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是一个关于探索、成长和热爱的旅程—— 嘉宾 Vincent 从国内本科Business转学到美本并转专业CS,基于兴趣,经历和价值使命加入Biotech行业从事数据工作,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为生命健康赋能。 除了主业,Vincent也把自己的热爱做成了副业,是真正把“生活过得立体而丰盈”的践行者。怀揣着极强的目标感和内在驱动力,他在不断尝试中寻找方向,在长期主义中寻找自洽,在身心平衡中走出独属于自己的一条成长路线。 在本期节目中,Vincent分享了自己从 Business 转向 CS 的决定、如何通过兴趣驱动进入 Biotech 行业、并以滑雪这项爱好为例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如何塑造价值观和内核,以及如何为他的人生持续赋能,欢迎收听~ 🙋 嘉宾简介 Vincent * 波士顿Biotech数据分析师,NEU CS & Entrepreneurship, 从 Finance & Consulting 到 AI 再到 Healthcare,现致力于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健康及高质量。 * 是爱好也是副业,AASI单板滑雪一级教练 & ACE健身教练。 * 功能性E人,在旅程中找到自己,酝酿着下一段生活与职业的冒险。 ⏳时间轴: Part 1 滑雪与健身:兴趣如何变副业? 02:00|雪季即将结束滑雪季感慨 & 顺利拿到滑雪教练证 04:50|滑雪对人生的影响: * 找到 flow 时刻、享受当下 * 不断摔跤,不断爬起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09:43|滑雪中学到最重要的一课:执行力,享受当下 Part 2 从商科转 CS,最终转到Biotech 18:38|教育经历:陆本转学美本,Business转CS,大跨度的变化如何Handle 20:50|转专业契机:在实习和学习经历中意识到底层的技术理解对于承担更大责任,创造力的重要性 24:30|找工作的过程与选择: * 对 Biotech 兴趣来源:成长背景,朋友与环境,使命感 * 怎么结合 CS & Business 找到实习和岗位 32:47|目前在 Biotech 的工作内容: * 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 代谢组学开发体外精确检测,帮助患者,医生,以及生物制药提供精确治疗 * 项目案例:通过分析尿液中的代谢物水平和预测模型检测肾移植患者移植物的稳定情况 Part 3 积极心态与成长型思维 43:51|支撑多任务的底层特质: * 高执行力 * 成长性思维 * 有目标感 & 内核的稳定 48:16|送给听众的几点 Takeaways: * 爱好是困难时期的能量来源 * 学会倾听,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情绪和需求,让对话和关系流动起来 * 成长是永恒的课题,接受自己,接受他人,为了美好和热爱付诸努力 * 尝试多种可能性 → 做加法 到一定阶段 → 做减法,聚焦更关键的方向 🎬本期制作 * 剪辑:Dio * 文案:Jeason, Selina, Katie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在“打卡式旅行”泛滥的时代,旅行中遇到的人和事似乎更令人印象深刻,旅行中看到的世界多样性也会促使人反思自己现在的生活和想要的东西。 本期节目从主播Selina和往期嘉宾Maggie的秘鲁旅行聊起,在感受拉丁美洲魅力的同时,还有关于建立跨国友谊、文化认同感、打破刻板印象的思考。 或许旅行不仅是风景,更是人与故事的碰撞~ ⏳时间轴: 01:40 选择秘鲁作为旅行目的地是因为...... 被墨西哥热情文化暴击后,秘鲁朋友疯狂安利 CoffeeChat听到的那一句"别局限在中国和北美,去其他地方比如南美看看" 04:20 从亚马逊雨林开启十几天的旅程 刚达到时的震撼:三轮突突车接机、木屋草房住宿、无水电挑战 皮划艇落水惊险片段:"也是和凯门鳄共存过了" 导游Alan处处展现原住民生存智慧:观鸟、夜寻动物样样精通 雨林中的意外收获:与来自各地的团友的跨文化交流和打破偏见 21:48 从库斯科到普诺再到利马,城市探索中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Axel自费请导游讲解太阳神殿,火车延误亲自来接 提提喀喀湖、芦苇岛,与穿传统服饰的当地人共舞 Fernando熟知中秘海上丝绸之路,用心准备话题 秘鲁码农Marco带着感受利马夜生活,从出海游戏原神打开话匣子 42:48 旅行和模联,理科生也有人文的一面 初中读林徽因《窗子之外》埋下种子 高中时参与模拟联合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当上亚马逊雨林保护议题的主席后,真正颠覆认知的是亲眼见到雨林非法采矿的伤疤 46:22 文化自信和传播,从身边小事做起 巧妙回应充满刻板印象的问题 “中国人吃狗肉吗” 春节活动上科普中国书法 秘鲁人Instagram清一色的“I'm Peruvian” 53:38 墨西哥10次旅行的背后 美墨边境的性价比之旅演变为长期友谊 海滩救援后融入当地家庭 13岁妹妹的淘宝小礼物生日愿望 "卸下面具,墨西哥让我在内卷的时代看到生命力" 01:01:42 如果用一句话推荐秘鲁/拉丁美洲 小众Local体验 保持Open心态 "南美或许是打破偏见、重拾人性本真的理想之地" 🎵BGM * 片头:《El Condor Pasa》 * 片尾:《La Danza Del Dios Sol》【周深 | MV】中拉命运共同体主题曲 🎬本期制作 * 剪辑:Selina * 文案:Selina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大环境不好,在北美找工"地狱难度“的背景下,还是有朋友能逆势突围拿到 offer。 抛开运气原因,他们自身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才得到这个结果。 所以我们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动作可以借鉴?在面对前景不明确的情况下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最近刚入职Walmart沃尔玛DS数据科学岗的Maggie,分享她从申请季结果的不如意,到最终成功在北美求职上岸的经历。从申请季的纠结和心态调整,到求职路上目标明确地努力,再到如何在实习中脱颖而出转正,Maggie完整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相信她的干货分享对正在求职的你会有帮助~ 关于泛Data类或是其他北美求职,如果有更多疑问或想补充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金句: "所以反而是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新手保护期,最高效率的完成这样的一个适应,尽可能在保护期里面多暴露你的问题,这样子等你不再是新手了,你犯的问题就会越少。" "你是你自己定义的,而不是外面这些标准来定义的。只要你的价值在,价值决定价格,你最后你最终会去到跟你实力匹配的一个位置,你终将会证明那些曾经拒绝过你的人都是傻子,相信大家都会有这么一天。" "对于找工的话,我想说的一句话,大家都很难,辛苦了。" ⏳时间轴: Part 1 申请与择校:在不确定中找到方向 * 00:34 个人背景简介 * 01:22 申请季心态调整:结果不是最满意,短暂纠结后,破釜沉舟开启下一段旅程 * 02:33 从咨询到 Tech:一段成就感很强的实习,转变职业规划 Part 2 北美求职:从Networking到投递再到面试,高效准备步步为赢 * 05:46 认清现实:收拒信是必经之路,做好心理建设,让内心强大起来 * 06:59 向学长学姐取经:在网络舆论中,获得更客观的信息 * 09:01 投递简历 & Networking:海投内推双管齐下 * 11:20 面试准备:如何用 AI 提高面试表现? * 13:16 面试复盘:如何调整表达,让 HR 更愿意 follow up? Part 3 实习与转正:极致表现,没有HC创造HC * 18:08 Summer Intern 体验:美国职场的 onboarding 文化 * 20:47 美式职场沟通技巧:如何让Manager对你印象深刻? * 22:40 自己组没有HC却获得转正?主动发现问题+超预期交付是关键! * 29:13 反思申请季:研究生项目时长真的很重要 Part 4 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思考 * 33:05 北美生活的性价比:可以"月光"也可以狠狠攒钱,个人选择决定结果 * 37:25 留美 VS 回国:充满不确定的时代,走一步看一步 * 38:36 “你是你自己定义的,而不是外界的标准。” P.S. 最后再简单做个下期预告 —— Maggie还会继续返场,换个"人设",聊聊拉美旅行和多元文化体验~ 🎬本期制作 剪辑:Dio 文案:Selina,饭饭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咦?怎么晃晃悠悠地就毕业了?怎么突然失业了,又把公司干倒闭了? 迷茫和“摸不着头脑” 好像是我们这几年的常态。毕业后的我们就像个大迷糊球,被公司抛来抛去,一下子起飞又一下掉到地上吃灰。 本期嘉宾祥龙也是这样,从高中到研究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都顺风顺水,他笑称被裁员前经历过的最大挫折是中考失利。 他凭着兴趣学了物理,没想到从大四开始经历跨专业申请失利、加入北美大厂Amazon、涨薪跳槽却三个月就遇到裁员、后来又把初创公司“干倒了”,消沉了几个月又兜兜转转地回到了最初的亚马逊。他薅远程办公的羊毛成功去旅居了世界,也经历过下午5点睡觉,凌晨2点起床的“奇葩”作息。 最近,他爱上了组读书会和打橄榄球🏉 还好,二十多岁正是“懵逼”的好年纪。 还好,哪怕被生活当成皮球抛起来,我们也可以自己接住自己~😼 P.S. 本期嘉宾也有一档自己的播客节目,专注用科学和管理提升生命,包含许多真诚分享,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本期制作 剪辑:Dio 文案:饭饭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2025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让我们从励志大女主的故事开始—— 如果用形容词来描述本期的嘉宾小时姐,我想一定是“风风火火”: 大学不喜欢计算机专业,毕业立马交了5位数学费自学设计开始转行。 进入职场拿着几百块的工资上班几个月后辞职,马上开始做摄影约拍:约拍过演员“徐娇”,一晚涨了8w粉丝登上环球日报,实现全球旅居月入10万。 紧接着她又做过摄影教程、开过服装公司,并在怀孕后马上做起了个人IP,播客轻松实现1w订阅。 但是,“大女主”的背后也有常人看不到的B面剧情: 播客“轻松”超过1w订阅的背后是一边带娃一边日录8期的勤奋,摄影教学由于年轻,经历过翻车,服装工作室又因为管理问题后来解散。就连所有人羡慕她靠摄影又能赚钱又能全球旅居时的背后,是她没日没夜拖着行李箱睡客厅没有朋友的漂泊与孤单。后来当她想生育时又经历多次试管才迎来了自己的宝宝。 ... 我从来不会说生命是美好的,在我眼里,生命最值得赞颂的是生命感本身,它就是痛苦和欢愉的集合,是破灭和希望的轮替。在我看来,小时姐最大的魅力在于她敢想敢闯,低谷时也不曾放弃而是逆水行舟向前走。 无论是高光时的月入10万,还是低谷时的工作室解散,她都用她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女人的韧劲、什么叫野蛮的生命力! 🎬本期制作 剪辑:Yee 文案:饭饭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联合国在印象里总是给人遥不可及的感觉,而事实上确是很多人文社科专业的同学在海外实习就业的好机会。本期我们邀请了联合国顾问、小红书领英博主 Allen,来聊聊他在联合国实习和工作以及求学路上的丰富经历! 此外,Allen还分享了他从体育管理专业、到英语、再到工商管理和国际政治的心路历程。最后Allen也给到想申请联合国机会的朋友们一些针对性的经验分享~ 联合国的工作和其他营利性机构似像非像,它适合一些人但不是适合所有人,期待大家收听。如果有更多疑问和好奇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 ✨金句: “联合国的薪资不高,但我唯一想的事情就是自己做的事情真的有意义,能够不管是对别人的,或者是对自己,或者对整个社会有可能一丝丝的贡献就已经挺满足了。” 🙋嘉宾简介: Allen:日本留学,体育转人文社科,联合国实习 -> 志愿者 -> 顾问,小红书和领英博主 ⏳时间轴: 01:44 联合国员工、小红书领英博主——多重身份的Allen 02:34 从体育专业到公共管理的转变 04:19 日本留学真香-奖学金拿到盆满钵满 07:12 一边上学一边打三份工! 关于联合国关于成为博主 08:11 什么契机开始想做博主宣传联合国 09:37 穿汉服上班的帖子突然火了 10:28 联合国不同的office 其实工作的文化还真不一样 12:14 联合国上班真的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轻松 谁说人文社科在国外找不到工作 14:15 文社科生在国外找工作心得 18:14 投联合国实习,需要突出哪些优势和技能 22:21 联合国实习面试流程真的很慢 25:03 竞争如此激烈,那想申请的学生们可以如何准备 在不同的国家生活过,有什么样的探索经历 27:35 同事们来自全球各地,好多思维的碰撞 30:17 未来的规划 31:18 如何从学生时代开始建立自己的人脉 35:16 人文社科学生如何准备Networking 37:09 畅谈人生理想的生活状态 给想进联合国的同学的一些建议 38:30 申请联合国工作前需要想清楚的事 🎬本期制作 剪辑:Yee 文案:Jeason、Katie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国企的真实体验是什么样?真的早九晚五不加班吗?工作一年后有什么心路历程变化? 本期我们邀请了弟弟作为嘉宾,聊聊23届的他从美国本硕毕业之后进入国企工作一年多的心路历程,大家来听听国企工作到底是怎么样的体验!当然我们分享的是职场新人的心得,如果有更多补充的地方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 🙋嘉宾简介: 弟弟:能源央企二级公司科技管理,毕业于UMich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区域研究专业。现在处于45°角的人生阶段——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 ⭐金句: “毕业后,大家要学会适应某一个体系,每个体系的生存规则是不一样的” “大家年轻的时候,特别是才工作的时候,你确实是可以说我不喜欢这个工作,我拒绝,我可以走,这个时候是可以的,因为大家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但试想一下,如果等到 30 岁之后还有这个勇气吗?那么这其实就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如何打交道其实也是一门技术,这门技术它很难说是一个月你就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而是说你要在漫长的相处的过程当中,或者业务往来的过程当中,逐渐 get 到他这种性格大概会讲什么话,在某一种场景下他大概会有一个怎样的判断" "就我个人的理解和成长经历来看的话,我觉得其实对于人生来讲,我也是相信是,然后脚踏实地才有机会成功。不要去想着什么一夜暴富,不要想着有什么学历,有什么实习,就一定能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人生没有保证这一说" ⏳时间轴: 00:59 嘉宾背景介绍 Part 1 对国企、央企的标签 02:30 国企真的就是朝九晚五,不加班吗 03:51 父母觉得女生就应该进国企、当老师 07:25 海外读的本硕在国企算小众吗 09:19 内陆城市的大学考研、考公氛围真的很浓 Part 2 央企工作一年后真实感受 10:51 好老的办公设备:台式电脑+座机 12:36 如何称呼同事值得琢磨 20:39 会担心自己业务能力不够被裁吗? 25:58 在职场中如何打交道好重要 31:59 一年后空虚:找到锚点帮助自己走出真空 Part 3 为什么毕业时想选择央国企? 33:57 文科生看这里! 35:50 个人特质:偏好稳定、风险抗拒 38:23 想进央企、国企,校招时唯一的机会 Part 4 给想进国企的同学的一些建议 40:16 以人为本,从性格本身出发 42:36 多上网冲浪了解了解行情,具体如何准备 44:16 找在央企待了1-2年的学长学姐聊,比资历很老的前辈更有效 46:52 选行业,家庭经济条件也重要? 53:18 找工作没有保底! 🎬本期制作 剪辑:思思 文案:Jeason、饭饭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经常有人好奇港漂的生活:2024年为什么还去香港读书和上班? 为什么决定不在香港留下来? 内地人怎么在香港找工作?... 香港作为著名的金融中心,总是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前往学习、工作、生活。本期我们邀请到在香港读研和工作的朋友们,一起和大家聊聊「港漂体验」这个话题。 嘉宾将分享在香港的真实经历,从生活的优缺点到如何利用城市资源,带你深入了解这座多元都市。还会讨论留港与回内地的选择,职场环境的差异,以及2024年香港的求职新趋势。 如果你正在考虑在港读研,我们也会探讨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关键问题。无论你是期待生活的多样性,还是在为职业方向苦恼,这期节目都能为你提供实用干货和启发。 希望他们的经历能给到那些想要在香港生活的朋友们一些鼓励和参考~ 🙋嘉宾简介: Ray:AIA友邦保险财富管理经理,在AIA获得2024年卓越团队奖、2024卓越顾问荣誉。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博科尼大学市场管理专业。 Richard:现在香港某银行担任数据科学管培生,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商业分析专业。在香港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城市的包容精彩吸引而留下。钟意在港跳舞party睇戏,和在深圳改善伙食。(社媒账号 ig: silenzio_riccardo) Pakho:目前在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创新设计与科技专业在读,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之后准备回大陆工作,目标互联网产品经理,曾经在京东商家端做过交易履约业务的产品实习。 Cherry:目前香港大学Juris Doctor项目的在读学生,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学专业,曾在美国交换,但最终因为未来想要留港生活选择了在港深造法律。 ⏳时间轴: Part1:租房+生活 04:49 来到香港之后,跟来香港之前有没有什么体验或者说想象当中的差别? 08:01 香港租房体验:铜锣湾、港大、深圳通勤 13:57 7000港币起步.. 17:16 住在深圳在香港打工的体验? 23:40 香港的城市资源:看展、文化、演唱会 26:59 香港的演唱会展馆小,声效好 Part2:港漂工作 28:12 港硕的尽头是保险? 31:50 老板的个人魅力让我探索保险.. 32:26 留内地做互联网还是港漂?新秋招人的选择 34:49 数据分析专业还要去互联网做数分岗位吗? 39:57 在香港艰难找工,没关系大家都不容易! Part3:金融本科转法律JD体验 48:47 为什么去香港读法律JD? "去哪读书就大概率会在这里工作去确定我的硕士在哪读" 50:25 美国的法律行业:成本高+工签难+法系不同 51:41 和美国人竞争的胜算较低 56:51 从金融转向法律的tips 59:55 英语很重要! 01:00:11 逻辑性非常强 Part4:香港身份 01:02:18 吸引力最大的是可以免签旅游 “包容度会相对大一些” Part5:最新的感受 01:04:16 普通话普及率越来越高了 01:05:08 港深两地通勤方便还是不错的 01:05:46 至暗时刻:也曾内耗过是否要留香港 “香港有这么多好看的山、海,展,也有好吃的多国菜,记得把自己的幸福放在第一位,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小孩” 🎬本期制作 剪辑:思思 文案:饭饭、Selina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学历贬值的当下,留学的意义?怎样在浩如烟海的说法里甄别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什么「大厂」「GPA、GRE」量化成绩很高还是很难撬开顶尖大学的门?我怎么在同批申请者里脱颖而出?... 做了30多期节目,我们经常收到申请留学的听友们的提问。从是否留学,到怎么申请到心仪的学校似乎一直是大家的痛点。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教育学博士—来自集思教育集团的汪总分享留学申请的底层逻辑。 我们从教育聊到留学,最后落脚到个人的综合发展,真心希望你能穿越留学的迷雾。 🌟金句 Highlights: “最好的申请就是,当你把申请交出去那一刻你是一个很充盈、自洽的状态,结果本身就不那么的重要了” “你是不是能有一片好的土壤,无论它种的是一个草,还是一个果树,它都能长出它最好的样子。倒不如说教育是让我们先给自己建立一个非常良性的土壤。这个土壤可以随着环境不断的去变化,滋养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植物。” “真正的职场的竞争力本质上并不是你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你知道再多,也不可能比AI知道的更多。核心是你怎么去调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或者你能够快速的去锁定很多信息,且能够把这些信息真的应用在去解决问题的场景当中。这个训练远远比掌握多少知识本身更有意义。底层素质往往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你能够到底走多远。” 🙋嘉宾介绍: 汪海波,集思未来合伙人/首席运营官 (COO),南加州大学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的方向为:项目制学习/宏观教育政策视角下大学录取政策的变化。博士论文的题目为:《参与项目制学习对中国海外留学生申请大学过程中学术/非学术特质发展的影响》 ⏳时间轴: Part1: 嘉宾&集思简介 01:00 关于集思教育 01:51 汪总自我介绍 Part2: 学历贬值的当下,留学的意义? 02:34 怎么看待“学历贬值”? 03:22 确实从数据ROI来讲,工资在变低... 04:51 读博期间在芬兰访学:教育的本质为什么一定是为了竞争呢?——“博士阶段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 10:40 “职场底层素质:调用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 14:26 双减政策背后—教育创新的趋势 16:50 留学收获:软性能力的提升 Part3: 关于「申请」这件事儿 18:00 申请痛点1:网上信息太多,人云亦云不知道怎么甄别 18:44 申请痛点2:四段大厂实习是“标配”,怀疑自己没有竞争力 21:01 如何鉴别比较有价值的信息? 23:58 误区:履历、量化成绩=核心竞争力 25:35 “西方顶尖大学录取的底层逻辑”: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才是申请资料该呈现的 Part4: 怎么提高申请成功率、弥补弱势? 33:49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PBL项目制学习”的好处 34:39 为期三个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基础 36:11 不以老师为核心,以学生为核心 36:43 实际输出,不搞虚的:口头答辩 39:32 普高学生或许可以通过PBL项目来弥补软性差距 Part5: 集思教育——以利他之心创办企业、帮助学生 50:33 从哥大出发,走向行业第一 师资力量:1000位顶尖学者 “让更多的人受益” Part6: 留学申请干货 53:48 实操:不要简单堆砌履历,而要证明潜力 56:00 心态:把申请递出去的那一刻,你非常平静就够了 关于集思未来: 集思未来作为国内最大的PBL项目制学习供应商,提供世界顶级名校教授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助力同学们的留学申请,欢迎感兴趣的伙伴扫码添加集思的顾问老师微信:"HOLO1995",进行1v1咨询。
对许多人来说,毕业后都会经历从北上广深到回到二线的选择。 一线,有较高收入但生存压力也较大,二线,虽然较为安逸,但相对来说资源更少。“鱼和熊掌”到底怎么选择呢?本期嘉宾张慧姐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毕业后在北京字节的她在3年职业迷茫期后选择了来到厦门——美丽的海滨城市。从字节到百度,经历了业务的高光也面临过职场的心酸,如今带着一只小猫来到厦门的她会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欢迎收听,陪你度过这期的时光~👏 P.S. 你会希望在哪里工作呢?评论区小投票,期待听到大家的想法呀 ⏳时间轴 Part 1:在北京激流勇进的日子 01:08 自我介绍 * 大四毕业进入字节 04:24 校招进入字节的契机 05:45 业务积累:行业动向往往比大众接触的要早 07:20 入职即巅峰:业务不断紧缩 08:55 校招生的心态变化与安全感来源于什么? 10:34 在字节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 18:15 在工作项目中滋养自我的高光时刻 * 跳槽百度后逐渐心累 21:19 跳槽百度的背后原因 23:01 结构性问题:个人的努力vs平台资源 25:41 好的老板永远yydd! 26:55 百度和字节的入职体验感存在差异的背后原因 28:23 走完1-2的阶段后回过头来继续走0-1,但心态完全不同 Part 2:再见北京!你好厦门! 30:37 厦门我来啦~ 33:21 我们的故事:大海、物价、生活、美食 43:56 工资骨折,但存款反而多了 51:56 “我逐渐学会感受爱与表达爱...” 53:41 北京的魅力:社交永远那么方便 55:29 工作还能旅游的妙招——对 “请假羞耻症” Say NO! 🎬本期制作 剪辑:思思 文案:思思、饭饭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入我们的社群⬇️
打破信息壁垒,是AhaCafe的初衷之一,也是Max学长从事留学顾问的原因之一。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曾就读于全美石油工程第一的塔尔萨大学本科,杜克大学工程管理硕士的Max学长来为我们分享小众专业的就读体验以及专业转换的心路历程。用Max的话来说,选择大于努力,而曾经的信息壁垒则让他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从留学生到现在作为一名留学顾问,Max在帮助申请学生打破信息壁垒的路上找到了新的价值。赶紧带上耳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 时间轴: Part 1 从石油工程到工程管理,其实选择大于努力 01:22 自我介绍 02:34 油井上的大学就读体验 04:46 什么?!我的就业被油价影响了 07:45 信息壁垒让我仅凭谷歌上的毕业起薪选择了专业 09:57 石油专业的回国就业 11:18 石油转工程管理体验感上的差距 15:42 认真上课,通过教授斩获工作offer Part 2 从留学顾问的视角看留学 19:37 从留学生到留学顾问,在填补信息差中找到自我价值 22:48 水项目的判断由你的目的决定 26:32 如何申请到好的研究生项目 30:21 优质的信息来源:学校官网 31:18 给申请学生们的一些建议 🎬本期制作 剪辑:思思 文案:Katie 欢迎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我们的社群⬇️
P.S. 插播一条广告:Shownotes最后有下周末上海场线下活动的信息哦,欢迎查看~ ———————————————————————— 暑期实习高峰期到啦,你们下班后都干些啥?遛弯、健身、社交还是继续充电? 本期三位被上班“摧残”过的主播决定来一期轻松的闲聊,回顾自己的实习生涯,分享最真实的实习状态。内容涵盖了国内、美国、线上、线下各种场景下实习之余工作生活的balance,也包括如何更高质量实习的一些独家秘诀。我们坚信“职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坚信“工作是一场修行”,但愿你我都能在亦苦亦甜的日子中有所收获~ 实习那些事儿: 😢"那个 leader 就说咱们外企没有 午休这个说法,然后就把我叫醒,刚好是实习第一天就留下了不好的一个印象。” 🥺"Happy hour 其实不是很happy,是一个另外形式的一个社交。像咨询、像投行这种很多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所以就是你们之间的一个默契程度,包括拉近你们的关系,其实很多时候happy hour 就是一个隐形的加班。” 实习小tips: 🧐"实习遇到工作不饱和,就从企业微信的架构里面给其他感兴趣的岗位的实习生发 code message,问他们工作大概做什么的呀?之后也想做这个,有什么可以准备的?成本很低,有回那就收获,没有回也没损失什么。” ⏳ 时间轴: 💻丰富的实习经历构成了想要成为的自己 00:43 几位主播的实习经历 03:50 第一份实习在字节,手足无措后逐渐找到节奏 06:24 猎头实习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 07:23 没有午休的外企,真的很困! 08:21 实习的两个阶段:迷茫vs快速离职 🍺下班后都在干什么! 14:57 纽约:想象中的好玩生活,结果... 17:38 深圳:不想回去挤城中村,待在公司很舒服 19:18 “晚上一定要去公园溜达一会” 20:20 我也因为工作紊乱过... 🤔实习生的大老虎:转正 24:25 和 Leader 要反馈,满足期待 🌟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的方法... 27:05 报团课跳操,彻底远离手机! 27:32 和专业领域外的朋友聊天,无目的社交 29:27 出门转转,新鲜空气 32:00 看精致的博主vlog,但保持自己的判断力 👂主播: 🎬本期制作 剪辑:思思 文案:饭饭 📣AhaCafe线下听友会上海场来了! 6月8日深圳见面会圆满落幕,7月13日周六下午我们继续在上海见面!喝个咖啡,交个朋友☕扫码小程序报名⬇️ 扫码或添加小助手进我们的社群⬇️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