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黄韵玲【下】音乐精灵花甲顽童

主播: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孟庭苇曾经讲述她喜欢的黄韵玲,某次感冒上广播节目时,率性地擤鼻涕,毫无顾忌,让收音机前的小女孩孟亚亚大为心折。若是倒回一千五百年前,这一幕简直可以收入《世说新语》的“豪爽”门或“任诞”门。 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经典的人与歌。即以女性的作者与歌手而言,陈小霞、熊美玲、郑华娟,蔡琴、齐豫、潘越云,各臻极致,在色彩上都是浓烈炽热的,与普通听众的距离是很遥远的。相比之下,黄韵玲,似乎一直都是我们身边的人,素颜一般地真实,我们也总是亲切地叫她“小玲”。 不是每个人都能流浪远方,远到撒哈拉沙漠,上演一幕幕的传奇。普通人,最多流浪到淡水。没有壮阔的人生,没有跌宕的剧情,平凡人的世界,也有真切的悲欢,也一样有书写与歌唱的价值。真心面对,照样可以留下隽永的作品。小玲,简直就是为此而生的。 从小跟着叔叔学钢琴,参加合唱团,既接受学院派的音乐训练,也热爱长辈口中的“靡靡之音”。她会在家人熟睡的深夜,悄悄假扮主持人,郑重地录制自己的广播节目。她后来说,自己大概小学二年级就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了。 少女小玲,疯狂追星,追刘文正,追凤飞飞,追陈秋霞。软磨硬泡,锲而不舍,追星有成。得到了凤飞飞的签名照,更得到了陈秋霞的接见,还有幸在偶像面前弹奏自己的作品。 14岁就破格参加金韵奖比赛,与许景淳、黄珊珊、张瑞薰合组“四小合唱团”,荣获优胜。终于成为民歌运动的一代,让略小几岁的好友万芳都“羡慕嫉妒恨”。 后来就跟罗大佑、李宗盛、张培仁这些滚石大哥们闯荡江湖,练就一身本领。跟红蚂蚁合唱团更是结下不解之缘。年纪虽轻,资历却老。二十出头,就为齐豫阿潘的《梦田》编写和声,够吹一辈子了。 1986年,在滚石正式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忧伤男孩》。次年的《蓝色啤酒海》专辑,后来成了她的标签。赵传与周华健,虽然年长于她,却也在这张专辑里受她提携。如果仔细聆听,同名主打歌里,还能听到庾澄庆的和声。 1988年的两张专辑,《你就是你,我就是这样》,销售惨淡,《没有你的圣诞节,黄色点唱机》稍好。1991年的《平凡》专辑,叫好又叫座。小玲词曲的《关不掉的收音机》,City-Pop的典型作品。《写信给你》,《三个人的晚餐》,都极为耐听,后者原是准备为吴倩莲出专辑所用,日后林志炫与王若琳翻唱过。让人感慨歌的命运,乃至歌手的命运。 《平凡》之后,小玲跟滚石约满。1992年,和沈光远、罗纮武成立了“友善的狗唱片公司”。红蚂蚁,懒惰猫,友善的狗,这些意象令人感动,令人唏嘘。 从小玲到小玲姐,从追星女孩到北流董事长,四十年来,她一直站在流行音乐的一线,没有刻意,全因热爱。词曲制作、编曲配乐、主持评审、戏剧表演,一直到统合流行音乐产业,一步一步,每个领域都可圈可点,又并非刻意为之,只能视为命运的安排。其间的坎坷不堪,也非外人可以理解。 作为歌手,小玲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最当红的,但永远有一批热爱她的听者,历久弥坚。平凡的力量,往往威力惊人。我总是想起她在广播节目里率性擤鼻涕的那一幕,这实在是最摇滚的,也是她后来做好一切的底气。

176分钟
1k+
1年前

105 黄韵玲【上】 西门町的摇滚女孩

主播: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孟庭苇曾经讲述她喜欢的黄韵玲,某次感冒上广播节目时,率性地擤鼻涕,毫无顾忌,让收音机前的小女孩孟亚亚大为心折。若是倒回一千五百年前,这一幕简直可以收入《世说新语》的“豪爽”门或“任诞”门。 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经典的人与歌。即以女性的作者与歌手而言,陈小霞、熊美玲、郑华娟,蔡琴、齐豫、潘越云,各臻极致,在色彩上都是浓烈炽热的,与普通听众的距离是很遥远的。相比之下,黄韵玲,似乎一直都是我们身边的人,素颜一般地真实,我们也总是亲切地叫她“小玲”。 不是每个人都能流浪远方,远到撒哈拉沙漠,上演一幕幕的传奇。普通人,最多流浪到淡水。没有壮阔的人生,没有跌宕的剧情,平凡人的世界,也有真切的悲欢,也一样有书写与歌唱的价值。真心面对,照样可以留下隽永的作品。小玲,简直就是为此而生的。 从小跟着叔叔学钢琴,参加合唱团,既接受学院派的音乐训练,也热爱长辈口中的“靡靡之音”。她会在家人熟睡的深夜,悄悄假扮主持人,郑重地录制自己的广播节目。她后来说,自己大概小学二年级就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了。 少女小玲,疯狂追星,追刘文正,追凤飞飞,追陈秋霞。软磨硬泡,锲而不舍,追星有成。得到了凤飞飞的签名照,更得到了陈秋霞的接见,还有幸在偶像面前弹奏自己的作品。 14岁就破格参加金韵奖比赛,与许景淳、黄珊珊、张瑞薰合组“四小合唱团”,荣获优胜。终于成为民歌运动的一代,让略小几岁的好友万芳都“羡慕嫉妒恨”。 后来就跟罗大佑、李宗盛、张培仁这些滚石大哥们闯荡江湖,练就一身本领。跟红蚂蚁合唱团更是结下不解之缘。年纪虽轻,资历却老。二十出头,就为齐豫阿潘的《梦田》编写和声,够吹一辈子了。 1986年,在滚石正式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忧伤男孩》。次年的《蓝色啤酒海》专辑,后来成了她的标签。赵传与周华健,虽然年长于她,却也在这张专辑里受她提携。如果仔细聆听,同名主打歌里,还能听到庾澄庆的和声。 1988年的两张专辑,《你就是你,我就是这样》,销售惨淡,《没有你的圣诞节,黄色点唱机》稍好。1991年的《平凡》专辑,叫好又叫座。小玲词曲的《关不掉的收音机》,City-Pop的典型作品。《写信给你》,《三个人的晚餐》,都极为耐听,后者原是准备为吴倩莲出专辑所用,日后林志炫与王若琳翻唱过。让人感慨歌的命运,乃至歌手的命运。 《平凡》之后,小玲跟滚石约满。1992年,和沈光远、罗纮武成立了“友善的狗唱片公司”。红蚂蚁,懒惰猫,友善的狗,这些意象令人感动,令人唏嘘。 从小玲到小玲姐,从追星女孩到北流董事长,四十年来,她一直站在流行音乐的一线,没有刻意,全因热爱。词曲制作、编曲配乐、主持评审、戏剧表演,一直到统合流行音乐产业,一步一步,每个领域都可圈可点,又并非刻意为之,只能视为命运的安排。其间的坎坷不堪,也非外人可以理解。 作为歌手,小玲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最当红的,但永远有一批热爱她的听者,历久弥坚。平凡的力量,往往威力惊人。我总是想起她在广播节目里率性擤鼻涕的那一幕,这实在是最摇滚的,也是她后来做好一切的底气。

160分钟
1k+
1年前

104 【串台 文武双全】从澳洲布莱恩庄园到北京玲国府

主播:小玲 麒羽 嘉宾:布莱恩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众所周知,播客“文武双全”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的嘉宾就是主播布莱恩。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布莱恩回老家探亲,一顿冷面加肉串儿回到了在北京长大的日子。胡同儿的公厕、冬储的白菜、销魂的蜂窝煤炉子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还有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街坊,亲如家人。友善是地球人都期待的,布莱恩在澳大利亚的邻居们也是一样,在节日分享美食,邀请朋友参与活动,在我陌生的异国别墅区,人们也并不奇怪。 在北京市中心拥有平房是什么感受?我不知道,好在有小玲,也能让我坐在这样的房子里,深深的吸再缓缓的呼。没在录音的时候,我经常上到她家露台上坐着,听街坊站在各家房顶聊天,看鸽子在夕阳下结队飞翔。这期节目里有几处能听到小鸟叫声,就是实况录音,我才想起自己自从住在高层里,再也没在家听到过鸟叫了。 “胡同小筑”是小玲家的名字,很有趣,她家竟然还有名字。每次去我都会在脑袋里给小筑贴上一个新的标签“孟庭苇博物馆”,“妙妙屋样板间”,“鸟语花香之地”,“玲国府”。将来有可能的话,我也要在这儿买个有名字的小房子。 节目的最后,为小玲广而告之,想在北京胡同儿安家的朋友们都可以来向她咨询。

121分钟
99+
1年前

103 对话小娟&山谷里的居民【下】生命之光

主播:小玲 麒羽 嘉宾:小娟 小强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摄影:山谷居民 文案:叶风 2015年6月5号的晚上,台北小巨蛋,“再唱一段思想起——民歌40”演唱会的第一场,陈明韶在跟苏来合唱完《浮云游子》后,介绍“北京来的团体”,“小娟以及山谷里的居民”出场。接着,她们合唱了《风告诉我》与《下雨天的周末》,前者间奏时,陈明韶说:“各位亲爱的朋友,好多年不见了,你们都好吗?我常常在太平洋的彼岸想念大家,你们是不是也一样地想念我呢?”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就是在这样深深的感动中,第一次现场看到“山谷里的居民”,小娟白衣白裙,居中而坐,抱着吉他弹唱,小强与晓光在她身后两侧站立伴奏,也都是简洁的白衣,在夜晚的舞台上尤其醒目。唱完《下雨天的周末》,陈明韶退场,小娟接着介绍叶佳修出场,并合唱了《乡间的小路》。 这样一棒接一棒的出场方式,也很令人会心感动。 台湾的现代民歌运动,影响深远,滋养了无数歌手与听众。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的多张专辑都是取材于此。受邀参与民歌四十演唱会,更是令人歆羡的殊荣。 然而,民歌运动自有其复杂的时空语境,其根源,是一种生离死别之下的文化乡愁,是用“遗忘了的古老言语”唱出的《出塞曲》,是“归去来兮,吉他将芜”的满手厚茧、锈迹斑斑,是爷爷点着的那一盆火,是“哭,也听见;笑,也听见”的热血合唱,是“再也分不清”“究竟是外伤还是内伤”的海棠纹身。“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剥离这样的时空语境,很容易将民歌运动窄化浅化为狭义的“校园歌曲”,甚至廉价的怀旧串烧。 民歌运动一去不返,不可复制,但其精神内蕴: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旁搜远绍,海纳百川;不断提升技术,技术服务于音乐;关心社会,关怀弱势……永远值得珍视。 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是民歌运动的接棒者。忠于自己的生活,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音乐理想。 无论幸福还是悲苦,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宇宙之大,情绪之微,本来都是无比丰富立体的,呈现为音乐,更应感心动耳。但很多音乐从业者,往往不自觉地窄化自己的生活与视野,作品呈现出来的,是程度不同的贫血,无论民谣还是摇滚。 相较之下,山谷里的居民,按其字面意义:山谷之人,可仙(人+山)可俗(人+谷)。烟水气与烟火气,不但不相悖,还可以融而为一,甚至也可以说是一体两面。这样,体悟到的生活的区间,就是巨大的,总统套房住得,贫民窟也住得。结晶为乐为歌,才更稳固。除了习见的风花雪月,夕阳咖啡,从《诗经》到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再到顾城与海子,劳人思妇,孤客伤兵,莫不可歌。 专辑一张张地出,且渐入佳境,精益求精,我们无需奢求太多。 她唱着,我们听着,时间流逝着。

133分钟
99+
1年前

102 对话小娟&山谷里的居民【上】细说往事

主播:小玲 麒羽 嘉宾:小娟 小强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摄影:山谷居民 文案:叶风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这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的感慨。上古时代,普通人都懂得天文,后世的文人学者,反倒茫然了。并非上古时代的普通人就更有学问,只不过,让后世的文人学者感到茫然的天文,正是上古之人的生活日常。 在手机称霸的今天,重读顾炎武的这段感慨,更加慨叹那些渐行渐远的生活。 早睡早起,晚霞晚风,四季节气,吃糖的甜蜜,打针的恐惧,发呆与害羞,拉钩上吊,严守秘密,纸质的书,手写的信,还有数着手指头等待收信的日子…… 有人弃若敝屣,也有人珍如拱璧。 小娟,小强,山谷里的居民,显然是后者。 三十多年来,他们真诚自然地唱着自己的歌,做着自己的事。崔健,圆明园画家村,《摇滚北京II》,这些文艺运动史上显赫的名字,没有成为他们的噱头,从张广天到周云蓬,从杨弦到林一峰,也只是随缘聚合的音乐同志。真正出专辑,也是在很晚很晚的2007年,一切顺其自然,不徐不疾。 听小娟唱歌,我总会想起清代学者方玉润赏析《诗经·周南·芣苢》的这段话:“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同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她的歌声里,有《诗经》的质朴从容,生如何生,爱如何爱,平原山川,河流花木,各安天命。 如今,“山谷里的居民”生活在通州,想起同样的京郊,二十多年前的昌平,有一位同样质感丰盈的诗人苇岸,他永远定格在了二十世纪。苇岸在世时只出过薄薄的一册《大地上的事情》,他赞颂《瓦尔登湖》与诗人雅姆,他热爱麻雀、野兔与驴子。 不知小娟小强跟苇岸认识否,多么希望他们认识啊!那样,不但会彼此收获挚友,还会碰撞出无数灵感火花,合作很多美好的作品。他们是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异数,是农业时代与手工时代的孑遗。 更幸运的是,小娟小强很早就相遇了,刹那即永恒。方能在喧嚣与窒息中,安守山谷净土,种一亩梦田,细说如风往事,一朵花,两个人,三只小鸟,雨水浇花,窗外晚霞。进而将《诗经》到姜白石,赋格曲到波萨诺瓦,百花成蜜。 在高压水枪的时代,还选择润物无声,这是一种温柔的决绝。但又不以概念标榜,因为任何概念最终都是桎梏。真诚自然地唱歌,真诚自然地生活就好。

124分钟
1k+
1年前

101 龙年往事及北京上香指南

主播:紫轩 老鲁 阿静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V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甲辰龙是一个特好的年份,打起精神啊各位。 还是小孩儿的时候,过年是一件特别隆重的事儿。我妈会很早开始蒸肉、炖鸡、炸丸子、灌香肠……家里会每天一个变化,今儿淘汰一堆旧物,明儿把玻璃擦净。待到三十儿晚上,看春晚,包饺子,穿新衣,守岁放鞭炮。 以前条件不好,压岁钱大多都是稍微一过手就交给父母,所以我也并不期待走亲戚拜年。逛庙会就很好,好吃好玩又好看,我仿佛记得在庙会上吃过各种各样的东西,却都到头来真的有清晰记忆的只有炸灌肠的脆,还有表妹举着碗追着喂我的臭豆腐,那是第一回吃,真臭。 很多地方讲究过年去庙上烧个香,北京也是。紫轩是个懂小姐,我是承认的,但这么懂拜拜也是有点儿意外,听她介绍一遍感觉我以前都白去了,不知求啥,更不知咋求。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有个小庙,略破,但也有和尚。从没听人说过这儿灵,香火自然也就没什么,大师傅常出门,不知是放假,出差,还是云游,直到他好几年没再回来,街道把庙改成学校,就这样,我也有幸上过“佛学院”。 龙年到了,最近才意识到自己过得糊涂,我似乎并不关注“今夕是何年”。阿静在邮储工作,和我有着显著区别,去年兔,今年龙,邮票火爆,纪念币升值,他有着很多特别记忆在强调生肖。新一年我要跟阿静学习,多关注多参与,哪怕每一年过的大差不差,也要在回忆的时候想起属于这一年的特别故事。 火车隆隆向西,春运好像让年有了新的仪式感,爱人已经六年没回过娘家,列车每过一处我就给她报个站,多彩的城市消失,暗淡的农田浮现,山坳的小城过去,黑白的荒原到来。 天黑了,山坡上亮着一个个窗,是团圆的一家人。

90分钟
1k+
1年前

099 优客李林【下】 我忘了我已老去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1998年初的《蒙娜丽莎的眼泪》专辑,让单飞后的林志炫继续在歌坛站稳位置。郑华娟包办词曲的同名主打歌里,那种郑氏特有的幽微玄妙的意味,被他完美呈现。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听到时的震撼,以及第一次买到专辑时的兴奋。在创作力丰沛的时代,专辑里的非主打歌总是很吃亏。楼南蔚词、梁伯君曲的《Miss Mama》,在与母亲有关的歌里,允称经典,光是歌名的多义性,就有太多阐释的空间。对照李健怀念父亲的《想念你》来听,感触更深。自此,楼南蔚也在林志炫的音乐生涯里日渐重要,写下了一众好作品,与郑华娟前后辉映。在《一个人的样子》专辑里翻唱《如果你不小心想起我》之后,再次结缘梁文福老师,《给你一些不给一些》自是品质保证。不过,这首歌说是李骥的作品,也毫不违和。 1998年底的《True Live》专辑,延续了那种精致明亮的音乐气质,《阳光赶快来》,翻唱自意大利的一首歌,姚若龙填词。跟谢宇书合作的《有些女人不能碰》,歌名有些政治不正确。今日听来,颇觉一种世纪末的华丽。 1999年底的《单身情歌·超炫精选》的主打《单身情歌》,至今仍是大众层面的林志炫第一歌。歌手与这样的作品之间,都要经历一番爱恨情仇,最终和解。《和未来有约》,集结了新力旗下的重要歌手,唱出了拥抱新世纪的满满活力,如今听来,感慨万千,尤其是当李玟的第一声唱出的时候。这两首都是易家扬与陈耀川的词曲合作,后者原本是陈耀川为老搭档李安修的婚礼而作。 二十世纪结束前,林志炫的音乐成绩足以骄人。不过,新世纪的音乐环境,也日渐艰难。 2001年4月,由林志炫、韩贤光、楼南蔚合作成立的“炫音音乐有限公司”,推出了《擦声而过》专辑,顾名思义,翻唱了不少擦身而过的好歌,其中,张学友原唱的《离人》,硬是被他唱出了原唱感,献给母亲的真挚歌声,至今仍让听者落泪。 2002年10月的《时间的味道》专辑里,《只为你唱》,被视为林志炫的代表作,也是我极为偏爱的私房歌。仍是楼南蔚的词,极少写歌的林志炫本尊的曲,不妨对照同是楼南蔚作词的《如果不是因为你》来听。深爱小楼老师的小玲,深情讲述了动人落泪的幕后故事。 2005年4月的《熟情歌》专辑里,《凤凰花开的路口》,仍是楼南蔚的词,陈熙的曲,不炫技,隽永耐听。 2005年底推出的《原声之旅》,被麒导戏称为“詹兆源创作专辑”,可以细说的地方很多,尤其是《进退两难》,暧昧如故,略带迷离的怅惘,可以脑补优客李林来唱这首歌。还有彩蛋,和声里有彭佳慧。 2007年经历的鼻窦炎手术,是林志炫的人生大事,所幸手术成功。 2008年底的《擦声而过2》专辑,继续翻唱。邝裕民(王力宏)词曲的《落叶归根》,林志炫演绎的这一版,更能传达出原作那种月夜长风般的夐远,也更契合原作音乐上的古典气质,又避免了那种ABC发音的错位感。 九十年代初,李泽厚曾概括当时思想文化界的状态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对应到流行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领域,就是人文性淡出,技术性凸显,辅以科技的突飞猛进,变本加厉。新世纪后,在这样的环境里,传统的唱片歌手生存状态愈发艰难,纷纷转入演唱会、音综乃至真人秀。电影、音乐的文艺时代,让位给网络的全民娱乐时代。受众分层细化,流量为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两天。在这股风潮里,久已成名者也不甘落下,不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就是披荆斩棘的哥哥。 林志炫也赶上了这股风潮,知名度大增。他志不在此,始终保持对音乐的那颗初心。但也因有此加持,还可以新作不断,不断地“ONE take”,环顾同期歌手,洵属凤毛麟角。 如果吹求,对比优客李林时代,单飞后的林志炫,似乎欠缺了一点深邃的粗砺,流丽有余,少了一些涩感与拙气。但在此环境下,又不忍如此苛责。或者说,炫技也不是贬义,至少有技可炫。正如鲁迅所言:“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活不下来,一切奢望都毫无意义。 所以,我对林志炫一直抱持敬意与温情。他的努力,他的幸运,都是我们听者的福气。去年情人节,他还推出了《我忘了我已老去》,时间的重量,光阴的况味,拥有人生阅历的人,悠然心会。一如歌名,他唱到八十岁没问题;我们听到八十岁,更没问题。

130分钟
99+
1年前

097 优客李林【中】 散了吧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就在优客李林签约喜马拉雅的两年前,1987年9月,一个叫张洪量的年轻牙医,自费制作了一张叫《祭文》的专辑,就是由喜马拉雅发行的。光看名字,就可以想象它的惨淡。专辑中,有一首《中国的小孩》,可以视为《中国调》的同调。 同一时期,谢晋导演确定拍摄《最后的贵族》。女一号李彤,谢晋原本属意林青霞,托人将剧本转交给她,又跟她在美国商谈出演事宜。林青霞也深为角色所吸引。然而,消息一经传出,就遭到彼岸反对,只得辞演。最终,改由原定饰演黄慧芬的潘虹替补。在美拍摄酒吧中李彤喝醉那一场戏时,林青霞突然出现,她与潘虹紧紧拥抱,并拿出了摄像机把潘虹的表演纪录了下来。这个遗憾与温暖的场景,恰似几十年来一个深沉的象征。 不同于《台北人》,造就了《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孤恋花》、《一把青》、《游园惊梦》等许多影视与舞台剧经典,《最后的贵族》,改编自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集《纽约客》里的《谪仙记》。这部电影中,云集了卢燕与肖雄这样的气质女神,也留下了濮存昕最初的银幕形象。张洪量的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的学长李安,也在里面跑了个龙套。比李安戏份稍多的新人英达,因为这部电影,意外地获得了日后出演《围城》的机会,留下了他最好的艺术形象——赵辛楣。 几年后,英达成了中国情景喜剧之父,拍出了起点就是巅峰的《我爱我家》。《最后的贵族》中的颜美怡(老傅的初恋文怡)与濮存昕(燕红一见钟情的阿文),也都参演了他的《我爱我家》。韩影演的老和同志跟宋丹丹演的和平女士母女俩,有段著名对话:“和平啊,给妈换个频道,看看哪台还播《渴望》,咱们娘俩一块看!”“全是《爱你没商量》,没法看!”玩了个梗,分别是她俩之前大火的剧。《爱你没商量》,与《我爱我家》交集颇多,可视为后者的前期准备。其主题歌,正是优客李林的《爱你没商量》。当时与现在听来,都觉得弥足珍贵。彼时的大陆歌坛,还是《我爱我家》里和平女士“走穴”时同台的“阿敏、阿玉、阿英,阿东、阿欢、阿庆”的天下。 《爱你没商量》后,优客李林出了最后一张原创专辑《捍卫爱情》,《不知所措》、《多情种》、《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借口而已》,这些深情的歌,真是九十年代的美好回忆,只是谶语一般的歌名,现在还是觉得诡异。 “世间好物不坚牢”,“优客李林”合得不久也要分了,他们解散的1995年,也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可以听听黄舒骏2001年的《改变1995》,感受时事与歌坛的变迁。“你走了之后没几天,邓丽君也跟我们说再见。张爱玲在秋天,渡过了她最后一夜。”“手机却越卖越好”,“唱片却越卖越少”,“只有流行没有音乐”。解散后的李骥的《一个李骥》专辑,算得上黄舒骏的同调,只是缺了黄舒骏的颜值与嗓音,注定火不起来。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它的品格与价值,知音代不乏人。 1984年,张毅导演了白先勇的《玉卿嫂》,1988年,但汉章导演了张爱玲的《怨女》,两片的配乐都是张弘毅,凭藉前者,他还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原著音乐奖,而同届的最佳电影插曲奖,则是慎芝与陈志远的《最后一夜》。张爱玲与白先勇这对文学母子,影响惊人。谢晋导演《最后的贵族》十年后,他的长子谢衍又导演了白先勇的《花桥荣记》。 林志炫单飞后的第一张专辑《一个人的样子》,本是为了完成合约,却成了翻唱史上的经典。转投新力音乐后的首张专辑《追寻·伦敦星空下》,制作人正是张弘毅,音乐品质堪称奢华。 1996年,张弘毅计划发行一张演奏专辑,并为这张专辑特意创作了主打歌《追寻》,词曲完成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歌手。优客李林的前经纪人、新力音乐的李岳奇向张弘毅推荐了林志炫。当时,他一直在家族印刷厂工作。据说,张弘毅亲自去印刷厂向林父借人,林志炫向父亲请了十天假,飞往伦敦,在The Beatles专属的Abbey Road录音室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这首歌。 1997年的《散了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林志炫专辑。同名主打歌《散了吧》,与柯以敏合唱的《爱我》,也都是当年大热的歌,但这歌名,仍是一如既往地有些暧昧。

134分钟
1k+
1年前

096 三个科学家的年终歌曲大盘点

主播: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崇祯五年十二月,整整391年前,西湖大雪三日。住在湖边的张宗子,心血来潮,乘舟夜赴湖心亭看雪。到了亭上,有两个南京人正铺毡对坐,一童子煮酒,见有同好,不由大喜,宗子也喝了三大杯,尽兴而归。下船时,船夫喃喃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此事因被记述在他的《陶庵梦忆》中,而令后世无数心灵神往。同一书中他还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每当此际,新历年初,旧历岁暮,不免要对过去一年里听到的新歌作一番梳理回顾。同时,也总是不由想起张宗子的这些言行。 如今的歌坛,越来越分众化,每年推出的海量新作,不可能全都听过,即便再勤快,听的也只能是一小部分。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生活里,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停地听歌,尤其是新歌。可以说,我们听到哪些新歌,很多都是出自偶然。这样,交流就显得更有意义。 本期节目中,我们仨分别推荐了几首喜欢的新歌,就像聚餐时,各带几样菜蔬,也就凑成一桌像样的宴席了。 刚刚收官的现象级电视剧《繁花》,带火了“上海闲话”,本期就以弓藏竹马(张笃)评弹味儿十足的沪语民谣《老司机的话》打头。衷心盼望更多的方言以及地域文化,真正地被听见看见。 卢冠廷、太极、熊美玲(还有她的另一半林秋离老师)、伍佰、黄绮珊、孟庭苇、左小祖咒、杨乃文、张玮玮、林俊逸、刘东明、弓藏竹马、刘家凯、Betié、Nova Heart、程璧、苏运莹(包括相关专辑中涉及的其他音乐人),这些《东京梦华录》一般的名字,几乎可以串起四十年来两岸三地的流行音乐史,那也是我们的思想史与心灵史。前辈仍在勇猛精进,后劲也在不懈努力。很多人都跳出舒适区,触碰新的音乐元素与风格,尝试跟更多音乐人合作,擦出新的火花。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中,实属不易。尝试,失败,再尝试,或有寸进。正如叶丽仪所唱:“小莫小于水滴,汇成大海汪洋。细莫细于沙粒,聚成大地四方。”终是功不唐捐。 听着这些用不同语言唱着的歌,感受其间的悲悯、梦幻、隐忍、荒诞、绮丽、苦涩、野逸与痛快,也正是张宗子所言的“深情”与“真气”,我们就也是湖心亭看雪的痴人,有癖有疵。这样的我们,是真实的,也是自在的。

135分钟
1k+
1年前

095 优客李林【上】基隆季鸟猴与方脑壳男孩

主播:叶风 小玲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1996年的某个午后,上学路上,照旧忍不住到新华书店的音像柜台淘宝,《一个人的样子》专辑磁带吸引了我,又有“点将”公司的加持,斟酌再三,老价格九块八拿下。自然不免带到学校,在同学面前显摆一番。先是故意捂住歌手名的末字,让同学猜,不出所料,大多数猜的都是林志颖,甚至还有猜林志斌的,就是猜不出正确答案林志炫。彼时的我们,即便听过林志炫的歌声,大概也很少知道他的本名,甚至也不清楚他所在的“优客李林”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今的听众,或许因为周杰伦的《乌克丽丽》,对Ukulele这种夏威夷小吉他不至于太陌生。当年的我,完全不清楚“优客李林”这个名字就来自这种乐器,而且巧妙地融进了两位成员的姓氏;只是稀里糊涂地听歌,稀里糊涂地觉得这个名字莫名地高大上。 1983年,新竹的明新工专,土木工程科的林志炫,机械工程科的李骥,都还是十八岁的阳光少年,机缘之下,成为音乐组合。演出、比赛、驻唱,乃至签约喜马拉雅唱片公司,看似顺风顺水,实则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与打击,终于在1991年以“优客李林”之名走入大众视野。好事多磨,比起他俩的学长,电机工程科肄业的小李,还算不错。因为木吉他与优客李林这两把吉他,我们也应该铭记这所学校。 成团的匆匆四五年里,四张国语原创专辑,两张英文翻唱专辑,《认错》与《少年游》两张入选《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前,“优客李林”的名气远大于“林志炫”,而今,如果有人还知道“优客李林”,大概也是因为林志炫。林志炫近乎完美的歌唱技术,无比契合这个时代。今昔对照,似乎有很多东西被逐渐过滤与遗忘。 同为印刷厂小开,基隆的林志炫远不如花莲的王靖献洒脱,前者在当歌手的同时,还一直要费心费力地打理印刷厂的业务,甚至因为担心手上的油墨弄脏话筒而作兰花指,后者二十岁时就用自家的工厂印刷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水之湄》,署名叶珊,后来更以杨牧之名享誉学界与诗坛;同年,台大外文系的学生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等人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与现代诗运动一起,成为台湾战后文学的第一波浪潮。白先勇学张爱玲,写下了苍凉的《台北人》,其中的《一把青》,几十年后拍成电视连续剧,主演之一的天心,就曾在少女时代参演过优客李林的MV。 而白先勇的老友杨牧,曾在加州伯克利与张爱玲比邻办公。1969 年,在夏志清的举荐下,杨牧的导师陈世骧聘任张爱玲,作为“中国当代语言计划”的研究人员。张爱玲的办公室,就在杨牧隔壁。张爱玲是中国研究中心的“灵魂”,因为她通常傍晚出现,挨着墙壁行走,早上即离去,有如女鬼。杨牧谈到张爱玲时就称“那婆娘”。 那是一个宏阔缤纷的时代,也是质感充盈的时代,直到优客李林的九十年代初,《黄丝带》专辑里的《中国调》,李骥的词曲,一如侯德建的《那一盆火》:“曾经是爷爷点着的火,曾经是爹爹交给了我”,“别问我唱的什么调,其实你心里全知道”。

146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