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5 第16届First电影节】青年导演,该抑制下自我表达?

大家好!这次我们聊一聊我们去第16届First电影节的感受。 00:21对这次First电影节的第一感受。 06:30对竞赛入围剧情长片的感受,大概分为三类影片:创投制作、独立电影、学生作业。 14:42大家对这届First电影节评奖结果的不满:为何不能一部电影一个奖?为何分奖如此不平均?拿奖的也是创投的项目,为何不能给更多新人机会?为何不能多设一些奖项?First应该给更多机会鼓励更多新人冒头,而不是仅限于让一堆混迹于各种电影节的项目互相流转。 25:16短片总体上来说比长片的质量要好,从短片中能看到很多导演的潜力,但短片的奖项太少了,而且动画和真人短片不该归为一个单元。 31:24为《废物故事》惋惜,不过也理解获奖结果,纪录片应该紧跟时代。 35:57First的女性题材,希望多支持一些女导演的作品。 38:01主要是好项目不够,创投越来越多,反而好项目和好导演不够用了。 39:01绝大多数青年导演得控制自己得表达欲,很多人没有这样得才华去融合类型片和个人表达,最后弄得非常尴尬,还不如先学好类型片。艺术片得淘汰率很高,哪来那么多大师,很多青年导演过于沉溺自恋,实际上才华跟不上自己的想法。中国电影啥都缺,尤其缺好的类型片,只要老板赚到钱了,才有机会养更多艺术电影。 46:00这次影展上的片子对当下社会的展现比较少,这次这届比较失望的点。 49:00志愿者的争议关键问题在于钱,如今影视寒冬,电影节不好办,这是大环境的问题。 主播 缘木 Floating咔咔 螺丝钉 获奖名单: 最佳剧情长片:《一个和四个》 最佳导演:《一个和四个》久美成列 评委会荣誉:《街娃儿》那嘉佐 最佳演员:《一个和四个》金巴、《何处生长》艾丽娅 最佳艺术探索奖:《街娃儿》黎佳能(摄影) 最佳编剧:《时来运未转》王赫泽 一种立场:《不要再见啊,鱼花塘》牛小雨 最佳短片:《南方午后》蓝天 最佳动画实验短片:《盘中餐》谢承霖 入围片单: 类型 片名 导演 国家/地区 长片 《百川东到海》 吴双 中国 《半个小夜曲》 王曦德 中国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牛小雨 中国 《钓鱼》 南鑫 中国 《兜兜风》 詹凱 中国台湾 《废物故事》 郑仪飞 中国 《何处生长》 龙凌云 中国 《黑漆》 张苹 中国 《街娃儿》 那嘉佐 中国 《灵与岛》 朱晨亮 中国 《千里送鹤》 拉华加 中国 《时来运未转》 王赫泽 中国 《野球》 李洪全 中国 《一个和四个》 久美成列 中国 《一匹狼在放哨》 大圣 中国 《义乌闯客》 杨皓 中国 《再见,乐园》 王尔卓 中国 《之后的一周》 陆晓浩 中国 《智能手机》 徐申 中国 短片 《沉为奥菲利亚》 屈思秦 中国 《春分》 陈莲华 中国 《春风亲吻我像蛋挞》 舒辉 中国 《大桥遗犬》 汤厉昊 中国 《第一口》 房曦桐 中国 《冬天来临的方式》 王子琛 中国 《芳的蜡烛》 刘宇飞 中国 《坏掉的土豆》 税源 中国 《莉莉》 黎静 中国 《流云过》 唐培彦 中国 《梅婆》 黄荣俊 中国澳门 《囡囡》 杨辰宁 中国 《南方午后》 蓝天 中国 《盘中餐》 谢承霖 中国 《跑!跑!跑!》 李越 中国 《亲密》 程宇 中国 《似曾相识》 陆晓朦 中国 《完美之城:妈妈》 周圣崴 中国 《小大人》 沙漠 中国 《阳光晒屁股》 李泽熙 中国 《有羽毛的东西》 徐天琳 德国 《祝福》 刘紫瑶 中国

54分钟
99+
2年前

【No.24 独行月球】月球上的二舅,平行世界里的《不要抬头》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喷一喷开心麻花的《独行月球》。这部电影由沈腾和马丽主演,讲述一个“月球救援”的故事。吹毛求疵的我们无意冒犯开心麻花,我们主要从价值观层面对这种中国喜剧进行了批判。以下仅是个人意见和个人抱怨,如有冒犯,多多见谅,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我相信大家更可能是正确的。(为了过,删了不少,时间线可能会有误差,大家假如有一些听不懂的地方,请见谅,懂的都懂。) 2:40《独行月球》的核心设定参考了《火星救援》,咱的喜剧爱用土气去恶搞经典的大片,在某种意义上十分讨巧,因为很多创意并非原创。 6:22看这部电影,我压根没怎么笑,开心麻花的三板斧对我压根无用,就跟我觉得咱的脱口秀并不搞笑一样,因为没有戳到社会的痒痒处。这也是为何以前的春晚好看,因为那时的尺度大。 10:01开心麻花是小品艺术在电影领域的延长线,我们如今为何不喜欢看春晚小品了?这种先喜后悲,寓教于乐,强行煽情上价值的喜剧好看吗?还不如像赵本山说的,干脆纯乐呵。 12:45咱们对科幻片的想象,依然停留在人类要毁灭的简单印象里。 16:25《独行月球》的两难选择是虚假的、和稀泥的两难选择。真正的两难选择应该是,救你爱的马丽人和救全人类之中只能选一个,才是真两难问题。 18:32反乌托邦类型咱没法拍。咱对科幻的理解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灾难片。但问题在于,西方的灾难片经常是由人类的罪恶引起的危机,这个类型的古老源泉来自亚当夏娃以及大洪水的故事。经常是由于某些人、尤其是精英,犯了什么错,导致了灾难的来临。这个才是灾难片的核心,而咱总能把人祸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 21:09从两难抉择里,只有保住小家,才能救大家(咱们今天却是反过来的,没有大家,怎么来的小家,文化产品一遍遍地推崇集体大于个人,以及献身集体的伟光正),这不仅是西方主流的价值观,也是孔夫子所倡导的(幼吾幼、老吾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层层推己及人)。这种价值观不强调你盲目献身与一个抽象的宏观的集体,因为集体是抽象的,身边的人是具体的,抽象难以把握难辨真假,具体的是可以把握的,从爱身边具体的人开始,才可能构成更大的共同体。比如,在《星际穿越》里,实际上主角是选择了救了女儿才拯救了人类,编剧最后都会巧妙地化解了这个两难抉择。而《独行月球》的两难抉择显得羸弱不堪以及低幼,最终落入为全人类献身的伟光正窠臼。 24:00那个袋鼠的设定非常低幼,就跟迪士尼动画中,《花木兰》里面的小动物帮手一样,或像小黄人一样,咱能否搞些成人喜剧?影视管理者也把我们当小孩管。 25:31《独行月球》和《不要抬头》非常具有可比性,《不要抬头》是典型的美式喜剧,陨石撞地球这个灾难,实际上还是人祸,这是灾难片很基础的东西。 26:29开心麻花非常精明,他们的片子永远是虚假的悬浮的,与现实无关的,他们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烦,总是非常架空,毫无现实性,永远安全第一,这不能怪他们,他们也要赚钱,原因大家都懂。 28:43疫情的大环境下,《不要抬头》和《独行月球》给出了两个国家面对危机的不同答案,《不要抬头》把美国从上到下都开涮个遍,特别是以总统为代表的精英阶层,而我们可能只配拥有二舅文学,再苦再累,大家还是要阳光地活下去,赞美苦难赞美沈腾这样的扛炸弹炸小行星的最美xx者,像被大象不断践踏的小草那样活下来,不准悲观,不要灰色,不准反思,鲁迅的名言永不过时。 34:04有时候我们也很无奈,近期大家都苦,我们只能无奈地发牢骚,这又能怎么样呢?再说多几句号都没了,大家还是喝喝鸡汤吧,看看喜剧图个乐呵吧。 主播 Floating咔咔 缘木 提及电影 《阿尔法城》 《太空漫游2001》 《银翼杀手》 《西红市首富》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火星救援》 《星际探索》 《星际穿越》 《不要抬头》 《花木兰》 《功夫熊猫》 《异形》

34分钟
99+
2年前

【No.22 神探大战】细思极恐的香港超级英雄片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讲最近上映的港片《神探大战》。这部电影是韦家辉编剧导演的电影。熟悉香港电影的影迷都知道,韦家辉是银河映像的重要成员,他和杜琪峰曾多次合作拍出过无数经典,比如《再见阿郎》、《神探》、《毒战》。熟悉银河映像的朋友也知道(虽然本部片并非银河映像),他们玩警匪类型,玩符号影射非常有一套,让影迷津津乐道。所以,对于《神探大战》来说,懂的影迷们可能会细思极恐或会心一笑,我们只能点到为止(狗头保命)。 2:56神探大战的精神分裂——香港为何是精神分裂的? 3:29《神探大战》里过去的案件,困在过去的人:缅怀老港片?香港的过去就像鬼魂一样萦绕不散,是历史遗留问题 6:14栽赃陷害——电影无数次提示定论是栽赃陷害 8:01为什么说《神探大战》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而不是警匪侦探类? 9:02超级英雄电影的几大要素:超于常人的能力,一体两面的宿敌,英雄有弱点 10:58为啥说香港这座城市特别适合拍超级英雄电影?为何最近港片那么多超级英雄类型? 13:09超级英雄最终都要通过信念战胜对手 15:37关注社会的《小丑》对近期香港电影的影响深远 19:31从《无间道》身份的撕扯到《神探大战》精神的分裂,香港电影已经变得很不一样 21:24超级英雄片常有的精英视角来看建制的问题 23:11《神探大战》里很明显又不敢过多阐释的符号 24:09《神探大战》的缺点有什么?谜语人的设定想起了《新蝙蝠侠》 提及电影 《无间道》 《神探》 《小丑》 《怒火重案》 《拆弹专家2》 《新蝙蝠侠》 主播 Floating咔咔 缘木

26分钟
99+
2年前

【No.21 人生大事】集国产商业片的通病,这个锅编剧得背

大家好,本期我们开喷最近热映的《人生大事》。这部电影讲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 饰)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中,遇到了孤儿武小文(杨恩又 饰),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莫三妹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7.5分,但我们认为这部电影的评分过誉了。朱一龙的演技非常好,但是,我们认为这部片犯了许多国产商业片的通病——强行制造的危机、过于表面的冲突、俗套的笑料、各种桥段“拍脑袋”就来……主角的表演不错,可以说整部戏基本就靠演员的演技支撑着,所以 ,这个锅,得编剧背。好的演员理应配得上更优质的剧本,所以也希望朱一龙粉丝理性看待。 00:51这部电影和《入殓师》还是很不一样 01:41该片掌握了《故事》《救猫咪》《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的规律,这位编剧是合格的,但不等于掌握了技巧能写出优秀的商业片 02:27这部电影有着典型国产商业片的通病 03:09小文妈妈突然出现强行制造危机解决危机那一段堪称败笔 04:28那30万的要求和解决,太多的巧合桥段,巧合是写剧本非常偷懒和想当然的方法 05:14拍脑袋写出给自己办葬礼的老人来解决危机,其实类似的新闻多年前就播报过,根本算不上什么特别惊世骇俗冲击老头价值观的事件 06:03最后问小文妈妈愿不愿意留下来,强行组成一个家庭,太突兀,三妹和小文妈妈互相间还不了解 06:50父亲对儿子的态度过激,却一下子能和好,令人无语 08:58编剧对冲突的理解就是非常表面的冲突,必须要打架,动粗,辱骂这种特别表面化的冲突,非常浮夸非常廉价,令该片有电视剧质感,其实表现冲突有很多种方法。 09:55放烟花那段的追逐戏也在强行制造冲突 11:30电子手表听外婆说话实在是拍大腿想出来的,随便让一个戏文专业学生写一段表现小女孩想外婆的桥段都能写出来,其实表达思念有无数种比较高级的写法 15:01小女孩的台词,一看就是大人写小孩台词的感觉,小孩压根不是这样说话的 16:31为了体现三妹的执拗,小女孩的舅妈被写得十分穷凶极恶,其实换一种方式反而更能体现出三妹这个人物的执拗 18:19小女孩舅舅让一个陌生的殡葬业从业者收养的设定本身就不太经得起推敲 20:52小女孩叛逆的人设用哪吒用的太多了 21:50小女孩对死亡的理解,也不够令人信服。 22:50喜剧桥段过于俗套 24:00假如在好莱坞,这个剧本肯定过不了,或要大改。这种合家欢式的喜剧在美日韩早就不是主流,连电视剧也开始电影化了,却是国内的主流,国内观众对喜剧的接受受小品的影响太大。 25:47电影这个媒介最大的特性就是物质现实的还原,所以我们才会如此吹毛求疵,电影和小品不是一种媒介。 26:46这部电影唯一的优点是主角的演技,朱一龙和杨恩又撑起了这部影片。 主播 Floating咔咔 缘木 提及电影 《入殓师》 《非诚勿扰2》

28分钟
99+
2年前

【No.20 瞬息全宇宙】神作or过誉?新瓶装旧酒?

《瞬息全宇宙》口碑爆火,但在资源出来之后,其豆瓣评分从8.8分,迅速下降到8.2分(截止到评论前),这部电影呈现出口碑两极分化的状态。这是一部神作吗?抑或过誉了?我们觉得,这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都同样十分明显。《瞬息全宇宙》主要讲了55岁的美国华裔移民伊芙琳(杨紫琼饰)家庭事业两崩溃。在老爸爸生日大寿这天,除了要阻止女儿(许玮伦饰)出柜、替无用丈夫(关继威饰)擦屁股,还得去税务局向古板大婶(杰米·李·柯蒂斯饰)解释不太妙的税务问题。才踏进大楼电梯,丈夫竟摇身一变演起黑客帝国,声称自己是另一个宇宙的版本,而秀莲也是千万宇宙里的其中一个。这个荒诞的多重宇宙大战,也是华裔家庭的心酸拉扯。 2:53优点1:一个简单的家庭故事被玩出如此多的花样 5:11优点2:叙事节奏非常快,信息量给得多 6:14优点3:能够致敬如此多的经典电影,影迷很开心,《瞬息全宇宙》具体致敬了哪些电影? 11:12bagel梗的虚无主义设定非常有趣,圆形的镜子、洗衣机滚筒,税务局工作人员的圈圈,还有bagel,圆形在电影中被有寓意地运用 13:33缺点1:复杂的形式下其实并没有讲特别复杂的故事,水时长的都是平行宇宙中的相似动作 15:05缺点2:成也致敬,败也致敬,所用的许多巧思非原创。 15:48比如,《黑客帝国》为何选办公室场景作为主角质疑世界真实性的地方是有内在原因的,《瞬息全宇宙》的挪用显得整体性不足,税务局到底如何会给主角一家带来多大多具体的危机?片中并没讲清楚。 17:53缺点3:一开始对观众进行信息轰炸,这种信息过载实则在掩盖剧作的一些缺陷,却让观众无法在一开始对女主角进行共情。只能通过最套路的东亚母女矛盾共情。观众流泪是因为代入众所周知纠缠已久的东亚式家庭关系——某种意义上这是抄捷径了。 19:32缺点4:通过孩子出柜表达某种叛逆早被用过好多次了。 20:22缺点5:最后的落地回到爱与和解,遭许多豆瓣网友诟病。 21:37缺点6:除了观众无法对女主角共情,也很难对女主角的女儿共情,她到底为何叛逆?动机并没有铺垫得特别清晰。 24:03缺点7:引入对虚无主义的讨论,在这个片中有所脱节,她女儿为何会选择虚无主义?剧作铺垫不足。这里的虚无主义探讨没到达Rick & Morty的层次 25:54编剧得让观众代入人物,得铺垫足够才能让困难显得真正困难,才能让观众跟主角一起克服障碍 28:32优点4:东亚家庭实在太苦了!不管怎样,这部片好歹是父母接纳了孩子,在中国或许会更站在父母一方 30:54缺点8:这部电影的亚裔形象不够新鲜 31:34新一代年轻人喜欢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习惯看各种恶搞鬼畜二次创作有关,但电影应该以人物为中心,有更高的追求,不仅仅是二次创作 主播 缘木 Floating咔咔 提及影视 《青春变形记》 《卧虎藏龙》 《黑客帝国》 《太空漫游2001》 《泰坦尼克号》 《喜宴》 《面子》 《盗梦空间》 《小丑》 《闪灵》 《料理鼠王》 《杀死比尔》 《瑞克和莫蒂》

34分钟
1k+
2年前

【No.19 青春变形记】这一代华裔女孩,不再隐忍

大家好,这次我们聊聊《青春变形记》。这是一部讲述华裔少女成长的动画片。13岁的女孩小美成长于一个典型的亚裔家庭之中,家里经营着一间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家族的祖先。小美的母亲是一个对孩子关怀备至又略微有些神经质的女人,在母亲面前,小美总是扮演着乖乖女的角色,可实际上,小美和所有的同龄孩子一样,调皮、好动,并且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兴趣。这个故事非常合家欢,也非常动人,也代表着新一代华裔对自己文化和社会融入的思考。 2:01非常常规的工业水准,若是国内出品,可能会被捧成神片、良心之作,其实只是人家中上水平 3:25变身红熊猫的设定可圈可点 4:00第一层隐喻是女孩的初潮 4:42第二层隐喻是青春期发生的变化 4:58第三层隐喻代表华人文化对女性的规训,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压迫 7:44这部电影的结局稍微有点和稀泥,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8:42粉红色的主调,对应很童话的环境,没有什么社会压力,主要矛盾在家里 9:43男团的曲风特别像政治正确版的后街男孩,有千禧年左右那味道 10:19片中有很多迷影梗,《卧虎藏龙》的竹林和追逐戏,日漫的动作设计 11:41最后的高潮戏象征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15:56这部电影最大的缺点是结局价值观选择不清晰 18:18Turning Red也可以被过度解读为新一代对家长制的叛逆 18:56父亲形象并没有好好刻画,直接用《饮食男女》的设定,跟华人典型父亲形象不并不一样 22:31如何这部电影过多使用的西方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 28:45移民二代三代的特点逐渐在电影中呈现出来,他们在调适自身出身代表的文化和新环境,华人故事和中国故事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应该分开看 主播 咔咔Floating 缘木 提及电影 《卧虎藏龙》 《寻梦环游记》 《心灵奇旅》 《饮食男女》 《别告诉她》 《摘金奇缘》

32分钟
99+
2年前

【No.18 神奇动物3】无聊的粉丝特供,罗琳自毁经典?

四年之后,《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终于出了第三部《邓布利多之谜》。 虽然演员阵容依旧华丽,GGAD引人期待,但上映三天后口碑不佳。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电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以及作为编剧的J·K·罗琳是如何颠覆了作为小说作者的自己。 1:40 电影过于粉丝向,没有好好解释人设和前情,缺乏吸引和非资深哈迷沟通的诚意,有些固步自封、小圈子内自high 2:15 人物刻画浮皮潦草,纽特和雅各布仅剩的魅力完全来自前两部的老本 3:30 魔杖也给麻瓜用了?罗琳几乎违背了自己创造的哈利波特世界 5:43 GGAD的基情戏太生硬,二人像被按头抄CP,缺乏灵魂的连结、智识上的角力 9:05 联合国秘书长竟靠小动物钦点,罗琳的政治隐喻太过幼稚,难以跳脱出哈利波特的童话框架 11:55 神奇动物比漫威、DC的超英片差在哪?真正的右翼民粹不会在乎领袖是否善良 16:00 罗琳虽然号召麻-巫和谐相处,但并没有解释这个理想如何真正实现——原著中被巧妙规避掉的漏洞,在神奇动物系列暴露无遗 22:30 电影对华人和不丹文化的使用过于浮于表面,本质上是东方主义,是对异域文化的不尊重 24:15 系列展望:罗琳江郎才尽?“七个波特”梗是“自我致敬”吗?实在不行就真的拍点神奇动物吧! 主播 Floating咔咔 缘木 提及电影 《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 《哈利波特》系列 《新蝙蝠侠》

25分钟
99+
3年前

【No.17 新蝙蝠侠】这版蝙蝠侠比诺兰版的好在哪?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说马特·里弗斯导演的《新蝙蝠侠》。蝙蝠侠的形象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这部电影的“新蝙蝠侠”新在哪里?我们也没有认为这部片完全比诺兰版的好,但与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相比,《新蝙蝠侠》在哪些地方有所突破?但这部《新蝙蝠侠》也没有那么尽善尽美,这部《新蝙蝠侠》的缺点在哪里?超级英雄电影该如何在艺术上突破? 1:41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蝙蝠侠电影,杂揉了许多类型片 2:27这部蝙蝠侠第一印象复古了“侦探漫画”DC的传统,其实并不文艺,杂糅了很多黑色电影和硬汉侦探片 4:54回归超英的大场面让这部电影结尾不伦不类 5:24罗伯特·帕丁森的蝙蝠侠是非常被动的蝙蝠侠,这是一大创新,但也是结尾突兀的原因 10:08谜语人的形象还是过于卡通化,受诺兰版的小丑影响很深 13:07这部电影对布鲁斯·韦恩父辈的原罪作出了刻画,实属突破 14:41哥谭市已经腐败成这个样子了,这是制度性问题,已经不是蝙蝠侠能解决的了 16:38法尔科尼的地位上升,有了黑帮片的感觉,让这部电影更现实 16:43诺兰的成功就在于他拍的比较现实,但诺兰回避了很多现实问题,喜欢用比较抽象的方式来表达 21:31诺兰的精力都放在结构的精巧上,其本身价值观较保守,也使得他的反派依然卡通化严重 22:36诺兰的哲学输出的落点依然是人性善良,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主义,但能找到和观众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26:50蝙蝠侠本身就是美式贵族传统美德的象征,本身就是秩序党人,非常保守主义,反派都是保守派很忌惮的民粹主义及无政府主义或群众的暴政 32:32诺兰本身的价值观很传统,特别适合拍超英电影。假如让左派导演编剧来拍《盗梦空间》,动机设定肯定更宏大更有批判性,想一想《黑客帝国》的颠覆性设定。 35:21《小丑》反映当下流行的民粹运动,观众代入空间比《新蝙蝠侠》大 36:29马丁·斯科塞斯对漫威的批评有一定道理,超英电影的艺术突破在于去英雄化和去卡通化,糅合其他类型片 39:05《新蝙蝠侠》是不错的尝试,非常适合大荧幕观看 主播 Floating咔咔 缘木 提及电影 《小丑》 《蝙蝠侠:侠影之谜》 《蝙蝠侠:黑暗骑士》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唐人街》 《盗梦空间》 《星际穿越》 《黑客帝国》

40分钟
99+
3年前

【No.16 "炼"爱】作为女性,你一定会对它多少有所共情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部纪录片《“炼”爱》。这部纪录片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对爱情的态度。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 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的重任……爱情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在婚恋中又有着什么样的困难? 独立纪录片上映不易,这部片排片稀少,我们还是希望大家能去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假如你是一名女性,这部纪录片一定会有让你感同身受的地方。 00:28作为一部小众的独立纪录片,能够上映非常不易 1:42《“炼”爱》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婚恋状态,也为我们展现了某些中国男性的婚恋观 3:30这部纪录片选取的都市女性,在阶层、地域和性格上都挺有代表性 4:46剪辑转场是这部纪录片的一大亮点 6:20在不婚不育成为某种女性主义标杆的今天,这部纪录片肯定了女性追求婚姻的权利,女性想结婚的需求也应该被尊重 10:19《“炼”爱》对“mansplaining”的展现非常让人感同身受,在观影过程中,引起电影院观众当场的共鸣 14:14冻卵的辛酸苦辣,以及冻卵背后的门槛, 15:12搞事业成为了当代独立女性的某种期待,其实追求爱情也可以是值得的,可社会越来越不推崇浪漫主义 17:53为何说这部纪录片的作者没有非常强的观点? 21:08关注女权舆论场的人可能早已熟悉这类议题和背后的话语,《“炼”爱》所拍的故事不过是印证我们对这些舆论的看法 23:19如何不蹭女性主义的噱头,去呈现女性真正的生活状态? 24:45假如你是一名女性,你会对《“炼”爱》或多或少有所共情 主播 Floating咔咔 圆木

25分钟
99+
3年前

【No.14 花束般的恋爱】文青谈个恋爱为啥那么难?

大家好,这期我们来讲一部日本爱情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这部电影讲了一部文青的恋爱故事,山音麦 (菅田将晖 饰) 和八谷绢 (有村架纯 饰) 因错过尾班车而相遇,在深夜咖啡馆聊起文学、电影和音乐,喜好竟奇蹟地相似,二人瞬间坠入爱河。毕业后,开始同居生活的他们,慢慢产生摩擦最后分手。《垫底辣妹》《借着雨点说爱你》导演土井裕泰联同《东京爱情的故事》神级编剧坂元裕二是这部电影的主创。我们借这部电影,闲谈文青间的爱情。 2:22这部电影整体很优秀,但整体观感像电视剧 2:55男主角的形象非常能代表日本当代的“草食男”形象 3:53男生会写手账吗? 4:19这是一部升级版的小妞电影 7:08在大众的印象里,宅男和文青应该是不太相同的物种 8:27豆瓣征友式爱情靠谱吗? 10:35进入社会后,男主角的转变会不会有点太快? 11:50这部电影对现实性的处置浅尝辄止? 15:33若是文青进入社会后,被毒打到一步步转变分手可能会更加符合现实 18:37分手与结婚那一段非常触及当代的年轻观众 21:57中国市场上为何没有这样的文青谈恋爱的电影? 23:45现实生活中文青谈恋爱恐怕没有电影里那么浪漫,豆瓣上常有可怕爹味的男文青 主播 Floating咔咔 缘木 所用音乐 Awesome City Club - Don't Think, Feel 提及电影 《垫底辣妹》

28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