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环保为什么是"票房毒药"?

收听提示 1. 坂本龙一为什么认为青年理应反叛? 2. 什么是“反抗灭绝运动”?参与这场运动的主体是谁?他们的诉求又是什么? 3.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为什么许多人表现出了“景观失忆”的状态? 4. 为何瑞典少女格里塔·桑伯格会在中国激起尤为强烈的反感情绪? 5. 激进环境保护主义是否应当合理存在? 本集书目 《崩溃》2008 本书由美国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编著,主要探讨了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的数次“崩溃时刻”。不论处于世界何地,这些崩溃时刻往往与当地复杂环境问题的发生相关联。作者试图通过对索马里、卢旺达等地悲剧的分析,以及对复活节岛和玛雅文明等经典案例的研究,探寻人类社会崩溃或存活的深层原因,讨论当代商业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 本集人物 格里塔·桑伯格 格里塔·桑伯格,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作为一位知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她近年来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会议、公开演讲及抗议活动,曾被提名为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并被《时代》杂志选为2019年杂志年度封面人物。因其勇于谏言,敢于批判,桑伯格既被许多年轻人视作意见领袖,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不少争议。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29分钟
2k+
5年前

136. 被流放40年,米兰·昆德拉重获捷克国籍:何处是家?

收听提示 1. 作为一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如何看待国族身份认同与激进政治运动? 2. 作为一位公民,米兰·昆德拉为何数十年不愿重回祖国定居? 3. 约瑟夫·罗特缘何怀念帝国?对他来说,已然消逝的帝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4. 诸如 “世界公民”与“世界之子”这样的理念,它们是否有被实现的可能? 5. 身处当下,我们还应否畅想一个更加宽容与温情的世界? 本集书目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作者: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两位女性角色之间缠绕难明的情感关系。作者在叙述中嵌入了含义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将其对政治话语与暧昧人性的审视投射其中,试图激发读者自身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本集人物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作家,于1929年4月1日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市,于1975年移居法国,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并大获成功,获得多项国际文学奖。其主要作品包括《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不朽《1990》等。与许多同时代的作家与艺术家一样,昆德拉曾参加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并在其随后的许多作品中表达出对于极权统治的讽刺和厌恶。 本集电影 《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 本片是由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执导的剧情长片,于2014年2月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影片以一座名为“布达佩斯”的山间酒店为背景,借由酒店主人穆斯塔法之口,讲述了围绕这座酒店曾发生的种种轶事及酒店旧主传奇的生命经验。导演在片中融入了其标志性的黑色幽默与漫画式的明快色彩,同时糅进了现代社会人对已逝旧时代的回望与怀念。本片曾获包括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与第72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音乐/喜剧片在内的多项国际电影奖。 相关节目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音频版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上线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29分钟
4k+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