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干了那就做播客?4个播客主创的聊天|分享会

把「做播客」当作人生的逃跑通道,可以吗? 带着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我去「狂喜播客节」见了另外几档播客的主播。他们分别是,「搞钱女孩」的小辉,「逃班威龙」的姗姗,还有「除你武器」的小吴。 可以说,我们各自都是抱着不同的目的开始了播客,但一个共通点是,也许我们的职业都面临着新的转型。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这里逃跑成功,但决定冲向这个通道的过程,是我特别好奇的。 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我脑海里还浮现出了很多人在面试我们的时候问过的问题,到底怎么做播客,才可以坚持下去?也许这几位累计粉丝已经上百万的主播的答案,会给到你一些意外的感受。 最后,感谢小辉为本播客音频进行了原始制作,我是在他的基础之上二次制作的。也谢谢其他与我聊天的主播们。 - 主播:小辉 小吴 姗姗 Blake 制作:小辉 Blake 特别感谢:狂喜播客节 想要提醒你的是,第二期狂喜播客节已经定档今年11月2日星期六。9月2日 12:00 - 9月9日 12:00 将提供限时早鸟票,欢迎感兴趣的你关注 Shownotes 文末的海报。这一期活动,仍然有许多有趣的主播参加了。 - BGM: flawed mangoes - Run On Sentence (Acoustic) Antent - hope to see you again(是的,上一期也用了) - 微信公众号 @我要WhatYouNeed 微博@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微信 whatyouneedoffice

56分钟
1k+
7个月前

插画师李彬:带着“失败感”生活吧,会更轻松的。

十几年没上班了;签约过郭敬明的公司;许久之后重新找到画画动机......这些标签出现在我的脑海时,我有预感,这是一个很难制作成短视频的故事。 但从@李彬BinLee 的家离开,我的感受却是:“这次采访失败了也没关系。” 这也是短短几个小时的拜访里,我意外得到的一份安慰。 李彬刚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小小小小的人间》。过去,那些打动人的作品都是以散落的方式存在的,记录了那些敏感与犹疑互相撞击的时刻。这些撞击先是在他内心出现,而后被以一种简洁的方式记录在纸张,最后被扫描发表在互联网,在更多陌生人心里创造波动。 这些波动,最后反过来彻底影响了他的人生。 「我真的快要40了吗?」在采访里,他说自己感受到的是世界越来越不真实了,也好像越来越接受一种结果:我注定是要失败的。 但可幸的是,这种“即将要失败”的感觉并不会阻碍他继续做事,反而让他感到更加放松与释怀。甚至可以说,他依赖这一种感受。 这一期播客,我尝试分享那一份我从他的作品与生活态度里感受到的宽慰,正如他在微博经常被数千人转发的作品一样,我相信,它是能作用于更多人身上的。 欢迎你们收听李彬的专访:一个班味很淡的故事。也欢迎你前往我的小红书、哔哩哔哩或抖音频道收看视频版本。 - 主播:李彬 Blake 制作:Blake 左右 欢迎你前往各个社交平台关注 @李彬BinLee 的更多作品。 - BGM: Zero 7,Jem Cooke - Swimmers Antent - hope to see you again Tony Anderson - Younger Aaron Smith - Brother - 本期素材引用: 哔哩哔哩 @一席精选 《那些普通人微小的快乐和难以言说的烦恼|李彬 一席第964位讲者》 Netflix 《健康解密:肠道的奥秘》 英文名Health: The Secrets of Your Gut> - 微信公众号 @我要WhatYouNeed 微博 @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微信 whatyouneedoffice

27分钟
2k+
8个月前

要找一个下班后还愿意和你一起去麦当劳的伙伴。

欢迎收听新一期的Blake有问题。 这一期,我想分享的是一个特别的串台。播客@请回答普鲁斯特 的李马克,邀请我即兴回答 35 道问题。这些问题从生活到工作,从恐惧到期待,让我几乎袒露了最近所有的心路:纠结、困惑、期待、兴奋、困顿…… 我也由此发现,被密集提问确实是一种很独特的体验。特别是,当你需要认真回答35道问题的时候。 这个周末,我去听了一个知名播客纵横四海的主播Melody的现场分享。我觉得,特别启发我的一个观点是:并不是只有看了新的东西,才算是大脑在输入。其实你在输出的时候,回答问题的时候,那种让大脑重组记忆的过程,也是一种输入来的。 我好像终于找到了,形容我录制这个播客时的感受的方式:我好像在重新思考2024年的我是谁。所以,我也特别推荐你,或者你把节目里你认为有意思的问题摘录出来,认真地提问,或者被提问。 我相信,那会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最后,再次感谢李马克的团队制作了本期节目。如果大家喜欢这一类内容,请立刻去各大播客平台搜索关注他们,名字是 @请回答普鲁斯特 。 - 主播:李马克 Blake 制作:李马克 Blake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 Marcast 制作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他们。 微博:@Marcast 公众号:Marcast 小红书:@Marcast新播客 - BGM Kazukii - Can't Be Fixed Work & Study Lofi Jazz - Carl Laid (copyright free) Marcast Adloop 02 – Yolling everything works out - Project AER (copyright free) - 微信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 微博/小红书/b站/抖音 @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whatyouneedoffice

90分钟
2k+
8个月前

第三次结婚的Amy:怎么才能把结婚当成小事?

Amy 是两年前参加《和自己结婚》的活动时认识的。那时,她在婚礼现场分享了两张离婚证,让所有人印象深刻。在接受《去她家》采访时,她对所有人说,不要结婚。 而现在,她却选择了步入了第三段婚姻。这也成为了我决定去采访她的新理由:为什么要选择第三次结婚? 这一期播客,我们从她的决定聊起,话题却涵盖了工作、生活和家庭。比起爱情,她更想向我表达的是:虽然再次步入婚姻,但现在的Amy,是爱情比重占比最低的Amy。 这次的采访让我感到放松和开心,所以不知不觉也倾诉了不少自己的感受。比起采访,这更像是一场认真的聊天。 她更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和同事一起策划的一个日历产品,《与世界的12种关系》。那时候,我们其实更希望那个产品的名字是《和世界发生关系》。 如今,我想借用那个名字作为我以后做采访的理由,我想知道,还能怎么与世界发生关系。 最后,谢谢你收听本期采访。采访结束,Amy 甚至邀请我采访她的女儿。而我已经正在争取这个机会了。下一期Blake有问题,我们再见。 - 主播:Blake 嘉宾:Amy 制作:左右 - BGM: Ruby Haunt - Lean-To JINBAO - 山的对面 Sophis - 绿色翻涌成夏 Haru - Call of Silence 陈越龙 - nop oftn,Sonny Zero - Amber - 微信公众号 @我要WhatYouNeed 微博 @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 whatyouneedoffice

65分钟
1k+
9个月前

WhatYouNeed的10年:作为创始人,我想放弃了吗?

本周《Blake有问题》是一期罕见的他人对我的采访。 今年四月,我们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了一次交流。期间,方可成老师邀请我录制了一期关于「WhatYouNeed」10周年的播客。作为一个宣称不再庆祝周年的团队,我们很少有机会完整地对外表达自己。而我作为团队创始人,也鲜少谈及自己的经历。 但在那个小小的办公室之中,我拿着麦克风,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放松。于是,从记忆的深处里,我翻出了许多回忆,回顾了这个团队是如何成长的。 我意外地发现,自己从来就没有刻意「坚持」过什么,幸运地,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因素在刺激、陪伴和支撑着我以及我们的团队往前走。 最开始,南方系的朋友鼓励了我在大学里尝试当一名「校园记者」; 后来,南京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举办的活动里,我见到了行业最优秀的媒体人,被他们所影响; 在活动中,我对某位新闻联播主播的现场演讲印象深刻,他说那时候自己的稿子是人民日报的朋友写的,他们不太知道有些表达不适合念出来…… 以《施图茨的疗愈之道》中的一个比喻来说,这些事都是一颗又一颗的珍珠,它们没有大小之分,没有重要程度的区别,它们只是串在了一起。 换句话说,不小心招聘了一个实习生,和不小心做了一场上热搜的活动,对我来说可能是同样重要的。所以,今天我想分享这一期我们的聊天。关于过去、关于现在、也关于未来。 感谢方可成对我的采访。 注意: 本期节目的完整版本更新在播客《新闻实验室》第42期。此处发布的版本是我的精选版本。感谢方可成授权我的二次编辑。 - 主播: Blake、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制作:左右 - BGM Ulrich Schnauss - Far Away Trains Passing By DDBY - 风笛 MANYO - 祈り Yiruma - Do You? David Hicken - Faylinn Active Planets - 言の葉 - 微信公众号 @我要WhatYouNeed 微博@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 whatyouneedoffice

58分钟
1k+
9个月前

关于「我觉得自己很稀缺」的4个故事。

欢迎回到Blake有问题,很久不见了。这是语音聊聊栏目的第1期,也是播客聊聊的第5期。 这一期节目,我连线了4位来自不同背景、处于不同阶段的WhatYouNeed读者。令人意外的是,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有一份额外的自我认可。 可以说,这是一期会让人更珍惜自己的播客。 今天的讲述人,包括了如下四位: 绰绰 作为广告人,她的工作成果,是地产甲方的朋友圈。任务常被要求当天完成,下班之后只想打开抖音,凌晨两三点睡是常态。 但有一天,她决定删掉抖音,停止麻痹自己。在地铁里,她无意中点开了一期播客。被一个观点打动后,她决心辞职,就此,她开启了毕业后人生的第一个「暑假」。 如今的她,找到了新工作。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一份,可以容许自己探索「第二人生」的工作。 一一 一一是一位芯片行业的工程师。她的工作常被羡慕,似乎带着时代光环。可深入日常,也只有重复。在公司,他们时常自称是机器人,但她却有着特别的放松办法。 谈起人生的进展,她声称自己近年经历了「血脉觉醒」,不但重新看待了自己的缺点,也学会了接受生活的缺憾。 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在日常里随时逃离。 之二 考编成功,却瞒着朋友三年自己的真正职业?我第一次倾听一位村小老师的日常。 她说,自己一路很努力上学、考编与工作,可不知为何,却陷入了一种长期的自卑与矛盾。 在她的讲述里,我听到了意外的转机,听到了无法被社会评价击溃的成就感,也听到了一位在逐渐学会认可自己的女性。 雯阿 看过《不够善良的我们》吗?雯阿就是剧中的 Rebecca。 她工作认真,有一天意外发现自己正在被另外一位女士窥探。她忽然想起,过去自己也是窥探的那一方。 从一段糟糕的感情脱离,进入另一段健康的感情,她分享了自己观念改变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的生活多了许多选择。而那些选择,是她学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完满的「圆」之后才出现的。 - 以上读者,是我从两百位报名参与语音聊聊的读者中选出。在第一次录制中,我共与十四位读者连线,所以,这只是「人生的进展」系列聊聊的第一期播客。 再次感谢在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报名参与的所有读者。没有被选上的读者,我也认真阅读了你们的故事。谢谢你们参与。 如果你喜欢这一期节目,欢迎继续订阅和关注「Blake有问题」,留意下一期节目的进展。 - 主播与制作: Blake - BGM:本期节目的BGM均来自一张我喜欢的专辑《Quiet Is The New Loud》,创作人是挪威的组合 Kings of Convenience。这张专辑的名字,也是我喜欢的做内容的方式:做安静但有力量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Kings of Convenience - Parallel Lines Kings of Convenience - Summer On The West Hill Kings of Convenience - Failure Kings of Convenience - I Don't Know What I Can Save You From Kings of Convenience - The Passenger Kings of Convenience - Little Kids - 微信公众号 @我要WhatYouNeed 微博 @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 whatyouneedoffice

35分钟
2k+
10个月前

很多情侣,每周的认真聊天已经不到35分钟。

欢迎回到Blake有问题。 这是共读栏目的第二期。在这一期里面,我不但尝试分享了《爱的七处方》这本书里面的一些特别观点,还结合我自己的爱情经验,分享了一些回忆中突然浮现的私密时刻。 必须提及的是,这本书的开头向我提供了一个足够吸引的阅读动机:作者说,观察一对情侣15分钟,他便能预测他们是否能一起快乐地走到未来,准确率高达90%。 这是真的吗?带着怀疑,我阅读完了这本书。 实际上,可以坦诚的是,如今的我越发对爱情的工具化产生怀疑。我不再那么相信,真的有所谓方法论能分析所有的爱情。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许多说法,少了一些认同,多了不少警惕。 相比上一期,这一期,我似乎更加放松、自如了一些。不过,录制至最后,制作人左右还是提醒我,你开头说要分享书中的5个观点,但第4和第5观点,你好像忘记念序号了。在这里先提前致歉了。 如这一期播客有带给你任何的感受,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谢谢。 - 主播:Blake 制作:左右 - BGM: 久石譲 - Ask me why (母の思い) Chasen - There Is Love Kassy - 굿모닝(Good Morning)(Inst.) 久石譲 - 白壁 米津玄師 - 地球儀 - 提及作品: 《爱的七处方》 - 约翰·戈特曼 朱莉·施瓦茨·戈特曼 《冲突的力量》 - 埃德·特罗尼克 (分享关于妈妈对婴儿也不能长期关注的观点时,所引用的作品) - 微信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 微博 @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whatyouneedoffice

48分钟
2k+
11个月前

如果你的家人也很擅长「扫兴」。

欢迎收听Blake有问题,这一周终于实现了连续更新。今天想要分享的,是一期「聊聊」。 这期节目,我做了一个特别的尝试。尝试和大家一边「翻相册」,一边听故事。而我相信,今天所分享的这些照片与故事,将能把你带离琐碎的日常,去重新想象一张「照片」对我们来说的意义。 这些照片,来源于摄影师闫家成分享的一个想法——寻找中国人家里的最后一张实体照片,然后把它们汇集成一本相册。 在新年期间,我们一起发起征集后,收集到了许多真诚的故事。而今天,这些故事终于可以分享给你。最后,我也推荐你一边听故事,一边看看,这些读者的照片是怎样的。 需要抱歉的是,这一期节目由于分享的故事对于我来说太过于触动,录制时有些情绪失控。希望你能多多包容。 凝固的记忆——《最后一张照片的相册》征集 欢迎你继续参加 我们将同时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征集,分别是下方的腾讯问卷,以及邮箱。欢迎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征集。 如果你选择用邮箱参与征集,请确保你的邮件包括如下讯息:称呼 · 联系方式(微信或电话)· 电子版本照片 ·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 · 关于这张照片的详细故事或你的感受 。 我们的征集邮箱是 [email protected] 联合发起 闫家成 是一名摄影师,前两年自学成了设计师,所以现在主业做设计,业余时间创作,一直通过一个叫@愤怒银行 的微博发一些作品。大体上他比较关注自己的生活半径,所以大部分作品都围绕此开展。除了摄影,他喜欢上网,尤其喜欢寻找和利用互联网上素材进行再创作,所以他形容自己的创作是:行万里路,上万维网。 青年媒体品牌 WhatYouNeed 我们是一个青年想法的聚集地。我们的作品涵盖文字、声音、活动与影像等不同媒介,使命是创造让人与人产生深刻链接的可能。 BGM: Goldmund - Marching Through Georgia Comet Blue - Where The Clouds Go Johannes Bornlöf - Reminiscence Robert J. P. Oberg - Stories 春野杉卉 - 雨に濡れた空気 微信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 微博@我要WhatYouNeed 商务联系:whatyouneedoffice

46分钟
1k+
1年前

县城出身的羞耻感,或许永远也摆脱不了。

欢迎回到Blake有问题。 这一期,是我最新尝试的一个节目形式,一起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回归故里》,它最近陪着我度过了整个春节。 这本书名字是回归,但它陪伴我回顾了自己「出走县城」的过程。读的时候,我总是回想起,自己是怎么面对县城口音羞耻的呢?又是怎么应对,学生时期与身边人的价值观差异? 讨论这本书,我希望从「借力」接入。通过自己的故事,作者似乎想要提醒我们,羞耻可以作为一种生活动力,或者说,我们应该善用这种动力,去改变自我。 而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自己最后变成了什么,而是改造自己的过程里,我们做了什么。 在这一次的播客里,我也尝试分享了书中的一些与社会分裂有关的内容,但录制完毕后自己回听,我发现,节目也许还是准备得过于仓促,内容的铺排顺序以及我的表达,都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如果让你觉得节目收听不够愉快,在这里,我也想先认真致歉。分享书的内容,我会继续做下去的,再次谢谢你的陪伴。 - 主播:Blake 制作:左右 - BGM: 小瀬村晶 - Waltz In A Dream Miro - Whisper Goldmund - In A Notebook Paniyolo - それぞれの食卓 - 提及作品: 《回归故里》 - 迪迪埃·埃里蓬 《纳瓦尔宝典》 - 埃里克·乔根森 - 微信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 微博@我要WhatYouNeed @Blake立刻出门 商务联系:whatyouneedoffice

38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