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危機之後,赫魯曉夫決定徹底解決柏林問題,而他在柏林危機中獲得的經驗,促使他選擇了古巴作為美蘇下一場較量的場地,這個決策過程是怎麼樣的?而明顯的古巴導彈部署又是如何在後來演變成一場核戰危機的?這一期,我們來講清楚這個問題。
1961年的10月27日,美蘇坦克突然在東西柏林邊界的查理檢查站對峙了一夜,一下就將局勢升級到了戰爭的邊緣。之後很多的媒體都形容說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曾經離一場大戰如此之近,不過這次對峙真的如此危險麼?當時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呢?我們今天通過這個專題來還原一下。
1961年10月22日晚間,因為長期的誤判和雙方不斷累積的壓力,終於爆發了第一次美蘇間的軍事對峙,而在這次對峙過程中,美軍竟然兩次突入東柏林的蘇聯佔領區,但他們卻未能於蘇軍碰面,這是怎麼回事呢?
肯尼迪派遣克雷到柏林安撫反對派的目的是不是真的能如他所願達成呢?這件事又是怎麼導致全面核戰爭計劃的制定呢?赫魯曉夫為什麼敢不斷調戲肯尼迪呢?
柏林邊界被烏布利希突然關閉了之後,肯尼迪做出了什麼反應?這些反應對於赫魯曉夫來說意味著什麼?在這一期里,我們通過更多的細節來帶你認識肯尼迪的決策方式和影響媒體的方式。
從這一期開始,正好接續上之前沒有做完的柏林牆專題。 柏林牆的修建計劃非常嚴密,而且執行過程也非常有效率,可以說是一次非軍事性的突然襲擊。而美國對此的反應如何呢?為什麼他們在情報非常充分的前提下,沒有做出任何反制呢?甚至在邊界關閉了之後,也沒能第一時間做出任何軍事和外交回應呢?這又得從肯尼迪的決策說起。
豬灣事件之後,肯尼迪預感到赫魯曉夫即將在一系列外交問題上找自己的麻煩,所以他把重點放在了和赫魯曉夫的維也納首腦峰會上,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峰會上赫魯曉夫拋出的問題卻是讓他毫無準備的,他是怎麼應對的?又產生了什麼後續效應?
原來我們曾經在幾個過去的專題中講過豬灣事件,但都沒有這一次詳細,這期專題是包含計劃、決策和執行的、從頭到尾的豬灣事件完整版,希望對你理解當年那次荒唐的入侵行動能有幫助。
肯尼迪對赫魯曉夫的誤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誤判帶來的後續效應是什麼?肯尼迪是如何理解美蘇關係的?為什麼他的策略在執政初期有巨大的反復?豬灣登陸是在什麼情況下策劃的,具體的計劃又是什麼?這一期告訴你。
在大選後,肯尼迪面臨什麼樣的爭議?這些爭議是怎麼結束的?為什麼說肯尼迪的政策理論基礎有諸多問題?他的決策機制又出了什麼問題?一口氣講給你聽。
为什么尼克松在后来1968年和1972年的人气那么高,却在1960年赢不过肯尼迪呢?肯尼迪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黑人选民?双方在内部支持度上有什么差别?听完这期你就明白了。
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的合作为什么充满疑点?林登·约翰逊到底掌握了肯尼迪的什么材料?为什么赫鲁晓夫是肯尼迪和尼克松共同的杠杆?赫鲁晓夫是如何利用杠杆的?听完这期就知道了。 本期节目涉及过往专题《柏林墙的故事》,有条件建议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