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刘庄神童的华丽蜕变

【本期人物】 刘庄 出生:公元 28 年 6 月 15 日出生于常山郡元氏县,是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亲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即位:中元二年(57 年),刘秀驾崩,刘庄即位,时年三十岁。 去世:公元 75 年 8 月 6 日,刘庄在雒阳东宫前殿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登基前经历 聪慧过人:自幼喜欢读书,十岁时便能通晓《春秋》。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发生 “度田事件”,十二岁的刘庄准确指出陈留郡官吏简牍上文字的含义,显示出非凡的洞察力,令光武帝刘秀对他愈发喜爱。 受封东海王: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刘庄被封为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 43 年),单臣、傅镇等人发动起义,刘秀派臧宫等将领围剿久攻不下,刘庄提议不要围城太紧,让叛军突围逃亡,最终叛军被平定。同年,刘庄被立为太子,改名为刘庄。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注重整顿吏治,对官吏的任用罢免升迁流程要求严格,强调慎重选举官吏,以政绩作为升迁的依据,对不法官吏严惩不贷。严格限制宗室和豪强权力,规定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经济方面: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责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治理水患。永平十二年(69 年),派王景修理汴渠,使黄河水患得以解决,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文化方面:提倡儒学,为外戚樊、郭、阴、马四姓子弟开立学校,设置《五经》师。相传佛教也是在他统治时期传入中国,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军事方面:积极经营边疆,与北匈奴争夺西域。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派遣窦固和耿秉率军驻扎在凉州,准备对北匈奴展开进攻。永平十六年(公元 73 年),窦固率军出酒泉,在天山击败匈奴呼衍王。班超等人也在鄯善、于阗等地击败亲匈奴势力。永平十七年(公元 74 年),窦固、耿秉再次出击,击败北匈奴于蒲类海,并在龟兹、车师等地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重新设立了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 历史评价:刘庄在位期间,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一千三百余万,国力迅速发展,与其子汉章帝刘炟时期并称为 “明章之治”。《后汉书》评价他善于刑事诉讼,法令分明,日晏坐朝,能处理好各种枉屈不明的问题。 【主播】 恶霸波、张小娘 【公众号】 柳南故事 【进群方式】 13521785295 【商务合作】 18618145983

61分钟
11k+
5个月前

中国人为啥嘴上说“恭喜发财”心里却总“仇富”

【本期简介】 晁错(约前200年~前154年),颍川郡(今河南省禹州市)人,西汉时期大臣、学者、政治家、文学家。 少年时师从张恢先学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术。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十二月,选贤良方正,因通晓文献典故,为太常掌故。汉文帝此时欲求天下治《尚书》学者,遂遣晁错往齐师从伏生受《尚书》学。回来后诏为太子舍人,又迁博士,后上《太子知术数疏》,得汉文帝赞赏,拜太子家令,太子称其“智囊”。 汉景帝即位后,晁错为内史,常与汉景帝密事,官至九卿,并更定了诸多法令,引起丞相申屠嘉等人的怨恨。汉景帝二年(前155年),迁御史大夫。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谏言,连削吴、楚、赵、胶西诸郡,吴楚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汉景帝在袁盎的谗言下腰斩了晁错。 晁错有文三十一篇,列入法家类,与本传“书凡三十篇”之数差一,但多数已不存,现存有晁错写给皇帝的数篇奏疏。主要有《守边备塞、劝农力本疏》和《论贵粟疏》,其中“贵粟论”和“入粟于边”的政策,为汉朝景、武两帝时期国富民足和安定边疆奠定了基础。 【主播】 恶霸波、张偏见 【公众号】 柳南故事 【进群方式】 13521785295 【商务合作】 18618145983

86分钟
12k+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