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Led Zeppelin: 除了"Stairway to Heaven" 他们定义了70年代摇滚的全新美学

//主播: Brad Ricky Dylan //题图 Ricky //文案 Brad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离谱电台OutOfTune。非常荣幸上周意外被小编选上首页,很高兴有更多的乐迷听到了我们,与我们分享一样对音乐的热情。感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也同样感谢指正和批评,作为三个业余乐迷必须承认我们的内容尚且需要打磨,我们也会保持初心,用普通听众的角度去欣赏音乐,去跟大家分享音乐,继续想说,继续敢说,在接下来为大家带来更多真实的,优质的播客内容,谢谢。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Brad的荒岛专辑Pick之一Led Zeppelin。对于这样一支大家熟知的传世经典乐队,我们希望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聊,所以本期闲聊的规则是: “跳过Led Zeppelin任何音乐流媒体上排名前5的歌,聊一聊飞艇被漏掉的,相对小众的那些优秀作品” 我们闲话少讲,直接开始听歌! Enjoy. //提要 Highlights 4:10 对Led Zeppelin音乐的初体验 12:48 绕开最热门单曲 更深入的走近Led Zeppelin 18:27 The Who玩笑赐名+乐队前身Yardbirds 28:35 典型LZ歌曲和非典型LZ歌曲对比 36:49 来之不易的四强联合 42:00 Bonzo的双面人生 43:55 怎样才算好的乐队经纪人? 56:00 John Paul Jones的低调人生 1:09:45 Ricky与The Rain Song的巴黎奇遇 1:11:42 那张传奇的无名神专 1:20:26 黑魔法师Jimmy Page 1:29:30 乐队前期面对的诸多争议 1:37:46 Robert Plant 最性感的摇滚主唱(之一)? 1:43:26 如果可以交换人生 你选哪个摇滚明星? //歌曲 Songs Intro 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 6:04 Heartbreaker 11:37 Ten Years Gone 21:04 Beck’s Bolero - Jeff Beck (lead guitars), Jimmy Page (12 string rhythm), John Paul Jones (bass), Keith Moon (drums) and Nicky Hopkins (piano) 26:37 Good Times Bad Times 30:18 In the Evening 31:42 Fool in the Rain 33:39 Achilles Last Stand 40:29 Nobody’s Fault but Mine 48:02 Houses of the Holy 50:00 In My Tine of Dying 53:51 Kashmir (这首算犯规,但我们实在想听!) 58:57 Going to California - John Paul Jones 1:03:07 D’yer Mak’er 1:07:01 The Rain Song 1:13:40 Misty Mountain Hop 1:18:34 Four Sticks 1:27:15 When the Levee Breaks 1:32:49 Friends 1:36:29 The Lemon Song 1:41:00 Dazed and Confused 1:47:58 Down By the Seaside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109分钟
1k+
3年前

#9 Sex Pistols/The Clash: 躁动不安的青年 离经叛道的文化

//主播: Ricky, Brad, Dylan //题图: Ricky //文案: Ricky Hello大家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停更了一个月时间,好久不见,我们回来啦!这次想跟大家聊点不一样的,摇滚历史上避不开的一篇,朋克。或许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很熟悉,但很难讲清楚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涵义,或许是美剧里警察对不务正业的小混混贬义地称为Young Punk,也或许是那些蓄长发在livehouse门口抽烟的小青年的自称,也有可能是乐夏里唱“游戏,我要玩(儿)游戏”的那个北京乐队,总之,这两个字的符号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并且比我们想象的都要丰富。 这一期我们和大家从75年的英国讲起,从Vivienne Westwood的男友McLaren是如何在伦敦的街头巷尾专挑不良青年组成英国朋克第一枪Sex Pistols性手枪,3年火光闪电般短暂的爆发却改变了整个摇滚音乐,甚至历史文化进程;从烂大街的英国国歌(之一)London Calling,到Bob Marley都亲自写歌回应。在沉默中咆哮,在规则中忤逆,在混沌中燃烧,在短暂中永恒。这两只英国朋克的开山始祖,Sex Pistols和TheClash,是如何将朋克这一浩浩荡荡的文化社会运动从音乐的场景下发散开来,感染到街头巷尾的每一个有血肉的人。我们将从他们的音乐中寻找线索,结合当年撒切尔领导下的英国生态,去加入到这场运动中,去体验为什么他们值得被我们记住。 如果他是 一个朋克 不是因为 他想成为 一个朋克 而是因为 他什么都 不想成为 用当代电影大师的这句歌词来解释非常合适,Sid, John, Paul等等他们这些年轻人,当年是否真正懂得朋克背后背负着怎样的文化含义呢,我并不觉得。在所有社会,文化,历史的齿轮的咬合转动下,他们被推到了对抗一切的虚无的最前沿,去燃烧自己。如果说朋克作为反抗一切的精神象征在最后还是被主流矫正成为了主流,那么至少它是从最潦倒低贱的水沟里野蛮生长出来,不在乎所有人的蔑视和口水,他们甚至不知道究竟在为什么而战,但他们永远在反叛。 //提要 Highlights 05:42 我们听朋克的最初感受 11:25 十几岁时听的音乐会陪伴我们一生吗? 17:23 70年代英国的政治社会背景如何孕育了朋克文化 26:11 McLaren引导Sex Pistols打响英国朋克第一枪 31:26 The Clash紧随其后 35:56 当年英国的文化现象Squatting(占屋)中诞生了Rockability乐队101er 37:28 现场目击者亲口讲述(误):Joe Strummer领救济金时的小插曲:以为两个混混盯着他看是要抢钱结果发现是Mick和Paul来给他发主唱Offer的 43:48 不是因为他想成为一个朋克,而是因为他什么也不想成为 47:43 都市传说:Sex Pistols的早期演出设备都是从知名乐手那里偷来的(一把Gibson,一个从David Bowie那里偷来的Amp等等) 50:41 都说朋克没文化,但他们能写出: Your Future Dream is A Shopping Scheme这样的歌词 51:10 关于性手枪成名曲(英国国歌)Anarchy in The UK 55:22 Clash和手枪有什么不同 57:46 76年Notting Hill Carnival发生的事情让Clash写出了White Riot 01:12:04 这段朋克故事让我想到的英国独立音乐(Indie)崛起的故事 - 改变整个音乐产业的一种DIY精神 01:16:07 I'm So Bored With USA原来竟然叫I'm So Bored With U(SA是Joe Strummer加的) 01:18:47 Bob Marley和The Clash神仙联动,写下Punky Reggae Party回应Clash对雷鬼音乐的喜爱 01:21:22 78年初的美国巡演是如何推动Sex Pistols走向(必然发生)解散的,美国朋克和英国朋克有什么不一样 01:26:15 The Clash走向巅峰 01:28:56 关于London Calling这张专辑 //歌曲 Songs Intro London’s Burning - The Clash 03:54 Holidays In The Sun - Sex Pistols 10:25 Janie Jones - The Clash 12:33 Bankrobber - The Clash 15:17 London Calling - The Clash 22:54 God Save The Queen - Sex Pistols 29:31 Pretty Vacant - Sex Pistols 39:38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 The Clash 44:53 长歌 - 当代电影大师 49:09 Anarchy In The UK - Sex Pistols 53:25 Guns Of Brixton - Nouvelle Vague (Cover. The Clash) 01:01:50 White Riot - The Clash 01:14:36 Death Or Glory - The Clash 01:19:26 Punky Reggae Party - Bob Marley 01:25:24 Pieces - Sum 41 01:27:09 Lost In The Supermarket - The Clash 01:34:49 Tommy Gun - The Clash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98分钟
99+
3年前

#7 2021年度私人音乐盘点 下

//主播 Ricky, Brad, Dylan //封面 Dylan //文案 Ricky Hello 大家好 欢迎回来,希望大家喜欢我们上半期分享的歌曲,下半期我们继续整点好听的,希望可以陪伴你们的除夕。 另外我们也有自己的听众群啦,欢迎感兴趣朋友扫码进群,和我们讨论聊过的没聊过的内容,提出选题建议,闲聊和分享你们最近在听的好音乐。 下半期节目中, 依然是有2021年的新东西和一些我们珍藏的老的好货, 从两周前发布的新歌:由坂本龙一和满岛光以及MONDO GROSSO带来的的神仙合作, 荧幕里光彩照人的满岛光开嗓同样惊艳, 她在MV里的One Cut现代舞也同样潇洒;到台湾最深情的乐团且名字不像乐队名字而像一首歌的爱是唯一,用一种Radiohead式的唱腔加上台湾味道的英语唱出Everytime;同样来自South London Brixton并且刚刚发布自己第一张专辑的的独立歌手Joy Crookes;即将在2月发布新专的失踪人口,乐队The Smiths的吉他手Johnny Marr;在任何听歌平台都没有音源(Youtube和B站有)的草东和张悬的神级合作《离歌》用震耳欲聋的音量唱道”去吧去吧都离我而去吧,来吧来吧再来一杯吧“;日本双人组EGO-WRAPPIN’,以及大师Nujabes为大家带来爵味十足的chilling音乐;来自白纸扇的面对僵尸围城下“我是王思聪我还不能死”赛博末日幻想;Soulboy方大同11年前的专辑《15》里的极度耐听的Over;窦仙儿的暮春秋色带你进入一个安宁平和的境地;台湾乐队当代电影大师听起来有些骇人但很好听的胸毛之歌;以及最后小老虎的一首悲极生乐来治愈大家,希望你们喜欢。 我们需要新年这种时机来划分生活,和过去做别并企盼新的事物,在这种仪式性的告别时刻,用Over里的一句歌词讲“灰的坏的苦的恨的都过去了 阳光出来了”,祝大家有新的收获。 Intro: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 The Clash 03:47 IN THIS WORLD - MONDO GROSSO, 坂本龍一, 满岛光 09:21 Everytime - 愛是唯一 16:22 かつて (Katsute) - EGO-WRAPPIN’ 22:58 When You Were Mine - Joy Crookes 27:40 Into The Mystic - Van Morrison 31:18 Lightening People - Johnny Marr 35:02 Mela! - 緑黄色社会 39:12 离歌 - 草东没有派对 & 张悬 44:34 带她去万达广场 - 白纸扇 50:12 Over - 方大同 54:00 Punk Rocker - Crazy And The Brains 59:41 暮春秋色 - 窦唯 01:05:12 Luv (sic.) Pt3 - Nujabes ft. Shing02 01:07:38 Ordinary Joe - Nujabes ft. Terry Callier 01:10:16 Ordinary Joe - Terry Callier 01:11:27 胸毛之歌 - 当代电影大师 01:14:31 悲极生乐 - 小老虎 Outro: Adversity - Beach Fossils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 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80分钟
1k+
3年前

#6 2021年度私人音乐盘点 上

//主播 Ricky, Brad, Dylan //封面 Dylan //文案 Ricky Hello 大家好 我们的听众粉丝群上线啦,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加群 ;)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欢迎收听离谱电台Out Of Tune. 离谱电台马上就三个月了, 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 简单总结一下这三个月: 6期内容, 聊了4支乐队(包括The Band), 1部电影. 在我们看来都是有比较干比较硬的内容, 用聊天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我们听感的同时也深挖了一些冷知识和趣闻, 希望大家喜欢. 收到了几位观众的反馈和想听到的乐队, 我们正在准备相关的内容, 也希望大家更加积极地评论,点赞,分享和我们互动, 不管是讲到了你喜欢的乐队的喜悦, 还是讲了你喜欢的乐队但是讲的很烂的吐槽, 还是你想补充的其他更多内容, 还是你希望听我们聊的乐队, 每一条评论对我们意义重大. 接下来我们的内容: * 延续乐队/音乐人介绍和推荐的系列: 上下期的Format中我们注意到Part1的播放量普遍高于Part2,接下来我们会尽量把内容更加精炼, 把这种内容尽量缩短到一期. (再次欢迎各种你想听到的乐队/音乐人, 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督促和学习的过程) 接下来可以期待的几支摇滚乐队的Pick应该会有Led Zeppelin, 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Rolling Stones, 以及更多! 东京事变这期我们跨出了传统摇滚的圈子, 也收到了不错的反响, 之后也会继续在这个方向发掘更多的新鲜的乐队. * 歌单系列: 不限音乐风格, 不限年代, 跟大家分享适合各种心情的歌, 以及我们听的时候的心情. (我们准备尝试比聊天/介绍更有意思的推歌形式, 不是为了推荐而推荐, 敬请期待.) * 主题/音乐风格系列: 这个方向的内容需要更多的积累和沉淀, 从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音乐中找到共同点, 不论是音乐风格上的还是表情达意上使用的意象等等, 我们正在构思这个方面的内容. 说回这期节目, 新年将近, 我们三个主播录了4个小时的Session, 互相分享盘点了2021年里新鲜的音乐作品/音乐人,以及在2021年我们听的比较多的歌曲. 像第一期里Brad说的, 与其自我介绍, 不如讲讲我们听的都是什么音乐, 所谓见字如面, 了解一个人这一年听的音乐, 也能大概描绘出ta这一年的心态和处境. 希望能用这些音乐为我们的这一年作结, 也希望在辞旧迎新的这个Occasion陪伴你们, 不论是在回家的路上, 在总结这一年的沉思中, 和朋友彻夜畅饮聊聊这一年的时候, 困在国外也好困在工作的城市无法回家过年也好, 都希望我们推荐的音乐可以触碰到你们的心. 这期节目将分为上下两期, 横跨各种音乐风格, 涵盖新老音乐人, 老白男摇滚文艺复兴(John Lennon, Van Morrison, Led Zeppelin etc), 日本Funk&Hip-Pop&Fusion乐队ALI(震撼推荐Dylan在年末发现的这支来自日本的全员混血的新鲜乐队, 颜值炸裂, 非常宝藏), EVA剧场版里宇多田光的献唱, 著名电子音乐人和我们的老朋友/Emo叔叔Thom Yorke的合作, 以及Dylan推荐的来自英国当下全新的音乐语境下非常杰出的三支前卫另类的Indie乐队, 最后以古典浪漫的声玩新歌带大家飞向遥远的火星.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下半期发的时候我们会在再讲一遍. //歌曲 Songs: Intro: 大停電の夜に - Cero 02:17 Jealous Guy - John Lennon 05:56 Jealous Guy - Donny Hathaway 1972 Live 08:59 Promises Movement 4 - Floating Points, Pharoah Sanders &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2:54 Feelin’ Good - ALI 16:26 Wild Side (Anime Version)- ALI 19:29 One Last Kiss - 宇多田光 23:26 Her Revolution - Burial, Four Tet, Thom Yorke 29:15 Ramble On - Led Zeppelin 32:48 Moondance - Van Morrison 38:36 Un Autre Monde - Téléphone 41:46 Athens, France - Black Country New Road 47:57 John L - Black Midi 50:50 Scratchcard Lanyard - Dry Cleaning 54:39 How Deep Is Your Love - Bee Gees 57:15 昨夜我飞向遥远的火星 - 声音玩具 Outro: 怪天气 - YELLOW黄宣, 9m88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后续会创建乐迷交流群等平台。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59分钟
1k+
3年前

#5 东京事变: 一种新的音乐审美标准和情感表达的可能性

//嘉宾: Danni //主播: Ricky, Brad //题图: Ricky //文案: Ricky Hey 大家好,这里是离谱电台OutOfTune,提前遥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正在筹备一期2021年总结向的内容,各位敬请期待。 前几期聊了Radiohead, Pink Floyd,不光是年代比较久了,可能对一部分听众来说比较陌生,另一方面音乐的风格也偏向深刻/晦涩/阴郁,所以这期我们决定挑出一支相对活泼/新颖/富有创造力的当代乐队,同时也我特别喜欢的一支,东京事变,请到了我们在日本东京的好朋友/昔日十大歌星/丸之内OL/—Danni来和我们一起聊聊他们。因为我们看不懂日语但又实在太喜欢这支乐队了。之所以说他们永不过时,因为他们在与听众的关系中一直占据上风,听众永远都在追逐他们的脚步,他们做出来的音乐并无讨好耳朵的意思,假如你进入他们的审美体系,就会发现他们那种迷人的气质,这种挑战听众耳朵的音乐人自然永远不会过时。 这支乐队可能依然对不少听众来说非常陌生,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过椎名林檎这个名字,不论前几年的日剧《四重奏》主题曲,还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时惊艳世界的东京八分钟,抑或是在喜欢日本文化的圈子里把”苹果女王“挂在嘴边的一批相对固定的拥趸,这位日本女艺人是如此的充满魅力,不论是她从音乐中展现出来的音乐才华:各种曲风涉猎广泛,创作能力超群,外语水平出众(?),永远让听众意想不到的Vocal走向,时而充满撕裂感和爆发力、时而声嘶力竭低吟浅唱的演唱技巧;还是由她类似于华丽摇滚Glamour Rock的奇装异服引领起来的一波日式涩谷视觉系风潮,影响甚远,至今在港台地区依然非常前卫。所有的这些让她的魅力无法概括,难以逃脱。 2004年决定结束自己的solo时期后,她邀请了自己的伴奏乐队来组成第一期东京事变,当然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大家担心乐队出道后依然以她为中心而掩盖掉自己的才华,但不得不说乐队除了椎名林檎之外的4个人(指二期东变),音乐才华实在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各个都是业界好手,即使没有东京事变这支乐队,我相信他们的才华也很难被任何人掩盖住,也依然会在艺术方面达到相当的高度,这一点又让这支乐队愈发迷人,五个音乐天才的化学反应,各自有各自的风格,但又水乳相融,产出的音乐每一首都让人恨不得把每个乐器都拆出来单独听一遍,蕴含着一种让人顾及不暇的极致复杂的精致。 第一张专辑《教育》发布后不久两位初代成员离队,椎名林檎又邀请到自己的好友,键盘/创作天才/深情王子/帅气筋肉男—伊泽一叶,和Lead吉他/前卫实验先锋/长发飘飘内向绅士/帅气版汪峰(?)—浮云(长冈亮介),至此东京事变二期阵容成型并且一直保留了下来,主唱椎名林檎,贝斯/日本顶级音乐制作人/出生在美国的大叔—龟田诚治(爱称”师匠“,地位极高,他也是椎名林檎的恩师),鼓手/看似街头混混实则温柔可爱/现场演出喜欢把自己往地上摔的—刃田缀色。椎名林檎就不用我来加这些修饰词了,相信了解的大家肯定已经有讲不完的东西了。 不得不说摇滚乐深刻影响了这支乐队,从椎名林檎solo时期的歌曲里多次提到诸如Marilyn Manson, Kurt Cobain和Courtney Love, Syd Vicious等等,到东变时期把经典riff放到歌曲里致敬(OSCA-Tokyo Collection Version用到Aerosmith的Walk This Way的Intro Riff),再到MV里多次重现摇滚经典标志性动作(新文明开化-大风车扫弦,致敬The Who的Peter Townshend等等很多),他们身上的诸多细节都在向摇滚乐致以敬意。始于摇滚,但远不止于摇滚。他们对音乐的探索从摇滚出发,走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使他们坚持从不在海外巡演,唯一一次是在台湾做演出,据椎名林檎说是馋了台湾的美食),有纯正的百老汇歌舞剧,有英味十足的摇滚(椎名林檎小时候在英国呆过一段时间),有一下子带你到热带雨林的Bosa Nova,有现代爵士,有Funk,有Disco,有电子音乐,当然也有数不清的日本元素,他们尝试了所有的可能性并且还在不断尝试,即使现在,我听完他们所有的专辑,仍然不太能消化《音乐》这张专辑,但仍然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的价值,因为他们永远比听众要领先一步。 除了音乐本身,在他们的音乐里,情感表达方面,有直顶命门的冲击,有刺耳失真的嘶吼,有欢快轻盈的碎步,同样也不乏声嘶力竭的深情。音乐上有再多才华,假如不能传达到听众这里便一无是处,但他们用一种我从没有体验过的方式把情感宣泄出来,初听让我十分震撼。2004年组建到2012年2月29日解散,再到2016年宣布重组,2020年2月29日“再生”,他们似乎在和听众们做解谜游戏,如此推测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继续做到2028年,但他们的音乐是那么有感染力,在我看来,他们的歌里你可以找到符合任何一种心情/情感宣泄需求的曲子,这就是他们之于我的独特意义。 重组后东京事变发表了新歌《绿酒》,并且在前不久的红白歌会上演了这首歌,MV中老友重聚,樱花纷飞,推杯换盏之间他们又重新拿起乐器站在一起,这种聚散离合在他们的呈现里,在他们的音乐里也显得格外让人动容。 重组至今因为疫情他们取消了本来的巡演,在疫情的第三个冬天,希望可以用他们音乐里的能量和元气去感染大家。 Enjoy. //提要 Highlights 09:20 我们对东京事变/椎名林檎的初印象 17:06 椎名林檎在日本普通人心中/乐坛是什么样的地位 21:47 简单介绍东京事变的成员,以及龟田诚治为什么是椎名林檎的恩师 26:09 椎名林檎 Sheena Ringo这个艺名的由来 (没错你没有听错就是Beatles的Ringo Starr) 30:20 详细聊聊东京事变每个成员的创作风格 (先锋派浮云,精致深情一气呵成伊泽一叶,老练工整龟田诚治,可可爱爱没有脑袋型作曲刃田缀色) 42:07 关于东京事变的一些隐藏小彩蛋(对称美学,闰年偏执) 43:38 外语专业毕业生点评东京事变外语水平(英语,法语,德语,大舌音,小舌音,r音) 47:04 2012年解散演唱会Bon Voyage里的同名主打歌 50:42 你可能不知道东京事变的人设竟然是一个电视台 53:36 Brad作为一个东变的新听众隆重推荐《大人》这张专辑,并批评Ricky生硬扯到CityPop由此定下了之后可能的一期主题 01:00:20 详细聊聊《大人》— 东京事变二期完整阵容的第一张专辑(伊泽一叶刚加入时的小故事) 01:10:25 椎名林檎是怎么写歌词的? 01:12:48 东京事变对各种音乐曲风的尝试实例(爵士,百老汇歌舞剧,bosa nova等) 01:17:22 东京事变主唱有三个人,另外两个是谁?(另一个彩蛋,新专辑《音乐》和椎名林檎solo专辑《三毒史》有什么关系?) 01:18:26 做东京事变的粉丝真是太幸福了 01:21:17 为什么我们不懂日语一样能如此喜欢东京事变? 01:22:02 关于东京事变不得不提的一点,他们的现场Live演唱会 01:26:23 东京事变重组后开通了Youtube频道,揭秘各个成员私下生活日常 //歌曲 Songs 本期Spotify歌单: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4uOwSl2RfyjFN5AO2AeFEv?si=ee597c105f9c4f35 (个别歌曲为特殊现场版,众所周知东变的每个现场唱的都不一样,如有迫切需要请联系我们!) Intro 群青日和 - 东京事变 (教育) 04:45 丸の内サディスティック - 椎名林檎 (Live) 08:06 キラーチューン(Killer Tune) - 东京事变 (娯楽) 12:37 ありきたりな女 - 椎名林檎 (日出処) 15:10 茎 - 椎名林檎 (加爾基 精液 栗ノ花) 18:27 APPLE - テイ・トウワ, 椎名林檎 (单曲) 24:20 絶体絶命 - 东京事变 (Live from ウルトラC) 29:12 ギブス - 椎名林檎 (单曲) 31:33 o.s.c.a - PETROLZ (Live) 32:34 OSCA - 东京事变 (娯楽) 34:55 酒と下戸 - 东京事变 (娯楽) 37:59 新しい文明開化 - 东京事变 (大発見) 40:22 ほんとのところ - 东京事变 (Live from Bon Voyage 2012) 44:06 枯葉 - 椎名林檎 (唄ひ手冥利~其ノ壱) 46:07 罪と罰 - 椎名林檎 (勝訴ストリップ) 47:29 Bon Voyage - 东京事变 (Bon Voyage) 52:03 今夜はから騒ぎ - 东京事变 (Live From ニュースフラッシュ) 54:54 黄昏泣きFOR MOTHER - 东京事变 (单曲) 59:21 化粧直し - 东京事变 (大人) 01:02:45 スーパースター(Superstar) - 东京事变 (from ウルトラC) 01:05:57 群青日和 - 东京事变 (教育) 01:09:15 心 - 东京事变 (深夜枠) 01:13:15 ドーパミント! (Dopa-Mint!) - 东京事变 (大発見) 01:15:02 女の子は誰でも - 东京事变 (大発見) 01:19:34 落日 - 东京事变 (深夜枠) 01:25:48 绿酒 - 东京事变 (Live From 第72回NHK紅白歌合戰) //专辑 Albums 加爾基 精液 栗ノ花 - 椎名林檎 2003 教育 - 东京事变 2004 大人 - 东京事变 2005 娯楽 - 东京事变 2007 スポーツ(Sports) - 东京事变 2010 Color Bar - 东京事变 2012 Tokyo Collection - 东京事变 2012 三毒史 - 椎名林檎 2019 総合 - 东京事变 2021 音楽 - 东京事变 2021 Sing Along - 绿黄色社会 2020 Remapping The Human Soul - Epik High 2007 我们的听众粉丝群上线啦,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加群 ;)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后续会创建乐迷交流群等平台。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89分钟
12k+
3年前

#4 Pink Floyd P2: 高墙的内外 是无尽的轮回

_The Wall开头In The Flesh?模糊地一句话讲道"...we came in", 而在最后一首歌Outside The Wall的最后模糊的声音说道"Isn't this where..."与开头完美接上。 穷尽一生砸破高墙后,Pink来到墙外,却发现"Isn't this where we came in?" _ //嘉宾: Naxi //主播: Ricky, Brad, Dylan //题图: Ricky //文案: Ricky Hey 大家新年好!我们的听众粉丝群上线啦,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加群 ;)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这里是离谱电台OutOfTune,上期和无奇CrossOver之后,离谱的第四期我们继续和Naxi来聊聊月之暗面之后的Pink Floyd. 其实Pink Floyd作为一支前卫摇滚乐队,在Syd离队后似乎总少了一些原汁原味Prog的味道,很多前卫摇滚乐迷在度过入门期之后会疯狂贬低这支乐队,概念性上不如The Who,摇滚歌剧的尝试上不如King Crimson那么波澜壮阔,音乐的复杂程度也比不上同时期诸多的(对中国听众)相对小众的前卫摇滚乐队,甚至Vocal上,David Gilmour也绝不是一位具有穿透灵魂一般嗓音(诸如Freddie Mercury, Bono等等)的主唱,从各个方面来看他们似乎都不是同时期最杰出前卫摇滚乐队。 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深刻的记住这四个牛津老爷爷,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商业上极致的成功后并没有固步自封或者迷失自我,而是一直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一直在寻求更加能引起共鸣的表达方式。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月之暗面之后的Wish you were here和The Wall两张连续的巅峰。 Wish you were here以他们对天才陨落/好友沉沦为出发点,如此简单直白地表达出他们对这一改变他们所有人生轨迹的事件的情感:无奈,惋惜,沉思,痛心。可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是都有经历了药物依赖,精神失常,黯然失色的天才朋友,但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总让我们能在这首歌里,这张专辑里找到情感的具象表达。尤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多岁,身边的人继续深造的,开始工作的,回国成家立业的,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也时常有这样漂浮的感觉。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 记得你风华正茂,如太阳般耀眼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继续闪耀吧,你这狂烈的钻石 Now there's a look in your eyes, like black holes in the sky 而今你的眼神,却像天空的黑洞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继续闪耀吧,你这狂烈的钻石 You were caught on the crossfire of childhood and stardom 你挣扎在童真与星途的交错中 Blown on the steel breeze 被冷风鞭笞着 You reached for the secret too soon, you cried for the moon 你过早触摸到那秘密,你对月长哭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继续闪耀吧,你这狂烈的钻石 Threatened by shadows at night, and exposed in the light 你被长夜暗影惊吓,还被暴露在光亮之中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继续闪耀吧,你这狂烈的钻石 Well you wore out your welcome with random precision 你随意的缜密消磨了大家的情谊 Rode on the steel breeze 你乘着冷风离开 翻译来自豆瓣用户老张不高兴 The Wall则是Roger Waters一生的剪影,从父亲战死由单亲妈妈带大(建起墙隔绝自己),到成为摇滚明星,在墙里迷失自我,再到一次演出中崩溃躲到酒店房间里(再次躲进墙里),服用大量的镇定剂后达到了Comfortably Numb的状态,之后The Show Must Go On踏出高墙开始反思,在经历了自我的审判(The Trial)之后,与自己内心的恶魔们对峙,最后在Tear Down The Wall的高喊中推倒了高墙。 作为一个极度专制的控制狂(Control Freak),Roger Waters把自己赤裸裸的刨析了一遭,他的童年让他注定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以至于他想抓紧自己所有的一切,因此也解释了他不那么讨喜的性格。在2020年的一场线上live session上,他重唱了Mother这首歌,已经在弥留之际的一位老头子唱出这些问题,还是让人觉得唏嘘不已。 Mother, do you think they'll like the song? Mother, do you think they'll try to break my balls? Mother do you think she's good enough? Mother, did it need to be so high? 不管是Pink一样的摇滚明星还是我们普通人,我们都能从这张专辑里找到自己想问的一些问题,不管是问自己,问妈妈,还是问上帝。 所以讲到这里我认为Pink Floyd的价值便在于他们的普世性,抛开音乐上复杂性等等等等一系列乐评人来衡量音乐的标准,他们跟我们一样脆弱,insecure,愤怒,执拗,迷茫,动摇,暴戾,恐惧,困惑,就是如此鲜活又真实的形象。而且不要忘了音乐是有传达情感的作用,更何况,我相信每个人听到Comfortably Numb第二段solo的时候是很难不被打动的。 The Wall开头In The Flesh?模糊地一句话讲道"...we came in", 而在最后一首歌Outside The Wall的最后模糊的声音说道"Isn't this where..."与开头完美接上。 穷尽一生砸破高墙后,Pink来到墙外,却发现"Isn't this where we came in?" 生命也不过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吧。 Enjoy. //歌曲 Songs Intro Wish You Were Here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02:09 Wish You Were Here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06:22 Wish You Were Here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11:16 Sine On Your Crazy Diamond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16:12 Sine On Your Crazy Diamond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24:05 In The Flesh? (The Wall, 1979) 33:07 Mother (The Wall, 1979) 41:54 Goodbye Blue Sky (The Wall, 1979) 44:46 The Show Must Go On (The Wall, 1979) 47:24 The Trial (The Wall, 1979) 53:03 Comfortably Numb (The Wall, 1979) 58:41 Comfortably Numb (The Wall, 1979) 01:04:00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2 (The Wall, 1979) 01:04:16 Hey You (The Wall, 1979) 01:04:46 Waiting For The Worms (The Wall, 1979) 01:05:35 Nobody Home (The Wall, 1979) 01:09:31 High Hopes (The Division Bell, 1994) 01:14:20 The Final Cut (The Final Cut, 1983) //专辑 Albums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The Wall, 1979 The Final Cut, 1983 The Division Bell, 1994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后续会创建乐迷交流群等平台。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79分钟
1k+
3年前

无奇 x 离谱|最后的华尔兹 旧日摇滚的盛大落幕

无奇 NoWonder x 离谱 OutOfTune 离开乐谱聊聊音乐,欢迎大家收听离谱电台Out Of Tune,我们会尽量保持半月更的频率和大家聊聊我们感知到的摇滚乐,分享我们喜欢的乐队,推荐专辑歌单。欢迎在小宇宙,Spotify,Apple Podcast上搜索<离谱电台/Out Of Tune>关注我们并收听往期内容,也欢迎各位留言点赞评论,与我们互动讨论,提出意见或选题建议。微博/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主播 无奇(戴布拉 Brad)x 离谱(Ricky Brad Dylan) //题图 Dylan THIS EPISODE SHOULD BE PLAYED LOUD!!!! Hello 大家好 本期,我们震撼连线我们的好朋友<无奇NoWonder>(Host: 戴布拉, Brad)进行一期Crossover,从电影和音乐的角度聊聊这部来自马丁斯科塞斯的音乐纪录片。如片名<最后的华尔兹>一样,这部电影记录了70年代摇滚乐队The Band于1976年11月25日感恩节的最后一场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的豪华程度基本上是摇滚春晚的水平,嘉宾包括吉他之神Eric Clapton,披头士被遗忘的第四人Ringo Starr,老杨Neil Young,摇滚年代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Bob Dylan,民谣女诗人Joni Mitchell,滚石的Ronni Wood等等等等。 马丁斯科塞斯作为一位摇滚乐迷,为Bob Dylan, George Harrison, The Rolling Stone拍摄了纪录片,在受到邀请后看到演出Line-up后说“Van Morrison? Are you kidding? I have to do it. I don't have a choice." 这部电影单纯以观众的视角的记录了这场绝美的绝唱,中间穿插着马丁亲自和乐队成员的访谈片段,没有用叙事的镜头去讲述乐队的传奇故事,给人一种低调又极其真实的感觉。在十分casual的访谈中甚至不经意间完美定义了摇滚乐: _Levon Helm: ...you know, if it comes down to that area and if it mixes there with rhythm and dances, then you've got a combination of all those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Country. Bluegrass. Blues music. Martin Scorsese: The melting pot. Levon Helm: Show music. Martin Scorsese: What's it called then? Levon Helm: Rock-n-Roll._ 乐队The Band于1968年成立,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在英文语境下打个比方,就好像出了一款新电脑结果名字就叫The Computer,发表了一张专辑结果就叫The Album,有一种“所有乐队里我们是独一档的;我们就是那个(The)乐队;摇滚乐,听这一个乐队就够了“的感觉。另一部分由来是,这支乐队在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为老鹰Ronnie Hawkins的伴奏乐队,因此起初叫The Hawks,之后在60年代被推荐成为Bob Dylan的现场伴奏乐队,至此他们在摇滚音乐人这个圈子开始获得认可,但是仍然,他们长期作为一支巨星背后的点缀出现在舞台上,在乐迷圈仍然属于比较神秘的存在,因此在这段时期人们常常将他们Refer为,按乐队成员的原话讲,他们觉得The Band这个名字低调谦虚,同时也非常装(...but eventually they grew to like it, thinking it both humble and presumptuous),于是便有了这支世界上独一档的——"乐队"乐队。 The Band成长于摇滚的萌芽时期,融合了爵士,乡村,R&B的风格,勾勒出了摇滚最初的面貌,以一种承上启下的姿态开拓了后来百花齐放的摇滚黄金年代。这支极度Underrated的乐队,以精湛的配器技术,让人舒服的编曲创作在圈子里获得了极高的尊重,被一大批日后以及同时代的摇滚巨星致敬,影响了Beatles, Rolling Stone, Eagles, Pink Floyd等等诸多音乐人,也是因此,他们在这场最后的告别演唱会能够邀请到如此多的巨星,实际上都是他们的前辈(如Muddy Waters, Ronnie Hawkins)以及同辈好友(Neil Young, Eric Clapton, Bob Dylan等) “在路上”(On The Road, 意为持续各地辗转巡演)16年之后,The Band已经疲劳不堪。演唱会最后一首歌所有嘉宾同台演唱了I Shall Be Released, 正如Robbie在采访里对马丁斯科塞斯说的 The road was our school. At the end it was our sense of survival. It taught us all we know. There's not much left that we can really take from the road. 虽然这个年代的摇滚乐对我们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但是仍然在观影过程中还是能一下子被感染到,他们作为根源摇滚的代表乐队之一,用布鲁斯,乡村的语言体系唱普通百姓的生活琐事(Ophelia, Evangeline, ...Old Dixie),把爵士的工笔融入到摇滚的编曲中,给人一种非常特殊的温暖感,冬天去听再合适不过了,强烈推荐大家有空去完整的欣赏这部电影。 It started as a concert, it became a celebration. 即使在这场演唱会之后乐队遇到了许多不好的事情,包括经济问题,骂战,成员自杀,OD去世,这些让这场演唱会更加有历史感,所谓最后的华尔兹,也是属于这支乐队最后的美好。 Enjoy. //提要 Topics 2:30 电影的创作背景 6:06 影片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一个瞬间/Performance 6:55 Garth加入乐队时的趣闻 16:10 《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 Down》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27:18 The Band作为Musician's Musician 是摇滚年代北美的Supergroup 31:14 现场的一个小意外:EC的吉他肩带掉了,Robbie Robertson一拍不差的补上Solo为吉他之神救场 33:33 我们之所以记住这部电影,是因为电影拍得好还是因为演出本身? 41:00 现场演出嘉宾都有哪些神仙?(Bob Dylan, Eric Clapton, Muddy Waters, Neil Young, Ringo Starr, Joni Mitchell, Ronnie Wood, Ronnie Hawkins, Van Morrison...) 42:21 作为第一位插电民谣诗人Bob Dylan早期的被黑经历 48:41 作为一部音乐纪录片,没有去刻画人物和记叙乐队经历算不算一种遗憾? 55:17 鼓手Levon Helm对摇滚乐的定义 58:40 The Band出道的背景故事 1:07:22 “We didn't invent this, it just happens to all the bands" 乐队解散 //歌曲 Songs Intro: The Last Waltz Main Theme - The Band 05:13 Up On Cripple Creek - The Band 09:51 Caravan - Van Morrison, The Band 11:40 Caravan - Van Morrison, The Band 14:43 Helpless - Neil Young, The Band 20:43 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 Down - The Band 22:31 Jam #1 - The Band, Eric Clapton, Ringo Starr, Ronnie Wood etc.. 24:44 The Weight - The Band, The Staples 32:17 Further Up On the Road - Eric Clapton, The Band 39:30 Ophelia - The Band 44:00 I Shall Be Released - Bob Dylan(Vocal), Ringo Starr(Drums), The Band and other guests 47:30 Coyote - Joni Mitchell, The Band 55:43 Mannish Boy - Muddy Waters, The Band 01:06:10 Evangeline - Emmylou Harris, The Band 01:14:34 Forever Young - Bob Dylan, The Band //专辑 Album The Last Waltz - The Band 1976

77分钟
99+
3年前

#3 Pink Floyd P1: 人生的答案 在月之暗面

//嘉宾: Naxi //主播: Ricky, Brad, Dylan //Logo: Dylan //题图: Brad //文案: Ricky Hello 大家好,我们的听众粉丝群上线啦,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加群 ;)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这里是离谱电台OutOfTune第三期,今天我们请到我们的朋友/资深pf粉丝Naxi和我们一起聊聊这支诞生于60年代的摇滚乐队Pink Floyd。我本想说“伟大的摇滚乐队”或是”前卫摇滚乐队“,但是似乎这些形容词在这么一支真正对整个摇滚圈或音乐圈产生巨大影响的乐队面前都显得轻飘飘的,或者说他们无法被定义。 由Syd Barrett, Roger Waters, Nick Mason, Richard Wright四个长发飘飘的剑桥青年创立于1964年,在Syd Barrett的为创作核心的基调下写出了早期的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风格的音乐作品,听感诡谲飘渺,让人难以进入,同时在Recording的方式上做出创新突破,使他们成为迷幻摇滚里不得不提的一支代表性乐队。这个时期的Pink Floyd风格影响到了包括David Bowie,U2在内的一大批音乐人。 1967年Syd Barrett由于过量服用致幻剂药物,产生严重的精神问题被迫离开乐队,这位天才短暂的乐队生涯就这么结束了,但他为整个乐队奠定的基调以及他的音乐才华,不仅成就了Pink Floyd这支乐队,同时也成为了乐队新阵容4人永远的羁绊和灵感。 David Gilmour加入后,乐队逐渐开始以Roger Waters主导进行创作,这位脾气古怪,性格犀利的长脸大爷开始迸发让人惊叹的才华,我们所听到的那些深入浅出的颇有哲学意味的歌词基本全都出自他。同时成员的磨合是他们的创作思路更加统一和精炼,录音技术,器乐实验也更加成熟,David Gilmour如歌如泣的吉他Solo开始显现。到了1973年,摇滚历史上最伟大的专辑之一Dark Side Of The Moon问世,他们在Beatles的Lonely Heart Club Band之后补充/完整/丰富了概念专辑这一概念,在摇滚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整张专辑去探索人生意义这个基本没有人会写的议题,或者说,写一两首歌就被这个主题之宏大压垮,毕竟这种思考是非常疲惫的。至此牛顿的三棱镜在数个世纪之后的1973年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基本是霸占热搜的水平,BabyBoomer一代人在这个年代刚好到了二三十岁的年纪,在战后快节奏的重建,和平的温床中开始思考人生的议题,这张专辑在这个时间点上的成功或者说,如此深邃的主题却得到如此之广的程度上的认同和共鸣,实在是音乐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一例。 我没有太多想去评价这张专辑的了,作为我最最喜欢的乐队之一,在录这期之前我反而十分紧张,觉得怎么去说怎么去描述都不太行。开头我放了The Smashing Pumpkins碎瓜的主唱Billy Corgan在1996年的摇滚名人堂上对Pink Floyd的推荐词,他作为一个后辈音乐人,提到的一点很重要,那就是Legacy。作为一个听众,我可能无法在音乐上继承pf的精神在音乐上做更多的探索,但是我希望把我的共鸣分享给更多的人,用耳朵把这份Legacy传承下去。 Enjoy Ricky, Brad, Dylan //歌曲 Songs: Intro: Breathe (In the Air)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04:57 Green Is The Colour (More, 1969) 13:20 Us And Them + Any Colour You Lik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20:04 Arnold Layne (EP, 1967) 26:00 Interstellar Overdrive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1967) 36:40 Echoes (Meddle, 1971) 42:00 Brain Damag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46:23 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48:24 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53:58 Tim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58:04 Brain Damag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01:01:38 Brain Damag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01:02:23 Eclips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专辑 Albums: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Pink Floyd, 1967 Meddle, Pink Floyd, 1971 Dark Side Of The Moon, Pink Floyd, 1973 Wish You Were Here, Pink Floyd, 1975 The Wall, Pink Floyd, 1979 Everything You've Come To Expect, The Last Shadow Puppets, 2016 //参考 References: 1. Dark Side Of The Moon Project 2. 1996年摇滚名人堂 Pink Floyd Inducted into the Rock & Roll Hall of Fame HD 3. Pink Floyd - "Brain Damage" (studio footage) 录音影像资料 4. B站up主人人都爱弹吉他 Pink Floyd-【你一定要知道的50支乐队】大型系列音乐科普(英格兰篇) #8 5. Dark Side of The Moon全张歌词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后续会创建乐迷交流群等平台。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64分钟
2k+
3年前

#2 Radiohead P2: 我们都曾是 也将是Kid A

//主播 Ricky, Brad, Dylan //Logo Dylan //题图 Brad //文案 Ricky Hey 大家好,我们的听众粉丝群上线啦,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加群 ;)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这里是离谱电台OutOfTune,第二期我们请到我们的朋友,朋克男孩/电子音乐制作人/DJ—Dylan(Dylan's SoundCloud)来和我们继续聊聊Radiohead. 经历了前三张专辑对吉他摇滚的探索,Radiohead站到了那个时代音乐的巅峰:97年OK Computer发行后的一整年巡演;Headline了包括Glastonbury在内的各大音乐节。 忙碌,疲劳,重复,正是Superstardom给Rockstar带来的副产物。之所以重复呈现前三张的音乐作品(或者说OK Computer)让Thom Yorke如此疲倦,我想正是因为他早期的创作方式是fully committed在作品中,用Dylan的话说就是把对自己的剖析写进歌里,用摇滚乐Conversational的方式,把自己厌世,悲伤,消极,或者说最真实又最不光彩的情感写进歌里,以至于每场演唱会的呈现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残酷的自我解剖,去直面他不好的那段时光,重新调动所有的那些情绪,给了听众emo的机会,但对他自己来说才是最真切的痛苦。至此Thom Yorke彻底陷入Depression,Writer’s Block,对于一个只想做音乐的人来说这种酷刑wears him out. 在爱尔兰都柏林的演唱会期间他经常做一个梦,走在高墙边,掉进Liffey河 I walk through walls. I float down the Liffey I'm not here. This isn't happening Thom Yorke已经无法忍受这种西西弗斯推石头般的生活,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把石头推到了巅峰,但他眼中这一切没有尽头,他不想再写旋律也不想再写具象的歌词,他想把自己抽离出来,他想Disappear Completely,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受到大量氛围音乐,电子音乐,德国酸菜摇滚的影响,他开始使用更加抽象,实验的表达方式,从歌词到编曲,来创作音乐,或者说,创造氛围,挑战听众耳朵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留白。Kid A被译作复制人一号,在千禧年诞生,他创作了两张专辑(Kid A+Amnesiac)来用声音向我们展示这个复制人在遥远宇宙所听到的。 Dylan说当年的乐评人用两个词来描述Radiohead从Kid A之后的音乐生涯:Genre-bending和Taste-making,我们认为这应该是所有音乐人或者说所有艺术家能获得的最高评价。 我们都曾是,也将是Kid A。 Enjoy The Rick, the Brad and the Punk :) //歌曲 Songs: Intro: Daydreaming (A Moon Shaped Pool, 2016) 03:25 15 Step (In Rainbows, 2009 Grammys Live) 16:15 Last Flowers (In Rainbows Disk 2, 2007) 25:47 How to Disappear Completely (Kid A, 2000) 34:19 Kid A (Kid A, 2000) 48:13 You and Whose Army? (Amnesiac, 2001) 56:45 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Krzysztof Penderecki, 1994) 01:01:00 The National Anthem (Kid A, 2000) 01:07:32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Kid A, 2000) 01:12:16 Idioteque (Kid A, 2000) 01:16:05 Morning Bell (Kid A, 2000) 01:19:25 Life In a Glasshouse (Amnesiac, 2001) 01:24:53 How To Disappear Completely (Kid A, 2000) Outro: True Love Waits (Live in Oslo, I Might Be Wrong, 2001) //专辑 Albums: Kid A-Radiohead 2000 Amnesiac-Radiohead 2001 In Rainbows-Radiohead 2007 I Might Be Wrong-Radiohead 2001 Technique-New Order 1989 The Clash-London Calling 1979 The Wall-Pink Floyd 1979 //参考 References: 1. 2009 Grammys 15 Step现场版(Thom+Jonny+USC Trojan Marching Band) 2. Dylan的SoundCloud链接 3. 马特诺音波琴 4. 潘德列斯基-广岛受难者的挽歌-图谱 5. Youtuber How to Disappear编曲分析(Radiohead's Masterpiece in Orchestration)(强推!!) 6. How Jonny Greenwood was Influenced by Penderecki-潘德列斯基对Jonny的影响 7. Kid A, The Greatest Left Turn in Music History 8. BoJack Horseman 马男波杰克S3E4 How ‘BoJack Horseman’ Achieved Perfection Without a Word 9. Brian Eno 10. Aphex Twin 11. 德国酸菜摇滚 12. How To Disappear歌词 13. 1997 Glastonbury音乐节Lineup 14. 看守所过生日的AutoTuner 15. 达达主义 16. Golden Shovel金铲子 17. IDM 18. Jonny在2020年潘德列斯基去世时的Twitter 19. Jonny2005年编曲的交响乐章Popcorn Superhet Receiver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后续会创建乐迷交流群等平台。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97分钟
1k+
3年前

#1 Radiohead P1: 当Britpop步入中年 他们正青春年少

我们的听众粉丝群上线啦,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加群 ;)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XD [小助手.jpg] //主播 Ricky, Brad (aka R&B) //Logo Dylan //题图 Brad //文案 Ricky Hey ⼤家好 这⾥是离谱OutOfTune 希望通过这个电台来探索//离开乐谱欣赏⾳乐//的可能性,和⼤家分享我们两个听到的摇滚乐(以及更⼴泛的⾳乐类型)。 第⼀期想和⼤家聊聊和我们诞⽣于同⼀年代的英国另类摇滚乐队Radiohead。 从Creep⾥的whining emo kiddo的形象,到The Bends对于摇滚新的表达⽅式的尝试,Radiohead⼀直在声嘶⼒竭青筋暴起地把情感满满的装进他们的⾳乐⾥,同时也在⾳乐的⾓度有⻓⾜的进步。 在朋克以及美国摇滚兴盛的80年代过后,他们⽤⼀种不⼀样的,英式的,另类的,⾮典型的表达形式,让Radiohead这⼀Emo的形象深⼊⼈⼼,影响了包括Muse, Coldplay, Alt-J等等⼀⼤批⾳乐⼈,即使在国内,翻唱过Creep的⼈也不胜枚举:林宥嘉(07年星光大道,十分稚嫩),陈奕迅(E神现场唱的半死不活),苏打绿,蔡健雅,谢安琪,华晨宇等等。 到了OK Computer,Radiohead开始真正闪烁他们让⼈惊艳的才华,⾳乐⾓度的尝试也好,思考的深度和⼴度也好。他们挑战了所有听众的⽿朵,加⼊了⼤量新的声⾳,引出了⼤量的对全新话题的思考,关于⼈类未来,关于反乌托邦,关于现代社会。 如果说Radiohead前两张专辑还停留在这个星球上,那么从这张专辑开始,他们已经准备好冲出⼤⽓层,离开地球表⾯,开始向星⾠⼤海进发。 当然,Thom Yorke眼中的星⾠⼤海可不是点点繁星月影晃动的那般,更像是他写到的Planet Telex, Black Star, ⾄于具体是什么样,Part2我们会讲到。 当Britpop正值中年,他们仍然年轻,他们就是那个年代的Kid A, A as in Avant-garde, 他们是真正的Visionnary。 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借⽤我们的⽿朵,带我们在荒凉⽽孤独⾄死的宇宙中遨游。 Enjoy. Ricky & Brad //歌曲 Songs: 00:00 Subterranean Homesick Alien (OK Computer, 1997) 05:12 The National Anthem (Season 26, Saturday Night Live 2000) 09:51 Creep (Pablo Honey, 1993) 12:42 Thinking about you (Pablo Honey, 1993) 27:22 Black Star (The Bends, 1995) 31:21 Fake Plastic Trees (The Bends, 1995) 34:58 My Iron Lung (The Bends, 1995) 36:55 (Nice Dream) (The Bends, 1995) 40:12 No surprises (OK Computer, 1997) 53:23 Paranoid Android (OK Computer, 1997) 01:02:48 Fitter Happier (OK Computer, 1997) 01:03:46 Airbag (OK Computer, 1997) 01:15:30 How To Disappear Completely (Kid A, 2000) //专辑 Albums: Radiohead - Pablo Honey 1993 Radiohead - The Bends 1995 Radiohead - OK Computer 1997 Radiohead - Kid A 2000 The Beatles - The Beatles (aka White Album) 1968 The Beatles - Rubber Soul 1965 The Beatles - Revolver 1966 Led Zeppelin - Led Zeppelin IV 1971 東京事変 - Tokyo Collection 2012 Oasis - The Masterplan 1998 Nirvana - Nevermind 1991 Pink Floyd -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Queen - A Night at the Opera 1975 //参考 References: 1. « The Bends » de Radiohead a 25 ans : pourquoi il reste intemporel 2. 滚⽯Top500⾳乐专辑 3. The National Anthem - Radiohead 2000 Live at Saturday Night Liv 4. 最后Thom York的采访 : The Story of Radiohead's Best Song 5. Radiohead的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 6. 2001年Billboard: Billboard Year-End Hot 100 singles of 2001 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包括苹果播客Apple Podcast, 小宇宙,Spotify等在内的泛用型播客应用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们也会陆续上线其他平台。大家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或者编辑-URL添加节目-粘贴我们的RSS链接来添加。也欢迎大家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ipuoutoftune,在各个平台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交流,后续会创建乐迷交流群等平台。 RSS feed: https://outoftune.typlog.io/episodes/feed.xml //联系方式 Contact: 微博:离谱OutOfTune 微信公众号:离谱OutOfTune (lipuoutoftune) 邮箱:[email protected] Later.

70分钟
2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