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2 风口上的芯片:国产芯片的春天来了?

这两年工业领域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从前不受待见的“脏乱差行业”也逐渐被投资者看重。 以前在投资人眼中,这是一件很传统的事情,不是那么酷。它的增长速度也确实不像互联网产品,或者一般消费级的产品,那么有爆发力。再加上大多风投机构对工厂这个场景不够熟悉,自然不太热衷。 实际上在这个行业也一直有一群默默耕耘的人。一部分是在行业内摸爬滚打10年以上的老人,积累了经验和资源后,从自己熟悉的业务实现技术上的创新;也有一些因为环境变好,年富力强的工业界新秀或者正值事业高峰的创业者加入进来,他们不完全依靠过去的积累,不完全打熟悉的业务,而是做出一些创新的东西,去适应工厂智能制造的需求。 「长江TIME」是由长江商学院官方出品的播客,本期邀请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的同学分别讲述自己所在领域的痛点难点、时代机遇和他们自己的创业故事。 【主持】 扶摇 【嘉宾】 黄斌华,深圳昂科技术创始人,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一期 【时间轴】 01:51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来高精尖芯片 04:10 晶圆制造上的卡脖子 09:30 在金钱上节省,但在时间上成了“三陪” 15:30 疫情和制造业外迁对于行业的影响:成本增加,但也打开了国际市场 20:32 来长江的智造创业MBA之后的意外收获 24:46 To B的企业怎么做营销 30:30 和台湾、日本收购的子公司的沟通方法 35:04 关于创业公司打价格战: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38:50 创新不是颠覆,是一点点的改变 【本期提到的人物和资料】 丨 芯片烧录 丨 台积电、富士康 丨 华为、中兴 丨 晶圆制造 丨 荷兰ASML公司 丨第一性原则 丨To B企业营销 【主播手记】 从去年到今年被市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芯片话题,最热的股票之一是中芯国际,当然还有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数字,比如新股成百倍认购、首日股价飙涨超200%、市值突破千亿大关,这些都让外界直呼“国产芯片的春天来了”。《华尔街日报》预测,预计在2030年,中国大陆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工厂。 小小的芯片,其实承载许多。仅仅是一个手机就可能涉及到芯片产业的各个环节,比如硬盘、内存、屏幕、摄像头芯片、射频芯片服务器、CPU、GPU、电源管理等等都离不开芯片。而芯片的材料目前是由美国和日本垄断,比如说大硅片、掩模板、光刻胶、溅射靶材、抛光液等等。 从国产替代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确是一个机遇期,以前国内厂商生产出来的东西还得让别人采购。现在金主拿着钱,蹲在你家门口,盯着你生产,只要基础达标全部买走。 不过高光之下也有阴影,在产业链的布局上,中国半导体企业除了缺少知识产权,还缺少半导体材料如晶圆,半导体设备如光刻机也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卡脖子的现象也一直在发生,以前美国打击的是半导体设计,而现在主要针对的是半导体设备和制造领域。 但是可以看到的一点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半导体行业也开始逐渐向上游产业链转移了,这是一个好征兆。 这一期我们就请来深圳昂科技术创始人、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一期同学黄斌华来分享他在芯片烧录创业路上的故事,以及他对于芯片卡脖子的看法。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小宇宙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长江TIME》,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联系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走进「长江TIME」播客。在这档播客中你会听到长江商学院被称为“金字塔尖”的精英校友们分享私家学习心得、独家创业故事、管理公司、甚至征战全球的商业智慧;你也会听到世界级教授们具有全球视野的管理学洞见;当然,你也会了解到传说中的长江真实的样子,也少不了发生在学院里的有趣故事。因为向往大海,所以汇入长江,快和我们一起奔腾在商业的世界吧。---

39分钟
99+
4年前

Vol.01 机器人真的能替代人类吗?就从这里开始吧

仓储物流这个赛道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巨大的仓库里做分拣既繁琐又枯燥。正因如此,仓储运输机器人、机械臂被给予厚望,希望他们可以尽快取代人类完成这些工作。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3D视觉成像更立体、更精准,解决的场景也更丰富。目前国内的3D视觉厂家多以初创型为主,以熵智科技为代表,现阶段的3D视觉厂家不得不面对海量的非标场景,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双重压力中艰难向上。 作为科技企业,熵智科技现在确实已经需要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不过,如何实现技术革新和商业化落地这两点的平衡,是每一个初创公司都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本期邀请到熵智科技创始人、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同学赵青,聊聊创业中怎样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过难关以及如何和投资人做双向选择的故事。 【主持】 扶摇 【嘉宾】 赵青,熵智科技创始人,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二期同学 【时间轴】 02:05 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的制造业差异 06:37 工业智能机器人的时代背景 11:35 硬件制造的投资环境 15:50 不循规蹈矩的赵青骑车去拉萨,也离开大公司去创业 20:30 做企业最难的部分就是怎么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 27:00 机器人技术的皇冠:机器人3D空间抓取 34:28 复杂的光学系统迭代时间很长,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40:30 纯属偶然地来到了长江,赵青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本期提到的人物和资料】 | FANUC 发那科机器人 | KIVA输送机器人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仓储物流 | 宝洁公司 | 谷歌Sprint冲刺法 | 3D空间无序抓取 | AGV和自动传输系统 | 第一性原理 |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简单可行产品 【制作总监】王若弛 【主播手记】 这两年工业领域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从前不受待见的“脏乱差行业”也逐渐被投资者看重。 以前在投资人眼中,这是一件很传统的事情,不是那么酷。它的增长速度也确实不像互联网产品,或者一般消费级的产品,那么有爆发力。再加上大多风投机构对工厂这个场景不够熟悉,自然不太热衷。 实际上在这个行业也一直有一群默默耕耘的人。一部分是在行业内摸爬滚打10年以上的老人,积累了经验和资源后,从自己熟悉的业务实现技术上的创新;也有一些因为环境变好,年富力强的工业界新秀或者正值事业高峰的创业者加入进来,他们不完全依靠过去的积累,不完全打熟悉的业务,而是做出一些创新的东西,去适应工厂智能制造的需求。 「长江TIME」从本期开始,邀请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的同学分别讲述自己所在领域的痛点难点、时代机遇和他们自己的创业故事。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小宇宙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长江TIME》,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联系方式】 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走进「长江TIME」播客。在这档播客中你会听到长江商学院被称为“金字塔尖”的精英校友们分享私家学习心得、独家创业故事、管理公司、甚至征战全球的商业智慧;你也会听到世界级教授们具有全球视野的管理学洞见;当然,你也会了解到传说中的长江真实的样子,也少不了发生在学院里的有趣故事。因为向往大海,所以汇入长江,快和我们一起奔腾在商业的世界吧。---

49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