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第八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塞林格的《破碎故事之心》(PDF版本;网页版本)。这篇小说讲述了男主人公贾斯丁在纽约的公交车上对莱斯特小姐一见钟情,但在小说作家构思的六个情节碎片中,他们的故事都无法成功发展。 区别于绝大多数短篇小说,《破碎故事之心》讲述的是一个“破碎”的、尚未发生就已胎死腹中的故事。塞林格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破碎的故事?从这个破碎的故事之中,我们又能读出些什么?究竟该如何理解在中文互联网中流传甚广的“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 内容提要 * 01:07 我们为什么要聊《破碎故事之心》?这篇短篇小说里的哪些细节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我们想在这期节目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哪些主题? * 02:57 标题“破碎故事之心”的特别之处在哪里?这个故事的“破碎”之处在哪里?这篇小说的叙事方式和传统的起承转合式的叙事方式有什么不同? * 06:06 “作者把好像一个完整的花瓶摔碎了,摔成两半,让我们看到瓶子里面那六个情节的碎片。” * 09:25 作者为什么要去写这么一个破碎的故事?他好像要去验证什么东西…… * 13:28 在六个情节碎片中的最后一个碎片中,贾斯丁写了一封诚挚的长信给莱斯特小姐。作者在五个无法进行下去的情节碎片之后安排这样的情节,是出于仁慈之心吗? * 16:36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竟是美丽的误译?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原文的这句“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三个主播对这句话似乎有不同的理解…… * 22:29 爱情故事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在这篇小说之中,为什么有一些情节碎片似乎比另一些情节碎片更为靠近“成功的爱”? * 27:46 我们重点聊了聊最有成功潜质的三个情节碎片,它们分别位于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 34:32 一处可能会影响读者理解的误译:我们该如何理解小说的最后一句话,“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 40:29 对于“男孩遇上女孩”这类典型故事,作者在此抱什么样的态度? * 42:18 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让读者感到合理?小说家在创作中受到的主要局限是什么? * 46:22 塞林格的《破碎故事之心》和第二期节目中讨论的张爱玲的《封锁》就像是一个故事的两面。 * 47:32 SPECIAL THANKS TO… 参考资料 * 除了长篇小说代表作《麦田上的守望者》外,塞林格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也非常高;喜欢塞林格的读者切不可错过短篇小说集《九故事》。 * 音乐 :John Byrne/John Carney - Meet Cute * 封面图:Ming Wang - Leaving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黄丽群的《入梦者》(PDF版本;网页版本)。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 爱发电上赞助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第七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契诃夫的《吻》。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其貌不扬、内心自卑的军官在黑暗的房间中接受了来自陌生女人的一个吻,探索了这个吻让他产生的幻想,以及幻想的破灭。 契诃夫是公认的短篇小说巨人。与我们通过语文课本所熟悉的《变色龙》、《凡卡》等犀利的讽刺性作品不同,《吻》温柔又细腻地捕捉人类微妙的内心情感,是另一类代表性的契诃夫短篇小说。语文课本以外的契诃夫究竟是怎么样的?打开契诃夫作品的方式是什么?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和我们一起感受契诃夫的别样魅力…… 内容提要 * 01:30 契诃夫的语言和叙事风格是怎样的?他的短篇小说从生活截取了怎样的片段,又何以给人“困惑不解”的初印象?让我们来一起认识语文课本以外的契诃夫小说。 * 05:00 如同主题变奏曲般,契诃夫对人物、场景的描写是在重复中不断变化的。他如何将人物的心情投射在万事万物的描写中? * 12:06 身兼剧作家的契诃夫,是否将舞台的空间感与戏剧感带入了这篇小说?开篇骑马男子的报信及姿态怪异的马到底是怎么回事?场景的转移又带给读者什么感觉? * 17:45 小说标题提到的“吻”只有短短几秒,却给主人公带来颠覆感知的变化,以及不断发酵的想象。 * 19:47 “吻”的发生,带来男主角心灵的第一次顿悟。究竟吻他的人是谁?随着这个幻想中的女人逐渐有了固定的模样,他的幻想越发丰富,也越脆弱易逝。 * 24:06 小说对男主角行军的过程的描写(p.148)带给主播们什么样的感受? * 26:14 男主角心灵的第二次顿悟发生在哪个瞬间?幻想的破灭是必然的吗?到底是什么让他从幻想中突然醒来? * 29:45 奔流的河水与分叉的小道,似乎暗示着人生的虚无与徒劳。悲伤的结尾,期盼的丧失……但幻想真的只是一场徒劳无功吗? * 33:23 契诃夫是否试图通过这个故事,传达出他对“生活”本身的想法? * 34:22 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故事,为何仍然打动我们? * 36:03 关于契诃夫的作品的一些其它的看法:男主角细腻、脆弱和纯真的灵魂很打动人;契诃夫描写的是“心灵的旅程”,他笔下的“心灵”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心灵”有什么不同?。 * 41:59 作为著名剧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奇妙地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戏剧性。 参考资料 * 《吻》在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集中都有收录,例如《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 节目中提到的其它作品: * 1.短篇小说《捉弄》——契诃夫(勘误:主播口误,说成了《大学生》); * 2.短篇小说《四方印记》——金爱烂; * 3.独幕剧《求婚》——契诃夫; * 4.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 伍尔夫谈论契诃夫:https://www.99csw.com/book/8744/310787.htm * 音乐 :Tchaikovsky,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C major, Op. 48: IV. Tema russo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破碎故事之心》(PDF版本;网页版本)。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 爱发电上赞助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因为疫情,主播们被困在广州,所以六月我们加更了一期节目。在第六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大卫·冯金诺斯的《胡迪尼之战》。这篇短篇小说讲了大魔术师胡迪尼接受箱包制造商LV的创始人威登的挑战,但是最后选择不去应战的故事。 《胡迪尼之战》的灵感来自一段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根据LV官网的记载,1886年,路易‧威登先生的儿子乔治公开在报章上挑战胡迪尼,要他从路易威登的箱子和锁箱系统中逃脱。本期节目的封面图就是当年威登下给胡迪尼的战书。 在这篇小说所虚构的故事中,胡迪尼一开始接受了威登的挑战,可在最后一刻竟临阵脱逃,不告而别,从此在魔术界销声匿迹。胡迪尼为什么要在功成名就之时从自己的生活中逃离?他想追求的是什么,最后要去的又是什么地方?推荐大家先阅读小说,再来听节目,和我们一起探索胡迪尼的内心世界…… 内容提要 * 01:28 小说创作背景:LV旅行箱的品牌宣传? * 03:50 魔术师胡迪尼的空虚与“致命魅力”。 * 06:15 一大早就打发走前一晚猎艳的对象?故事从一种急于摆脱的状态开始…… * 08:33 胡迪尼曾拼命摆脱的童年故乡,为什么最后竟想回去? * 12:13 为什么胡迪尼对红发女人尤为在意? * 16:16 假如胡迪尼不想应战,为何一开始不拒绝?胡迪尼与人交往、应对挑战的方式与魔术表演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 * 18:56 第二次谈话,威登为何变得怯场? * 21:44 威登对他生产的旅行箱仿佛具有别样的情感;这与跟胡迪尼对魔术的爱有何不同? * 25:57 胡迪尼与威登对话的博弈。胡迪尼究竟是想试探技术秘密,还是想打开威登的内心? * 31:37 胡迪尼在哪个时间点决定缺席挑战的舞台?到底他从威登身上看到了什么? * 35:28 最后胡迪尼在虚无中寻找什么?开头充满逃离的暗示,会令结局显得不那么意外吗? * 41:00 小说结局是真的吗?反复出现的作者声音,真实的故事骨架,犹如魔术表演般的叙事。 * 46:19 家乡的小狗代表着胡迪尼某一部分的自我?每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或许都留下了一部分的自我…… * 48:34 与刺激香艳的开头相比,结尾仿佛笼罩在雾气里。在胡迪尼的欲望里是否也有某种纯粹的东西? 参考资料 * 《胡迪尼之战》选自小说集《旅行箱》。这本小说集收录了11位作家受LV之邀,根据与LV旅行箱有关的简报、轶闻等资料创作的短篇小说。 * 大卫·冯金诺斯还写过一本长篇小说《微妙》。这本小说曾被搬上大荧幕,由奥黛丽·塔图主演。本月,上海译文出版社还新出版了冯金诺斯的《退稿图书馆》和《回忆》。 * 音乐 :George Gershwin, An American in Paris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吻》。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Spotify、Apple播客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收听。 爱发电上赞助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第五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金爱烂的《多雅生活》。这篇短篇小说讲了一个在饺子店成长的、学钢琴的女儿,发现自己长大后的生活没有变得更好,始终无法逃脱生活牢笼的故事。 在讨论《多雅生活》的过程中,主播们感觉到“饺子”构成了主人公的肉体,而“钢琴”则代表主人公童年的回忆与未竟的梦想,因此,我们为本期播客起了这样的名字。主人公的生活中充满着令人疲于应对的大事小事;无法冲破的生活,就像永远也到达不了的某个钢琴音符。因为生活的局限而无法完成,却又怎么也放不下的梦想,我们谁没有几个呢?我们谁不是受困于生活中的人呢? 由于广州的疫情突然来袭,所以三位主播的周末突然变得空闲起来,因此这期节目也就比预想中更早地制作完成了……要是6月份我们还有空的话,或许会多推出一期节目哦!敬请期待~ 内容提要 * 02:20 小说标题为何叫《多雅生活》?内含什么谐音梗? * 04:41 钢琴的音律、指法如何吸引了主人公?饺子店里的钢琴寄托着冲破现有生活的希冀,也连结着她童年的学琴经历。 * 10:35 代表异域文化的钢琴向闭塞的乡村家庭透进光,令主人公意识到生活的局限…… * 18:21 如何解读姐姐前男友的角色与饺子的意象? * 22:43 第一人称的叙述,令故事的表达很完整、直接,阅读体验也相对轻松;但同时,不可靠叙述也体现着主人公对自我的不坦诚。 * 25:17 小说敏锐地捕捉了学琴的感受,主人公仿佛是用音符理解和诠释世界。如何从象征性与技术性两个层面理解钢琴的发声原理以及“哆”音的作用? * 29:41 在妈妈给萝卜根脱水的洗衣房里,主人公生活的转折点逐渐被揭开。关于钢琴去留的讨论中,母女态度为何出现不同甚至倒置? * 34:05 主人公一家决定将钢琴从乡下运往首尔的半地下室,文字描写充满黑色幽默。 * 37:40 离期望的生活渐行渐远,钢琴像房间里的大象,代表一种无法追求又无法放弃的事物。主人公敲计算机的工作与钢琴之间有什么隐秘的联系? * 43:23 主人公第一次偷弹钢琴其实是为什么?她如何掩盖自己真实的动机? * 45:38 大雨侵入地下室的一幕让主播们想起电影《寄生虫》。发现钢琴即将被雨水浸泡的那一刻,主人公童年的回忆和梦想随之浮现和破灭…… 参考资料 * 《多雅生活》选自小说集《噙满口水》。我们还非常喜欢这本短篇小说集的中的另一篇小说《经过子午线时》。作为生活在东亚社会的年轻人,我们总能在金爱烂的作品找到极大的共鸣感。她的另一本小说集《你的夏天还好吗》也非常值得一读! * 音乐 OP:舒曼,童年即景之七《梦幻曲》、之十《太过严肃啦》; ED:舒曼,童年即景之五《满足》。 下期预告 下次节目,我们将共同阅读法国作家大卫•冯金诺斯的《胡迪尼之战》。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爱发电上赞助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第四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理查德·耶茨的《南瓜灯博士》。这篇短篇小说讲的是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小男孩文森特来到新班级,试图融入大家,却失败得彻彻底底的故事。 由于这篇小说可以谈的细节实在太多太多了,而文森特的经历又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所以三位主播聊着聊着就忘记了时间,最后呈现出了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讨论。在节目最后,X女士提到:“一篇好的短篇小说就像一个藏有很多宝藏的宝矿,虽然它的入口很窄很小,但是通过不断的阅读与讨论,我们总是能够挖掘到许多闪闪发光的,很有价值也很美的东西。”希望大家千万不要被时长劝退,和我们一起潜入文森特的内心,感受他的喜与悲,希望与失望,重温那些或许已经消散在我们记忆中的、学校生活的细节。 内容提要 * 01:40 能留在鱼组记忆中6年之久的,是小说里哪一个场景? * 07:40 作者如何在开篇的描写中交代同学家庭背景以及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 12:00 老师普赖斯小姐同情地介入,是插班生文森特悲剧的肇始?她是一位糟糕的倾听者,又把特别的关照表现给别人看,是否加剧了文森特遭受的排挤? * 24:33 小说题目《南瓜灯博士》源自文森特怎样的口误? * 27:05 为什么文森特要在汇报中撒谎?汇报加深了他与同学的隔阂,但老师却从来没想过为他变更汇报形式:比如,编故事大会? * 36:50 是什么引爆了文森特的愤怒?他最想隐藏和最大的伤疤是什么?为何故事让我们都觉得这是个不可避免、无法苛责的悲剧? * 39:51 文森特悄悄在巷子里写脏话后,如何处理同学的目击与威胁?这种方式如何展现了他的本色,并在男孩子当中实现对他有利的效果? * 47:40 在所谓“交朋友”的劝说中,老师实际上否定了文森特真实的自我,而是要求他成为她所期望的那个人。 * 51:00 华伦和比尔居然放学后没走,特意去八卦被老师单独留下来的文森特——作者写小说时已经是大人,但对这些学校生活细节的描写生动得令人拍案! * 54:45 文森特与同学此刻的融洽,又是如何被老师无意间摧毁?此后,同学给了文森特”南瓜灯博士“的绰号——这个名字背后有何深意?将对他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 62:00 文森特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普赖斯小姐?他的心理和情绪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终于在此刻爆发?而他的孤独又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小说描写的这种孤独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 69:40 最后,我们聊了一下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角色——班上最受欢迎的女生南茜。 参考资料 * 《南瓜灯博士》选自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十一种孤独》中还有不少精彩的篇目,有兴趣的听众可以延伸阅读。 * 《南瓜灯博士》的英文原文:https://www.pifmagazine.com/2000/10/doctor-jack-o-lantern/ * 《南瓜灯博士》的英文朗读:https://youtu.be/JHHrUqK4t-U * 音乐:Lonely God - 惘闻 下期预告 下个月,我们将共同阅读韩国作家金爱烂的《多雅生活》。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爱发电上赞助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第三期节目中,我们一起聊了聊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王福脱险记》。这篇短篇小说讲述了画家王福和徒弟林周游世界,最后被抓到皇宫,在皇帝的命令之下被迫作画。在小说的最后,王福和林乘坐自己的画中之舟,在碧绿的汪洋大海上漂浮而去…… 这次,我们稍微改变了一下录制方式,希望能以更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我们的讨论。如有任何意见与建议,欢迎留言给我们! 内容提要 * 02:01 为什么X女士要推荐我们阅读《王福脱险记》?这篇小说的什么特质吸引了X女士? * 07:25 在徒弟林与画家王福相遇之后,他发生了什么改变?王福对于林而言意味着什么? * 10:22 林的妻子在他生命中是什么角色?为什么她似乎必须得死? * 14:44 王福和林终于决定离开城市,周游天下…… * 17:26 王福和林突然被皇帝抓进了王宫。小说对王宫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 18:10 皇帝控诉王福骗了他。可是皇帝真的是被王福所骗吗?皇帝到底是被什么欺骗了? * 19:30 林和皇帝都锦衣玉食,深居简出地长大,为什么他们对王福画作的观感竟截然不同?他们分别如何走入与走出艺术之境? * 26:52 “林和皇帝分别代表世间对艺术家的两种态度。” * 28:00 为了惩罚王福,皇帝要把王福的眼睛弄瞎——可画家的眼睛瞎了就真的无法作画了吗? * 31:15 皇帝出了一道题,让王福完成年轻时的一幅半成品。在画画之前发生了什么? * 34:00 王福开始画画了……画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读者有虚实不分之感? * 38:08 结尾画家进入画里,到底是脱险成功了,还是被艺术吞噬了? 参考资料 * 《王福脱险记》选自小说集《东方故事集》。这篇短篇小说还让我们联想起同样以画家为主角的两本小说:夏目漱石的《草枕》与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着延伸阅读。 * 《王福脱险记》的另一个版本的中文译文:https://www.sohu.com/a/321354404_366048 * 《王福脱险记》的英文译文朗读:https://youtu.be/DKmX6UCs9AA * 音乐:The Baby (was born dead) - 坂本龙一 & Paper Emperor - David Byrne 下期预告 下个月,我们将共同阅读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南瓜灯博士》。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爱发电上赞助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在第二期节目中,我们一起阅读了张爱玲的《封锁》。这次的录音质量不太完美,主播们已正在更新设备中,请大家谅解! 内容提要 * 01:00 什么是封锁?封锁的关键又是什么? * 03:38 开篇从电车声到人声的变化,伴随场景与视角的转移,对声音与画面的描写展现作者敏锐的感知力。 * 06:25 男主角对女主角看法的变化十分有趣。他到底是如何爱上她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幻觉? * 10:09 如果没有“封锁”,如果两人在其它情境下相遇,还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吗? * 11:06 那么,女主角真的爱上男主角了吗?这似乎又是另一种由反差带来的幻觉。到底什么是她所说的“好”人,什么是“真”人? * 16:13 从《封锁》聊到我们这档播客节目的名字,为什么小说中人们趁封锁时阅读? * 17:26 男女主角明明经历了同一件事,看法却截然不同。爱情的本质果真是一场幻觉? * 18:38 小说中的爱情幻觉是如何消失的?两人分别在哪一刻惊醒? * 20:30 故事设置在极端的时代场景下,描写永恒的爱情主题。这篇小说的阅读体验是怎样的呢? * 22:20 女主角被塑造为高知女性,跟现代女性面临相似的婚恋困境,竟是逆反心理让她与男主角彼此靠近? * 24:00 小说还有绝妙的前后呼应,开电车的人对穷人的态度在封锁开始与结束时形成强烈对比.封锁到底对人的内心施加了什么影响?与当下的现实又有何联结? * 25:37 作者花费笔墨描写女主角,却写她的模糊。人物描写还会透过另一个人的角度做侧写。 参考资料 * 《封锁》选自小说集《倾城之恋》。《倾城之恋》的主题与《封锁》具有相似之处,都讲述了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能产生的爱情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作延伸阅读。 * 音乐:Always In My Heart - Los Indios Tabajaras 下期预告 下个月,我们将共同阅读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王福脱险记》。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爱发电上赞助
欢迎收听「趁虚而读」,这是一档聚焦短篇小说的播客,每月更新。每期节目前,三个主播会读同一个短篇小说,在节目中跟大家聊聊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这是我们的第一期节目。我们一起阅读了劳伦斯·布洛克的《自助餐厅之秋》<点击此处获取原文>。第一次录音,大家好像有些紧张,不足之处还请多担待哦 😅 SPOILER ALERT:讨论涉及剧透,建议先读完短篇,再听讨论。 内容提要 * 01:33 为什么小说标题是《自助餐厅之秋》?明明故事并没有特别强调秋天…… * 03:45 女主人公真的如她所称,是家道中落的贵妇吗?跟随她视角所见的一切都可信吗? * 06:26 出入自助餐厅的还有哪些人物?她打量他们只是出于寂寞吗,还是另有图谋? * 20:45 小说前三分之二都没有情节发展,差点读不下去?剩下三分之一到底写了什么,让人读完直呼精彩? * 30:50 骗子也是出色的剧作家?写小说跟诈骗竟有相似之处? * 34:35 为什么女主人公没有引起我们强烈的道德评判?小说的悬念到底是怎么设计的,又如何成功地蛊惑了我们? 参考资料 * 《自助餐厅之秋》选自小说集《光与暗的故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81613/ * 关于爱德华·霍普的《自助餐厅》:https://www.edwardhopper.net/automat.jsp * 《自助餐厅之秋》的原文朗读:https://www.mixcloud.com/title18wordcrimes/autumn-at-the-automat-by-lawrence-block-s4e4/ 下期预告 下个月,我们将共同阅读张爱玲的《封锁》。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提前阅读这篇小说,预习一下哦~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趁虚而读」,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播客收听。最后,您还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趁虚而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爱发电上赞助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