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的话】 年近/过三十,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这期节目我们从脱发聊起,男性脱发为何如此常见?它又为何被赋予了如此多的与性魅力相关的意涵?常老师给我们(独家)分享了他去医院挂号的经历,科普了背后的一些迷思。毛发对于不同性别的性魅力分别意味着什么?男性与女性分别有着怎样的容貌焦虑?我们还聊到了对于身体衰老的焦虑,背后的死亡迫近感,和新时代里对于养老的新想象。 【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2:59 最近各自的近况 13:01 对身体衰老的感受:从对阳光的感知说起 15:50 早睡防脱发?常老师在毛发科挂号的经历 20:51 脱发为何也具有时代性和公共性? 29:36 为什么男性脱发会与性魅力挂钩?不同年龄的男性是否也有不同类型的容貌焦虑? 31:44 为什么坊间传言男性脱发还会与性能力挂钩? 34:06 对脱发的嘲讽源于对衰老的恐惧,有种死亡的迫近感 38:31 旺盛的体毛对女性的意味不一样,女性的容貌焦虑是具体而微的 41:56 容貌焦虑多大程度上来自于性吸引力的焦虑? 47:51 为何女性不管婚前婚后都需要美一辈子、而男性在退出了求偶市场后就可以不修边幅?“美人迟暮”?——关你屁事。 51:37 容貌焦虑背后的产业:是什么制造了焦虑? 53:39 对身体衰老的恐惧,背后是对老年的恐惧 55:37 老年人在我们的社会里为什么是隐性的? 59:00 未来家庭的多元可能性 1:08:26 共同养老的可能性:老了住在一起,把《不合时宜》录到99岁 【本期音乐】 片头:ハセガワダイスケ,菅野祐悟 - 杜王町Radio 片尾:Pat Metheny Group - Last Train Hom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 主播的话 - 我找来两位老朋友,聊聊「吃」。王恺刚出了本书,赞叹中国人爱吃、会吃。蒋寻刚从北京搬回巴黎,还在重建自己对城市风物的记忆。 “北京是美食荒漠”,天津交通台的主播因为这句吵翻了,我不知是否有人想为北京辩护,但令我感兴趣的是,北京何以至此?我们在都市里的生活何以至此?我再也不想吃外卖了,却也找不到下厨的动力,你也是吗? 或许是一种标准化、平均化的要求,毁掉了多样的街头食物景观,而外卖从来不承诺口味,它服务于效率——我们生活的本质。 这期并非旧日舌尖风物的挽歌,而是试图探讨,我们可以对「吃」的要求再高一些吗?可以在生活惯性的包围之下,做一点可能的反抗吗?在失去全部的感受力之前。 - 本期嘉宾 - 蒋寻,食物人类学研究者,法餐厨子 王恺,作家,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我想我正在沉入一代人的海)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剧透 - 03:50 为“北京是美食荒漠”辩护一下? 16:30 现在好吃的食物都是在县城一级,闲暇可能是重要因素 24:10 人在城市里形成了标准的、平均的口味 31:00 小龙虾为何如此流行 34:12 随着时代变化,我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8:30 发现一家本地人才知道的小馆子,然后毁掉它? 49:20 天下苦外卖久矣,但做饭又没时间 01:10:35 反抗生活惯性,做一点微小的改变 - 本期音乐 - 片头:ゴンチチ - 朝 片尾:熊熊作业 - 和小贩一起在街头徜徉 - 延展阅读 - 《中国食谱》 《中国人超会吃》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印度如今有6亿2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为印度人口比例的一半。 联合国2014年报告称,“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年轻人,这其中蕴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我们如何满足这些年轻人的需求和抱负,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印度青年都能成为软件工程师。他们面对着“三无问题”:未受过教育、待业、没有工作能力,困境就此滋生。 这些印度青年所面对的困境,以及试图找到自我坐标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为当下中国青年提供某种参考。而理解远方的青年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为我们反思自身提供思考的坐标系。 这是我们在本期节目里试图谈论这个熟悉又陌生国度青年一代的初衷。 - 本期嘉宾 - 罗瑞垚:自由撰稿人,常年关注印度事务,于2018-2021年间旅居印度班加罗尔。现居斯里兰卡 陈韵:西天中土项目执行人,从2010年起从事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艺术和文化交流项目 - 本期主播 - 若含 (微博:@_若含) - 本期剧透 - 03:02 从《印度青年狂想曲》开始聊起,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谈论印度青年,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03:17 《印度青年狂想曲》的基本介绍 06:00 在书中提到的七个印度青年的故事当中,哪个故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原因是什么? 09:43 瑞垚在印度旅居期间对于印度社会平等状况的体会以及职业分工上的性别差异 12:31 陈韵在进行中印文化交流活动相关的工作时,在艺术领域内接触到了大量的印度女性,女性在精英群体当中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 16:00 印度的阶层是如何划分的,种姓制度如何影响了性别在不同职业的分布 19:00 瑞垚采访本书作者观察到的最近几十年来印度女性生存境遇的变化 21:00 印度社会与中国社会现状的相似之处 23:00 印度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在哪些地方让我们看到了相似和不同之处 32:40 印度的政治现实对于年轻人和印度精英群体的影响。2019 年《公民身份法案》产生的现实影响。 38:40 我们三位各自在和印度年轻人交往时的感受和体会 43:00 印度年轻人好像时刻保持着一种朝气。但“印度年轻人也是生活在夹缝当中的一代人。“ 56:00 世界不同国家年轻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观察 01:06:00 在当下的国际外交大势的变化之中,印度的年轻人怎么看中国? - 本期音乐 - 片头:Ananda Shankar - Light My Fire (Album Version) 片尾:George Harrison - Hare Krishna Mantra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上个月的哈利波特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原著作者J·K·罗琳缺席了,引发了不少关于“各方割席罗琳”的猜想。差不多同时,罗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的家庭住址遭遇了跨性别人士的曝光,并收到了人身威胁。 这是那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网络论战的最新燃料,跨性别人士与罗琳被放在了天平的两端,一端在情感上受到了伤害,一端在网络上遭遇了“取消”。 时光回溯到2019年,英国出台了一项关于跨性别者的新政,称跨性别者不需要进行变性手术就可以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另一性别。一位名叫玛雅·福斯特的英国女士公开反对了这项政策,因此丢了在智库的工作。罗琳从保护言论自由的角度出发,发声批评了这种解雇行为,但由此展开了与跨性别权益人士的这场纷争。 2020年6月,罗琳公开评论了一篇名为《为来月经的人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后新冠时代》(Creating a more equal post-COVID-19 world for people who menstruate)的文章。该文旨在呼吁人们关注疫情之后的女性健康状况。但为了体现对跨性别人士的尊重,标题里并没有使用“女性”(women),而是用“来月经的人”(people who menstruate)来代指女性。罗琳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嘲讽,遭遇了猛烈攻击后,她又继续撰文表达自己对跨性别问题的看法。 罗琳发表的每一次言论都引起一轮新的论战。尤其是罗琳对于跨性别手术的看法,被进步人士认为是”恐跨“、”TERF“(排除跨性別的激进女权主义者)。文化界的不少人士、包括出演了哈利波特的几位主要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应该尊重跨性别人士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这也被解读是在婉转地与罗琳”割席“。 有人认为罗琳作为文化精英、顺性别人士,无视了跨性别群体遭遇的痛苦,被“取消”是“罪有应得”;但也有有人认为罗琳”罪不至此“,过度讲求政治正确、助长”取消文化“将禁锢言论自由。 但关于“取消文化”的思考却并不止于此。当我们在谈论“取消文化”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取消文化”作为一种话语,是怎么产生的?流传到简中网络上的关于“取消文化”的讨论,与西方语境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讨论“取消文化”,也需要同时讨论社交平台监管和劳工权益改善? - 本期嘉宾 - 林垚:政治哲学研究者 林品:文学研究者 - 本期主播 - 王磬(@王磬) 孟常(@孟常) - 本期剧透 - 04:13 主播简介罗琳“恐跨”事件的关键节点 11:32 作为多年的哈利波特研究者,林品如何看待罗琳被取消事件?哈圈内部对此又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24:18 林垚如何看待“取消文化”在西方的兴起?为什么说需要辨识清楚作为一套话语的“取消文化”?它与美国的左右党争、右派对政治正确的攻击有什么联系?算法又在里面扮演了什么作用? 44:37 如何看待简中舆论场对于政治正确的厌恶情绪? 48:07《哈利波特》为什么一直遭遇抵制? 52:24 简中舆论场上对政治正确的反感,三种情况 1:04:27 为什么被”取消“的似乎总是”不够进步的左派“? 1:12:47 如果立法禁止”取消文化“,也限制了人们“用言论反对言论”的自由。当讨论”取消文化“时,真正应该讨论的问题是,社交平台监管和劳工权益改善 1:21:27 如何理解”取消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小雀斑对于出演《丹麦女孩》的表态? 1:34:20 “觉醒资本主义”,不能只批判觉醒、不批判资本主义 1:42:07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从顺性别人士的角度出发、以罗琳为中心来讨论这件事,一定是有所欠缺的。需要也从跨性别人士的角度来理解,共情他们的处境 1:45:15 对于每一个上网的人来说,该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参与网络讨论? - 本期音乐 - 片头:John Williams - Hogwarts Forever!/Moving Stairs John Williams - Platform Nine-And-Three-Quarters/Journey to Hogwarts 片尾:John Williams - Leaving Hogwarts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落幕了。如名字所提示的那样,这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了。从肉眼可见增多的极端天气,到国家间在谈判桌上的角力,气候谈判真的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吗?每年一次的气候大会,都谈些什么? 我们请来了气候议题的资深观察者李硕,他梳理了自己参与COP这十年来,国际气候谈判所经历的议程变化。从哥本哈根、巴黎到格拉斯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扯皮中试图推进共识的达成,明晰各方的责任义务。 气候危机的影响是长期且根本的,经济模式的巨轮也很难在朝夕间转舵。但也正是从更长的历史视角去看,我们才能看到环境运动给不同世代带去的巨大影响,气候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政治的核心议题。 我与气候,似乎太过于遥远,这一切跟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李硕没有给出绿色低碳生活的建议,他提到了同理心,那是我们现实世界一切闪光事物的基础。 - 本期主播 - 王磬(@王磬) 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 李硕,气候谈判观察员,绿色和平资深政策顾问 - 本期剧透 - 05:40 磬和李硕分享自己是如何关注起气候议题的 10:30 气候已成为国际政治间最重要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14:10 过去十年的气候谈判经历了哪些节点?从哥本哈根、巴黎到格拉斯哥 20:20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形成了三个主要成果,其中一个是气候资金 28:45 气候补偿:“损损”机制 32:10 会场内的谈判,会场外的游行 40:45 要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历史上环境运动带来的影响 45:30 如果终结煤炭时代,有哪些可靠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 56:40 气候议题进程如何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 01:07:35 气候议题在中美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 本期音乐 - Carlo Gesualdo,Noël Akchoté - 01-II: Caro, amoroso neo. (Prima Parte) Symposium Musicum,Hans Leo Hassler - Ricercar a 4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Unico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这期节目里,我跟 Steve 聊了下亲密关系的公共性和边界。 在这一次对话里,我们没有过多地围绕作为私人情感的亲密状态展开,而是回应了困扰着我们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比如亲密关系的公私边界。在聊天记录和吃瓜剧情被粗暴地抛入公共领域,一切都成了“公共”的,那么我们试图去描述和护卫的,是个体不应被裹挟与侵犯的私域边界。 围观本身是否会构成一种暴力?我们没有答案,只是勉力做了一次坦诚的沟通。 感谢天然膳食营养补剂“AG小绿粉”(Athletic Greens)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微信小程序搜索“AG服务” ,下单时用不合时宜的专属折扣码:BHSY:(“不合时宜”首字母缩写)。即日起11月30日Athletic Greens品牌全新升级的推广期内,用 “ BHSY ” 的优惠码购买12个月订购计划,可以免费赠送一个月加AG1小绿粉5天旅行装2盒。 - 本期主播 - 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 史秀雄 Steve,独立心理咨询师,《Steve说》主播,著有《假性亲密关系》,译作《人生十二法则》 - 本期剧透 - 09:50 什么事情是有公共性的?有的公共性被谈论得不够多,有的则过多 20:10 社交媒体上的站队,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 30:10 人们吃瓜的好奇,可能是一种本能,亦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 39:10 现代人对于无聊的耐受性很低,需要事情打发时间 57:07 在亲密关系中,性别是一个“元问题”吗? 01:16:55 理想的亲密关系是困难而复杂的,首先要承认复杂性和灰度 - 本期音乐 - 片头:Ben Webster,Art Tatum - Where Or When 片尾:Radiohead - Weird Fishes/Arpeggi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脱口秀在国内火了。我们想要跳脱出广为流传的段子和争议,去理解脱口秀的内核: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艺术表达的形式还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城市文化?它从欧美进入中文语境后,经历了哪些适应和转译的过程? 我找到了单口喜剧演员 Tony Chou,从2013年的老书虫开始,他和他的朋友们是最早在国内推广单口喜剧文化的群体之一,很多脱口秀演员以登上他主理的”幽默小区“的舞台为目标。我们没有聊刚刚结束的脱口秀大会、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段子、风头正劲的演员。Tony认为,好不好笑只是及格线,脱口秀应该承载新的思考和视角,甚至关于“什么是好笑的”,也是审美的一部分。 脱口秀必然冒犯。它是边缘人通过讽刺对加诸其身的现实所进行的反抗,应该获得舞台上短暂的“豁免权”;它亦是言论市场的一部分,关乎个体表达和创作自由。中英文脱口秀的差异,本质上在于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不可能脱离它所处的社会文化。 - 本期主播 - 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 Tony Chou(周托尼),双语单口喜剧演员,单口喜剧俱乐部“幽默小区”联合发起人,有8年的脱口秀表演经验,致力于在国内推广单口喜剧文化。(公众号:幽默小区) - 本期剧透 - 03:50 为什么我想找Tony聊脱口秀文化,很多演员早期以上幽默小区的舞台为目标 06:50 电视起到了普及的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了脱口秀 09:37 市场火爆:普通的脱口秀演员,周六一天可以赶10场演出 11:15 英文和中文脱口秀的区别,聊聊脱口秀在国外的起源 16:17 中文脱口秀内容像美国的50年代,市场像美国的80年代 18:13 脱口秀是为边缘群体提供的一种表达或反抗渠道 21:30 脱口秀在欧美社会文化里是舆论的一部分,它关乎个体的表达,好不好笑只是一个方面 23:53 关于什么是“好笑的”,也是审美的一部分 27:35 喜剧演员也是艺术家,ta的创作应该也是自由的,幽默是有豁免权的 31:05 欧美的脱口秀演员多是中年人 36:00 好笑只是及格线,脱口秀要提供新的思考和视角 37:50 Tony对池子印象深刻,他的表演浑然天成 52:14 美式脱口秀是基于英语这种语言的特质 1:03:08 说中文时又不自觉的自我克制,语言里有社会文化的code 1:06:38 脱口秀行业的边界要靠自己争取 1:11:57 没有冲突性的脱口秀根本没意思 1:13:14 在英文脱口秀里冒犯政治正确,是因为政治正确平日里得到了“保护”,但中文不同 - 本期音乐 - Luther Allison - Big City Roy Buchanan - Mrs. Pressure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后全球化」时代开始了吗? 我们三个试图从个体经验聊起,去审视「全球化」近些年来所遭遇的困境。大流行虽然造成了物理意义上的隔绝,但全球化热闹景象下的阴影,却早已有迹可循。 若含分享了刚到丹麦社会的感受,磬聊了在德国采访大选的见闻,我们意识到自己在世界各地遇到的人,不管ta们有着怎样的族群和文化背景,多是该社会中受益于全球化的群体,因此也对此持有更积极的态度。但这里存在着明显的“筛选”机制。 疫情按下的暂停键,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畅想一个更公平的全球化的机会?除了人力、资本和信息跨越国界线的流动之外,那些被受益于全球化的主流精英所长期忽视的群体,其声音和利益应当得到有效的回应。我们要一个更公平、更包容、更开放的全球化,而不是逆全球化。 - 本期主播 -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 本期剧透 - 02:25 生活在“后全球化时代”的个体感受 06:00 全球化研究围绕如何跟中国打交道 09:39 在不能进行国际旅行时,通过阅读小说和跟具体的人交流抵达“现场” 14:50 你好,请问你的“疫情观”是什么 21:30 好像不管什么行业,大家都感觉过得烦闷,流动感缺失 28:00 若含分享在丹麦本土社会的一些观察 32:00 在丹麦找不到“新闻” 41:00 在全球化情境里接触到的各国的人,都是“筛选”过的,有幸存者偏差 51:00 逆全球化的趋势,可能是需要考虑到被全球化抛弃的人,追求一个公平的全球化 01:01:00 大流行是否会给我们反思和重塑全球化提供一个机会 - 本期音乐 - 片头:Art Tatum - Night And Day 片尾:Duran Duran - Save A Prayer (2009 Remastered Version)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2021年仍是被疫情笼罩的一年。病毒的危机之外,极端天气的威胁、阿富汗局势的剧变,又将我们的世界拉入新的危机。紧迫的现实亟待被整理和记录。在创作的领域,女性写作者的声音、态度和视角变得愈发不可或缺。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锐而独特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回应现实的方式。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们与单读和JustPod联合主办了一场关于女性书写的对谈,嘉宾包括媒体人郭玉洁老师和的作家颜歌老师。她们均有作品被刚刚出版的《单读27》收录。 颜歌在中文世界已经出版过多部小说和小说集。她自 2016 年起开始用英语创作,在英文世界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用英语写作的《情陷亚历克斯 · 韦伦》,是2019 年爱尔兰图书奖年度短篇小说的入围作品,这次也以中英对读的形式在《单读 27》中呈现。 郭玉洁是长期进行非虚构创作的媒体人,也在近年来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探索。她被收录于《单读 27》中的新作《观音巷》,聚焦女性与代际,试图摸索并回归社会主义女性写作的脉络。 在这期节目中,位女性创作者向我们分享了她们眼中的女性写作,面临的机遇和遭遇的挑战。 - 本期嘉宾 - 郭玉洁(微博:@郭玉洁) 颜歌(微博:@颜歌) - 本期主播 -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04:30 从阿富汗女性的境况聊起:全球女性创作者共同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女性创作者如何去记录和认识她们所处的时代? 07:00 郭玉洁《观音巷》的创作背景,性别线索作为隐形布景的存在。 17:20 颜歌谈对于女性身份的写作自觉,对抗父权制书写传统的努力 23:01 批判只是一个开始,但要怎样去创造?颜歌小说《情陷亚历克斯·韦伦》提供的启示 36:03 如何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并有意识 40:43 小说这种形式对两位女性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50:13 疫情之下,危机之中,给创作者带来了什么? - 本期音乐 - 片头: Billy Joel - Piano Man Art Tatum - My Ideal 片尾:福禄寿FloruitShow - 玉珍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在刚刚过去的9月26日,德国迎来了四年一度的联邦议会选举。这次大选受到高度关注,被视为德国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也是最具不确定性的一次选举。执掌了德国16年的总理默克尔不再寻求连任,但谁来接班目前仍然扑朔迷离。 我们借着这个机会来聊了聊默克尔。被称为“自由世界的最后守卫者”的默克尔,在过去16年中以相对稳定的姿态执掌着德国,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她是一个罕见的稳定器。从欧债危机到难民危机,再到气候危机、新冠危机,她带领德国走过了诸多坎坷,也见证了世界迈过重重关卡。 默克尔给德国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身负哪些载入史书的争议?又留下了哪些悬而未决的难题? - 本期嘉宾 - 徐和谦 财新传媒国际新闻部主任 - 本期主播 - 王磬(微博:@王磬) 若含(微博:@_若含) - 本期剧透 - 05:05 为什么本次德国大选很重要?——默克尔即将卸任首相一职 07:40 我们从个人的角度对于默克尔感性的认识 11:30 从事国际新闻的过程中,默克尔在西方政坛是怎样的存在? 16:00 我们亲临德国大选的一些经历与感受 28:00 未来中德关系会如何演变?默克尔的政治遗产非常丰厚,其中也包括睿智的处理中德关系 30:00 默克尔的出身背景和她踏上政途的过程 36:00 默克尔凭什么可以四次连任? 40:00 默克尔妥协和平衡的执政艺术 41:50 从非欧盟国家的角度来看默克尔的执政方式 46:40 过去十几年,德国人总体对于现状是满意的以及他们投票的理念 48:00 默克尔执政下的德国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53:00 默克尔在疫情期间的动情时刻,这也反映了她在中文媒体上有趣的形象 01:00:00 默克尔对难民政策态度引起的争议 01:15:00 世界各国在近几年来对难民态度的转变 - 本期音乐 - 片头:Hank Mobley - Don't Get Too Hip 片尾:Hank Mobley -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我们的城市出了很多问题,因此似乎乡村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返乡」、逆城市化、乡村复兴,成为城市化历史趋势下的另类景象。 这期节目是「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周」的其中一场直播,我跟欧宁、邹汉明两位嘉宾聊了聊乡村的消失和复兴。我一直有些困惑,都市生活仍是现代性神话的一部分,在人们仍争相去城市里安身立命的语境下聊「返乡」,乡村可以摆脱衰败、被景观化的命运吗?它是否只是中产人群休闲需求的外溢?乡村的宜居是可以实现的吗? 乡村会在不可避免的衰败同时,成为乡愁消费的载体吗?那些选择搬到城市郊区或村庄,组成新的聚落和社群的年轻人,有可能创造新的在地性吗? 最后,我们最近与 JustPod 发起了2021年中文播客听众调研,希望了解各位收听播客的习惯和兴趣。麻烦各位可以点击下划线文字直接进入问卷,或者在JustPod公号后台回复“调研”获取问卷链接,也欢迎转发给您身边其他收听播客的朋友,填写时间截止到9月30日哈。 - 嘉宾 - 邹汉明,诗人,作家,《塔渔浜自然史》作者 欧宁,艺术家,策展人,作家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剧透 - 05:40 乡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吗? 11:53 欧宁回忆在碧山村庄的生活(有自然里的鸟叫虫鸣声!) 18:25 故乡是很多人想逃离的地方,城市仍然是现代生活的神话 24:20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缺乏了某种现实感 35:10 一种新的乡村共同体应该有立足一方水土的“地方性”和“时代性”,跟城市和其它乡村有所差异 39:30 近些年很多年轻人「返乡」,形成新的聚落和共同体,如何理解逆城市化? 50:15 很多社群有意识地在创造一种跟主流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会出现新的「在地性」 - 本期音乐 - 陈建年-乡愁 塞壬唱片-MSR,横山克 - 春弦 风潮唱片 - 银色山岗 Echoes of Nature - Birdsong Dan Gibson - Cherry Wood Paddle Zhou小喵的铲屎官 - 夏天的清晨,东北小山村里公鸡打鸣,好听的鸟叫 林生祥-远行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 主播的话 - 在愈发综艺化和煽情化的奇葩说辩场上,辩手庞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身上鲜有煽情的细节和戏剧性的故事,只是用严密的逻辑和理性的思辨,拆解一个又一个的辩题。赛场内外,庞颖与BBKing詹青云多年的友谊也为人们津津乐道。阿詹说道,遇到进退两难、无所着手的反驳,阿庞“是我第一个会想到的人”。 事实上,在参加奇葩说之前,庞颖就已经是华语辩圈的风云人物,除了是一位知名的辩手,她同时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辩论教练。最近,她在“看理想”上开设了一档节目——《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希望把她多年以来对辩论的思考传递给大众。 这期播客中,阿庞与我们分享了诸多宝贵的观察。从她如何与辩论结缘聊起,我们聊到了辩论的本质、目的和方法论。辩论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辩圈的人如何看待奇葩说、奇葩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又有怎样的意义?我们还聊到了中文互联网的环境,人们缺少的到底是思辨的意愿、还是思辨的工具与土壤?我们还聊到了性别,辩手会如何看待杨笠引发的争议?中文舆论场中这些关于性别议题的思辨,怎样才是正确的讨论姿势?最后我们还聊到了同温层,阿庞与阿詹的关系,线上与线下的联结,以及身在国外、同时保持同温层的一些探索。 - 嘉宾 - 庞颖,奇葩说辩手,波士顿咨询公司管理咨询顾问(微博:@九爪小蟹)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3:38 我们跟阿庞之间“没有金钱关系”(lol) 4:01 阿庞在CH被cue的名场面:你有什么奇葩的约炮经历? 8:19 谈论思辨的节目,能够触达的是否只会是那些本身就已经有批判力和思辨力的人? 11:24 阿庞如何开始与辩论结缘? 14:52 奇葩说的节目上以理性和逻辑著称的阿庞,生活中会有情绪化的时候吗?如何把你的负面情绪用一种不攻击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情绪跟情绪化为什么不一样? 17:55 是不是任何人通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成为辩手、还是说它更取决于天赋?辩手有哪些不同的种类? 19:39 为什么文科生会给人缺少逻辑的刻板印象?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吗?通过改善学科体制可以改变吗?阿庞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体验。 22:40 辩论除了校园里,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辩论的作用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是被窄化了?阿庞如何看待奇葩说?辩圈的人如何看待奇葩说?有人觉得奇葩说是发扬辩论、有人觉得它是玷污辩论。奇葩说是要做一桌不同口味的宴席,让没有人看到的菜肴被更多人看到了。参加奇葩说让阿庞更深地理解了人性,人理解事物的规律,人被操纵的规律。 28:27 怎么做到不被他人影响?只有体验之后,自己走过一遭之后,才能真正地坦然 30:49 奇葩说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意义?填补了公共生活的留白,拓宽了议题的边界,也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推广了复杂观念的图景。 35:40 如何看待微博的舆论场?如果没有受过“对事不对人”的训练,就会简单粗暴,二元对立,非黑即白。播客有收听门槛和筛选机制,但微博上两句话可能就抄家伙了。 38:36 舆论场上的怪相:如何理解辩与杠的区分?辩手与杠精的差别在哪里?杠精只拆台,但不试图去论证什么。非建设性地干事,而且没有建设的能力。 41:39 辩论赛上不能服输,但广义上的辩论是可以被说服的。与阿詹关于日常话题的辩论。 43:33 阿庞与阿詹谁更左?为什么在性别议题上,阿庞是阿詹的“导师”? 45:00 阿庞在性别议题上的发言,寻找这个议题上的公约数。男性和女性的差别,是教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是自我实现的预期。 49:51 在咨询顾问这样的男性主导的行业,女性需要先变成男性,才能开始为女性发声吗? 59:08 会被父母催婚催娃吗?跟家人辩论有用吗?辩论不是技巧,是真心实意。表达是比敷衍更尊重的方式 1:02:17 在国外生活多年,会感觉跟国内的价值观有断层吗? 1:05:38 是否存在全职辩手这样的一个职业?职业路径可能会是怎样的? 1:07:10 曾经作为土木工程师的阿庞到荷兰一游的经历 1:08:56 阿庞自己承认的天赋:做辩论教练。 1:12:53 如何看待同温层?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地方,适合生存,舒适、安全;但“在务实的一面之外,我有很务虚的一面”。 1:16:33 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如果抛除情绪、用思辨去拆解,该如何拆起?该如何绕出情绪的谜团? 1:17:45 思辨这件事,人们究竟是缺少意愿、还是缺少能力?“互联网上你不太能感受到真实人的温度,线下生活里很多人身边也没有高质量模板” 1:19:14 关于杨笠事件的反思:什么叫做极端?是立场极端、还是表达方式的极端? 1:22:30 大家现在不相信你只是在表达一个观点,而是一定要上升都站谁或者不站谁 1:25:16 微博上现在不允许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但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太正常了,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精准度极高的真理。 - 本期音乐 - 片头:Hank Mobley - Remember 片尾:Hank Mobley - Deep In A Dream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