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童与生育:假如我们攻击是为了自保

本次「行动」是终于见到了前券商可选消费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江东猫草老师 也没想到,网友见面一下就聊到了如此刺激的话题,我们坦诚相待,希望大家友好讨论 因为设备原因,我俩(尤其是我)的声音忽远忽近忽大忽小....请大家见谅🙇 1:19 一线城市平均生育年龄就是越来越晚啦……你为什么结婚呢? 3:41 要做多少思想准备,才能生娃?在心理建设层面想象“抛开男人,独立育儿”是一种劝退的极限假设吗?你是甩手掌柜,还是事无巨细参与育儿? 6:38 两种人设反差:非常渴望自由、非常独立的女性选择沉浸育儿,循规蹈矩结婚搞事业的却只参与“最小限度”? 9:17 根本不用讨论“育儿”这种高强度、长周期的工作,连恋爱也快没了。现代社会就是这么寡情缘、低欲望吗?体验是人的本性,如果大量的人趋向于不体验,应该是社会的setting有问题。 12:15 定量分析,“怀”、“生”和“喂”,各占多少痛苦?一个理论:剖宫产是70-80分的稳定痛苦,但是自然分娩,是20-180的大方差分布。 14:58 强制母乳最大的痛苦,来自于“完全客体化”。罔顾意志,没有自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每个人都可以插手,唯独不考虑母亲的主观感受,让你彻底意识到女人的容器属性。【】是P的容器,子宫是孩子的容器,B是乳汁的容器。近乎于恐吓的强制母乳,劝退多少人生娃。 18:37一种角度下的“优生优育”:你接纳孩子的缺陷吗,优生学会把残缺道德化吗? 21:21 “恐弱”:生男生女,有差异吗?你对孩子的期待,有多“社会化”?表现不好的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吗? 29:33 孩子成为了你和社会之间的那个“attachment”,毁掉了你原本自洽的金钟罩铁布衫,你必须向社会争夺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仇恨教育”。 35:01 身份认同、生存训练:另一种反差。天性自由的母亲希望孩子亲历社会规则,而循规蹈矩的人却觉得“这一切都够够了,算了吧”。 42:53 新手父母宽容度:你厌童吗?有了娃之后,你有什么改变?一个思想实验:车厢里哭闹不止的小孩…… 51:52 我们怎么对待“弱势人群”? 58:33 另一个思想实验:如果这个世界只保留一个城市,你的选择是? 感谢本次录制场地提供:大小咖啡

62分钟
1k+
2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