;碧池,正在背负家庭百万债务,匍匐前进,准备留美,完成我们三个接连移民美国的计划初始 —— 找一个人结婚。 在我们三个所谓的「人生低谷期」,盘点我们的作妖之事,还是会觉得 —— 人生不作,就是不 OK 啊…… 因为不开心啊。 图设宝宝:圆仔 剪辑宝宝:Janet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之前我的专栏曾经讲过很多很多我自己对于互联网业务的肤浅理解,这段时间因为某些事情,我对这些又有了新的认知,趁这一期专栏,再分享给大家。 有一位前辈说我说得极其到位,你最大的问题是,抓不住重点,喋喋不休,抓不住重点。真的,表达是好的,思考也是好的,就是抓不住重点。做决定的时候抓不住,思考的时候也抓不住,这个是我要反思的。 这一期节目,我来结合最近这两个月的反思,把我做重大决定的思考和体会,以及最重要的一些教训分享给大家,期待大家过一个不纠结的人生。 漫漫人生路,随时随地做选择,期待大家怎么选都是对的。 图设宝宝:Colleenia·Z 剪辑宝宝:刘昭昭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这一期节目特别水……因为每一次录节目的时候,都是我们刚睡醒,睡醒5分钟想说什么,就开始录了,一般会憋出来点啥和你们聊,结果这次,刘老板跳票,凌晨两点说不录了,就只剩我和碧池哥哥。当时实在想不起来讲什么主题,我就把这个我想说但是还没有准备的专栏说了一下……按理说这么烂的东西不应该放上去的,不过抛砖引玉吧,大家都别听了,按照下面的书单读下去最好了。 我发誓下次准备充分……一点…… 潘大为《二十四孝中的病人、家庭和医生:一个病患相关行为的医学社会学考察》(这是一片论文,不长,但我觉得很精彩哈哈)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 彼得·康拉德《社会的医学化》 康奈尔《男性气质》 克莱曼《疾痛的故事》 费侠莉《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 邱珍琬《女性主义治疗理论与实务运用》 图设宝宝:Colleenia·Z 剪辑宝宝:凉水与泡面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要是说往事不堪回首,那我觉得2017年的往事,尤其不堪回首。有时候很想move on,很努力的let it go, 发现原来那些感觉很远很远的事原来都是17年发生的。在路这一期节目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从感官上,一年这样的漫长!不管怎样,2017结束了,这期节目是我们和2017说的再见。 如你们所知,每次年终的小结我们永恒的主题就是“旧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新的愿望又来了。”那么这一期节目就说一说我们有哪些愿望得到了神的眷顾,哪些愿望落空。此外还有“2017年年度之最”,比如我们最讨厌的人,我们最大的收获……要我说,这些问题听上去都很无聊,但是回答的时候,都很扎心。可是呀,接下来的生活,我们仨还有很多孜孜不倦的愿望。 节目中你会听见碧池在新奥尔良的圣诞独自旅行,也会了解在职场中冉冉升起的扯淡刘吐露他冉冉纠结的心声,以及一段奇幻的家庭经历。呆bi过山车似得从一种无比繁忙到无比孤立的两种极端的生活。至于你们,亲爱的槽友们,在18年,祝你们一切顺利。 图设宝宝:岗了个子 剪辑宝宝:Ellen Wu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之前的专栏,主要是聚焦在某一个职业领域,分享我对这些领域的职场就业中的浅薄了解,而现在,以本期节目作为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抛开行业对应的路径不谈,我们来看看,对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未来的大家来看,你们可能面对的选择是什么?你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人生焦虑无穷无尽,蹦跶也无穷无尽,希望大家多蹦跶,幸福一点,就好了~ 图设宝宝:亲斤鱼羊王璇 剪辑宝宝:ceo怡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因为前段时间的一些公共事件,和很久远的个人体验,在这一期专栏中讲一下「性权」和「女权」。这一期节目,会在某种程度上,掰正我们在这个节目里之前做的孽(哈哈哈):本节目除了用大尺度开黄腔之外,严肃认真地在性权议题的另一个角度上,和大家聊性权,但是落脚点不在性,在权利。 节目内容大概是:性权到底指向哪些概念,性开放和性革命的阻力,眼下我认为比较有趣或者紧迫的性权议题,女权和性权的一些讨论。此外节目会聊我个人非常非常粗浅的一些看法:抛开情境真的无法谈论性保守/开放程度的相对感。尽管原因不同,情境不同,但是曾经作为禁忌的性保守和性阻力,表现结果是接近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跨文化的语境下人们似乎更性开放,但是无法摆脱背景因素的纠缠。性权,从宗教和传统的习俗中稍微挣脱了一点,紧接着就投入了利益的怀抱里。 写下这点的时候,我不记得节目里有没有说过同性之间的暴力和侵害?而仅仅以我个人生活为样本的话,我觉得同性恋群体,一方面需要性解放和正名,另一方面,在当下的微妙环境下,公众视线无法正式这些群里内部和外部发生的性侵害和性暴力。此外,由于性完全无法剥离开具体的生活的利益和关系,微观的个人生活里,性权利的维护,在不同维度上,都值得玩味和思考。 各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听。我的专栏是个人口述,尽管极力避免犯错,但是口语描述混杂了很多经验经历、个人看法和倾向。相对于节目,我更推荐这篇文章《歧义还是冲突:浅析女权和性权之争》,豆瓣上有。 图设宝宝:Herr L 剪辑宝宝:lyyAwDa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标题:租房的血与泪 文案: 从大学毕业前夕开始,就在北京租房,幸运的是我遇到的都是比较靠谱的中介,也因为互联网和消费升级,北京的公寓品牌开始兴起。 自如是我的心头好,感谢自如提供的解决方案,但是心里仍然骂了很多次 cnm~ 这一期,我们 3 个,本着我们走过的租房心酸历史,给即将迈向社会的大学生们,给那些和我们一样在北京漂泊的美人们,共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和体会。 本期的硬广,仍然是刘老板在三里屯的民宿呀,既有适合情侣家庭入住的整租,也有适合单独旅行住的单间,价格是七天,品质超过七天 10 倍,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定啊! 也欢迎添加刘老板预定~电话号码即是预定方式哈哈哈! 图设宝宝:Colleen·Z 剪辑宝宝:刘昭昭 微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微信:在北大不吐槽会死 官网:http://www.pkuspot.org/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