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了一个几亿美金的东西,提交了一个补丁,就改了一个字符串拼错,这叫回馈(开源)?这是不成等价的。」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资深开源布道者,《开源之道》的创始人适兕做客,来一起聊一聊开源的诸多话题。过去半年里,身处中文互联网的你可能每周都会听到「拥抱开源」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是开源呢? 在本期节目中,你可以听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话题: 1. 什么是开源?Open Source 与 Free Software 有什么区别? 2. 为什么要开源? 3. 开源和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关系吗? 4. 如果我想在公司,或者自己的公司开源,该怎么做? 5. 如何启动并管理一个开源项目? 6. 有哪些我们可以学习的优秀开源项目? 7. 开源如何商业化? 8. 开源在中国能做成吗? 9. 相比于国外开源世界,我们落后在哪里?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与此同时,由汉洋和徐缓新做的视频 Vlog 节目《有意思吗》已经上线各大平台,大家可以在 B 站、微博和 YouTube 搜索「有意思吗YOUYISIMA」来找到我们的新节目!最新的一期节目里,汉洋和徐缓开车一路向北,去拍摄中画幅胶片,驶向未来。 ## 相关链接 * [开源之道](http://ocselected.org)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微博@MasterPa(对,我又开始用微博了)推特@HanyangWang 适兕:李建盛,《开源之道》作者、X-lab 开放实验室首席开源导师、开源社教育工作组负责人 Special Guest: 适兕.
「我家方言差一票成为普通话」「这事不归语言学管,你应该找网警这算造谣」 「『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这里面不少繁体字诞生的比简体字还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语言学研究者孙老板,和语音学研究者大只,来一起聊一聊那些常见的对语言学的误解,以及一大堆让汉洋徐缓感觉轻微重塑世界观的内容。虽然主播们一直认为播客是湿货,但这期节目还是充满了知识点。 在本期节目中,你可以听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话题: 1. 为什么北京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是自然而然的? 2. 北京话和东北话是量的区别,但不是质的区别 3. 各类语言学术语介绍 4. 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 5. 什么是语系? 6. 什么是语言? 7. 什么是语族,什么又是语支? 8. 各类方言的存古现象 9. 粤、闽、吴方言的存古与变化 10. 我们是怎么知道古代人怎么发音的? 11. 汉语的满语化是个谣言 12. 学语言学需要学很多语言吗 13. 现代汉语还是象形字吗? 14. 通过蛤蟆的蛤谈起,论为什么现在的汉字已经不能说是象形字了 15. 秀才认字念半边,以及一个友台主播的例子 16. 从学术与历史角度反驳「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 17. 两岸三地的繁体字标准有什么区别? 18. 汉语没有语法吗? 19. 语言之间的接触是什么样 20. 日语今天的问题在哪里 21. 什么是「协和语」与「兵队中国语」 22. 为什么语言学从来不把话说死 23. 中文不适合说 Rap 吗? 24. 徐缓的西南官话与汉洋的普通话唱 Rap 有区别吗? 25. 常见语言学民科 结尾有惊喜彩蛋:P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语言系属分类 * 语言年代学(Glottochronology)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皮拉罕语 * 知乎上有哪些著名语言学/音韵学民科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微博@MasterPa(对,我又开始用微博了)推特@HanyangWang 徐缓:PainCompiler,扫地机器人 孙老板:知乎id TairanoKaeru 没推特 𓆏𓀃 大只:语言学及语音学
「老刘走出 Intelligene 技术中心的大门,望着阴沉沉的天色,叹了口气。慕星很聪明,但毕竟仅仅是跟他一样聪明。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单纯的『聪明』是远远不够的。她现在还能在他和海洋费尽心力才报上的这个中学拿到中等偏上的名次,但是同学们好多都已经去做了手术,到了下个学期,她恐怕就只能吊车尾了。不过,他听到的那些传言……」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科幻作家与 VR 从业者思故渊,来一起聊一聊属于当代社会的赛博朋克(Cyberpunk nowadays)。 在本期节目中,你可以听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话题: 赛博朋克作为一种文化和技术运动,他是如何过时的? 赛博朋克作为一种视觉和艺术手法,是如何大众化和资本化的? 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赛博朋克是可能的吗? 赛博朋克与消费主义(又名你都住在北京了难道还不够赛博朋克嘛) 技术演进与后人类的关系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中篇科幻《一次别离》 * 经典赛博朋克代表作《神经浪游者》 * 新时代的「赛博朋克即是后人类」《量子窃贼》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推特@HanyangWang 思故渊:科幻作家,正在筹办自己的播客《社博朋克》
「有人说你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你怎么看?」 「没有人是吃地沟油的命」——曹丰泽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争议颇多的知乎用户,曹丰泽来一起聊一聊他自己、曹学、以及当今社会。 在本期节目中,你可以听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话题: 曹丰泽估计是知乎上受到非议最多的人之一(不加之一没准也行),很多人不喜欢他。从说他是大资本家代言到五毛小粉红,多种完全不同的属性都被人按到了他身上。那曹丰泽怎么定义自己? 什么是曹学? 所谓的「内卷」又是指什么? 之前我们聊过勃学,很多人对勃学的一句话印象是去北极开 Uber。同样很多人对曹学也有一个一句话的第一印象:去非洲武德充沛。勃学的去北极和开 Uber 都是代指,那曹丰泽的去非洲呢? 曹丰泽曾经在知乎写过:就算衡水人人努力,人人都考 749,也改不了一年清北在河北只招几十个人的现实。但作为曾经也刷题最后考入清华的他,是怎么评价当时的自己呢? 作为一名在读博士,如何看待「资历不够」这个评价? 知乎上对曹丰泽常见的另外一个批评是,他会把一件事情扩大化到整个中国甚至东亚,他怎么看? 为什么消费主义是我们需要反对的? 伪满洲国与今日的东北。 曹丰泽的人生理想究竟是什么?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曹丰泽的知乎主页 * 为何很多人认为衡水中学学生是「读书机器」? * 如何看待 2018 年的河北省高考生 127 个过 700 分? * 如何看考生为了航天情怀,放弃清华选择哈工大航天学院?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推特@HanyangWang 曹丰泽: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与经济学双学位、土木工程博士在读。其命维新。
「Unibody 奠定了苹果设计的地位,Unibody 之前和之后的苹果是不一样的……你很难看到一个厂商对一种材料把玩的如此透彻。苹果有一个视频,里面有一个一闪而过的模型。里面有一个四个成年人拳头那么长、两三个拳头那么宽的铝合金模型。你猜猜是什么?」 正如资深工业设计师 Steven 想的那样,汉洋果然没猜到这是什么。 「是 CNC 加工的,放大了十倍的 Macbook Pro 打开屏幕的扣手位。他们为了确认切面是不是光滑,会不会硌手的感觉;他们做了几十个不同比例的模型,摆在那。」 汉洋边听,边摸自己的 Macbook Pro。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工业设计师 Steven 来一起聊了聊苹果的工业设计,以及少量的关于 Ive 的事。 在本期节目中,你可以听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话题: 新 Mac Pro 为什么要开一堆洞?这和 13 年的苹果专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专业级产品与消费级产品在工业设计上有什么不同的取向? 有一些设计,你一看就知道是来自苹果的,这是为什么? iPhone X 为什么要选择刘海以及取消耳机孔这种让很多人不喜欢的设计? 你能想象你朋友和你打招呼的时候会弹出一个摄像头,打完再缩回去吗? iPod Classic 为什么要用一个这么容易被刮伤的设计? 5c 呈现出来了塑料手机能做到的最美的意象 5c 之后的保护套的设计都是狗屎 现在为什么还有人认为扁平化设计是偷工减料呢?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Steven 的知乎页面 * Steven 的 Bilibili * Steven 的个人博客 * Steven 的推特 * 乔纳森·埃维 Jonathan Ive * 迎广 2019 年的概念机壳 * 对 Mac Pro 2019 的零碎想法 * 2019高考志愿填报参考 | 工业设计是什么?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推特@HanyangWang Steven So 苏志斌:一个家里有动物园的设计师奶爸
这一期播客,汉洋和徐缓(著名的痛苦编译器 PainCompiler)借着介绍 996.ICU 项目的机会,一起聊了聊 996 这件事。 996 之下,没有人是自由的;甚至是那些提出 996 的人,也不一定是自由的。而对自由的追求,贯彻了人类的历史。 抛开对事件的简单复述,让我们来谈一谈 996 那些更深层次的事情。 https://996.icu/#/zh_CN ## 登场人物 汉洋:因为加班赶时间,错把猫粮买成狗粮而对自己家的猫产生深深内疚的主播。 徐缓:PainCompiler,扫地机器人,自带装备的播客嘉宾。
汉洋(终于)开源了他们公司的文风指南,原本这件事应该是三年前完成的。本期汉洋与文风指南的主要作者 Lawrence 聊了聊什么是文风指南、指南能干什么、为什么开源、以及你可以如何使用这几件事情。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泛化智能文风指南 * IPN 播客网络 ## 登场人物 汉洋:MasterPa Lawrence Li:《一天世界》《灭茶苦茶》《無次元》作者,IPN 创始人。「看理想」签约作者,Blue Note 北京特约专栏作家。
汉洋和云天外对 AI 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坦率交谈并交换了意见,会谈是有益的,结束后二位对各自观点持保留态度——用外交话术翻译就是分歧很大,没有达成共识。汉洋认为 AI 热度渐消,泡沫破裂。但云天外认为 AI 刚开始,并没有所谓的泡沫。 如果你对 AI 感兴趣,或者想转行 AI,这是一期和你说实话的播客。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云天外的知乎页面 * 对话人工智能系列讲座 * 未来版图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云天外:喜欢下棋的书虫,正在创业。公众号: 顺势而围 我们推荐使用通用型播客客户端(比如苹果自带的播客应用)来订阅收听,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与网易云音乐搜索「社会人科技评论」找到我们。
> 2009 年冬天,凛凛冷风中,西装革履,跨着双肩包的雷军面色平静,向我挥手告别。车渐行渐远,但雷军的断言却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互联网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潮,移动互联网会创造更多更大的奇迹,林军,你信不信?”——《沸腾十五年》 春节在家,适合读书。窗外要是白雪皑皑,就更加合适。各位春节快乐! 汉洋在本期播客中,与各位听众分享了四本书,来回顾为什么计算机与互联网成为了今天的这个样子。他先聊了聊信息技术是如何开始,又如何一步一步演进。然后聊了聊中国的信息产业的起步与发展。最后,汉洋又谈了谈一中一西两个公司的发展路径。 《数字乌托邦》 计算机是如何从政府控制民众令人恐惧的机器,变成了嬉皮士们崇尚的工具,到最后成为了每个人手中的利器? 《数字乌托邦》用一个整体性的视角,回顾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是如何成为了今天的样子的。整体性视角的意思是,《数字乌托邦》涵盖了计算机与互联网很多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们是看待计算机的观点的变化,计算机给人类思想层面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样的人和思想孕育出了今天的互联网社会。和一般的关注计算机与互联网是怎么被造出来的不同,数字乌托邦把更多的视角放在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思想孕育出了计算机时代。而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后,又对人类的思想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过,Apple Store 又一个活动是各类创作课程,比如教你拍照,教你做音乐,教你画画。如果不知道的话建议你去试试,身边没有 Apple Store 也没事,苹果有免费的电子书可以下载来自学。为什么苹果要做这些呢?汉洋最开始认为苹果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卖东西,但读过《数字乌托邦》之后,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感觉。 《沸腾十五年》 林军在开篇写道: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互联网的成功看做是一个支柱产业的崛起这么简单,而应该把它看做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下自我意识觉醒的一次大的提升,一次全民自发的集体性的自我赶超。 《数字乌托邦》是讲美国的事情,《沸腾十五年》是讲中国的事情。准确来说,是中关村的故事。我第一次开车在 Sandhill Road 沙丘路上的时候,感觉特别激动,因为从小读的很多故事都是发生在这里。然后我就和我合伙人说,十年之后的人到中关村也会是这个感觉。中关村从改革开放先驱,到奸商聚集地,再到中国互联网的中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故事。如果你对中文互联网充满兴趣,那沸腾十五年一定要读读。 沸腾十五年的作者林军,是一个在今天的中文互联网里少见的优秀作者。曾是天极网的创始人,也在《电脑报》工作过。天极网估计很多听众可能都没上过了,但天极网和中关村在线曾经是每个电脑爱好者每天都上的网站。那还是个没有手机游戏的年代。 剩下的两本书是: 《光变》 《I'm Feeling Lucky》 一本讲京东方,一本讲 Google,听众可以在播客里听到汉洋对这两本书的介绍与感想。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数字乌托邦 沸腾十五年 光变 I'm Feeling Lucky: The Confessions of Google Employee Number 59 如何评价 Apple 在上海投放大量 「敬 Mac 背后的你」系列广告?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我们推荐使用通用型博客客户端(比如苹果自带的播客应用)来订阅收听,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与网易云音乐搜索「社会人科技评论」找到我们。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千万别去生物系。」——欧阳颀院士 上一期节目中,我们的嘉宾立党提到了「劝退学」。汉洋决定索性把知乎的各种亚文化都说一遍,组成「知乎风土」系列。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活跃的劝退学大佬蒋老师来和我们谈一谈究竟什么是劝退学。劝退学其实很容易理解:建议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系(化环材生)的学生,尽早转行;如果你还没学但打算学这几个专业,那千万别学。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这四个专业和普通人的生活远比很多其他专业更大,为什么要劝退呢? 劝退的目标永远只有化环材生,最多加上极少数高度同质化的学科。但和很多人理解不同的是,被劝退学科在学习负载和就业形势上的惨烈形势,实际上并不是劝退的核心原因。 劝退真正的核心原因,是因为化环材生类专业天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一方面,由于化环材生类学科更容易发影响因子比较高的 SCI 论文,所以各个学校都在争相开设此类学科——这与社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极低需求是不匹配的。直接导致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只能跟风考研跟风读博,最后形成惨烈的就业局面。 本期节目我们详细地讨论了劝退学来龙去脉,并且汉洋提出了常见的对劝退学的批评与疑问。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到处挖坑蒋玉城的知乎页面 * 《劝退学导论》前言 * 简明劝退学答疑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蒋老师:知乎 ID:到处挖坑蒋玉成
> 失败学,又称为勃学。具体地说,失败学是一门武装失败人士头脑的精神工具。失败人士是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占 99.99% 以上),也是成功人士除了互相倾轧以外,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资本回报率超过劳动回报率,失败人士的范围必将不断扩大。与社会盛行的「成功学」形成鲜明对照。「失败学」不是教你如何失败,而是一个关于人成为失败人士后,该如何思考、生存、解脱的学说。——《失败学纲领》 「浙大是三本」、「成功人士从不上知乎」、「深夜在浅色床单上痛哭」……过去的两年,你可能很多次在中文互联网上看到这些很匪夷所思的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失败学。失败学是知乎上最重要的亚文化之一。本期我们请到了失败学的两位创始人曾博与立党一起,来聊聊什么是失败学、失败学的历史与常见对失败学的批判。 正如 Show Notes 开头的引用所言,失败学不是教你如何失败的,而是在失败之后如何看待人生的一门学问。这里的「失败」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失败,不是那种炒股赔了或者说恋爱黄了的那种失败;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对自己的拷问:人,总会有欲望超出自己的能力,可能是十年寒窗换不来心仪大学,也可能是让你深夜痛哭的破灭理想主义。这种对人的无力感的反思,就是失败学。本期播客,两位失败学旗手,将会谈一谈他们眼中的失败学究竟是什么。 失败学是一个可能很荒谬的学说,所以中文互联网里不乏对失败学的批判;而失败学也正是通过批判所谓「成功人士」而来。可以说,失败学是知乎作为主流社交网络以来最具争议性的原创学说。立党和曾博在播客中详细介绍了失败学的来龙去脉。 并且借此机会,汉洋向他们提出了几个关于失败学的经典批判: 人类失败是因为什么而痛苦?不能上清华就要痛苦吗?换句话说,失败学更关注世俗失败,还是人类终极问题? 失败学常常被人批判为一种低配版老庄,并且十分消极,甚至充满懦弱。曾博与立党是如何看待这个批判的? 过往的失败学,非常碎片化,未来的失败学会是什么样呢? 失败学给出的答案不一定是对的,但不能因此忽视了失败学发现的问题。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本期播客的标题来源自《二十世纪旗手》:二十世纪的旗手,行动总是走在前头。至于健全的思念,则是随后才会慢慢吞吞跟上来。 《社会人科技评论》网址:http://techreview.social ## 相关链接 * Facebook 小组:全球失败人士和失败学研讨会 * 勃学周刊 * [失败学应用小述](zhuanlan.zhihu.com/p/42335248) * 立党的知乎账号 * 勃学圈内有哪些名言? * 谈谈勃学 * 贱贱的知乎账号 * 《劝退学导论》前言 * 几个解释 * 勃学不是鸦片 * 上座部佛教:勘误,汉洋在播客中说错了名字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登场人物 汉洋:知乎 ID:MasterPa 曾博:三本校友,勃学名字的来源 立党:曲艺界名人 我们推荐使用通用型播客客户端(比如苹果自带的播客应用)来订阅收听,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荔枝与网易云音乐搜索「社会人科技评论」找到我们。国内平台可能会因审核而有所延迟。另外因为订阅链接变更,可能需要之前订阅过的听众重新订阅。 结尾有迷你彩蛋
社会人科技评论第二期:当康德看到自动驾驶,他会说些什么? 第二期节目我们请到了学习哲学与伦理学的泽翰来一起聊了聊关于科技伦理的话题。科技伦理其实是一个我们经常会遇到,但是很少会讨论的话题。这个话题也很有意思;如果说出科技伦理的一个特点的话,那就是:几乎没有问题能明确给出对错,不同的看法也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我们从前两天 Uber 自动驾驶的事故开始谈起,聊了聊康德,边沁看到自动驾驶的话都会说些什么。然后我们又继续讨论了一下「宇宙主义者」和「地球主义者」、脑后插管还算不算人、如果机器人有了人类的情感该怎么办、两种不同类型的环境主义者和动物福利主义者、究竟要不要在乎隐私等话题。当然,科技伦理这类深刻问题还是很难通过几句话的文字写清楚我们说了什么的,还是请大家收听本期的节目吧! 最后,你想要和我签订契约,脱碳入硅吗?实在不行成为魔法少女也可以。 相关链接: ** 智能简史** ** 伊曼努尔·康德** ** 杰里米·边沁** ** 功利主义** ** 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 欢迎发送反馈:[email protected] 《社会人科技评论》的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indiewebtech *登场人物* 汉洋:MasterPa,《社会人科技评论》主播,泛化智能创始人 泽翰:专业哲学 学校是个谜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