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4 聊聊《繁花》的三把艺术密钥

最近电视剧《繁花》的热播引爆了全网的热烈讨论,大家从各行各业的角度切入看《繁花》,真的非常有意思,那我们艺术七妖妖的主播们自然更关注《繁花》带给我们关于“艺术”的相关内容,比如,王家卫的极致影像审美在电视剧领域形成降维打击,让观众眼前一亮,但《繁花》“艺术”含量不仅仅体现在王家卫的影像艺术,还有金宇澄和陈逸飞的绘画艺术。本期播客节目,我们会从金宇澄、王家卫、陈逸飞三位创作者的角度切入来聊一聊《繁花》里的艺术“密钥”。 本期主播:楚晴、叶子、米尼 时间轴: 03:06小说《繁花》作者金宇澄的惊艳画作 15:00剧版《繁花》导演王家卫的影像艺术 36:20 剧中至真园画作作者陈逸飞的艺术观 本期相关内容: 01金宇澄 金宇澄 ©东一美术馆 展览现场 ©东一美术馆 金宇澄《自画像1》纸本丙烯 86×66 cm 2019 金宇澄《静安寺》纸本丙烯 43x29 cm 2018 金宇澄《滑轮》纸本丙烯 119.3x105cm 2020 金宇澄《一栋欧式建筑》纸本水笔水彩 44.5x34.5 cm 2017 金宇澄《彼岸》纸本丙烯 73x48.7cm 2017 金宇澄《阳台》纸本丙烯 64.5x49cm 2019 02 王家卫 《繁花》中三位女主角的人生镜头 伦勃朗《戴着帽子和两条项链的自画像》1642—43 《繁花》汪小姐的绝美轮廓光 03陈逸飞 陈逸飞《聚焦》油画 150x110cm 1995 陈逸飞《笼中女人5》 陈逸飞《玉堂春暖》油画 169.5x243.5cm 1993 陈逸飞 《浔阳遗韵》油画 190x234cm 1991 陈逸飞《夜宴》油画 137x208cm 1991 陈逸飞《占领总统府》油画 335x460cm 1977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53分钟
99+
1年前

Vol.33 关于马蒂斯大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官方解读来啦!

“马蒂斯的马蒂斯”已经火热开展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亨利·马蒂斯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法国北部勒卡托-康布雷齐的马蒂斯美术馆合作,精选了280余件油画、雕塑、素描、剪纸、版画、织物等多元媒介作品与藏品,呈现了自马蒂斯学徒时代开始,到开创野兽派并成为其代表人物、直至后期投身剪纸艺术、再到晚年主持旺斯礼拜堂设计的完整艺术生涯。 本期,邀请了UCCA展览项目主管邹嘉澍、UCCA研究部副总监黄洁华两位深度参与此次大展的官方小伙伴,来与大家分享此次大展从策划到筹备到落地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听过专业人士的讲述,一定可以让还没去看展的你对马蒂斯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也让看过此展的朋友产生浓郁的回味。 该展览持续到2023年10月15日,对马蒂斯感兴趣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本期主播:楚晴、叶子 嘉宾: UCCA展览主管邹嘉澍、研究部副总监黄洁华 时间轴: 01:00 展览的总体感受和印象 03:36 马蒂斯对现代人的吸引力何在? 06:30 马蒂斯特展的缘起 07:30 为何将此次大展取名为“马蒂斯的马蒂斯”? 09:35 为何将马蒂斯的自画像作为现场主视觉的主题海报? 10:50 关于展览的章节划分 13:25 复杂曲折的筹备过程 17:45 关于《塔希提岛之窗或塔希提岛II》的解读 21:30 此次大展为什么马蒂斯的油画作品比较少? 26:10 对油画《阳光透过窗格照进室内》的解读 30:10 东方艺术对马蒂斯的影响 35:30 为何要做一个章节来专门呈现“马蒂斯对中国的影响、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与争议”? 41:00 独具一格的空间设计 43:00 对观众们的观展建议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3 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1869—1954) 伊莲·亚当,《马蒂斯在蕾佳娜皇宮酒店,尼斯,1953》,1953钡地相纸上明胶银盐冲印,15.9×17.9 cm. 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86年吉恩·皮埃尔·恩布登托克捐赠。图片由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提供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现场主视觉墙 《自画像》,1918年1月1日-16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5.5 × 54.3 cm,玛丽·马蒂斯捐赠国家,巴黎奥赛博物馆, 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78年,Inv. RF 1978-3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 《塔希提岛之窗或塔希提岛II》,1935年12月18日-1936年3月15日于尼斯市,布面不透明水彩和蛋彩,238 × 183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艺术家捐赠,1952年,Inv. 1952-6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阳光透过窗格照进室内》,1942年10月22日-23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73 × 50.3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地区美术馆购藏基金支持购藏,1995年,Inv. 1995-5,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世界名画第六集:玛提斯》(刘海粟编),上海中华书局,1936,书籍,30.9cm×23.7cm ,由梁晓波提供 “马蒂斯的马蒂斯”——马蒂斯在中国的传播相关展示 “马蒂斯的马蒂斯”——顶部空间的巧思设计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46分钟
1k+
1年前

Vol.32 现代艺术百花齐放,不止有莫奈和梵高

最近北京又有不少新展,这期节目我们为大家分享的艺术展是正在798遇见博物馆展出的“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 展览展出了莫奈、梵高、杜尚、波洛克、巴拉、封塔纳、米罗等36位现代艺术大师的47件真迹作品,展品不是很多,很多艺术家只展出了一幅作品,但是三层的展出空间,先后从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再到形而上画派,把19-20世纪一百年间的现代艺术史多个流派做了简明的梳理,对观众比较系统了解现代艺术各个流派还是很有帮助的。 本期节目将由楚晴、叶子以及特邀嘉宾杨杨一起聊聊我们的观展体验,分享这个展览中那些令人惊喜的艺术家和作品。展览一直持续到10月22日,对现代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这些艺术大师的真迹作品~ 本期主播:楚晴、叶子 嘉宾:杨杨 时间轴: 02:26 展览的总体感受和印象 克劳德·莫奈 《粉色睡莲》 1897-1899 11:33 什么是现代主义艺术 文森特·梵高 《阿尔勒妇女(吉努夫人的肖像)》1889-1890 15:44 莫迪里阿尼的艺术分享 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 《侧卧的裸女》 1918-1919 21:53 未来主义的巴拉带给我们的惊喜 贾科莫·巴拉 《户外肖像》 1902 贾科莫·巴拉 《粉红面纱》 1921 贾科莫·巴拉 《排队买羊肉》 1942 贾科莫·巴拉 《形态的转变:灵》 1918 贾科莫·巴拉 《生命之箭》 1928 贾科莫·巴拉 《悲观与乐观》 1923 31:11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 胡安·米罗 《恋人的哀悼》 1953 33:53 封塔纳的空间主义 卢齐欧·封塔纳 《空间概念——等待》 1959 35:34 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 杰克逊·波洛克 《绘画A》 1950 37:53 杜尚的达达主义 马歇尔·杜尚 《帽架》 1964(1917)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45分钟
1k+
1年前

Vol.31 乔治亚·欧姬芙的艺术人生:有绚烂花朵,还有越过山野的远见和独立

乔治亚·欧姬芙被称为“美国现代艺术之母”,不仅在美国,在世界现代艺术史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欧姬芙的作品与大众认识里的现代艺术风格不同,她从更抽象、哲学的层面来表现自然(花朵、山脉、沙漠、动物头骨)与城市,以传达纯粹、高远的生存理念。 她对微观花朵的放大,对宏观自然的想象,将具象与抽象调和,对“远·近”距离做出的探索与转化,都充满着远见,独立,自由。本期,在通读《欧姬芙》这本画册之后,作为读者的我们,来聊聊欧姬芙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生活美学以及良师益友与前人给她的启发。 本期主播:叶子、微妮 【福利放送】 评论区随机抽取一位听友送《欧姬芙》书籍一本 书名:欧姬芙 作者:[法] 卡米耶·维耶维尔/著 潘旻/译 定价:398 元 出品方: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版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 年 4 月 书籍简介: 它是国内唯一一本关于乔治亚·欧姬芙艺术全方位记录的画册,透过它,你能观察到乔治亚·欧姬芙艺术生涯的全貌。它是一本极为详实的记录了欧姬芙个人全方位艺术传记,几乎记载了欧姬芙的一切相关信息。梳理了欧姬芙毕生的创作历程,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引进出版,收录了欧姬芙320余幅作品。 从早期的炭笔画,到充满有机线条的水彩画,再到涵盖花卉画和新墨西哥州风景画的极简主义绘画,深度剖析了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及其在艺术、哲学和文学等领域的灵感来源。本书从艺术创作到日常生活,走近欧姬芙将近 70 年的创作探索,让读者领悟这位具有前瞻性的艺术家的独立自由的创作特点和独树一帜的性格。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年11月15日—1986年3月6日 -时间轴- 04:16 欧姬芙人生经历简述 07:16 她与斯蒂格利茨的相识,以及丈夫对她艺术的支持与压迫 13:52 欧姬芙艺术生涯中那些极具特色的创作题材 早期抽象,1915,纸上木炭,61 x 47.3cm,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 系列I,第4号 ,1918,布面油画,50.8 x 40.6cm,慕尼黑伦巴赫豪斯市立画廊 鳄梨, 1920-1921,布面油画,58.4x43.2cm,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我的小木屋,1922,布面油画,50.8x68.8cm,菲利普美术馆 月光下的纽约街,1925,布面油画,122x77cm,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马德里) 散热器大楼-纽约夜景,1927,布面油画,121.9x76.2cm 红色美人蕉,1925-1928,布面油画,91.4x76.2cm,亚利桑那大学美术馆 牛头骨:红色、白色和蓝色,1931,布面油画,101.3x91.1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曼陀罗草,1936,布面油画,180× 212 cm,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我和我的房子,1937,布面油画,35x76cm,耶鲁大学图书馆 我的后院,1937,布面油画,50.8x91.4cm,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 在庭院内(三),1948,布面油画,40.7x76.2cm,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峡谷之国:白色和棕色悬崖,1965,布面油画,91.7x76.3cm,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未知的世界,1972,布面油画,76.3x102cm,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16:46 作品中的不同视角:特写、仰视与俯视、远与近 鬼罂粟,1927,布面油画,76.2x101.9cm,韦斯曼艺术博物馆 大卫 ·赫伯特·劳伦斯的松树,1929,布面油画,78.8x101.6cm,沃兹沃斯艺术学院博物馆 (左)十字架与红色天空,1929,布面油画,101.6x81.3cm,私人收藏 (右)黑色十字架与星星和蓝色,1929,布面油画,101.6x76.2cm,私人收藏 来自河流:苍白,1959,布面油画,105.4x79.7cm,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多云的岛屿,1962,布面油画,58.4x81.2cm,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云层之上的天空(四),1965,布面油画,243.8x731.5cm,芝加哥艺术学院 远,近,1937,布面油画,91.4x101.9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公羊头骨、白色蜀葵与群山,1935,布面油画,76.2x91.4cm,布鲁克林博物馆 佩德纳尔山,1945,纸面色粉画,54.6x109.8cm,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30:16 从着装、室内设计了解欧姬芙的美学体系 37:58 贯穿一生的创作理念受到了哪些人的影响? 47:35 我们为什么推荐这本画册 52:00 聊一聊我们对欧姬芙的看法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58分钟
99+
1年前

Vol.30 沉浸式导览|来自伦敦V&A博物馆现场发回的“声音记录”

本期,微妮一人独自在伦敦与“艺予”团队专为V&A(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做讲解的郭涛老师一起录制了一期“导览式播客”。内容涵盖VA博物馆介绍、不可错过的各类藏品等等,如果你去到V&A,欢迎点开这一期与我们沉浸式同游!如果你没去,也可以点开这一期与我们沉浸式云游! BTW,节目有环境噪音,已尽量处理,介意者轻拍~ 艺予介绍: 艺予,是“艺术的给予”,让每一件艺术品对您而语! 英国艺予高端定制文化艺术体验有限公司 (YIYUBespoke CulturalExperience LTD) 于 2019 年在英国伦敦成立。艺予专注高端定制文化体验项目的打造,以提升华人整体的英国文化体验。目前,艺予开设的业务板块包括博物馆中文导览、青少年博物馆创意学习课堂、高端定制学生游学项目和城市深度文化体验项目。 博物馆导览包括: 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V&A、英国国家肖像馆、华莱士典藏馆、泰特现代/英国美术馆、考陶德美术馆等。 福利发送: 小红书搜索“艺予ArtArticulated” 艺予伦敦各博物馆讲解原价:40镑/2小时,60镑/3小时 听友专属优惠价:25镑/2小时,45镑/3小时 福利暗号:“艺术七妖妖” -时间轴- 00:50 先来了解一下V&A博物馆 02:40 戴尔·奇胡利玻璃作品:冰蓝与春绿 圆形吊灯,Ice Blue and Spring Green,822.96x365.76cm,2001 07:38 拉斐尔展厅:捕鱼神迹 拉斐尔展厅 捕鱼神迹,挂毯,322x401cm,约1515-16年 16:47 伊斯兰展厅:阿尔达比勒地毯 羊毛编织,萨法维王朝,1539–1540,约1032x535.5cm,伊朗 22:33 中国馆:雍正古玩图 VA藏品标:卷八,雍正七年,下(另一件藏于大英博物馆) (局部) (局部) (局部)全长64x2648cm 清 1729 乾隆古玩图(局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5:55 中国馆:织锦四臂观音像 编织丝绸,清,146x95.2cm,1740-1800年 28:35 中国馆:莫高窟夹缬绢幡 夹缬绢幡,花卉纹样,唐,约262x43.6cm,900-1000年 都御史衣冠像,清,183.5x112cm,18世纪 都御史夫人衣冠像,清,183.5x112cm,18世纪 32:57日本馆:漆器箱/东南亚馆:蒂普的老虎 The Mazarin Chest,1640年,日本,56.5x100.3x63.5cm 蒂普的老虎,机械风琴,178x71x61cm,印度,1790 33:37博物馆速览介绍(不能错过的藏品) 36:00祭坛画 橡木雕刻,250.5x210x37.5cm,15-16世纪 37:19 负一层中世纪文艺复兴展厅:圣塞巴斯蒂安的圣物箱 1497年制,50x20x14.5cm,重2.574kg 40:00 负一层中世纪文艺复兴展厅:空窗珐琅杯 法国银鎏金空窗珐琅杯,1400,直径10cm,包括盖子高度为17.5cm 42:50 皮耶罗一世书房:鲁特器/油灯/十二圆盘 鲁特琴(非VA藏品,类似款) 卡多根油灯,约1507-1510制,青铜,13.3x20.9x6cm 单个尺寸62x61x10cm 46:33 达芬奇的笔记本 第三卷,95x70mm,1490-1493年(图片非讲解页) 48:33 V&A日光长廊 49:14仿造石膏厅:米开朗基罗和多纳泰罗的大卫像/吉贝尔蒂天堂之门/图拉真纪功柱 53:36珠宝展厅:汤曾德宝石/维多利亚蓝宝石王冠/曼彻斯特王冠 汤曾德宝石 阿尔伯特亲王,1840设计 卡地亚,1903 制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58分钟
99+
1年前

Vol.29 伦勃朗|草间弥生|大卫霍克尼|…那些比我们还爱“自拍”的艺术家们

“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时间为4月27日-9月10日。早些时候,上海的朋友们或许已经在东一美术馆看过这些作品,这次展览来到北京,七妖妖必然不会错过。 从文艺复兴起至今,西方艺术家觉醒的自我意识促生了一幅又一幅自画像,无论是丢勒的客观理性,伦勃朗的满目苍崛,抑或是勒布伦的宁静淡然,蒙克的跼蹐不安。今天我们将从草间弥生的自画像开始聊起;虽然没有在展览中出现,但大卫·霍克尼的百变自画像依旧是不能错过的主题;展览中翁贝托标新立意的着装和路易莎细致精微的技法直接抓人眼球;伦勃朗的视觉日志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他丰富的生平。 自画像是艺术家自我表达的途径,也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当你注视着那一双双眼睛时,他们也在通过自画像向你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一段跨越百年之后被你听到的故事。 本期主播:微妮、YOYO、越越 -时间轴- 4:00 自画像是什么 7:50 草间弥生的波点自画像 14:10 大卫·霍克尼的叙事性自画像 19:40 时尚插画师翁贝托·布鲁内莱斯基 23:15 诗性的路易莎·格蕾丝·巴托里尼 27:34 伦勃朗的“视觉日志” 31:30 自画像的类别 1.彰显身份地位的自画像 2.突出自身职业的自画像 3.镜像式自画像 4.自传式自画像 -本期提到的画家及作品- 草间弥生,《自画像》,2010,布面丙烯,100×80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93岁的草间弥生 大卫·霍克尼,《自画像》,1951 大卫·霍克尼,《自画像》,1954-1956,素描 2012年3月14日,大卫·霍克尼iPad自画像 大卫·霍克尼,《浪子的历程》1-到达,1961-1963 大卫·霍克尼,《浪子的历程》1-获得资产,1961-1963 大卫•霍克尼,《模特与未完工的自画像》,1977,布面油画,152×152cm,私人收藏 83岁的大卫·霍克尼 翁贝托·布鲁内莱斯基,《自画像》,1936,布面油画,110×65cm,现存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翁贝托,《歌剧魅影(Le Bon Ton au Theatre)》 翁贝托,《<图兰朵>戏剧服装设计(Costumedesign for the opera ‘Turandot by Puccini)》 翁贝托·布鲁内莱斯基 路易莎·格蕾丝·巴托里尼,《自画像》,1860-1865,布面油画,117×81.5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画面细节 路易莎·格蕾丝·巴托里尼 拉斐尔·桑奇奥,《自画像》,1504-1506,木板油画(杨木),47.3×34.8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雅克·路易·大卫,《自画像》,1791,布面油画,64×53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伦勃朗·凡·莱茵,《自画像》,1668-1669,布面油画,74×55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伦勃朗·凡·莱茵,《自画像》,1628-1629,布面油画,22.6×18.7cm,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自画像的不同种类 彰显身份地位的自画像: 提香·维切洛,《自画像》,1595-1600,布面油画,78.5×63.5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迭戈·委拉斯凯兹,《自画像》,1635,布面油画,103.5×82.5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自画像》,1858,布面油画,63.5×53.3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朱塞佩·贝佐利,《自画像》,1839,布面油画,105×88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突显职业的自画像: 玛丽-露易丝-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自画像》,1790,布面油画,100×80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 特蕾斯·施瓦茨·凡·杜伊尔,《自画像》,1888,布面油画,129×88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夏尔-埃米尔-奥古斯特·杜兰德,《自画像》,1869,布面油画,80×61cm,现藏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镜像式自画像: 诺曼·洛克威尔,《三重自画像》,1960 自传式自画像: 梵高不同时期自画像(图片合集来源于网络) 爱德华·蒙克,《自画像》,1882,布面油画,26×19cm,现藏于奥斯陆-蒙克博物馆 爱德华·蒙克,《自画像》,1886,布面油画,33×24.5cm,现藏于挪威国家美术馆 爱德华·蒙克,《拿着香烟的自画像》,1895 爱德华·蒙克,《地狱自画像》,1903,布面油画,82×66 cm,现藏于奥斯陆-蒙克博物馆 爱德华·蒙克,《与一瓶酒的自画像》,1906,布面油画,110×120 cm,现藏于蒙克博物馆 爱德华·蒙克,《夜游人》,1923-1924,布面油画,90x68cm,现藏于蒙克博物馆 爱德华·蒙克,《自画像:和酒瓶》,1938,布面油画,118x93cm,现藏于蒙克博物馆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44分钟
99+
1年前

Vol.28 云游山水,聊聊中国山水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的展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了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中国古代绘画12405件(套),从时间、题材、主题等不同维度梳理了中国绘画史中绝大部分传世珍品。 我们以这次观展体验为引,从自身经验出发去探讨当我们在看山水画时我们看的是什么?以及在画中给我们的感受和思考。 无论青绿山水还是水墨山水,无论五代宋元还是明清,每个时代的画家都有自己想去表达的山水情怀。本期,我们不去阐述美术史,而是从学习美术史的过程中,代入我们自身的视角,聊聊那些真正能够打动我们、引起我们好奇和热情的山水画!山水画的最高追求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这也意味着观众不只是观看,还要身临其境... 本期主播:叶子、米尼、微妮 -时间轴- 01:10 从国博大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逛展体验说起 10:45 说说那些触动我们的中国山水画:倪瓒、马远、夏圭、米氏云山… 23:41 不是所有大师名作都要照单全收 31:49 我们如何欣赏山水画? 48:17 艺术史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52:38 传统绘画的现代化转化 -本期提到的画家及作品- 【五代】 董源(生卒年不详) 洪州钟陵(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钟陵乡)人,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南唐时期,任北苑副使,南唐灭亡后进入北宋。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代表作有《夏山图》《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寒林重汀图》等。 《潇湘图》,绢本设色,50x141.4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 李成(919-967) 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五代宋初画家,与董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师承于荆浩、关仝,绘画寒林,开创“蟹爪”法,对于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等。 《读碑窠石图》,绢本设色,126.3x104.9cm ,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 郭熙(约1000-约1090) 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河阳府温县(今属河南)人。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 《早春图》,绢本设色,158.3x108.1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远(1140-1225) 生长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四家”之一。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招。代表作有《踏歌图》《水图》《寒江独钓图》《西园雅集图》等。 《寒江独钓图》,绢本设色,26.7×50.6cm,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 夏圭(生卒年不详) 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四家”之一,与马远号称“马夏”“马一角下半边”。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代表作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雪堂客话图》等。 《松溪泛月图》,绢本设色,25x25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元】 倪瓒(1301-1374) 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倪瓒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代表作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 《六君子图》,1345,水墨纸本,61.9x33.3cm,现藏上海博物馆 《容膝斋图》,1372,水墨纸本,74.7cmx35.5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王蒙(1308—1385)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画家。元末弃官,隐居杭州黄鹤山,直至晚年才下山出仕,因“胡惟庸案”牵累死于狱中。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山水画受赵孟頫直接影响,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代表作有《青卞隐居图》《夏山高隐图》《丹山瀛海图》《太白山图》等。 《具区林屋图》,纸本设色,68.7x42.5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沈周(1427—1509)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出身富裕的书香绘画世家,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从未应科举征聘,始终过着田园隐居生活。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庐山高图》《魏园雅集图》《落花诗意图》等。 《落花诗意图》,纸本墨笔,36x750cm,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庐山高图》纸本设色,193.8x98.1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东庄图册》,28.6x33cm,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东庄是沈周的好友吴宽的庄园。原作有24幅,明末后只存21幅。画面二十一开,分别为:振衣冈、麦山、耕息轩、朱樱径、竹田、果林、北港、稻畦、续古堂、知乐亭、全真馆、曲池、东城、桑州、艇子洴、鹤洞、拙修庵、菱豪、西溪、南港、折桂桥。 文徵明(1470—1559)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文徵明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与沈周共创“吴派”。 《浒溪草堂图》,纸本设色,26.7x142.5cm,现藏于 辽宁省博物馆 清 袁耀 《秋山行旅》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64分钟
1k+
1年前

Vol.27 AI狂飙的时代,艺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大家近期应该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关于AI绘画的消息,StableDiffusion、Midjourney等绘画工具强大的出图效率不得不让艺术行业感到恐慌。同时在这期节目上线时,Auto-GPT的出现令本已使大家感到震惊的Chat-GPT成为历史。不得不说,AI的发展速度真的是太快了。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李睦老师坐客艺术七妖妖,李睦老师不仅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也一直在探索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结合,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还与清华哲学系黄裕生老师、清华艺教中心罗薇老师共同开设了一门《艺术、哲学与科学》的课程,是非常前沿的跨学科教育探索。 在这期的对谈中,我们主要从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角度切入,聊聊当AI绘画必然会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人类的艺术将何去何从?AI狂飙的时代,艺术对我们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在与AI打交道的过程中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整个对谈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漫谈,我们也的确感受到了李睦老师对人工智能与艺术这个话题有非常深刻的思考,这期内容最后呈现的深度也是大大超出我们预期的,希望能给听众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无论你是否从事艺术,也许你都需要,enjoy~ 本期主播:叶子、越越 本期嘉宾:李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研究生及博士生导师 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绘画创作与专业教学,持久开展通识艺术教学研究,担任《现代绘画理念与实践研究》《艺术的启示》《艺术、哲学与科学》等课程教师;著有《知道的和想到的》《看见的不重要》《我们所不知晓的绘画》《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等学术著作。 -时间轴- 3:50 今日AI真正开始“智能” 7:14 AI绘画具有创意吗?什么是真正的创作? 13:54 人类应如何重新看待AI? 从AI 看到新的机遇 19:42 传统技法与AI绘画的融合点 21:10 AI对人类艺术审美和认知产生怎样的影响? 25:30 AI作品应如何署名? 31:00 人类艺术应更接近“蓝领”;关注绘画过程中的“错误”、“过程”和“差异” 40:30 什么是真正“好”和“对”的作品?从“怎样画画”到“为什么画画” 42:50 艺术教育应更关注“自主思考” 44:26 当下的学院式艺术教育与未来艺术的发展 《空间(太空)歌剧院》:新兴数字艺术家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AIGC绘画作品 日本艺术家小松美羽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59分钟
1k+
2年前

Vol.26 艺术世界中那些值得被“看见”的女性力量

时间真快,到这个月底我们开播已经一周年!恰逢周年节目,我们想通过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和故事聊聊我们作为女性对这些女艺术家的赞赏和汲取到的力量。 女性主义是今天我们都在关注的话题,这样的社会现象势必在艺术领域中也有突显。在艺术史书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艺术家都寥寥无几,或一笔带过。而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展开,在1970年代,身为艺术史学者的琳达·诺克林,写下了这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从而开始了一连串围绕着性别、艺术与权力的思考,也正式吹响艺术领域女性主义的号角。 本期,我们挑选了4位给我们启发和感悟非常深刻的女性艺术家,以此来展开聊聊她们的作品和人生。需要强调的是,挑选的艺术家完全是我们的主观意愿,并非为了女性主义而“女性主义”的去聊女艺术家。她们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践行着什么,无论她们在不在女性主义创作者的范畴,她们都给后人带来了深刻影响… 这4位分别是18-19世纪法国艺术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基·勒布伦;20世纪中国艺术家潘玉良、美国艺术家薇薇安·迈尔、美国艺术家朱迪·芝加哥。 本期主播:楚晴、叶子、米尼、微妮 -时间轴- Part 1 潘玉良(中国,1895-1977 ) 潘玉良,中国著名女艺术家,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21年赴法留学,是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第一人 。1929年,归国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 01:45 潘玉良的身世:被卖到妓院后的逆袭 09:21 作品中给人的触动,用现代艺术的语言展示东方之美 15:34 她的勇气超越了时代 作品介绍 《黑衣自画像》版画,1940,90×64cm,私藏 《蓝衣贵妇》,布面油画,91×72.5cm,1942,私藏 《有扇子静物》,布面油画,45×60cm,私藏 《裸女及面具》,水墨设色,49×64.5cm,1956,私藏 《青甁红菊》,彩墨纸本,74.1×55.3cm,1950年代晚期,私藏 Part 2 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法国,1755-1842) (自画像) 18世纪后期杰出女画家,因给皇后玛丽·安托内瓦特绘画肖像而出名,法国大革命后离开法国在欧洲各国作画,一生作有约660幅肖像画及200幅风景画。她的作品主题可以归为洛可可,但她的风格则是新古典主义。 18:16 勒布伦:美女画家的人生有点高开低走... 26:00 18-19世纪成为一名女画家有多困难? 28:25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 作品介绍 《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布面油画,105 x 84 cm,1786年,巴黎卢浮宫藏 《自画像》,100x 81cm ,布面油画,1790年,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 《(小朱莉)照镜子》 ,73 x 59.4 cm,布面油画,1786年,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画家和她的女儿》 ,130 x94 cm,木板油画,1789年, 巴黎卢浮宫藏 Part 3 薇薇安·迈尔(美国,1926-2009) 她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生前主业是保姆。薇薇安出生在纽约,在法国长大,后回到美国先后生活在纽约、芝加哥,她一生拍摄了超过10万张照片。2007年,作品由历史学家约翰·马鲁夫发现并整理,得以让其作品公之于众。 30:43 薇薇安·迈尔:当保姆的一生却隐藏着才华横溢 32:39 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揭秘她的生前故事 43:22 什么才是女性的独立和自由? 作品介绍 Part 4 朱迪·芝加哥 (美国,1939- ) 生于左翼犹太家庭,美国女性主义艺术家,美术教育家。1969年首先在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提出女性艺术课程。创立支持女性主义艺术的非营利组织“穿越花朵”(Through the Flower)并任艺术总监。 51:17 朱迪·芝加哥旗帜鲜明的成为了女性主义艺术家 57:05 聊聊她的女性主义作品 1:06:47 当我们在谈女性主义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作品介绍 《晚宴》综合材料, 1463×1463cm, 1974-79,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 《晚宴》(局部) 《晚宴》(局部) 《女人之屋》,1972年(局部) 《女人之屋》,1972年(局部) 《女人之屋》,1972年(局部) 《地球的诞生》,159×336cm ,1983,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藏 《生育计划》, 1983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80分钟
2k+
2年前

Vol.25 春日专题|走,跟我们画里游春去!

春分至,万物生。冬的寒难就让他留在冬日吧,享受春光。 春听起来是可爱的,她比夏多了些清香微润,想必是雨后泥土和草地的味道。这个时间大家不如出门去晒晒春天的太阳,看看花枝招展后的落英,听听燕子们的叽叽喳喳,毕竟春天有春天的规矩,春天不是读书天。 本期我们就着春光,跟大家分享一期“艺术中的春日”:除了大卫·霍克尼的绿色,还有中国艺匠笔下悠扬的春;印象派和浮世绘当然是不能错过的主题;除此,希腊众神似乎也开始为春的来临鼓舞欢欣。借着春天的名义,这期录得轻松繁杂,大家随心听就好啦。 本期主播:安安、越越 -时间轴- 1:25 大卫霍克尼的春天 7:05 19世纪后期的印象春天 13:25 浮世绘的“瞬间之美” 17:23 巴比松画派的春日森林 21:10 波提切利的《春》 26:10 盛唐贵族的游春 29:15 春游晚归的禅缘 33:20 吴冠中的江南春 大卫·霍克尼,《在诺曼底的一年》(局部),2020-2021,iPad作画 大卫·霍克尼,《2020年5月22日,No.2》,2022,iPad作画 大卫·霍克尼,《2020年5月1日》,2022,iPad作画 让·弗朗索瓦·米勒,《春(Spring)》,1868-1873,布面油彩,86×111cm,现藏巴黎奥塞美术馆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le de la Grande Jatte)》,1884-1886,布面油彩,207.5×308.1cm,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文森特·梵高,《杏花盛开(branches of an almond tree in blossom)》,1890,布面油彩,73.5×92cm,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歌川广重,《龟户梅屋铺》,1857,版画,44×61.5cm,现藏于日本浮世绘博物馆 桑德罗·波提切利,《春(Allegory of Spring)》,1482,蛋彩画,203×314cm, 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现存宋摹本),张萱作,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游春图》卷,隋,展子虔作,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早春图》,北宋,郭熙作,绢本设色,纵158.3厘米,横10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春游晚归图》,明,戴进作,绢本设色,纵167.9厘米,横83.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春在无寻处》,吴冠中,1978,油画,35×37厘米,私人收藏 《姹紫嫣红又一春》,吴冠中,2005,纸本设色,34×46厘米 2005年吴可雨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双燕》,吴冠中,1981,版画,70×140厘米,徐建欣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38分钟
99+
2年前

Vol.24 对话策展人张敢:解读首届“国际材料艺术双年展”

引言:“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是由清华大学发起并主办,并于2022年12月先后在青岛云上海天艺术中心和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开幕。双城展览共展出168件/组作品,呈现了国内外艺术家在材料艺术上的先锋性探索。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张敢老师展开对话,在他看来,物质是承载艺术观念的主体,它既是外在于艺术家的客观对象,又在创作过程中被融入了情感与思考,成为思想与物质的综合体……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所有艺术作品都称之为材料艺术,需要注意的是,“材料艺术”这个词它不是一种风格流派,而是理解艺术的一种全新角度。 【展览推荐】 我们在2月初参观了北京展出的这一部分,在南池子美术馆,展览共展出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66件/组作品,从金属、纤维、土木到塑料、玻璃、植物,从平面、立体到空间装置、互动参与,无论是作品的精彩度还是观展体验,都让我们感到欣喜,且想奔走相告! ·展览时间:到2023年4月5日结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闭展,抓紧去哦! ·地点:导航搜“南池子美术馆”,建议公交系统或打车 本期嘉宾:张敢(清华美院史论系教授、清华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美术》主编) 本期音乐: Moody wind - Anthony Lazaro As it was - PREP -时间轴- 02:35 举办材料艺术双年展的缘起 03:00 什么是材料艺术?所有艺术都可以称为材料艺术? 06:59 材料艺术这一角度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人注意和提起? 09:31 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去叙述社会议题,但艺术本身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13:15 什么是好的作品? 15:32 学院派真的毁了艺术家吗? 20:23 对于观众来说,怎么提升审美? 22:39 关于这次展览的相关内容:布展/空间/作品...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Sun YoungKang(韩国);《永线》尺寸可变;棉线/镜子片/泡沫板胶水/糖粉 王建 (中国);《云以出岫》;120×40×50cm ;PLA 透明树脂 蒂娜·马莱斯(加拿大);《暗流》; 225×300×4cm; 茶包、开心果壳、刺绣线、棉布衬底 许正龙(中国);《凳之根》;高120cm ;木、沙石 -延伸阅读- 张敢| 回到材料,重新建构和理解当代艺术(qq.com) -展览视频介绍- 双城启幕 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_哔哩哔哩_bilibili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37分钟
99+
2年前

Vol.23 情人节专题|用艺术说“我爱你”

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到了,这天的空气里总是充盈着一些亲吻、拥抱、当然还有爱情。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艺术家们的爱情则因作品加持而显得更加缱绻,爱是他们的人生信仰,更是灵感源泉。 本期我们将从艺术家的爱人,以及爱情主题的艺术作品两个角度出发,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艺术家们的故事。无论是浪漫、快乐,抑或是艰难、犹豫,爱情这种幻想总是会在艺术作品中显现其灵魂之样貌。 本期主播:叶子,米尼,YOYO,越越 -播客时间轴- 2:30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 关于“吻”的艺术作品: 8:30 蒙克《吻》 9:00 玛格丽特《恋人》 10:20 罗丹《吻》 12:00 布朗库西《吻》 15:40 《潜能》 17:30 克里斯托夫妇 26:00 夏加尔与贝拉 28:50 王临乙与妻子 31:00 达利《利加特港的圣母》《高贵的心》 35:00 塔玛拉《阿里与尼诺》 37:00 翠西·艾敏 41:00 蒋志《情书》 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艺术家在场》,2010 行为艺术《潜能》,1980 爱德华·蒙克,《吻(Kiss)》,布面油彩,1897,99×81cm,现藏于挪威奥斯陆蒙克博物馆 勒内·玛格丽特,《恋人(The Lovers)》,布面油彩,1928,54×73.4cm,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奥古斯特·罗丹,《吻(Kiss)》,大理石,1898,181.5×112.5×117cm,现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吻(Kiss)》,1916,58.4×33.7×25.4cm,现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克里斯托夫妇 克里斯托夫妇,《包裹峡谷》,1980 夏加尔与妻子贝拉 马克·夏加尔,《生日(Kiss)》,布面油彩,1915,80.5×99.5cm,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妻子与王临乙吻别 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侧面头像,1937,王临乙 达利和妻子加拉 萨尔瓦多·达利,《利加特港的圣母(The Madonna ofPort Lligat)》,布面油彩,48.9×37.5cm,1949,现藏于美国密尔瓦基艺术大学 萨尔瓦多·达利,《高贵的心(The Royal Heart)》,综合材料,13.20×7.80×2.70cm,1953,现藏于西班牙达利博物馆 塔玛拉,《男人和女人(Man and Woman)》,钢,2010,800cm,格鲁吉亚巴统 翠西·艾敏,2016 翠西·艾敏,《所有和我睡过的人(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 With)》,1995 蒋志,《情书》系列 -关注我们- 小红书/微博同名搜索:艺术七妖妖

47分钟
3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