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听众问卷调查,和Slow M.近况更新 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M4HhN/ 完成问卷大概需要10分钟以上(提交后可领取专栏优惠券)。 问卷调查预计开放至2024年12月底。 衷希望各位可以开放地分享你的感想,无论是评论、建议,或是吐槽,还是新想法和新主意。你的任何慷慨反馈都会让Slow M.变得更好!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内在工作方式: Slow M.'s 心智工具(先导课) - 问题的内在工作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yOTU2NQ==&mid=2247484515&idx=1&sn=a9b51e3195e386e5657e447508a34052&chksm=e9b164b1dec6eda7fdefd52a221ce618df08930f6df9afad5a4f3288cbdc0135424adb25ea4f&token=2080513197&lang=zh_CN#rd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请帮忙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应用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论 以下是AI提取的内容: 二十八岁独生女首次与父母谈心却碰壁,家庭沟通为何难?饭桌上的对话暴露了三十年的积怨,是相互理解还是继续指责?成年人面对长辈权威如何表达自我?一起探讨家庭中的真实困境,找到改变的可能。 02:08 二十八岁独生子女与父母的第一次谈话:彼此的疑惑与不理解 05:24 二十八岁:一个特殊而成熟的年龄,独生子女的挑战与收获 10:40 唯一的孩子:家庭关系与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 16:01 二十八岁女,家庭唯一女儿,她想和父母谈点什么? 21:22 三十年的观察与沟通困境:提问者对于父母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26:40 三十年的唠叨:家庭互动中的疑惑与寻求改变的努力 32:03 三十年的唠叨:父母之间的疑惑与家庭关系的象征意义 37:24 情境中的情感共鸣:提问者文字背后的触动与观察 42:46 家庭关系中的需求表达与倾听:一个二十八岁女儿的探索 48:07 突破习惯性行为的困扰:探讨提问者在家庭关系中的困境 53:27 三十年来,他们的行动轨迹像NPC一样固定,如何打破这一现象? 58:47 理解与交流:探索家庭互动的深度和广度 “AI服务生成的内容由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Ai自己的声明
播客听众问卷调查,和Slow M.近况更新 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M4HhN/ 完成问卷大概需要10分钟以上(提交后可领取专栏优惠券)。 问卷调查预计开放至2024年12月底。 衷希望各位可以开放地分享你的感想,无论是评论、建议,或是吐槽,还是新想法和新主意。你的任何慷慨反馈都会让Slow M.变得更好!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内在工作方式: Slow M.'s 心智工具(先导课) - 问题的内在工作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yOTU2NQ==&mid=2247484515&idx=1&sn=a9b51e3195e386e5657e447508a34052&chksm=e9b164b1dec6eda7fdefd52a221ce618df08930f6df9afad5a4f3288cbdc0135424adb25ea4f&token=2080513197&lang=zh_CN#rd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请帮忙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应用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论 以下是AI提取的内容: 面对权威和父亲时的恐惧,源于童年家暴阴影。如今经济独立了,却仍被这种恐惧困扰。如何减轻这份内心的负担?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寻找可能的答案。 05:01 童年阴影的延续?提问者的恐惧与父亲的暴力之间是否有关联? 07:02 家庭暴力的阴影:儿时的恐惧与现在的焦虑 11:42 愤怒、恐惧与父亲的权威:一个持续沉默的挑战 17:32 重建内心恐惧的影响:了解恐惧的根源与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23:24 冷暴力与家庭争吵:一个被忽视的需求 29:14 家庭暴力:性格特点与事件特定性的复杂关系 35:06 冲突与权威:公园争吵中的家庭纷争与孩子的无声呐喊 40:57 提问者所观察到的恐惧:权力与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46:45 暴力与侵犯:探索关系中的暴力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 52:35 暴力行为的幻想与复仇:探索人际关系中的消失与破坏 58:29 暴力的阴霾:家庭暴力对提问者性格的影响与求救之路 01:04:20 减少暴力,增加理解:探讨冲突解决中的思考与对话 “AI服务生成的内容由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Ai自己的声明
播客听众问卷调查,和Slow M.近况更新 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M4HhN/ 完成问卷大概需要10分钟以上(提交后可领取专栏优惠券)。 问卷调查预计开放至2024年12月底。 衷希望各位可以开放地分享你的感想,无论是评论、建议,或是吐槽,还是新想法和新主意。你的任何慷慨反馈都会让Slow M.变得更好!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内在工作方式: Slow M.'s 心智工具(先导课) - 问题的内在工作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yOTU2NQ==&mid=2247484515&idx=1&sn=a9b51e3195e386e5657e447508a34052&chksm=e9b164b1dec6eda7fdefd52a221ce618df08930f6df9afad5a4f3288cbdc0135424adb25ea4f&token=2080513197&lang=zh_CN#rd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请帮忙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应用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论 以下是AI提取的内容: 你是否也曾为朋友的要求困扰,感觉自己成了那个永远的“老好人”?总是尽力满足他人,却不敢主动开口寻求帮助。这种不平等的友谊让你开始逃避现有关系,甚至不愿结识新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如何改变现状,让友情回归平衡呢?一起探讨吧! 02:26 复杂而绝望的感觉:朋友之间的需求与要求之间的界限模糊 05:02 友情关系中的不平等与自我保护:提问者的困惑与反应 09:43 无法拒绝的友谊:当朋友的要求变成无法承受的负担 14:33 感受需求与被需求: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感如何化解? 19:28 实习生的介意与不平等:人际关系中的差异性问题 24:33 注定还是认定?探索命运的奇妙机制。 29:12 何时满足朋友的需求?界限与友谊之间的平衡之道 34:47 寻求答案:解读提问者的心声与问题背后的意义 38:48 探索老好人的内心:友谊、付出与索取之间的平衡 43:48 友谊中的付出与索取:提问者在朋友相处中的角色定位 48:40 感知友谊:当付出成为必需品,友谊的另一面是什么? 53:36 人的需求与自我价值感:理解对方的成本与代价 “AI服务生成的内容由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Ai自己的声明
Ai截取的时间戳在最下方。 在本期节目中,你大概会听到: 从创作者的角度,要为想要发布的内容找到适合的呈现形式,这个寻找的过程或许受到创作内容和表达用意的框限,也会受到如今信息传播习惯的影响,信息集中而密集,足够有趣以便快速抓住短暂且宝贵的注意力。但不得不说,平台描绘的播客收听场景经常像是日常生活的背景,打扫房间时,路上悠闲散步时,做一些可以依靠自动注意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等等,这些场景里播客更像是陪着听众过生活,而从创作者准备呈现的内容来看,Slow M.试图陪着听众做的只是慢慢思考,思考问题如何形成,问题情境中的人是何处境,问题与在其中的人可能的内在世界之间的关联等等。思考是信息的展开,知识的诞生,这个节奏可能本是松散、缓慢的,相对而言密集的信息和更快的节奏恐怕是因为内容创作的过程与此不同,或被刻意移除了; 无论如何,一个播客总会遇到ta的听众,如果创作者足够接受自己通过选定的形式呈现想要表达的内容,当遇到愿意留下来的听众时,因为被听众“接受”,产生“共鸣”,被“欣赏”或符合了“偏好”,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和我们与人交往是否也很类似?如果“我”把自己的感想如实表达给对方,而获得的回应令人感到自己被接受了,进而被理解了,那么…… 没必要的预测:“问答”或许将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从业者向公众输出内容的形式,这种形式似乎像是一种传统。当“讨论问题”成为一种节目内容的组织形式,可能也在产生误导,仿佛讨论这些问题的人有心里面有一个“答案”。这种预期与期待预期实现之间的互补有时候也是两个亲密的人之间会发生的,我们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似乎缺少的特质,这里有两条岔路:慢慢我们发现原先羡慕对方拥有的特质开始在我们自己心里萌芽生长(这可能本来就是我们在关系中逐渐“成为一个人”的历程会经历的);或者,我们认为如果自己始终无法获得,恐怕就限制了个人心智的成长,不知道“原先喜欢对方的后来也让人苦恼”的情况是否与此有关; 关于常规节目仅对问题文本进行讨论,除了试图找出“问题的内在工作”方式这个目的之外:尝试用看上去非常有限的信息思考问题,问题情境,和其中的人与关系,我认为,可能成为一种基线,也就是说,作为处在问题情境中的人,如果有机会的话,是否可能循着问题的内在工作的思考过程,比我们两个旁观者更有机会从这种过程中获得有关问题形成,及其与内在世界关联的理解,因为Ta掌握着可以帮助自己探寻“成为自己”相关知识的更多信息。 或许以下是那些问题把我们汇聚于此的缘由?我说不好…… 表现(expression),我以前一直觉得那就像是神奇地驾驭着欲望那头雄狮,现在我看出了,原来那应该是指让冲动和心情明确呈现为外在可见的形式;不是指由某种外在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的行为,而是由内在灵视(vision)所决定的表现的行为——并且,要是没有这个成长点(growing point)的话,主体的气质(subjective temperament)就会停止发展,并包覆在自我中心里。而真正的表现无可避免会奋力跃入无底深渊之中,心甘情愿地承认空白和不存在乃是丰收的开端——若没有这样的时刻,那不可见的内在力量就不能展现其作用。换言之,那些天生受到主观因素主导的人,不管他喜欢与否,就是要投身在本身的信念之中,因为他所有重要的心理历程都是无意识的。但如果他不能持续为自己的信念寻求表现,也就是将他所感知到自己赖以生存的那种力量表现出来,那么,他不知不觉之中会停留在幼儿般的状态,而其中妖魔鬼怪猖獗,充满错误而矛盾的神明光辉和幽冥之境;因而他对自己内心那些无法看见的东西的倚赖,将成为无尽的折磨。 《休闲中的实验》(An Experiment in Leisure) ——梅莉恩·糜而纳 Marion Milner 宋文里 译 我想,这次三周年特辑回应了听众留言(比较有代表性的其中一部分),回顾了Slow M.播客自身和作用?讨论了一些可能对节目和听众都还蛮重要的事情,一定也还有很多没有来得及,或者暂时不知道如何讨论的,但好像暂且可以收尾了。 再次感谢各位的鼓励与支持!听众问卷会开放到今年(2024)底,希望各位可以帮忙填写,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大家,Slow M.也会基于这份了解继续成为在与各位的关系中更好的自己。 问题的内在工作 当“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平常应对问题很自然就会出现的倾向,伴随而来,我们也会很习惯地把原本属于我们个人内心的内容看作是“客观现实”,作为一种外在对象去感知。我们会习惯向外部看,从外部寻找“可以消除问题”的办法。 然而,在面对与情绪、自我感知,还有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有关的问题时,问题已然无法“解决”…… 这一类问题源自我们内在世界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事件彼此的勾连混淆,因此,“内在工作”是一种更为适合的应对方式。 Slow M.'s心智工具衍生于播客中针对此类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结构化结果就是问题的内在工作。 欢迎各位收听(观看)这次的“先导课”(音频已在Slow M.播客中发布),我会在其中尝试说明以上内容,并介绍问题的内在工作的基本框架。 如果更喜欢阅读文字,完整文稿已发布在Slow M.公号(id:Slow_Mdot):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yOTU2NQ==&mid=2247484515&idx=1&sn=a9b51e3195e386e5657e447508a34052&chksm=e9b164b1dec6eda7fdefd52a221ce618df08930f6df9afad5a4f3288cbdc0135424adb25ea4f&token=2080513197&lang=zh_CN#rd 播客听众问卷调查,和Slow M.近况更新 各位,你好! 我是缓慢的麦克斯(白龙天皓)。 首先我想感谢你,正是你的关注,支持了Slow M.的存续!也非常谢谢你愿意拔冗填写这份调查问卷,让我有机会认识你,并基于这份认识在未来的节目,以及新的尝试中可以做出更好的创作。 问卷链接: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M4HhN/ 完成问卷大概需要10分钟以上。问卷调查预计开放至2024年12月底。 在此,我由衷希望各位可以开放地分享你的感想,无论是评论、建议,或是吐槽,还是新想法和新主意。你的任何慷慨反馈都会让Slow M.变得更好! 谢谢!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内在工作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应用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论 以下是AI提取的内容: 这期节目回应了听众对慢速播客的喜爱和疑问。为什么有的播客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我们聊了聊创作者的心态,以及听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听完后,或许你会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听”? 02:02 创作者的表达意愿:Slow M.播客与空白的的意义探究 06:00 创作者的意图与表达方式:探究播客留言中所提到的现象 12:01 探索播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选择有价值的内容? 18:05 创作者的独特表达方式:Slow M.三周年特辑之四的魅力所在! 24:21 探索播客的无限可能:场景、记录和接受方式的思考 30:10 体验与记忆:探索如何记录和保留关键时刻的感受 36:12 在收藏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建立与原始经验的联系? 42:14 是否有用,还是内心的选择?——探讨个人意愿与他人评价的关系 48:11 创作者的困惑:以问答形式输出内容是否真的可靠? 54:18 在讨论问题中找到答案:探讨Slow M.播客的原因和目的。 01:00:17 关系中的成长与演化:在对方身上看到的特质开始在自己身上展现 01:06:19 追求真正的表现:解读内在力量的作用与挑战 “AI服务生成的内容由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Ai自己的声明
备注: 1. 一只乱入工作室的猫,意外地“参与”了今天的讨论。 2. 三周年特辑准备中,在此征集大家想在特辑中听到的内容,如有任何感想在近期节目下方留言即可。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内在工作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内在工作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
“苛求”-“做到完美” ∞“苛待”-“自暴自弃”: 将或可终止“废”除自我价值的“任何人”/关系拒之“死循环”外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精神分析的一般应用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精神分析的一般应用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第二序改变 无意识逻辑 社会建构论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精神分析的一般应用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论
补充,完整标题是: “泛化”的“不愉快”-“暧昧”的关系-模糊的“男生/友”-悬疑的“突-变”与结局vs.“图片”明晰呈现的亲密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精神分析的一般应用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补充,完整标题是: “支持”(关系责任)或可打破的“限制性信念”(个人责任)僵局:既是遭遇的原因,又是应对的手段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 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精神分析的一般应用方式: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