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 帝国的崩塌:《万历十五年》-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今天读完了《万历十五年》,叹为观止。我觉得给我的启发类似于当年阅读《人类简史》,意识到历史可以用这样的视角去看。《万历十五年》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看似平平无奇的一五八七年。在这一年并没有什么大的历史事件发生,但这本书的视角却深入到这一年相关的六个明朝人物,在各种事件和分析中,几乎是直指中国那个当时强大无比的帝国的致命部分,让人看到整个帝国分崩离析并不是在之后的几十年,而是在那时裂痕就已经清晰地呈现。 他写历史的角度非常新颖,用了六个人物作为主线:万历皇帝(神宗)、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海瑞。这些角色每个人的视角分别代表了社会上最重要的部分,比如统治阶层、文官集团的政治家代表、銳意变法的人士,在军事上探索并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文渊阁大学士改良派以及哲学家。但所有人都在自己探索的道路上走进了死胡同,因为整个中国是以道德作为管理国家的方法,而由于行政和效率的低下,这套体系又以整个文官集团进行控制。这个根基决定了任何改良或变通都不会违背整个帝国的基础,也就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一个,或者说有了一个更深的体悟,就是人们认知世界必须要借助具体的视角。这个视角可以是宏大、可以是个人,但一定要具体,也就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最适合用故事来叙事或讲理,也是这个道理。我更深层次地认知到了,以后自己作为表达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具体视角的切换和叙事。讲故事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Support this podcast at — https://redcircle.com/gou-xiong-you-hua-shuo/donations Advertising Inquiries: https://redcircle.com/brands Privacy & Opt-Out: https://redcircle.com/privacy

19分钟
99+
1年前

477 / 我在北京送快递 - I Deliver in Beijing

离开家乡六七年,在国外的环境生活,对于现在国内的人如何生活,不像以前那么清晰,但我一直还是非常关注社会底层的人,因为我有过那样的生活。我曾在城中村租住过破房,也曾去黑灯瞎火的楼里购买别人偷来的二手自行车,而自己的自行车也有过多次被偷。我理解底层人的生活疾苦,也有着共情。这就是我读这本《我在北京送快递》非常有共鸣的原因。 作者胡安焉是一个喜欢文学的普通北漂青年,前后做过19份不同的工作,从保安到快递小哥,到面包店小工,网店老板,漫画工作室助手等等。作为快递小哥接触社会不同层面的方方面面,观察细致,非常真实地展现了现代人生活的那些光鲜亮丽背后的生活细节。 底层人的辛苦、狡滑,每天为生活挣扎,在这本书被描写得活灵活现,是一个社会观察的好样本。对其中一句话印象很深:“就像深海的鱼都是瞎子,人在一个环境中会被慢慢改变的。当周围都是别人的疾苦,你的同情心也会很快被耗尽,人会变得麻木。”我的感受:努力寻找一个好的环境,可能还是一个最优解。 环境对人影响如此之大,很多时候很难逃离,但难得的是作者用文学和写作找到了自由。人总是有选择,也许在我们头脑中的选择是最重要的。 Support this podcast at — https://redcircle.com/gou-xiong-you-hua-shuo/donations Advertising Inquiries: https://redcircle.com/brands Privacy & Opt-Out: https://redcircle.com/privacy

17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