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曾美慧孜×梁文道:我有一个奥斯卡梦,越说越当真

收听提示 1.她是怎么认认真真准备拿奥斯卡奖的? 2.成为金像奖影后之后,她为什么选择消失? 3.演员为什么会迷恋“当众孤独”? 本集人物 曾美慧孜,演员,曾出演《苹果》、《冥王星时刻》、《地球最后的夜晚》、《南方车站的聚会》等影片。2018年凭借影片《三夫》入围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2019年获得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本集影片 剧情简介 导演王准前往著名演员高丽的拍摄现场探班,尽管与高丽已经分居,但王准仍希望高丽尽快确认为自己新片拍摄的档期,高丽却反过来讽刺王准剧本遥遥无期。 带着现实的压力,王准结伴丁宏敏、白金铂和度春一行四人,来到湖北深山采风,为拍摄一部关于当地丧歌《黑暗传》的剧情电影做前期的勘景和素材搜集。丁宏敏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她带着年轻的男演员白金铂随行。度春是电影学院大三的学生,也是王准的粉丝。 尽管有当地向导老罗带队,四人却仍在深山中迷路。行住的艰难,使四人的心理备受煎熬,亲疏关系发生了变化,致使他们渐渐模糊了此行的目的。山林中的遭遇,与上海都市的现实犹如梦幻般的呼应,王准内心的黑暗和茫然也显露无遗。他们在暴风雨中偶遇质朴的山民、执着的村妇春苔,并终于聆听到年迈歌师在葬礼上夜唱丧歌《黑暗传》。第二天,王准在凌晨的山谷醒来,这似乎是他一直在追寻的光明。 本次对谈由GQ策划。海报图片出自《时尚芭莎》2019年五月下刊 摄影/梅远贵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32分钟
1k+
5年前

118. "花木兰"其名为何没暴露她的女儿身?

收听提示 1、“花木兰”的名字从何而来?“木兰”是一种花吗? 2、为什么如此女性化的名字没有暴露她的女儿身? 3、木兰是鲜卑人,那她其实是中国人的敌人吗? 本集人物 花木兰 人物简介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28分钟
2k+
5年前

116. 做痛苦的哲学家还是快乐的猪? | 问答合集

本期回复提问 @阿寻 道长你好,我现在是一名大四理科生,物理学专业,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平时很喜欢读书,但是极少读科学技术类的书,读的书却大都是人文、心理、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所裨益和提升的书籍,这些书让自己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我也很乐意花时间就某个文化现象查阅书籍和文献来弄明白根由。可是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这些书籍已经不只是占据我的课余时间,甚至在上课也会看,已经对我的学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后也会就本专业读取研究生,本科还好,可是研究生之后肯定需要大把的时间在科研上才会有成果,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文献论文专业书籍,必然没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其他书籍。对于科研人员如何平衡这样的一个现象啊?! @JM 道长您好,从学生时代开始作为您的观众与读者,都已经十多年了。从您开始一千零一夜之后我越发有个困惑:尽管节目给我带来的信息量很大,但我总会觉得意犹未尽,可是一个长时间的聆听后我总是懒惰于去进行更深度的阅读(至少阅读原著),这一点是之前看开卷八分钟时没有的。作为创作者,我相信您的愿景是启发更多人去进行思考和阅读,但如今很多原因让我们只愿意单向接受信息,却缺乏动力去深入探讨,这是否会和您的初衷有所偏离呢。 @Lulu 道长您好,前几日和好友聊到,我和她都是12岁就离家外出念书,于是在此后的几年中,父母的教育是不到位甚至是有些缺失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书本中或者环境中“自我教育”长大,因此和父母的价值观念的分歧越来越大,和父母的关系似乎也没小时候那样亲密,很多时候想改善也觉得无从下手。想请问道长怎么看呢?感谢。 @娟子 道长,你好!最近我因为一个消费纠纷把商家投诉到了消委会,可是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总是感到普通人在金钱与权利面前的无力,这个过程让我心力交瘁。我不知道该继续投诉下去,还是算了吧,因为感觉太累。请问道长,我们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处理面对金钱与权利的强大压迫时该如何消解这种无力与疲惫感? @姜军 道长,我有个疑问,是做一个烦恼的明白人更好呢还是做一个开心的笨人更好呢?黑客帝国主角吃了药丸看到了真相,谁能保证他不是在另一个母体里坐着另一场梦呢?话说回来,其实我看到的是身边的人人都吃得饱穿的暖有安全的环境成长,你以为你说的这些弊端他们不知道吗?所谓的热爱想象的共同体真的只是洗脑教育的结果吗?老百姓真的挺实际的。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24分钟
4k+
5年前

114. 你的圈子就是你对世界的认知边界

收听提示 1、后真相是什么意思? 2、西方媒体对中国到底有没有偏见? 3、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把事件上升到爱国的层面? 4、为什么留学生在国外依然通过国内的媒体获得讯息? 本集媒体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媒体简介 《纽约客》是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杂志,以非虚构作品为主,包括对政治、国际事务、大众文化和艺术、科技以及商业的报道和评论,另外也会刊发一些文学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和诗歌,以及幽默小品和漫画作品。《纽约客》创刊时每周一期,后改为每年出版47期,其中5期是双周刊。《纽约客》现由康得纳斯出版公司出版。 《纽约客》不是完全的新闻杂志,然而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是其特色之一。杂志保持多年的栏目“城中话题”(The Talk of the Town)专门发表描绘纽约日常生活事件的短文章,文笔简练幽默。每期杂志都会点缀有《纽约客》独特风格的单格漫画,让人忍俊不禁。尽管《纽约客》上不少的内容是关于纽约当地文化生活的评论和报道,但由于其高质量的写作团队和严谨的编辑作风,《纽约客》在纽约以外也拥有众多的读者。 本集媒体 北美留学生日报 媒体简介 北美留学生日报是CollegeDaily.Inc.旗下的面向中国在北美国家留学生的媒体品牌,覆盖百万人的留学方面资讯平台,北美多所院校信息服务提供商。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平台是北美留学圈最高订阅人数最多的微信公共平台,几十万人长期订阅,与美国前200所高校有着密切合作与联系,已经成为北美留学界影响力最大的独立新媒体机构。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32分钟
6k+
5年前

113. 马伯庸×梁文道:「长安十二时辰」集中了我对历史的想象

收听提示 1、《长安十二时辰》火了,马伯庸在忙什么? 2、写历史小说,怎样避免“臭显摆”? 3、哪本历史小说让马伯庸不忍读下去? 4、读历史和读历史小说,有什么不同? 本集人物 马伯庸,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显微镜下的大明》,长篇小说《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龙与地下铁》《长安十二时辰》等。《风雨<洛神赋>》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破案:孔雀东南飞》等短篇获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本集剧集 内容简介 上元节前夕,长安城混入可疑人员,身陷囹圄的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天才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破除隐患。全篇运用了创新的探案剧集结构与人物关系设定,把故事嵌套在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长安这一完美 切入点。在展现跌宕紧凑的故事架构、反脸谱化的英雄人物、脑洞大开的细节设计同时,也带给观众丰富的文化价值。 本集小说 内容简介 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43分钟
7k+
5年前

110. 托妮·莫里森逝世:不只是属于黑人和女性的作家

收听提示 1、奥巴马是如何评价托妮莫里森的? 2、种族歧视在文学世界里是怎样的? 3、托妮莫里森的写作技巧有什么特别之处? 4、托妮·莫里森永恒的写作主题是什么? 本集人物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人物简介 托妮·莫里森(1931年2月18日-2019年8月5日),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洛雷恩,霍华德大学毕业,1989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1993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奖的黑人女作家。她曾因畅销小说《宠儿》而闻名于世,1988年因该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苏拉》《所罗门之歌》和《柏油娃》等。 2019年8月5日夜里,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Instagram上对莫里森的评价: Time is no match for Toni Morrison. In her writing, she sometimes toyed with it, warping and creasing it, bending it to her masterful will. In her life’s story, too, she treated time nontraditionally. A child of the Great Migration who’d lifted up new, more h5erse voic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s an editor, Toni didn’t publish her first novel until she was 39 years old. From there followed an ascendant career—a Pulitzer, a Nobel, and so much more—and with it, a fusion of the African American story within the American story. Toni Morrison was a national treasure. Her writing was not just beautiful but meaningful—a challenge to our conscience and a call to greater empathy. She was as good a storyteller, as captivating, in person as she was on the page. And so even as Michelle and I mourn her loss and send our warmest sympathies to her family and friends, we know that her stories—that our stories—will always be with us, and with those who come after, and on and on, for all time. 时间从来不是托妮·莫里森的对手。在她的作品里,时间变成了一件可供把玩的玩具,她照自己的心意将它精美得弯曲,折皱又翻转。在她的一生中,她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对待时间。作为一名编辑,一名大移民中的孩子,她将更多元的声音融进美国文学,并使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托妮直到39岁,才得以出版她的第一部小说。从那时起,她的写作生涯一路盘旋——普利策奖,诺贝尔奖,荣誉接踵而至——并同时,让融合了非裔美国人故事的美国故事有了更大的发展。托妮莫里森是美国的珍宝。她在作品中传达了饱含深意的美—— 挑战着我们的良心,呼唤着人性的同情。而她本人,像她自己创作出的美好故事一样动人。所以,即使米歇尔和我哀悼她的离去并且向她的家人和朋友致以最深切的同情,我们同时也明白,她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将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与那些后来的人在一起,永远陪伴着每一个人。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29分钟
2k+
5年前

109. 梁文道x李冰冰:人生是和自己反省

收听提示 1、人到中年,从XXXX开始? 2、“有趣”是一个伪命题吗? 3、“流量”凶猛,我们要去哪个方向? 本集人物 李冰冰(Li Bingbing) 2000年因主演电视剧《少年包青天》而被观众所知,凭电影《过年回家》获得13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奖。2004年李冰冰先后参演电影《独自等待》和《天下无贼》,2007年凭借电影《云水谣》获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主角;次年获得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2009年凭借《风声》获得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12年担任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2013年李冰冰主演《生化危机5:惩罚》并担任第五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2014年主演《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2018年主演电影《巨齿鲨》在全球斩获近5.3亿美元高票房,创中美合拍片票房新高,她本人也进入 IMDB全球电影演员热度榜前十名。同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四届中美电影节上,李冰冰摘得“最佳女主角奖”与“中美电影交流贡献奖”两个奖项。截至目前,李冰冰参演电影票房累计总额超135亿⼈民币。 2009年,李冰冰成立个人公益品牌L.O.V.E,发起并参与了诸多环保活动,同年起她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地球一小时”全球推广大使,2010年起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UNEP)的首位中国籍全球亲善大使,2014年起担任野生救援(简称WILDAID)推广大使,2018年起成为中国妇女基金会妈妈制造专项基金推广大使。 本次访谈由《智族GQ》发起,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GQ报道微信公众号(ID:GQREPORT)查看。 全新《八分》每周三、周五更新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40分钟
2k+
6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